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3

飘泊四方的狼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题花卉类型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许你一世安好

已采纳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您好,是梅花卷,但是不是前后左右的考题内容不一样,而是考题的顺序不一样。一般是题目的前后顺序颠倒调换、选项的顺序也颠倒调换,为的是防止同考场作弊行为的发生。。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公务员考试题花卉类型题

255 评论(13)

曼丽nilei

您好,中政教育为您解答:

分析推理题目的题型特征是题干中给出了若干对象、若干信息以及若干的约束条件,要求将对象与信息进行拼配和排序.往年的分析推理题目通常是一个题干对应一道题目,那么根据题干条件确定和题干条件不确定我们分别有不同的解题方法.题干条件确定的情况下我们优先使用排除法,当排除法排不尽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最大信息法;题干条件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确定信息法和代入法.但是去年国考当中出现了一个材料对应了五道题目的分析推理,而近期才举行的江苏省考也沿用了这种题目类型出现了一个材料对应三道题目的分析推理题.那么,无疑,这种新题型大有入主逻辑判断的趋势,也就是说这个新的出题方向极有可能变为一个常态,往后这种一拖N的分析推理题目极有可能成为常驻题型.

下面给大家分析下国考及江苏省考中出现的这种一拖N的分析推理题目,以期这种题目在日后出现的时候学生能够不茫然无措.

【2017年国考】(材料)某办公室有王莉、李明和丁勇3名工作人员,本周有分别涉及网络、财务、管理、人事和教育的5项工作需要他们完成.

关于任务安排,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①每人均需至少完成其中的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只能由一个人完成;

②人事和管理工作都不是由王莉完成的;

③如果人事工作由丁勇完成,那么财务工作由李明完成;

④完成教育工作的人至少还需完成一项其它工作.

到了周末,3人顺利地完成了上述5项工作.

106.以下哪项的工作安排符合上述条件?( )

A.王莉:管理、网络;李明:教育、人事;丁勇:财务

B.王莉:教育、财务;李明:人事、管理;丁勇:网络

C.王莉:网络;李明:人事、管理、财务;丁勇:教育

D.王莉:网络;李明:教育、管理;丁勇:人事、财务

【答案】B

【解析】翻译题干:①每人均需至少完成其中的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只能由一个人完成

②王莉不做人事和管理

③丁勇人事→李明财务

④完成教育工作的人至少还需完成一项其它工作,

由条件②知王莉不做人事和管理,排除A项.由条件④可排除C项.由条件③可知,如果丁勇做了人事,财务应该由李明做,不可能丁勇既做人事又做财务,排除D项,答案应该选A.

107.如果李明只完成5项工作中的一项,那么包括该工作的所有可能性是以下哪项?

A.人事、财务 B.人事、管理、财务 C.人事、网络 D.财务

【答案】A

【解析】【方法1】由王莉不做人事工作可知,人事工作应该由丁勇和李明两人其中一个来做.由条件③丁勇人事→李明财务,如果丁勇做人事,那么李明应该做财务;如果丁勇不做人事,那么人事应该李明来做.换句话说李明应该人事和财务至少做一个.

现在如果只让李明做一项工作,根据上述条件推知的李明"人事和财务至少做一个",那么李明不可能单独做管理,也不可能单独做网络.排除B、C选项.

如果李明只做人事,不做管理,根据条件②王莉也不做管理,所以管理只能丁勇做,那么王莉只需同时做网络、财务、教育,便可符合条件,所以李明只做人事是可能的.答案应该选A.

【方法2】本题还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进行解题.如下:

条件③包含三种情况:(1)丁勇人事,李明财务;(2)丁勇?人事且李明财务(3)丁勇?人事且李明?财务.

当满足条件(1),即丁勇做人事,李明做财务时,表格如下:

当满足条件(2),即丁勇?人事,李明做财务时,表格如下:

此时李明除了做财务,还要做人事,李明至少完成了两项工作,与题干矛盾.此情况不成立.

