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08

寻梦的蒲公英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a类公文写作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呼伦小贝尔

已采纳

综合管理类(A类)主要适应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事务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综合管理类职位具体从事规划、咨询、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及机关内部管理工作。主要招聘专业有:汉语言与文秘类、法律类、新闻传播类、治安学、治安管理、社会工作、老年服务、青少年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限岗位等。

公务员考试a类公文写作

283 评论(13)

rachelliu1

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格式1.标题标题通常由发信双方及发信事由与文种名称共同构成,即“××关于××给××的一封信”,或将发信方省略。也可以根据信件内容单独拟定一个具有呼吁号召性质的标题。应注意标题居中书写,且不宜过长,一般保持在一行以内。2.主送机关主送机关书写在答题区域的第二行,须顶格书写,后加冒号。3.正文正文在称呼下一行开始书写,段首空两格。一般来讲,正文会包括以下内容:公开信的发文事由;简单叙述当前存在的现状或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表明发文机关针对此问题的态度、观点或建议。在正文的最后一般会另起一行,以发文机关对此事的呼吁号召作为结尾。4.发文机关和日期一般各占一行,写在右下方。

193 评论(14)

初见521125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类型A类指的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

319 评论(14)

华鑫绿创

A类职位---综合管理类申论a类考试科目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135 评论(9)

虎呆呆漫步

1.标题标题通常由发信双方及发信事由与文种名称共同构成,即“××关于××给××的一封信”,或将发信方省略。也可以根据信件内容单独拟定一个具有呼吁号召性质的标题。应注意标题居中书写,且不宜过长,一般保持在一行以内。2.主送机关主送机关书写在答题区域的第二行,须顶格书写,后加冒号。3.正文正文在称呼下一行开始书写,段首空两格。一般来讲,正文会包括以下内容:公开信的发文事由;简单叙述当前存在的现状或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表明发文机关针对此问题的态度、观点或建议。在正文的最后一般会另起一行,以发文机关对此事的呼吁号召作为结尾。4.发文机关和日期一般各占一行,写在右下方。

190 评论(14)

tingting2171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A类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A)、《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申论》三科;B类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B)、《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两科;C类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C)、《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两科。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303 评论(10)

不管三七

申论A类是为报考层次为设区的市级及以上机关的申论科目。

申论A类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科目采取分级分类考试,《计划表》中机构层级为市级以上的职位和全区法院、检察院系统职位(以下简称“A类职位”)使用A卷;

公务员考试综合类是指报考层次为设区的市级及以上机关,考试科目为《申论》(A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卷)。

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能力,就是读者运用本身已有知识、经验和方法顺利进行阅读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记忆能力及其阅读速度。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读者需要不断完成由事实上升到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把一堆材料划分为几类材料,把分散的事物综合为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事物,由给定材料内的事物联系到以外的其他事物。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一则材料,角度不同的人,往往会从中获得不同的信息。有的应考者能看得深些,有的应考者则看的浅些,这样就可以充分反映出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

拓展资料:

申论是指针对给定材料或者特定话题而引申开来、展开议论的一种文体,是随着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而出现、推行的一种新兴文体。它的平均分在38左右。

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测试方式,申论的命题非常准确、科学,它是在充分吸收策论、基础写作和公文写作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目标的科学的测评方式。

从字面上理解,“申”可以理解成申述、申辩、申明,“论”则是议论、论说、论证。所谓申论也就是对某个问题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合理地推论材料与材料以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申论”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诸论的特点。它不是那种凭主观好恶选材、尽情张扬个性的放言宏论,而是要求准确把握住一定的客观事实,作出必要的说明、申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它的功能,与社会交际中广泛使用的议论文完全不同。

作为一种专用于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应试文体,申论适当地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策论”和“申论”都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都要求考生表现出出众的文字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提出的对策(方案)都要有可行性。

但“申论”在内容上比“策论”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形式上比“策论”更加灵活多变。“策论”大多要求考生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申论则要求考生从一大堆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考查考生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也适应当今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

从考试大纲规定及历年实际出题情况来看,申论考试为考生提供了一系列反映特定实际问题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仔细阅读这些材料,概括出它们反映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实际方案,最后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和论证。“申论”的写作,避开了传统“作文”中那些未必适合于考查公务员的因素,使必须考查的能力得到了突出。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申论

22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