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sumi0330
首先,我们来看行程问题的核心公式S=VT。这种等号一边是一个量,另一边是两个量乘积的公式,可以称之为比例型公式。这种公式有一个潜在的规律就是,不管题目怎么设置,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总有一个是确定不变的,而另外两个量都是变的,只要找到行测公式当中的不变量,等量关系就找出来了,所以关键是找这个不变的量。
一般来说,在这三个量当中,由于往往涉及不同主体,因此速度大多时候是个变量,所以不变量基本上隐藏在路程和时间这两个量里面,两种情况分别如下。
第一,路程作为不变量。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比较好寻找的,我们拿一个之前的考题来举例:
【例题】有甲、乙、丙三人,甲每小时走80公里,乙每小时走70公里,丙每小时走60公里。现在甲从A处出发,乙、丙两人从B处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甲与乙相遇15分钟后,甲又与丙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A.315公里B.525公里
C.465公里D.455公里
这是关于以路程为不变量的情况。
第二,时间作为不变量。这种情况可能更为隐蔽,有的学员很可能意识不到。我们试想,如果速度是变量,时间也是变量的话,那么路程必然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题目中如果提到了二人行驶的路程不一样,一般是在告诉大家时间是变量;还有有一种很隐蔽的说法就是"二人同时出发,在某点相遇",这就是告诉我们二人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可以完全拿时间做等量关系来列式。
【例题】小张和小王同时骑摩托车从A地向B地出发,小张的车速是每小时40公里,小王的车速是每小时48公里。小王到达B地后立即向回返,又骑了15分钟后与小张相遇。那么A地与B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A.144B.136
C.132D.128
以上两个简单的例子说明,我们在遇行程问题的时候,克服心理上的畏难情绪,按部就班地找到题目中的不变量,分别用另外两个量表示出来列在等式两边,就可以求出题目的设问。
完善自已
各位同学在备考过程中,对于数量关系应该引起重视。在行测总体题量较少的情况下,考试时应该分配好时间,争取把所有模块都高质量完成。对于数量关系也要做到充分备考,掌握好知识点,熟练运用到解题过程中。在近几年的行测考试中,行程问题是数量关系考核模块中的常客,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当做一个专题备考,可以做有针对性的练习。在备考行程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掌握行程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同时了解行程问题的常见题型,进一步掌握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接下来,我会通过表格的形式带着大家梳理一下行程问题的知识点,再通过例题向大家展示行程问题的解题过程、方法和技巧。A.3.5千米【例1】(单选题)小明每天从家中出发骑自行车经过一段平路,再经过一道斜坡后到达学校上课。某天早上,小明从家中骑车出发,一到校门口就发现忘带课本,马上返回,从离家到赶回家中共用了1个小时,假设小明当天平路骑行速度为9千米/小时,上坡速度为6千米/小时,下坡速度为18千米/小时,那么小明的家距离学校多远? B.4.5千米 C.5.5千米 D.6.5千米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 第二步,根据题意,小明从家到学校进行往返,上下坡距离相等,可利用等距离平均速度求得千米/小时,由于平路速度也为9千米/小时,往返总时间是1小时,故往返总路程为9×1=9千米,则小明的家距离学校9÷2=4.5千米。 因此,选择B选项。 【例2】(2021云南单选题)一辆垃圾转运车和一辆小汽车在一段狭窄的道路上相遇,必须其中一车倒车让道才能通过,已知小汽车倒车的距离是转运车的9倍,小汽车的正常行驶速度是转运车的3倍,如果小汽车倒车速度是其正常速度的六分之一,垃圾转运车倒车速度是正常速度的五分之一,问应该由哪辆车倒车才能够使两车尽快都通过? A.小汽车 B.垃圾转运车 C.两车均可 D.无法计算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 第二步,赋值狭窄道路全长300,则小汽车需要倒车距离(转运车需要前进距离)为270,转运车需要倒车距离(小汽车需要前进距离)为30。赋值小汽车的正常速度为30,则小汽车倒车速度为5,转运车正常速度为10,转运车倒车速度为2。 第三步,若小汽车倒车,在小汽车倒车的过程中,转运车可继续前进,当小汽车倒车结束时,转运车已完成前进任务,需要时间为270÷5+300÷30=64;若转运车倒车,在转运车倒车的过程中,小汽车可继续前进,当转运车倒车结束时,小汽车已完成前进任务,需要时间为30÷2+300÷10=45。故转运车倒车更省时,能使两车都尽快通过。 因此,选择B选项。 