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4

蛋糕上的草莓1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5g知识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宝妮Angela

已采纳

热点概况

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这个读书日显得与众不同。面对疫情影响,5G、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打开了立体式、沉浸式阅读空间,24小时书店、共享阅读拓展了原有的阅读场景和体验。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让阅读绽放在云端,给“宅家”读书带来十足乐趣。一直以来,与书结缘被视为生命中最美的相遇,疫情当下,居家生活的人们更能感受到阅读的意义。

各方观点

新华网评:扶助书店、兴办书院书房、举办阅读活动、建设图书馆、搭建阅读交流平台……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已是社会普遍共识,全民阅读正焕发勃勃生机。走向阅读社会,需要每一个人参与行动。

人民网:疫情激起了人们对未知的恐惧,也放大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阅读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让我们在疫情中更加从容。

北京青年报:从根本上说,读书没什么难的,只要我们定一个阅读计划,在喧嚣的世界里做一个安安静静的“读者”,坚持下去,就能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读书人。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深度分析

(一)阅读的意义

1.阅读让我们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阅读传授给我们的丰富知识、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战胜恐惧,让我们更加自信地工作、生活。当我们能理解党和政府防控措施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当我们了解了传染病的基本原理,传播方式,当我们认识到科学防护的意义和作用,就能在面对疫情时从容自信,面对潜在风险时有条不紊,就能正确甄别舆论场纷繁复杂的杂音,对疫情的防控充满信心。

2.阅读能帮助我们冲破信息茧房

当前,计算机算法为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便捷,但同时也形成了信息茧房,推送给你的永远是你最关注的,而你关注的话题可能最终成为一张网,阻碍你了解更广阔的世界。阅读能够帮助人们有效的摆脱信息茧房,不再仅仅关注当下的疫情,而是帮助人们跳出既有的视野和思维,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高的站位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预见世界,依据科学原理,借鉴历史经验,运用多学科交互认识疫情的走向。

3.阅读为我们营造了宁静的港湾

移动互联网时代,快节奏、高压力,人们适应了短、平、快的信息获取方式。静心阅读让我们摆脱了海量信息的奴役,与作者对话,漫步在书中的世界,远离外界的众声喧哗。阅读是一种慢生活,在疫情使社会充斥着烦躁与焦虑的时刻,它带给我们一种舒适的生活,使我们感受到安稳、愉悦和充实。

(二)如何更好地阅读

1.多开有益之卷

互联网时代,阅读方式正在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现在流行的读屏、听书等方式,为人们提供了碎片化阅读的便利,但也在很多时候变成了单纯打发时间的娱乐方式。对于这样的现象,应当多加引导。例如,阅读类APP可以在经典作品上加大甄选和推广力度,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能一味迎合市场,推送粗制滥造和博人眼球的内容;读者也应该逐步提高阅读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多开有益之卷,批判思考,汲取智慧,而不是来者不拒,囫囵吞枣。

2.少些功利心态

真正的阅读,无关功利,只计耕耘,不问收获。技术与知识更新速度愈快,人们对阅读愈是要坚守正确的价值观。不问结果用心读,不嫌枯燥坚持读,不被干扰主动读,不怕麻烦思考读,如此,才能在投之以专注力后,从文字中提纯出思想力,转化出行动力,从而享受阅读的意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只有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阅读才能迸发出改变人生的巨大力量。

3.品味阅读之味

书除了提供信息、增进智慧之外,还可以让人真正走进生活。与书有关的故事,同样也是阅读的一种滋味。品味阅读之味,就要静得下心来,警惕“浅层次阅读”,对此全社会要大力提倡深度阅读,督促网络平台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严厉打击“流量创作”;其次,对管理部门而言,需尽快完善网络出版规定,要像管理纸质出版物一样管理网络内容;第三,政府要利用好数字化的媒体和工具,打通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障碍,引导人们深度阅读。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参考观点

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很多实体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们的心灵。

疫情难阻书香,阅读润泽心田。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但也给“宅”在家里的人们带来了难得的时光。不少人纷纷选择回归阅读,用读书充实生活,从书籍中汲取力量。犹记得,一张患者戴着口罩在武汉方舱医院读书的照片,在社交媒体广为流传。令人动容的不仅是他阅读的那份专注,更是他从阅读中得到的面对疫病的乐观与从容。一位学者说得好,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辽阔和宽广,坚韧而顽强,也使我们获得温馨、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和浮躁。困难时刻,阅读之所以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也正在于此。

