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的花瓶
2、3、5、7、9,所以第一位是9。
后两位:3=3*1;5=4*1(1/4);9=5*1(4/5);13=6*2(1/6);18=7*2(4/7)。
所以答案是918。选D。
扩展资料:
行测数字推理技巧:
1、熟记各种数字的运算关系。
如各种数字的平方、立方以及它们的邻居,做到看到某个数字就有感觉。这是迅速准确解好数字推理题材的前提。常见的需记住的数字关系如下:
(1)平方关系:2-4,3-9,4-16,5-25,6-36,7-49,8-64,9-81,10-100,11-121,12-144。
13-169,14-196,15-225,16-256,17-289,1-324,19-361,20-400。
(2)立方关系:2-8,3-27,4-64,5-125,6-16,7-343,8-512,9-729,10-1000。
(3)质数关系:2,3,5,7,11,13,17,19,23。
(4)开方关系:4-2,9-3,16-4......
2、熟练掌握各种简单运算,一般加减乘除大家都会,值得注意的是带根号的运算。根号运算掌握简单规律则可,也不难。
ID换了又换
国家公务员面试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说服与影响他人的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等。从主体的角度将人际关系题分为与领导、同事、群众等几方面。
与领导的人际关系讲解
解题技巧
1.意识认知
与领导的人际关系,从性质上说,是工作关系、同事关系;从组织上说,是上下级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从政治上说,个人与领导一律平等,是一种同志关系
2.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为:被领导者、下属员工、追随者、同事、同志、伙伴、战友。
3.处理原则
原则一:尊敬。这是对领导个人的尊重,也是对组织纪律、原则的尊重。
原则二:服从。“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作为公务员,要服从组织的安排、听从领导的调遣。但是在服从的同时也不盲从。当直接领导的决定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时,应主动向其陈述利害关系,不可听之任之,一味坐视纵容。
原则三:学习。领导的很多知识、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原则四:沟通、汇报。在沟通时,要从整体利益出发,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或“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或自我反思、主动检讨。
原则五:正确对待批评。领导的批评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激励。
更多面试相关解题技巧请查看浙江华图官网
清清河中
华图网校为您服务! 这类问题你可以到华图网校”砖题库“做一些这种练习题相信效果会很好。人际关系类面试题经常通过设置一个障碍性场景,让考生在场景中处理各类人际关系,以此考查考生的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纵观国家公务员面试,会发现所有的人际关系题分为五大类关系,具体用八个字来概括:“上下左右,服务对象”。下文将一一进行介绍其解题原则。“上”——单位中的领导,公务员与领导的关系,两者在工作关系中是主辅关系;在组织上说,两者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即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处理原则:要处理好同领导的关系,采取的处理原则为:尊重、服从、技巧(适时、适地、适度)、保密、不议论、不参与、不介入等。【例】你撰写了一个建议方案,领导不仅没有采纳,反而批评了你,对此你怎么办?“下”——单位中的下属,此类面试题给考生限定的身份为领导。处理原则:管理、关心、爱护、指导。【例】某处有相当一部分同事积极性不高,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低,如果你担任此处的处长,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左”——单位中的同事。处理原则:对于自己的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不足,一定要做到谦虚、真诚,有理、有利、有节,团结为主,一视同仁,多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对于同事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不足,应当及时沟通。正确对待同事的优点和缺点、成绩和失误,多帮助、多鼓励,求同存异。【例】你参加工作不久,受组织的重用,有的同事对你不服气,对此,你怎么办?“右”——自己的亲戚和朋友,此类题给考生限定的身份为一个已经录取的公务人员。处理原则:原则性、灵活性(坚持原则,体现亲情、友情)。【例】你的亲友为一名违反政策规定的当事者说情,让你左右为难,你怎么办?“服务对象”——人民群众。处理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公仆,急人民群众所急,想人民群众所想。【例】如果单位里来了一个情绪十分激动的群众上访,你来接待,你该怎么办?随着公务员竞争愈加激烈,人际关系面试题型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单纯是两者之间关系的题,试题中可能出现三个主体,甚至四个主体,这样就需要考生结合上述的五类基本关系,做出应急的回答。【例】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提案,但被你同事知道后上报给领导,领导对你同事表示赏识和表扬,你怎么办?
