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3

VIP111rena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要买哪几本书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度兰度兰

已采纳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

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而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东、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黑龙江省的笔试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就公务员考试改革的趋势来看,倾向于向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靠拢。

拓展资料:

从2002年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工作的时间固定下来:报名时间固定在每年10月下旬,考试时间则固定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日。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时间差异很大,而且每年招考时间会有一些变动,一些省份一年还有春、秋季两次考试。此外,政府还会组织一些选调干部到基层的考试,有些部门还会单独招考。除了省里的考试,各个城市也会有一些零散的考试,如村官考试。时间都很灵活。需要考试需注意关注各地的招考信息。

报考各类公务员考试不受什么次数限制,只要时间上不冲突,你可以参加多次公务员考试: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学校所在地的公务员考试、生源地的公务员考试,还有一些对生源没有限制的省份、城市的公务员考试,只要是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参加,所以,考公务员这条路还是很宽的。

公务员考试要买哪几本书

205 评论(8)

小英子0113

一、国家公务员。

一整套的话包括:教材2本,历年真题2本,同步测评2本,预测卷2本。1.教材是严格按照国考大纲要求编制的,能够解决备考出现的各种理论知识点问题。

2.历年真题,里面全是往年国考的真题,带有很深入的解析,也有知识技巧的全面拓展。

3.同步测评它是先基础测评后是单元测评,先找准自身定位,在检验学习效果。

4.预测卷里面包含行测9套模拟预测卷和申论15套模拟预测卷,带有详细解析,重点难点有标注有说明。总之这本书非常不错。

二、申论范文宝典

全套两册包括:申论范文宝典和申论素材宝典,主攻申论。

1. 从党政党刊中提炼素材,深入解析10大热点,让你学会提炼素材得分技巧。

2. 汇集时政热词,讲话金句,热点案例,公文常用词汇等,让你活学活用,下笔有神。

3. 包含23篇官样范文,10篇真题范文,28篇公文范文,4类作答模板,教你如何写出考场一类文。

4. 4大类范文作答模板,活用模板拿高分。值得一买。

三、万能宝典

一套是有五册。

1. 覆盖全,紧贴考纲,内容扎实,深度剖析考点,全方位打磨你的基础。

2. 讲解透,名师根据多年的经验编制的解析。

3. 习题精,里面的习题包括,模拟题,高频题.....各种题型。

275 评论(15)

欧罗百利

公务员考试必备书籍

1、《公考复习经验及答题方法蓝皮书》

2、《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

3、《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

312 评论(12)

鹤顶红IF

公务员考试必备的书籍是:公务员考试基础阶段通常看的书籍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

主要是从知识上进行准备,此阶段复习比较基础的教材就可以了;强化提高阶段主要是将第一阶段学习的各知识点进行实际运用并融会贯通,考生在此阶段可多进行模拟练习,主要是拿真题来训练,教材资料也是以真题为主。

公务员考试内容

笔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申论》。其中在行测科目的题型设置上主要包括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而《申论》试卷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满分100分。

纵观近几年来的国考面试形式,绝大多数招考单位采用的是结构化面试的形式,即一对多的面试。结构化面试就是考生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语言口头回答考官的问题。这些面试考题大多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意识、技巧话题以及自我认知能力等。

29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