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83

呀哟哇啦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前十天言语理解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推三轮去拉萨

已采纳

一、速度(一)心态在河北省公务员考试中,言语在整个行测考试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有部分人也会觉得言语阅读量大,很耗时,且正确率不高,所以在考试时一般放在其他模块后面做,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做题顺序也是不可取的。我们知道,距离省考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如果心态摆正,复习方法得当,利用这段时间是足以提高言语模块的解题技巧和做题速度的。所以,首先建议大家一定要深刻认识言语的重要性,不能存侥幸心理或采取消极备战来应对言语。(二)读题顺序我们都知道一道题目由“原文+提问+选项”三部分组成,面对一道言语题目,我们正确的做题顺序是什么呢?是否是拿到一道题目从头读到尾呢?这种方式是不科学的,是不可取的,由于这样的做题顺序缺乏针对性,盲目读题,即使选出正确选项了,也太耗时,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正确的读题顺序是“提问+原文+选项”的顺序。首先看提问,迅速辨别题目类型,是主旨题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细节判断题?观点态度题等等。只有知道了题目的具体类型,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解题思路回到原文当中去读,去找答案,选择出正确的选项。所以正确的读题顺序是提高速度的前提。二、正确率在省考中想要拿高分,就不能小觑言语的重要性,而言语要想取高分,首先就要保证速度和正确率。所以面对言语模块,我们得知道考什么、知道怎么解、知道答案出现的位置。通过对招考公告以及历年考题的研究,不难看出省考言语常考的题型有两大类,即片段阅读和逻辑填空。其中,根据提问方式的不同,片段阅读又有9种具体题型: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词语理解题、代词指代题、态度观点题、语句衔接题、语句排序题、标题填入题、细节判断题。而逻辑填空包括:实词辨析、虚词辨析和成语选择。

公务员考试前十天言语理解

81 评论(12)

鼠weakorz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笔试倒计时,目前距离2023国考笔试仅剩10天时间,最近大家是不是都忙着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了?我们都知道,公务员考试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会有很多关联词,弄清楚关联词的含义和用法,是做对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的关键。那么,言语理解版块常用的关联词有哪些了?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考情又是如何?今天高顿公考小编来跟大家聊一聊这部分的内容。

一、言语理解常用关联词语

1.转折关联词——转折之后是重点

标志词:其实、实际上、事实上、但是、可是、然而(而)、当然、却、不过。

2.递进关联词——递进之后是重点

标志词:而且、也、还、更、甚至、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3.因果关联词——主旨句通常在结果,倒装因果强调产生结果的原因

标志词: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故而、因此、可见、总而言之、导致、造成、致使、使得。

4.条件关联词——必要条件是重点

标志词:只有…才…、除非、唯有、必须、应当、应该、需要、亟须。

5.并列关联词——正向并列全面概括、反向并列重点在肯定的一方

标志词:此外、另外、同时、再说、并且、加上、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不是…而是…、是…不是…。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情分析

在2015—2022年国考试卷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总题量一直稳定为40道,主要涉及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和文章阅读四大题型,整体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15—2016年

这一阶段较为特殊,因为从2015年起,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分为副省级和市地级两类,但2015—2016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不存在差异,两套试卷题型题量的分布完全一致,体现为:选词填空20道,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共20道。

2、第二阶段:2017—2021年

从2017年开始,副省级试卷比市地级试卷多出了考查文章阅读的题目,故副省级试卷的题型题量体现为:选词填空15道,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共15道,文章阅读10道(2~3篇);市地级试卷的题型题量体现为:选词填空20道,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共20道。

3、第三阶段:2022年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分为副省级、市地级、行政执法三类。其中,副省级试卷题型题量与往年一致,体现为:选词填空15道,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共15道,文章阅读10道。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试卷的题型、题量一致,其体现为:选词填空20道,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共20道。

需要注意的是,语句表达的总题量保持在3~6道,总题量一直不大,但每年必考。

以上就是高顿公考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国考行测模块言语理解常用关联词及考情分析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112 评论(8)

blueberry317

多做题练习啊。我复习用的手机软件,“91up公务员考试”,里面有一部分是专门逻辑填空的题,有个几百上千道真题吧。全做一遍,错的就研究解析,效果很不错的。好像电脑上也可以使用,免费的。

137 评论(15)

吊炸天1234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公务员考试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185 评论(15)

紫霞大官人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您好,华图网校为您服务。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片段阅读中,代词指代题是比较特殊的题目。下面我们对这种题型进行分析下

首先,提问方式:文中某某代词指代的是?

其次,做题方法:定位原文,定位出现的位置,小语境就近原则(上下文,前后句,前一句可能性更大),提炼主宾语,人称代词重点看主语,指示代词重点看宾语,擅于寻找到提问方式中的已知条件(这一切是泛指,这两点隐含指代两个物件)

再次,新的命题趋势:

1.词语理解题(提问方式)和代词指代题(考核实质)相结合

这个“硬币”,问硬币指代就是问这个指代什么——用词语理解的命题方式考察代词指代。

2.词语出现的句中同时出现代词——寻找词语,再寻找代词,答案出现在代词的前一句中为代词的指代对象。

3.多重指代(文中出现多个代词)做题注意:寻找同一指代的关系,比如这……这……它 (离得比较近的通常指代同一个对象)

