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7

lavenderheyijun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的参公改革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今生只要你陪

已采纳

不变化亲。非编的就是参公。参公就是参照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发放

公务员考试的参公改革

311 评论(8)

yq1109胖丫头

参公人员应该这样转公务员:1、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每年各省都有1-2次省级公务员招考,主要岗位设置在乡镇,部分岗位为公安干警、法院、检察院岗位等,如果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要去参考,工作年限务必要超过1年,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进行了改革,体制内不允许报名,但这个是不包含事业单位的,所以还是可以大胆去报名的;2、参加各级副科岗位选拔(公选):根据工作需要地级市或者县政府会面向本地区或者全国,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岗位或副科工作岗位(储备干部),这类考试要求报考人员最少具备3年工作经验,年龄也有具体要求,总体来说,要求很严格;3、破格提拔的情况:原则上事业编制不会自动转为公务员编制,但如果某个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工作特别突出、年度考核连续都是优秀,而且是高科技人才,有可能破格提用,常见的有,某单位引进高科技紧缺人才等,如引入某高校博士为副科级干部等,不过这类情况很少见,而且对人的要求特别高。

参公人员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简称。一般代表着享受公务员的待遇,编制属于事业编身份的人员。

参公人员的基本特征:

1、参公人员录用、考核、晋级、工资待遇、福利与本地区公务员基本相同,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 法》规定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约束;

2、参公人员仍然保留事业单位编制,没有列入行政编制,本身不是“公务员”身份(广东,浙江,山东等除外);

3、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全是参公人员。

必须是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经人事部门批准的人员,才是参公人员;

那些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工作人员,不是参公人员,他们依然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工勤人员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290 评论(14)

我的臭熊熊

不一定。要视单位具体情况而定。

以下两类可以转成公务员行政编制:

一、单位整体合并到行政机关单位,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其原在编人员可以整体转换为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而不经过考试。

二、调任。由组织部门提拔或者调任的领导干部,随着原职务发生新的变化,在公务员单位或者参公单位任职,在身份、编制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可以申请转换为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同样也不经过考试。

三、招考。

1、公务员招考。公务员或者参公单位编制出现空缺,由单位申请,由上级或者省级组织人事部门通过公开招考,招录的人员实习期满,考核合格,身份自然过渡为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

2、公务员领导岗位招考。公务员或者参公单位领导岗位出现空缺,由组织部门组织招考,符合参考条件的人员,参加并通过考试,最终被任命为该职务领导干部,其身份经组织部门审批后,随之过渡为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

拓展资料:

下列情形人员,虽然为公务员或者参公岗位,占编,但因为不符合《公务员法》某项规定,同样不能过渡为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

1、2007年12底后调入公务员或者参公单位,因其未经过招考,公务员凡进必考,身份出现问题,虽然占编,个人身份也是干部,却不能过渡为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解决办法依然是招考。

2、行政机关或者参公单位的工人身份的一般人员或者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也不能过渡为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

3、行政机关或者参公单位的非在编人员,不能过渡为公务员,除非占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机构改革

343 评论(10)

小葛装饰

公务员是参公的,事业单位改革后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来的事业单位在改革后依然是参公的,或者改革成为行政机关的,其工作人员的身份会相应地改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员或者公务员,二是原来的事业单位在改革后变成企业的,其工作人员的身份会相应地改为企业员工,或者被组织安排到其他参公的事业单位工作。

17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