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360

风吹萧萧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题已考过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缌喵喵喵

已采纳

一般不会出原题,但是会出同类型的题,行测部分有几大块的类型题,只要掌握答题思路,学会举一反三的话,一般是不会有问题的。

公务员考试题已考过

184 评论(13)

喜欢运动的男孩

国家公务员考试后不会公布真题。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是机密,答案当然也是机密,是不可能让一般人知道题目的。所以考完后不会公布真题,更不会公布答案。

325 评论(11)

yechenchao77

公务员面试与企业、高校的面试完全不一样,政府花钱花精力所希望寻找的人必须适合行政工作,即使你报考的职位属于司法序列,但只要是公务员就需要一种行政特质。在机关工作中所需要的口头表达能力、个人素养、综合分析能力、反应与应变能力、仪表风度、工作态度、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稳定性,这些,你自我评估一下,都具备了吗?

面试的录取的比例通常是1∶3或者1∶5,也就是必须拿到第一名,或者9个人中的前三名,我们才会被录取,所以我们必须是面试中表现最优秀的一个或者几个。离面试还有十天半个月的时候,在不知道别人的表现如何的情况下,至少得保证自己能够达到基本的三点:1. 看上去比较自信,讲话不结巴,声音不颤抖,能基本流畅地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2. 答题的时候思路比较清晰、有条理,能至少说上三点,不冷场;3. 仪表、举止、礼仪等没有不妥之处。如果面试的时候连这三点都达不到,就不要在落榜的时候把原因归咎为人家是“关系户”,而你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毫无疑问,达到这基本的三点前提是好好准备,但要成为表现最优秀的那一个,仅仅这三点基本要求是不够的,除非其他对手都比较弱。只有充分准备,在这三个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更为精彩出众,你才有可能胜出。

信心来源于充分准备。虽然公务员面试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察,绝不可能有什么方法让一个结巴一夜之间具备李咏的口才,可你要明白,既然是一场考试,就必然是有规律的。你只有通过准备,才可以了解面试的题型,了解大概考什么类型的题目,熟悉相应的答题思路。只有细致周全的准备,才能将各类题型及答题思路了然于心,这样你才能多一份信心,少一份慌乱。

当你熟悉了各类题型、答题思路之后,你就有了在短时间之内开始答题的可能性,这个非常关键。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去做笔试题,你的准确率会高很多,因为有些题目并不太难,难就难在给你的时间没有那么充足,你做不完或者为了做完牺牲了准确率,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你不熟练。

同样,如果将面试题变成笔试题,给你足够的思考时间,你必然会思考得更周全,答得更全面。可惜之所以在笔试之后设置面试,一个很重要的考察点就在于想考察考生的应变与反应能力。

面试题每题的答题时间为3至5分钟不等,但你千万别以为你可以思考很久,思考超过1分钟,你就基本败了,理想的思考时间是35秒左右。的确,对于面试场上高度紧张的你来说,35秒短了,但超过35秒,思考的时间相对过长,会导致种种问题,包括考官对你思维能力的质疑。

做好以上充足的准备才是公务员面试的关键。

352 评论(12)

pisces850318

这要看你个人情况,如果你想从事公务员方面的工作,就要继续考,笔试一般是容易通过,最难的是面试,下次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自己多模仿几个面试情景。

103 评论(14)

aifayewong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这个也是有可能得。有学员参加我们预测班,考试后,说有考到。所以历年真题还是要多练练的。我们图书里还有名师解析,有需要的可以到相应的分校购买。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39 评论(8)

海上花的故事

面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节,介绍的时候要口齿清晰,要抬头挺胸,保持良好的坐姿,也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老做小动作,也要注意面试官,用自己真诚的眼睛直视对方,不要让眼神躲躲闪闪。

231 评论(14)

七月小太阳

提前在网上找一些公务员面试的视频看看,多学习别人是如何有技巧地回答问题的。还有面试的时候,一定不要怯场,要自信从容,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印象。

288 评论(10)

减肥的小新

专注,诚恳。认真面对,陈恳的回答问题,踏实的解决问题,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致也就成了。

330 评论(12)

叫我姐姐SAMA

1、朋友,2002年的时候,重复出现的题目有40%到了2005年就几乎看不到重复出现的题目了。现在可以说是原题一道也没有。2、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要掌握答题的要领。祝你好运

174 评论(8)

Crystallam88

您好,中政行测和中政申论百度公考专家为您答疑!往年考过的真题不可能会在公务员考试中再次出现,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白,就是不管是什么题目,其考察的知识点都是相似的。若仍有疑问,可百度中政行测或中政申论在线交流后获得指导!

24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