此外,代词指代题中,针对代词“前者和后者”的题目。关于“前者”、“后者”的指代题,记住一个原则可以帮助准确解题,即,“前者”与“后者”是并列同时出现的。所以无论提问的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在文中找到并列的两个,其中前一个即前者,后一个即后者。

如:光滑的皮肤和人造的泳衣哪一个在水中的阻力小?这些泳衣采用了特殊的纤维,接缝都放在身体的背面,使其不会影响运动员的动作。另外,泳衣的重量和色彩也不容忽视。显然,谁都想穿比对手更轻的泳装,后者则涉及心理因素及品牌的形象问题。

句中的“后者”指( )

A.接缝都放在身体的背面

B.这些泳衣采用了特殊的纤维

C.泳衣的色彩

D.泳衣的重量

解析:到原文中找到并列的两个即泳衣的重量和色彩,故“后者”指的是后一个“色彩”,答案为C。

如:近几年来,政府通过各类手段,促使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经济转型政策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受限制的行业在较短时期内会因政策的压力而故慢增长。同时,受扶植政策不到位、市场培育滞后、技术开发存在瓶颈等因素影响,新的产业成长将较为缓慢,无法对冲前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段文字结尾处的“前者”是指( )。

A.政府各种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

B.政策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C.受限制的行业在短时期内增长缓慢

D.政策、市场、技术开发瓶颈等因素

解析:原文中找到并列的两个:“同时”引导的,前一个是受限制的行业会增长放慢,后一个是新的产业成长也会较为缓慢。所以前者就是指受限制的行业短期内增长缓慢,答案为C。

更多关于行测言语理解技巧尽在华图网校官网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华图教育企业知道平台。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115 评论(12)

阿甘终结者

一.逻辑填空篇

逻辑填空常考的知识点主要是材料分析和词语辨析。材料分析是指对于题干部分的分析,主要分析材料中空格处词语或成语所处的语境,目的是理解空格处所需要表达的意思。而词语辨析是指对于选项部分的分析,主要辨析词语或成语之间的差异,目的是选用合适的词语准确表达空格处的意思。逻辑填空题目中,考生往往忽略材料分析这一点,导致在做题时总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因此,我们着重强调一下材料分析。国家公务员考试

材料分析中上下文关系分析是重中之重,而上下文呈现的关系又是复杂多样的,如上下文方向不一致的反对关系,上下文呈解释说明的解释关系,上下文呈并列、选择的联合关系等等。接下来我们就以上下文方向不一致的反对关系为例,具体讲解一下如何进行材料分析,进而利用透彻的分析解题。

首先,通过明显的标志词或句意判断上下文关系。若题干中出现了“但是、然而、却、事实上、实际上、则……”等表示转折类的词语或者上下文语意相反,则可以判定上下文之间呈现出方向上的不一致,即为反对关系。其次,通过上下文关系找出提示空格处信息的词语或句子。最后,根据上下文关系选用与呼应点相应的词语或成语。若上下文呈反对关系,则需要选择与呼应点方向相反的词语或成语。

二.片段阅读篇

片段阅读题目几乎占据了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半壁江山,历来是行测“必争之地”。然而其阅读量大,问法灵活,题型多样的特性又往往令考生束手无策。面对这类题型,考生除了需要注意增加平时的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做题技巧。我们接下来就以片段阅读题中的主旨观点题为例,剖析一下片段阅读的阅读技巧和解题方法。

主旨观点题意在考查考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这就需要考生从材料中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倾向。而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倾向等都会由一些特殊的关键词句引出。如表示总结的总结词、表示结果的因果词、表示转折的转折词等。在阅读题干时标出这些关键词能帮助我们快速定位文段的重点所在。

215 评论(8)

ysatispaco

国考要求高国考对于考生个人条件要求相对更高。一般情况下,参加国考基本上都要求具备本科以上文凭,虽然说,也有给大专生预备的职位,但总而言之非常少,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岗位直接要求硕士才能报考。但在一部分省区市组织的公务员考试中,大专生职位相对而言更多一点。如果考生个人学历层次高,选择国考机会更大。 省考可加分多个省市区公务员考试,仍然可以享受加分待遇。一部分省区,公务员笔试最高加分额度达到20分。要知道,在公务员笔试中,5分之差,名次差距至少相差10名到8名。如果笔试加20分,优势相当大。国考没有加分之说,更显得“一碗水端平”。因此,如果你有加分优惠,选择省考,机会更多。如果没有加分条件,选择国考,起点更平等。 国考难度大各省公务员考试,试题类型和标准,其实都是向国考看齐的。总体上,国考难度更大,省考难度相对更小。但是,在一部分教育发达省份,省考的难度比国考还高。当然,具体难易程度,要根据每年考试题而定。一般而言,西部省市区公务员考试难度,比国考相对更简单一些。 国考起点高如果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起点高,更容易升迁提拔。比如,中央机关公务员,从科员到“处”级干部,也许只需要十年,成为厅级干部机会也大,因为在中央部委上班,厅局级职数相当多。但是,如果你选择成为一名乡镇公务员,想成为一名副科级干部,也许都要花费十年八年。至于处级干部,想都不敢想。因为,一个县的处级干部,一般总数不超过20个。 待遇有差别公务员具体到待遇上,并不是层级越高待遇越好。中央机关公务员不如北京市公务员待遇好,省直公务员不如市直公务员待遇好,市直公务员不如街道办公务员待遇好,这种同城不同酬的现象,在一部分省会城市尤其明显。

14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