当满足条件(3),即丁勇?人事,李明?财务时,表格如下:

综上,李明若只能做一种工作,只能是人事、财务,答案为A项.

108.以下哪项中的人物不可能均由李明完成( )

A.教育、人事、财务 B.教育、人事、网络 C.教育、管理、财务 D.教育、管理、网络

【答案】D

【解析】由107题推理可知李明人事和财务至少要做一个,而只有D项当中不包含人事和财务.如果D项成立,那么也意味着,李明同时要做四项工作,那么王莉和丁勇两人只剩下一个工作可做,与题干矛盾.

109.以下哪项中的人物不可能由丁勇完成( )

A.财务、管理 B.网络、人事 C.管理、人事 D.教育、管理

【答案】B

【解析】王莉既不做人事又不做管理,所以王莉只能做网络、财务和教育.如果王莉不做教育,那么网络和财务至少做一个.如果王莉做教育,根据条件④,王莉在网络、财务中也至少做一个,因此无论如何,王莉网络、财务都至少要做一项.由条件③可知,若丁勇做人事,则李明做财务,那么此时王莉必然要做网络,故丁勇不可能同时做人事和网络.

110.如果管理工作和网络工作是由同一个人完成的,以下哪项是可能的( )

A.教育工作是由李明完成的 B.财务工作是由丁勇完成的

C.管理工作是由李明完成的 D.人事工作是由丁勇完成的

【答案】A

【解析】王莉不做管理,管理和网络由同一个人完成,这个人只能是李明或者丁勇,假设管理和网络由李明完成,而李明至少还要做人事和财务其中一个,所以至多只剩下教育与人事和财务其中之一两个工作,又做教育的必须做其他工作,所以王莉和丁勇两人其中一人要做两项工作,另一人将没有工作可做,与题干矛盾.

所以,上述假设不正确,那么管理和网络应该是由丁勇完成的.如下表:

王莉现在只能做财务,或者财务和教育一起做.

(1)当王莉只做财务时,李明不能做财务,同时确定丁勇不做人事,那只有李明来做人事,此时教育可以由李明或丁勇来做.

(2)当王莉做财务和教育时,李明只能干人事.

所以财务工作一定是王莉做的,管理工作是一定丁勇做的,人事一定是李明做的, B、C、D选项都排除.

综上,只有A项是可能的.

【2017年江苏省考】(材料)甲、乙、丙、丁、戊5位摄影专业大学生为参加毕业摄影大赛分赴黑龙江、西藏、云南、福建、江苏5地摄影采风.他们5人各有偏爱的摄影题材:人物、花卉、风景、野生动物、古建筑,这次采风他们相约就上述题材每人各拍一种.已知:

(1)如果甲去黑龙江,乙就去江苏;

(2)只有丙去福建,丁才去云南;

(3)或者乙去江苏拍古建筑,或者戊去福建拍人物.

(4)去江苏拍古建筑的大学生曾与乙、丁话别

43.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 甲不去江苏 B. 乙不去西藏 C. 丙不去黑龙江 D. 丁不去云南

【答案】D

【解析】翻译题干:(1)甲黑龙江→乙江苏(2)丁云南→丙福建(3)乙江苏古建筑或戊福建人物.(4)乙、丁不去江苏拍古建筑,且,5人各去一地各拍一种.

由条件(4)可知乙、丁不去江苏拍古建筑,根据条件(3)可知戊去福建拍人物.

当戊去福建可知?丙福建,根据条件(2)可知则丁不去云南.所以,答案为D项.

44.如果丙去西藏,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 甲去江苏 B. 乙去福建 C. 丁去云南 D. 戊去黑龙江

【答案】A

【解析】(1)甲黑龙江→乙江苏(2)丁云南→丙福建(3)乙江苏古建筑或戊福建人物.(4)乙、丁不去江苏拍古建筑(5)丙去西藏.且,5人各去一地各拍一种.

现由可知,乙、丁不去江苏;丙去西藏,戊去福建,从而去江苏的只能是甲.所以答案是A.

