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5

杜嘉班纳Ricky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复习框架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考小拉考小花

已采纳

方法一: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复习计划,严格执行计划并合理分配时间复习计划是高效复习的基础,所以计划的制定可以从基础知识理解记忆——针对性习题巩固——真题模拟这三个方面进行。制定计划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阶段的时间分配,按照计划学习的时候注意方法,严格完成每一步。需要更多的是学习的耐心及细心。方法二:读教材,分专题,构建知识框架,要求是理解,总结考点教材是提高知识掌握能力的基础,零基础的考生一定要十分熟悉教材。在研读教材过程中,把握每个专题学习的思路,形成严谨的知识框架。在知识框架的基础,细化内容,通过网上老师授课视频进一步理解知识点。在仔细研读教材的情况下,将考点归类,下一步工作就是找考点解题技巧,领悟做题方法。方法三:真题模拟及熟练不同题型,坚持热点时事积累,拓展问题解决思维真题模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找出历年真题,将各种题型摸熟并总结一定规律及技巧。每当做完一套真题,针对正确与否多思考。从真题参考答案摸索正确答案的思路。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复习框架

346 评论(10)

李吉吉jjj

想要备考202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对于每年的考试大纲和考试的重难点一定要充分的掌握,这样我们在备考中就能够找准复习的重点,才能够轻松的学习,今天高顿公考小编就为大家来讲解一下广东省考的行测重难点。

广东省公务员行测考试重难点

什么是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量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一)考查范围

近年来考查内容的变化趋势为时事政治相对较少,比较偏重人文历史、科技生活常识;其次,经济、法律的比重一直较重;其余涉及政治、地理、国情、管理常识。

1.政治常识中,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的大政方针、重要会议、社会热点问题等。

2.经济常识中,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都是常规考点。

3.法律常识中,行政法和宪法是考试的重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许可考查比例尤高。也会涉及到对新法的考查。

4.历史人文常识中,知识点多且杂,多来自于中学语文、历史教材。

5.自然科技常识中,多考查涉及重大科技成就以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化学、医学等知识。

6.地理国情常识中,多与国情结合考查。

(二)考查难度及重点

1.难度

测查“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试题本身难度不大,地理、环境、科技相当于初中生水平,历史、文化、政治不超出高中生水平,法律也仅仅是大学必修的法律基础知识。

2.重点

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是考查的重点。所谓国情社情又渗透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各科的基本知识中。

公务员资料领取

119 评论(8)

大实现家

总结了一下我自己的备考经验,分享给你们,希望能帮助到正在备考的你们!时间安排:第一阶段:基础期前期我主要是以看阿甘上岸说为主,每天我都会先过一遍教材上对应的内容,然后再去听老师讲行测技巧和申论的高分框架,备考公务员,一定要先去刷一遍阿甘,老师讲课的逻辑非常的清晰,每个章节都有哪些内容,跟着老师捋一遍,就能很好的掌握住。对于行测那些复杂的题型,老师都会带着历年的真题去给我讲简便技巧。我是配合着粉笔5000题去刷的,理解一个模块的方法和技巧就去刷对应的练习。就像是图推题,学会老师讲的技巧之后,去做这种题,直接从点、线、面的关系,或是交点、切点的个数处突破就OK,比看整体图形方便很多,差不多50秒内就能解决问题,很快正确率和做题速度就提了上去。第二阶段: 提升巩固期这一阶段主要是刷模块真题提速。继续做5000题,上面的题都是国考和省考分模块的真题,这一阶段刷题不需要限时,尽量把每题都搞懂,如果遇到特别薄弱的知识点可以再去听老师讲一遍,复习巩固一下。第三阶段:冲刺期临考前一个月,主要是限时刷成套的真题,建议可以先把近五年国考、省考的历年真题打印出来,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去做题。刷完之后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后期经常回顾。剩下的时间查漏补缺把薄弱模块的知识点再回顾一遍,还有之前的错题也要回顾一遍,基本就差不多了。

138 评论(9)

我想文文静静

公务员考试备考建议:行测根据近年行测考试大纲选教材,梳理各模块的知识点,了解各题型的考查形式及考核内容,夯实理论基础;分题型进行专项练题,举一反三,掌握答题技巧;整理错题集,归纳各类题的解题步骤,避免重复犯错;勤练题,弄懂每道题的解法及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答题效率。申论选择申论教材,夯实理论基础,梳理知识点;根据考情了解申论考查题型、题量,梳理各题型的考查形式、答题思路及技巧;选题自测了解自身的学习水平,明确自身的强弱项,进行专项复习;多练题,整理错题集,整理各题型的作答技巧;积累写作素材,并根据主题归类,如民生、生态、经济、文化等;阅读时评,学习其分析问题的思路,将其运用到答题中。

180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