咂咂咂1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之行程问题的公式,比如:路程=速度×时间比例关系公式:时间相同,速度比=路程比;速度相同,时间比=路程比;路程相同,速度比=时间的反比。相遇问题公式: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追及问题公式: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流水问题公式: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火车过桥问题公式:火车速度×时间=车长+桥长
Chowhound壹
省考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行程问题的解答方法,如:正反比①正反比关系在M=A×B形式中,当M一定时,A与B成反比;当A或者B一定时,另外两个量成正比。②正反比在行程问题中的具体运用时间一定:路程比等于速度比的正比例;速度一定:路程比等于时间比的正比例;路程一定:速度比等于时间比的反比例。图解法,如:①循文画图行船问题,水流方向对于分析题意有重要影响。选择竖直方向作图比水平方向作图更能形象地体现运动过程。由甲船从A地(上游),乙船从B地(下游)出发,确定两个对象与起点。②线有虚实用实线与虚线的差别来体现不同对象的运动轨迹,更直观。如果将在AB两地之间的往返运动分别在不同的空间来标示出来,既避免了重复,又利于厘清不同对象运动路线。如,实线表示甲船,虚线表示乙船甲、乙两船在A、B两地间直线往返,将每次往返单独呈现。
臻品之心
在历年的河南省考行测考试中,行程问题一直是每年必考的题型,对于行程问题,大家往往会觉得难度比较大,虽然这类题目整体难度确实要超过其他题型,但是有一些题目掌握方法和基本公式的话考场得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那么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相遇和追及问题就属于掌握基本公式,就可以轻松解题的一类题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基本公式:接下来我们通过题目来看在相遇和追及的题目中具体怎么运用这些公式: 一、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题目的核心思路就是找到走过的距离和,距离和等于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直接套用相遇问题的基本公式即可。接下来我们看例1: 【例1】已知A、B两地相距6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若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则甲的速度是: A.80千米/小时B.90千米/小时 C.100千米/小时D.120千米/小时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因此,选择D选项。 这道题就是相遇问题,我们发现套用公式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只要记住公式,在考场上这个分数相信大家可以很轻松得到。 二、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题目的核心思路就是找到走过的距离差,距离差等于速度差乘以追及时间,直接套用追及问题的基本公式即可。接下来我们看例2: 【例2】某宣讲团甲宣传员骑摩托车从红星村出发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去相距60公里的八一村,1小时后由于路面湿滑,速度减少一半,在甲出发1小时后,乙宣传员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开车从红星村出发追甲,当乙追上甲时,他们与八一村的距离为: A.25公里B.40公里 C.35公里D.30公里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中的相遇追及类问题。因此,选择C选项。 这道题就是追及问题,我们发现掌握了追及问题的核心公式只需要套用公式即可,考场得分数还是比较轻松的。 三、直线型多次相遇问题 直线型多次相遇问题虽然是多次相遇,可能很多小伙伴会觉得过程比较麻烦,但在图图老师看来,其实更简单了,这种题目只需要记住公式套用公式即可,在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直线型多次相遇两端出发和单端出发的公式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我们看例3: 【例3】在一次航海模型展示活动中,甲乙两款模型在长100米的水池两边同时开始相向匀速航行,甲款模型航行100米要72秒,乙款模型航行100米要60秒,若调头转身时间略去不计,在12分钟内甲乙两款模型相遇次数是: A.9B.10 C.11D.12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因此,选择C选项。 这道直线型多次相遇问题,直接套公式即可,所以大家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公式。 总结:从以上三道题目我们可以看到,相遇和追及的一些题目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公式,在考场上得分是很容易的,建议大家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公式,在考场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