45.如果乙去黑龙江拍风景,而去云南的只拍花卉,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 甲去云南拍花卉 B. 丙去江苏拍建筑物

C. 丁去西藏拍野生动物 D. 戊去福建拍古建筑

【答案】(1)甲黑龙江→乙江苏(2)丁云南→丙福建(3)乙江苏古建筑或戊福建人物.(4)乙、丁不去江苏拍古建筑(5)乙黑龙江风景(6)云南花卉.且,5人各去一地各拍一种.

【解析】由戊福建,乙黑龙江,且丁不去云南和江苏,可知,丁只能去西藏;乙也不去江苏,只能甲去江苏,从而可以确定去云南拍花卉的是乙.同时又条件(4)知古建筑在江苏拍摄,继而可以确定,丁能去西藏拍野生动物.答案为C项.

291 评论(8)

喵小贝贝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是梅花卷,也就是题是一样的,但是题目顺序不一样,题目选项也不一样,编号也不一样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348 评论(9)

飘渺于浮尘中

08山东公务员行测真题(数量关系) (1).5, 7, 4, 6, 4, 6, ( ) A. 4 B. 5 C.6 D. 7 解析:此题不是很严谨,规律可以是:5+4-7=2,4+4-6=2,4+4-6=2,答案为A;也可以考虑为(5-7)(5-7) =4,(4-6)(4-6) =4,(4-6)(4-6) =4,答案也为A。另外7-5=2,6-4=2,6-4=2;7-4=3,6-4=2,6-5=1,答案为B。所以此题争论较大,但从出题人的意图看,选B的可能性更大,这是分段组合数列,分段后,各段之间又有一定规律。(2). 2, 5, 13, 38, ()A.121 B. 116 C. 106 D. 91 解析:24=5=13,55=13=38,136=38=116,答案为B。此题属于和差积商数列,难度偏大。(3). 3, 10, 21, 35, 51, ()A. 59 B. 66 C. 68 D. 72 解析:此题很简单,是三级等差数列,答案为C(4). 1/4, 2/5, 5/7, 1, 17/14, ()A. 25/17 B. 26/17 C. 25/19 D. 26/19 解析:此题是典型的分数数列,只需将1变为10/10即可,分子,分母分别为二级等差数列。(5). 1.01, 1.02, 2.03, 3.05, 5.08, ()A. 8.13 B. 8.013 C. 7.12 D. 7.012解析:分数数列,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拆开来看即可,答案为A。6、完成某项工程,甲单独工作需要18小时,乙需要24小时,丙需要30小时。现按甲、乙、丙的顺序轮班工作,每人工作一小时换班。当工程完工时,乙总共干了多少小时?()A.8小时 B.7小时44分 C.7小时 D.6小时48分[解析]:答案为B。甲,乙,丙各工作一小时完成总工作量的1/18+1/24+1/30=47/360,各工作7小时后完成47/360×7=329/360,而甲再单独工作一小时完成1/18=20/360,乙单独工作一小时完成1/24=15/360,又(329+20)/360<1<(329+20+15)/360故答案为B。(1的左边是乙工作7小时与8小时之间。)7、甲,乙,丙,丁四人为地震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3,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4,丁捐款169元,问四人一共捐款多少钱()A.780 B.890 C.1183 D.2083[解析]数字特性法。答案为A。8、甲从某地出发匀速前进,一段时间后,乙从同一地点以同样的速度同向前进,在K时刻乙距起点30米;他们继续前进,当乙走到甲在K时刻的位置时,甲离起点108米,问:此时乙离起点多少米?A.39米 B.69米 C.78米 D.138米[解析]比较简单,画个草图即可,答案为B。9、有a,b,c,d四条直线,依次在a线上写1,在b线上写2,在c线上写3,在d线上写4,然后在a线上写5,在b线线和d线上写6,7,8,按这样的同期循环下去,问数字2008写在哪条线上?A.a线 B.b线 C.c线 D.d线[解析]余数问题。答案为D10、甲,乙,丙,丁四人做纸花,已知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做了37朵;乙,丙,丁三人平均每人做了39朵,已知丁做了41朵,问甲做了多少朵?A.35朵 B.36朵 C.37朵 D.38朵[解析]答案为A。可通过列方程快速解题。11.把一根钢管锯成5段需要8分钟,如果把同样的钢管锯成20段需要多少分钟? A. 32分钟 B. 38分钟 C. 40分钟 D. 152分钟 [解析]:边端问题,锯成5段只需要4次,即每次需要2分钟,而锯20段需要锯19次,故答案为B12.