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扬了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题一般为两种:一种是题干给出一个常识性的现象,备选项提供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四种原因,要求考生选出最合理的;另一种是单纯性的知识测试,要求考生对题目涉及的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从备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
常识判断涉及范围非常广,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地理、国情、科技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常识判断的难点就在于知识的广度,而不在于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常识判断就只能死记硬背了。接下来广东中公教育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常识判断的一些备考方法。
1、运用历年试题
我们要学会运用每年的考试试题,从每年的考试试题中去把握命题规律和高频考点,通过试题来把握出题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复习、去积累知识。
同时在做试题的时候不仅仅要看正确选项,也要多关注错误选项,通过错误选项来进行常识积累,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几年的国考试题来看,很多时候都会把之前试题的错误选项换个方式来继续出题,所以积累这些错误选项的相关知识点有时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掌握解题技巧
做题时候不要盲目,要注意做题方法。虽然说常识判断考察内容广,涉及科目较多,但同样也存在一些快速做题的方法,有章可循。
1)基本常识法
根据基本常识进行解题。
【示例】我国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进行了几次修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允许发展私营经济,采取“引导、监督、管理”的方针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④非公有制经济仅限于个体经济,不包括私营经济,且个体经济处于补充地位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解析】D。此题需要的是进行时间先后的排序,题干说的是非公有制经济,根据基本常识判断,应当知道我国应当是越来越开放的发展历程。所以结合题干可以进行简单的推断,不用知道宪法关于非公有制经济规定的具体内容,就可以知道其发展历程应当是从不允许到允许到承认其地位到鼓励其发展。
2)关键词法
先浏览一遍题目,然后返回题干屏蔽干扰信息,快速找出关键词,找到答案中对应的词,这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示例】马航MH370航班失踪之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试图利用多普勒原理计算出失踪航班的下落。多普勒原理,源于这样一种物理现象(多普勒效应):随着飞机高速接近(或远离)接收微波信号的卫星,卫星所侦测到的微波频率就会越来越高(或越来越低)。下列描述的现象中,哪一种也体现了同样的多普勒效应?A.在日环食的过程中,观测到太阳黑子的存在B.一束自然光射入三棱镜,射出时,被分解为不同的颜色C.向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一颗小石子,荡起的涟漪呈圆形逐渐向周围扩散D.站在铁轨附近的人,听到鸣笛的火车由远及近高速驶来时,汽笛的音调逐渐变得尖锐【解析】D。问题问的是多普勒效应的体现,返回题干找到多普勒效应的概念。划出关键词:随着A接近(或远离),B越来越高(或越来越低)。浏览答案,找到“随着A越来越XX,B产生越来越XX的变化”,锁定答案D。
3)排除法
排除法适合于每一种题型,常识判断题也不例外。在做题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快速将明显不对的答案排除(比如绝对化表述往往就是错误选项),从而选出正确答案,甚至有的时候能明显排除三个答案,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4)去同存异法
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者特征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示例】下列书籍中不属于我国古代兵书的是:A.《司马法》 B.《六韬》 C.《三略》 D.《五蠢》【解析】D。用去同存异法来看,《六韬》和《三略》特征大致相同,因此直接排除这两项,那么就剩下A、D二选一。其中《司马法》是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兵书,《五蠹》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工商之民。即使不知道如何判断这两个选项随意选一个,那么二分之一的概率总得高于四分之一吧。
5)逻辑判断法
既然叫常识判断,那么除了依靠常识积累,我们还可以依靠“判断”的方法来做题。比如法律常识这一块,很多时候考生都觉得既然不懂这方面的法律,干脆就随便选一个选项。其实只要你的价值观没什么大问题,很多情况下可以依靠逻辑分析来解题。毕竟行测考试并不是要选出专业的法律人才,考官在出题的时候也不会用特别高深的法律问题来为难你。
【示例】下列选项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的是:A、用人单位不得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者解除劳动合同B、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是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C、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视实际情况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D、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析】B。A选项,你都犯法了,用人单位怎么不能开除你?C选项,如果用人单位以女职工在孕产哺乳期为由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女职工之后的工作生活怎么办?因此女职工在该时期的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D选项,用人单位用非法手段强迫劳动的,劳动者可以随时走人。其实平时多了解一些社会新闻,很多情况都是能够判断的。
6)知识迁移法
对选项涉及的知识不了解的时候,尝试利用已经知道的其它知识进行迁移。
【示例】下列研究课题与其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对应错误的是:A.商周时代的艺术成就--《中国青铜时代》B.南宋都城的城市建设--《从平城到洛阳》C.晚清的政治改良运动--《从甲午到戊戌》D.明末中西文化交流史--《利玛窦与中国》【解析】B。有一句十分出名的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诗说的就是南宋时期迁都后仍然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为此愤愤不平而作此诗。因此在这道题目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北宋和南宋的都城并不是平成和洛阳,而是汴州和杭州。
7)直觉法
有些试题考生在读完问题及选项的瞬间,大脑便有这样的一个强烈的信号,此题选某项。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个靠运气,正确率时高时低,但不可否认很多考生目前都在采用这种方法。
3、注重日常积累
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对于基础性的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以及历史人文常识要能够巩固掌握;对于社会中的新鲜事物、科技领域的新进展、近半年的国内外大事,要通过多看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熟悉。
对于常识判断的复习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不能速成,但对于常识来说也不是无迹可寻,我们可以把握出题方向和做题方法,不要轻言放弃。
而对于行测来说,我们的做题时间是宝贵的,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敢于舍弃,对于不会的题目,切记不要左右为难,不要浪费宝贵的做题时间,毕竟常识只占了行测的一小部分,后面还有更多值得我们花时间思考的题目要做。
文:湖北中公事业单位
海鸟2010
刷题的前提:在刷题之前,要先把行测相关的知识点要系统性地学习一遍。如果对行测的各个知识点没有先学习,直接去刷题的话效果肯定不会好,最多也就是找一找做题的感觉,所以希望各位考生在刷题之前先通过面授班次、网络课程或者备考书籍先对行测各个专项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性学习。
刷题的关键:刷题要科学、合理。建议每天学习行测2小时,其中1小时刷题,1小时研究做过的题。不要光做题,不去研究做过的题,如果每次做完题只是对一下答案,对了就过了,错了看一下答案,好像懂了就过了,那么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会的题还会,不会的题还是不会,那么刷题就没有意义了。每天1小时做题不要超过半套试卷的量,例如:每天做数学运算5题、资料分析2篇、选词填空5题、片段阅读5题、逻辑判断5题、图形推理5题、类比推理5题、定义判断5题等等,具体情况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去定,这里我们不统一要求。每天做完题目后,花1个小时的时间去研究做过的题,题目给的条件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做,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其他做法,多思考多总结,自然而然就进步了。每天晚上把自己当天每个部分的做题大致时间、正确率录入到Excel表格中,如果发现某个部分持续一周正确率偏低,那么从下周开始这个部分增加5题就可以了,每个部分尽可能每天做的题目不要是同知识点的题目,这样每天复习的知识点更多一些。每周抽1个小时把这一周内做错的题目拿出来再研究一下,每个月抽2个小时把这一个月内做出的题目再研究一下,这样你会的题目还会,不会的题目也会了,能不进步吗?