【例3】(单选题)如下图所示,长度均为六分之五千米的三个圆形跑道汇聚于点O,若甲、乙、丙三人分别以5千米/小时、8千米/小时、12千米/小时的速度同时从O点出发分别绕三个圈奔跑,则三人再次相聚于O点需经过多少分钟?A.40 B.50 C.52 D.60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本行程问题,可用基本公式法解题。 第二步,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三人跑完一圈的时间分别为:分钟,分钟,分钟,若三人再次相聚于O点,则必须为三人跑完整圈的时间,则所求时间为、、的整数倍,选项中只有50满足。 因此,选择B选项。 【例4】(单选题)一次长跑的比赛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进行。比赛中,最后一名在距离第3圈终点150米处被第1名完成超圈(即比他多跑1圈),50秒后,他又在距离第3圈终点45米处被第2名完成超圈。假定所有选手均是匀速,那么第2名速度约为: A.2.9米/秒 B.2.83米/秒 C.2.82米/秒 D.2.1米/秒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 第二步,设第1名、第2名和最后一名的速度分别为、、,50秒内最后一名跑了150-45=105(米),其速度(米/秒)。距离第3圈终点45米,则他一共跑400×3-45=1155(米),故第2名跑了1155+400=1555(米)。 第三步,第2名超越最后一名时,二人跑步时间相同,于是得:,解得(米/秒)。 因此,选择B选项。 通过刚才的例题讲解,相信大家对行程问题的解题过程和解题技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备考过程中,大家可以做有针对性的练习,做到充分备考,有备无患。最后,我们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简单回顾一下行程问题的相关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和技巧。
和信长庆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之行程问题的公式,比如:路程=速度×时间比例关系公式:时间相同,速度比=路程比;速度相同,时间比=路程比;路程相同,速度比=时间的反比。相遇问题公式: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追及问题公式: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流水问题公式: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火车过桥问题公式:火车速度×时间=车长+桥长
皇冠家具厂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正在进行中,下面跟着中公教育走进行程问题,利用行程图巧妙的解答,把行程问题的分值收入囊中。 公式法 若题干等量关系明确,直接求解。即可通过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直接求解。例题:货车早上8点出发,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驶往40千米外的货场装运货物,装运结束以后以去时的速度匀速返回,并于正午12点到达,那么货车装运货物的时间是其在路上行驶时间的几倍?A.1 B.1.4 C.1.5 D.1.8中公解析:两地相距40千米,去时速度为60千米/小时,可得去时用了40÷60=小时,回程速度为60×=40千米/小时,则回程所用时间为40÷40=1小时,可得货车行驶的总时间为1小时,而总时间为4小时,则装运货物时间为4-1=2小时,因此所求为倍。选择B选项。 行程图法 若运动过程复杂时,可借助行程图求解。画行程图时利用”路程”建立等量关系。例1:邮递员骑自行车从邮局到渔村送邮件,平常需要1小时,某天在距离渔村2公里处自行车出现故障,邮递员只好推车步行至渔村,步行速度只有骑车的,结果比平时多用22.5分钟,问邮局到渔村的距离是多少公里?A.16 B.17 C.18 D.19中公解析:设平常邮递员骑车的速度为v公里/小时,t小时时自行车出现故障,22.5分钟=小时,结合题意作图如下,根据图中线段关系可得,②,由①可得 ,代入②解得 v=16,因此邮局到渔村的距离是16×1=16公里。选择A选项。例2:甲乙二人上午8点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多骑6千米,中午12点甲到达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东西两村相距多远?A.62 B.61 C.60 D.59中公解析:设甲的速度为v千米/小时,则乙的速度为(v-6)千米/小时,甲到达西村后又走了t小时与乙相遇,结合题意作图如下,根据图中线段间的关系可得,4v=4×(v-6)+(v-6)t+vt①,vt=15②。解得 t=1,v=15,故东、西两村相距 15×4=60 千米。选择C选项。各位考生在利用行程图解行程问题时一定要谨记,标注数据时统一标注为“路程”。如果题干中没有直接表述路程的具体数据,可通过路程=速度×时间来表示,遇到未知量可设为未知数,即某段路程可用vt来表示。利用行程图中同段路程相同来建立等量关系,不要惧怕未知数较多,计算时可进行消元。希望各位考生对于行程图法需多加练习,准确无误的选择答案。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