一件商品如果以8折出售,可以获得相当于进价20%的利润,如果以原价出售,可以获得相当于进价百分之几的利润? A. 20% B. 30% C. 40% D. 50% [解析]:利润问题,答案为D13.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体积比是3:1,另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的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A. 31:9 B: 7:2 C. 31:40 D. 20:11 [解析]:答案为A 此题很容易错选为B 其实只需设瓶子的大小为20即可,3:1=15:5, 4:1=16:4,故混合后为(15+16):(5+4)=31:914.四年级一班选班长,每人投票从甲、乙、丙三个候选人中选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2人,并且在计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如果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将成为班长,甲最少再得多少张票就能够保证当选? A. 1张 B. 2张 C. 4张 D.8张 [解析]:答案为C15.某班共有6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有32人得满份,在第二次测验中有27人得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有得满分的学生有17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有获得满分的人数是多少? A. 13人 B. 14人 C. 15人 D. 16人 [解析]:很简单的两集合问题,答案为D16.甲、乙两个厂生产同一种玩具,甲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每天保持不变,乙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每天增加一倍,已知第一天甲、乙两个厂生产的玩具总数是98件,第二天甲、乙两个厂生产的玩具总数是106件,那么乙厂生产的玩具数量第一次超过甲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是在第几天? A. 3天 B. 4天 C. 5天 D.7天 [解析]:答案为C17.1992是24个连续偶数的和,问这24个连续偶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几? A. 84 B. 106 C. 108 D.130 [解析]:答案为B.按照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处理即可。18.一只船沿河顺水而行的航速为30千米/小时,已知按同样的航速在该河上顺水航行3小时和逆水5小时的航程相等,则此船在该河上顺水漂流半小时的航程为? A. 1千米 B. 2千米 C. 3千米 D. 6千米 [解析]:答案为C 此题此题只需看问题是"顺水漂流半小时",指的是半小时,水流出多远,而不是船半小时的顺水航程。19.三筐苹果共重120斤,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15斤放入第二筐,从第二筐中取出8斤放入第三筐,从第三筐中取出2斤放入第一筐,这时三筐苹果的重量相等,问原来第二筐中苹果多少斤? A. 33斤 B. 34斤 C. 40斤 D. 53斤 [解析]:答案为A三、类比推理。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71.电子:商务A.技术:竞争 B.经济:信息C.鉴定:事故 D.董事长:股东72.超声波:机械波A. 极限:常数 B.轮船:船C.一次方程式:线性方程 D.斡旋:调解 73.得主:失主A.白灾:黑灾 B.软武器:硬武器C.数据:非数据 D. 远程:近程 74.守望:期待A.智慧:语吧 B.咬文:嚼字C.智商:情商 D.升腾:冲刺75.车辆:车 A.花:花卉 B.山脉:山C.解放军:战士 D.书籍:报纸 76.生态:原生态 A.金三角:珠三角 B.海内:天涯C.公交:巴士 D.缩水:布缩水 77.未婚:无权 A.国家:不丹 B.非法:无理C.无锡:非党员 D.不倒翁:不健康 78.硬件:软件 A.上弦:下弦 B.淡入:淡出C.胜诉:败诉 D.实概念:空概念79.“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A.公共管理:大家管理 B.教育:说教C.合同:契约 D.值日:值夜 80.经济规律:法则 A. 军事情报:新情报 B.高校学生:研究生C.小麦:粮食作物 D.文学作品:短篇小说

188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