放在更宽广的人生视角看,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还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和气象。阅读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气质的变化,塑造我们的性格?原因或许有二:一是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二是因为阅读还能给人以智慧。如今,信息唾手可得,获取知识的门槛变低了,但信息芜杂,人声鼎沸。是书籍,而不是碎片化的资讯,能给人以系统化的知识、整体性的思考。同时,面对各种不确定性,阅读让人们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游万仞中,获得人生的坐标,更好地审视自己和外在的环境,知道自己该向何处去。因为有知识,我们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因为有智慧,我们才能懂得如何对抗不确定性,在风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世界,是气象万千的精神品格。

其实,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养方式。《宋史》曾载,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的吕祖谦,少时性情急躁,极易迁怒于人。他正是通过阅读,不断磨练自己的品性,最终在读到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教诲时,自己心中的忿气“涣然冰释”。我们常说,文以化人,这既是指在古圣先贤的熏陶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土,也是指以阅读修身养性,用读书淬炼意志品质。读一本好书,如攀登一座高峰。人到半山,固然也能欣赏到美景,但只有继续往上攀爬,才能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古人把读书称为“攻书”,认为只有“攻书”到底才能融会贯通,道理正在于此。越是难啃的经典之作,越需要专注和恒心,也越见精神和修养。

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也自有日常生活的春夏秋冬。阅读从来不是要让人双脚离开大地,从来不是鼓励人们远离生活,恰恰相反,是要让人即便遭遇困难,依然能够勇毅前行,即便知道人生路上总有坎坷,依然能够笑迎挑战。阅读给人带来的,不是消极和虚无,而是希望和力量,是雄健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书籍的生命是被阅读唤醒的。正如有人所言,节日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纪念,更在于在这一天做具有相同意义的事,从而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既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份倡导。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

公务员考试5g知识

176 评论(12)

小菜菜菜菜子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4G,3G和2G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80 评论(12)

文哥哥哥哥哥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科技知识一直是考生们非常头疼的题型,这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特别喜欢结合当前的热点话题来考察。当下最热门的概念之一就是5G。对于5G,很多人或许只知道:网速更快了!那么,5G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一、考点梳理1、什么是5G简单来讲,5G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即4G、3G和2G系统之后的延伸。2、5G有啥优势①高速度。5G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0G/s,即便是看4K高清视频、360度全景视频都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②低时延。5G对于时延的最低要求是1毫秒,甚至更低。未来将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方面。③万物互联。物联网将是5G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对物品的识别及信息读取,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和共享,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及人们的生活模式,最终实现万物互联。3、5G比4G快多少目前,4G移动网络提供的网速最快约为45Mbps(兆位/秒),相比之下,5G将会达到千兆速度,比先前的4G蜂窝网络快100倍。这意味着使用5G技术下载一部1GB大小的高清电影仅需要10秒就可完成,而一部加长蓝光70多GB的《指环王》三部曲,下载也就是1分钟左右。4、5G的主要应用①自动驾驶。根据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汽车发展规划,依托传输速率更高、时延更低的5G网络,将在2025年全面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②外科手术。5G技术将开辟许多新的应用领域,以前的移动数据传输标准对这些领域来说还不够快。5G网络的速度和较低的延时性首次满足了远程呈现、甚至远程手术的要求。③智能电网。因电网高安全性要求与全覆盖的广度特性,智能电网必须在海量连接以及广覆盖的测量处理体系中,做到99.999%的高可靠度;超大数量末端设备的同时接入、小于20 ms的超低时延,以及终端深度覆盖、信号平稳等是其可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5、关于5G,中国有何发展?①在标准方面,全球立项并通过的5G标准,中国有21项。②在知识产权方面,据估计,5G必要知识产权的10%被中国企业所拥有。③在移动终端方面,国内的手机品牌无论是出货量还是价位,均已与苹果等国外品牌并驾齐驱。二、复习策略为了更好的备考事业单位科技知识,各位小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一是把握命题方向,多做历年试题;二是区分易混淆的概念,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事业单位考试专业性较强,兔子建议大家在复习时把握重难点,争取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269 评论(8)

金鳞平面设计

网页链接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综合应用能力》、其他

总体来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科目就是这五大类,根据每个地区和事业单位岗位的不同,具体的考试科目也有不同,但是考试科目不会出现第六种。

一、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的时政知识。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内容:

1、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2、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3、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4、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5、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三、申论考试内容:

《申论》科目主要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的作答内容大部分已经隐藏在给定材料中,分析材料,结合材料作答。所以只要方法正确,把握到解题技巧,短期申论的考试分数是件很现实的事情。

四、综合应用能力考试内容

1、事业单位考试考综合应用能力主要考《综合应用能力测试》和《综合基础知识》。

2、《综合应用能力测试》:

题型为主观性题,类似于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科目,但比申论考试的题型更为复杂。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对基本公文写作知识的熟悉程度。

3、《综合基础知识》:

题型为客观性题型,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公文、党史、国情、人文、生活常识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历年考试试题内容数据显示,政治、经济、法律部分的题量占总题量的55%~60%。

28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