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3

坚持到底2011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半老徐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晓柚崽崽!

已采纳

【导语】特定年龄称谓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的重要考点,常识在省公务员考试中,其实占比还是比较大的,对于常识的复习我们需要做大量的积累和储备,但是我们也知道,常识内容广泛,不同于其他题型,它覆盖范围广,出题方式灵活,且有一定综合性,所以大家务必利用零碎时间翻阅梳理记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备考复习,下面给大家整理了2021省考公务员行测常识备考:特定年龄称谓,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岁: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2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8岁: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9岁:九龄,为九岁,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10岁: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也称外傅之年。

12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3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15岁:及笄,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所以及笄指女子十五岁。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故束发是男子十五岁。

16岁:二八,为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20岁: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弱冠是男子二十岁。桃李年华是女子二十岁。

24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30岁:而立,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40岁:不惑(不惑之年):

50岁: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54岁: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61岁: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77岁:喜寿,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米寿,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上寿,九十为上寿。

99岁:白寿,指九十九岁,百少一为九十九,故借指99岁。

100岁:期颐:指百岁高寿。上寿,百岁;期颐之年,指百岁。

108岁: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140岁: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例】古人对特定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下面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而立②弱冠③期颐④耄耋⑤不惑⑥花甲⑦豆蔻

A.⑦②④③⑤①⑥

B.②⑦③①⑤⑥④

C.②⑦①⑤⑥③④

D.⑦②①⑤⑥④③

【答案】D。解析:豆蔻十三四岁,弱冠是二十岁,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六十花甲,八十九十耄耋,一百期颐。故选D

以上就是2021省考公务员行测常识备考:特定年龄称谓相关内容,行测常识判断考试中,文史知识是常考的知识点,而年龄称谓又是文史中的核心考点,希望大家在进行常识记忆的时候,能够进行对比整理,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行测常识判断部分就是诸多考生难以提分的一个版块,而常识的学习,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祝大家成功!

公务员考试半老徐娘

253 评论(10)

杨枝甘露儿

面试的灵魂在于沟通。公务员面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沟通,即自我沟通和公共场合沟通。自我沟通,主要是破除一切心理障碍;公共场合沟通,主要是寻求“耳目一新”。据此,朗清公考出此“三记”奉送给广大考生: 第一,调“心”记。这是自我沟通的第一步。走进考场的一刻,要从心理上占据主动,时刻谨记“我要把优秀的自己介绍给考官,我很想展现自己对一些事物的理性认知,我是最适合的!”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的渲染力,可以说都来源于心理的调适。很多考生对面试考场不了解,步入考场后倍感不适,汗流浃背,手脚发抖,声音发颤,都是心理调适能力不过关所致。所以,在走进考场之前一定要做好一切心理准备,以一种自信、阳光、大方的姿态进入考场,从容应对。朗清在心理调适问题上为所有考生提供免费服务。 第二,寻“欣”记。“欣”是对于考生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而言。考生在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职人员的立场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切忌出现对问题的极端化处理。比如这样一道题:某公司要招聘员工,规定不招“富二代”,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很多考生拿到此题,直接受到当前社会大众思维影响,对“官二代”“富二代”群体持否定甚至仇视态度。这种答题方式和思维方式显然不符合公职人员认识社会的要求,显然没有站在政府角度思考问题、对待问题,而是一味盲从于社会心态。而事实上,在“官二代”“富二代”群体中,出现问题的只是少数现象,不具有代表性,一定要将问题与主流区分开加以对待,不能以偏概全。 第三,求“新”记。“新”是公考面试制胜法宝,包括“耳新”和“目新”。考官对考生的考查,往往来源于他们凭借经验的感觉判断,这是对考官的需求分析。在答题过程中,如果考生能够旁征博引,占据理论高地,满足考官“耳新”的需求,成功在望。如去年真题:近年来出现很多词语嬗变现象,如,半老徐娘叫资深美女等等,谈谈你的看法。大多数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只能围绕“词语嬗变”来阐述,只是触及表层,完全就事论事,毫无展开和深入。朗清公考的参考解析如下: 对于“半老徐娘”到“资深美女”的词语嬗变,我有三点认识:第一,对词语嬗变过程中的文化因素遗失的担忧。成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像“半老徐娘”,就有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典故在其中。所以这应该引起我们对保护母语,注重文化传承的重视。第二,“资深美女”带有网络语言的风格,近年来,许多网络语言走入我们生活,甚至有的被纳入字典。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做好对网络语言的引导和规范,一方面也要理性看待、审慎批判,因为汉语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这个词对于被其所指的人来说,要更文明礼貌,更容易被接受。第三,从更深层次看,这就启发我们思考如何看待新生事物,如何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我认为应该在规范严谨的基础上审慎批判,在包容中发展创新。 上述解析中的加粗部分是本题亮点,能够体现考生对该问题认知的深度和理性视角,这种答题方法需要考生牢记并掌握,以吸引考官,达到“耳新”的效果。而“目新”则侧重于仪表着装的得体,切忌出现“一片正装在考场”的尴尬,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从形象方面满足考官“目新”的需求。朗清为所有考生提供免费着装指导服

246 评论(15)

地球是个圆曲奇

人们常以"半老徐娘"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 只说了年龄段年老

31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