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归宿
申论是国考必考科目之一,也是众多考生在备考中的重点与难点,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近五年申论主题,一起来看看究竟申论到底考什么。总体来看国考申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2018年国考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级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2.2020年改为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职位和市(地)及以下直属机构
3.职位两类试卷,但没有本质区。
4.2021年和2020年情况一样;
5.2022年则按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三类试卷,增设了行政执法类试卷,分类更加精细化;
6.从题量看,国考申论试题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六题模式(其中一道包含两道小题),一种是五题模式。总体来看,每类试题总题量为五道题;
7.近5年来,申论考试时限为180分钟,没有变化
主题分析
2018—2021年,国考申论试卷划分为两类,省级与市级试卷分开命题,主题亦有所不同;
2022年,则划分省级卷、市级卷和行政执法卷三类并分开命题,主题不同
2018—2022年,国考申论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大领域,共考查了11个主题。
1.政策导向与时俱进
国考申论紧扣国家政策和时代特征,聚焦大国发展,体现重要思想在国考命题中的应用,凸显对当今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反思。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融合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比如媒体融合、城乡融合、文旅融合、“互联网+”等。“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多次出现“融合发展”,而2022年市(地)级试卷即考查了“融合发展”主题,既聚焦国家政策,又体现新时代特征。
2.关注社会以人为本
国考申论多考查文化、社会领域的话题,命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2年省级试卷和行政执法职类试卷,无论是“局区合一”改革,还是“江城博物馆”建设,亦或“便民服务中心”“优化税收服务”,等等,都突出了服务为民的思想。2021年省级试卷指出将文化为民理念辐射到不同人群。
2021年市地级试卷考查“社会治理”主题,无论是风林村实施“村寨银行”项目,还是新民县为乡村群众“种戏”,抑或清河社区用心治理、Z市晚报调查“人行道”问题,都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此外,2020年市地级试卷强调为民服务,2019年市地级试卷强调为国利民,2018年市地级试卷指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要关注居民诉求等,均关注了人的需求,突出了人文情怀。
总而言之,随着2023国考延期,大家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将军不打无准备的仗,申论得分的高低离不开技巧的掌握和素材的积累,小编也会陆续更新申论写作技巧这方面的知识,更好的帮助大家,当然大家在备考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点击右下角与我沟通,也可以关注“公务员考试网”,掌握备考新资讯!
潘潘吃吃吃啊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的内容包括行测(即: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考试内容具体如下: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全部为客观性试题。主要题型为单选题。熟悉题型和考试重点的方式是在中公行测题库进行真题的训练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片段阅读、篇章阅读、逻辑填空以及语句表达等。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近两年由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中减弱对数字推理这一题型的考查,因此各省市公务员考试也跟随了这一趋势。所以复习训练重点应该在数学运算这一部分。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适当地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但在内容上比“策论”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形式上比“策论”更加灵活多变。“策论”大多要求应试者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察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则要求应试者从一大堆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考察应试者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也适应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申论要求考查的七个核心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体写作能力、时事政治运用能力、行政管理能力。
陈好好很好
下面就是考试的内容需要根据考试内容准备,就考下面这两科
1.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面有这个类型的资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资料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言语表达等方面。
2. 《申论》:下面有这个类型的资源
申论考察的是从事机关单位所具备的基本能力。
公务员省考国考资源汇总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GHO9x7x-bDAq1gRsZOCQA?pwd=2D72 提取码:2D74
资源包含:省考和国考公务员的各类学习资料,多种网课机构学习资源,历届真题、考前冲刺、行政能力测试、资料分析、公共基础、综合写作、常识、理论知识、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申论、时政、真题资料、面试等等国/省公务员考试学习资料汇总。
集庭装饰02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命题整体趋势及特点近几年来吉林省公务员考试无论是行测还是申论的命题方向基本上变动不大。拿申论来说总体的命题趋势不会跳出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就是指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主义整体布局,总的来说就是说人民政府在施政时要统筹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方面。
一般来说申论考试的命题方向都是基本与这些方面吻合的,不会相去甚远。但是同时申论考试的主体命题会会根据对同一问题的思考角度以及解决方式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差异。
那接下来上岸鸭小编就带各位一起来看一看会吉林省近几年来申论考试的命题趋势和涉及领域的变化,深度了解命题特点,把握考试的走向。
一、关注民生和基层发展
一、关注民生和基层发展。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基本上以我国的各方面发展为基本导向,在此基础上也会同样去重视社会民生领域等方面。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面着艰苦卓绝的改革发展任务,党和政府一再强调必须“要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吉林省考申论以国家发展为导向,同样重视对社会民生领域的考查。上表中可以看到一些主题有“社区服务创新”、“创新创业、“为人民赶考”、“街头艺人管理”等其实都是在密切关注人民需求和普通人民的基本发展。同时还有的主题是“基层就业多元化”、“青年审美观”、“敬德与立德”、“树立正确财富观”等,这些申论主题则是在关注青少年的价值观梳理和发展方向,从而促进青年的良好发展。
二、命题形式趋于新颖
二、命题形式趋于新颖。从上表可以知道吉林省在2020年和2021年近两年是参与联考的,其余年份则是一直以来都进行独立命题。可以从这些年的申论考试主题看出思维视角是非常独特的。而且这些命题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比较契合当年时事热点的,不仅能够剖析事件的本质现象,还能够着眼于不同的思维角度对考生进行独特考查。
三、宏观微观整体立足
三、宏观微观整体立足。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吉林省省考申论命题的方向一直立足于全国,多是全国视角下的热点时事问题,比较少出现一些涉及本地本县的内容。这一点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平时备考更应该注意积累全国性的一些热点事件,拔高视角,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领取公务员省考资料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