刷题的保障:制定详细计划,贴在床头。虽然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依然自律性很差,今天想起来学习了就做一些题,如果有其他事情或者陪朋友出去逛街了就不学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学习效果能好吗?所以我要把学习计划详细制定好,每天量化当天的刷题任务,按计划每天执行就可以了,贴在床头,用纸质版的计划管理自己,在睡觉前看一下有没有完成当天的任务,如果没有完成就先完成再睡觉(除非当天身体不适)。不管你是学生还是在职人员每天抽出2个小时学习行测还是可以做到的。
刷题的决心:删除手机中的游戏和视频APP。游戏和视频都只是用来打发时间的,我们既然决定了备考,哪有空闲时间用来打发,想想打一局游戏、看一集电视剧的时间可以刷几十道题目。
神兽史瑞克
备考公务员刷题还是非常有bai必要的。在两大科目du复习时,建议同学们以刷题训练zhi为主,在充分了dao解和熟悉申论考情与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近三年考题为主加以训练,将一道题目至少练习三次,每次都要求比上一篇做的有进步。建议同学们一天要练习一套行测卷、一套申论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充分适应新考情,晚上做好总结反思。反复训练自己的做题手感,让自己对申论不再陌生!
iamsongsam
您好!您可以先看完以下五个技巧知识点,就应该知道如何去有效刷题了(内容较多还请耐心看完)。
公务员
1.选己所长,针对备考
行测试卷共考察五个部分,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逻辑判断和常识。每个部分考察重点与考察方式不尽相同。由于各位备考者的学习经历、积累方向各不相同,所以能把这五个部分都全面掌握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考生只是擅长其中某些部分。从人群特点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考生比较擅长文字阅读与分析;一类考生比较擅长数理分析与计算。各位备考者一定要了解自己擅长的是哪个部分,并且有针对性的备考。对于自己擅长的部分,在备考时重点侧重学习解题技巧,缩短分析过程,提升解题速度与正确率。
2.重质量而非数量
一听说公务员考试做题越多越好,很多同学也不看题怎么样,买了一堆题,各家辅导机构的预测题、练习题都拿来做。建议不要贪多,先不说试题的质量,埋身题海很容易使人疲倦,因此要适量。
3.重真题而非预测
不少考生都会犯一个毛病,真题做过一遍,看过答案后就扔在一边,然后专门找预测题来做。真题上的那些题你真的会了吗?相信很多题目再次放在你的面前,你还是一样会蒙圈儿。刷题一定要刷透真题,真题的重要性绝非是了解题型这么简单,它具备预测题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是公务员考试的指南针,所有的复习都要围绕真题上考查的知识点展开。研究历年真题,会使你对公务员考试的考查重点、出题方式有更系统的认知。预测题当然也要做,但前提是你先把真题“吃透”。
4.有重点而非一把抓
行测考试模块多,知识范围广,每一模块的侧重点不同,大家都不是全才,总有一两个模块“瘸腿”的。就怕有的考生不按常理出牌,囫囵吞枣,每一模块都要紧紧攥在手中,刷题也是,每一个模块都要刷到,希望能齐头并进。俗话说得好,“该放手时就放手”,不放开手,你怎么有时间去学习你严重“瘸腿”的模块呢?当然不是让你放弃你的优势,而是把时间和精力重点用在稍弱的地方,多刷一些你薄弱的模块。
5.果断舍弃
当全面了解了自己的情况后,各位备考者要做的就是按照既定计划坚持复习,等待时间的奇妙作用。在考试中,先从自己擅长的部分入手,控制好时间,按照平日的做题顺序完成试卷即可。在做题的过程中,你会很容易地判断每一道题自己能不能做出来,如果是自己知识范围以外的题目,直接做标记跳过即可;如果是自己可以做出来得题目,那么潜意识会计算大概花费多少时间做出来,理性地控制自己在一道题上花费的时间,对时间的觉察是平日练习而成的能力。按照这样的方法完成一套行测试卷,你会发现并不需要很多时间。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