虾虾虾虾酱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数量关系对很多考生来讲是灾难,因为最后没有时间去做了,实际上,数量关系又是拉开分数的关键,其难度虽高,但是其技巧却非常明显,掌握做题方法和技巧方能拨云见日,勇夺桂冠。
数量关系部分主要有两种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字运算。 数字推理包含: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等比数列及其变式;平方型及其变式;立方型及其变式;双重数列;混合型数列;一些特殊的排列规律等类型。对这几种题型解题方法如下:
2. 假设法。在做题之前要快速扫描题目中所给出数列的各项,并仔细观察、分析各项之间的关系,然后大胆提出假设,从局部突破(一般是前三项)来寻找数列各项之间的规律。在假设时,可能一次假设并不能找到规律,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并迅速改变思路进行第二次假设。
3. 心算要多于笔算。笔算因为要在纸面上进行,从而会浪费很多时间。
4. 空缺项突破法。大体来说,如果空缺项在最后,要从前往后推导规律。如果空缺项在最前面,则相反。如果空缺项在中间,就需要看两边项数的多少来定,一般从项数多的一端来推导,然后延伸到项数少的一端来验证。
5. 先易后难法。考生或许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在做简单题时,考生有时突然就有了难题的思路。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激发考生临场发挥的潜力。 数学运算包含:比例分配问题;和、倍、差问题;混合溶液问题;植树问题;预算问题等十余种。对这十余种题型解答的大体解法笔者亦总结如下: 1. 凑整法。这种方法是简便运算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交换率和结合律,把数字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就简便多了。 2. 基准数法。当遇到两个以上的数字相加时,可以找一个中间数作为基准,然后再加上或减去每个加数与基准数的差,从而求得它们之和。 3. 查找隐含规律法。考生需记住,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题目,几乎每一道数学运算题都有巧妙的解法,这些解法就是隐含的规律。找到这些规律,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法。考生在做模拟题时要充分做到归纳总结。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做到举一反三,增强必胜的信心。 5. 常用技巧掌握法。掌握常用的解题技巧,如排除法、比较法等等。熟练掌握这些客观题解题技巧会帮助考生快速、准确地选出正确的答案,从而提高答题的效率。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维基先生Wiki
湘潭化龙池公考张金海老师解答:数量关系题型一般如下:第一节 排列组合问题 - 51 - 一、基本概念(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排列、组合) - 51 - 二、合理分类和准确分步原则 - 55 - 三、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考虑原则 - 57 - 四、插板法(分配相同元素问题) - 60 - 五、插空法(不相邻问题) - 63 - 六、捆绑法(相邻问题) - 65 - 七、集团法 - 67 - 八、环排(圆周排列)问题线排法 - 70 - 九、多排问题直排法 - 71 - 十、平均分组问题整除法 - 72 - 十一、排列组合混合问题先选后排法 - 73 - 十二、住店法 - 74 - 十三、定序问题 - 75 - 十四、构造模型法 - 76 - 十五、间接法(正难则反,先总体后淘汰) - 77 - 十六、错位排列问题 - 79 - 十七、比赛场次安排问题 - 80 - 十八、多人传球问题 - 81 - 十九、最短路线问题 - 81 - 第二节 抽屉原理 - 81 - 一、抽屉原理释义 - 81 - 二、解题思路 - 82 - 三、真题解析 - 87 - 第三节 概率 - 95 - 第四节 容斥原理 - 98 - 一、集合基础知识 - 98 - 二、两个集合的容斥问题 - 100 - 三、三个集合标准型容斥问题 - 104 - 四、三个集合整体重复型容斥问题 - 106 - 五、画《文氏图》解容斥问题 - 110 - 第五节 牛吃草问题 - 112 - 一、牛吃草问题的基本模型 - 112 - 二、牛吃草问题的衍变 - 113 - (一)中途死了牛的牛吃草问题 - 119 - (二)草地面积不同的牛吃草问题 - 119 - (三)牛与羊代换的牛吃草问题 - 119 - (四)走自动扶梯上楼问题 - 120 - (五)蜗牛爬井问题 - 120 - (六)战胜船漏水问题 - 121 - (七)抽干涌泉的水问题 - 121 - (八)抽干活水池的水问题 - 121 - (九)开闸泄洪问题 - 122 - (十)排队等候入场问题 - 122 - (十一)资源承载量问题 - 123 - (十二)三速追及问题 - 124 - (十三)变速追及问题 - 124 - (十四)码头接货问题 - 124 - 第六节 分数与百分比问题 - 120 - 第七节 经济问题 - 122 - 一、经济问题基本公式 - 122 - 二、例题解析与同步练习 - 123 - 第八节 行程问题 - 126 - 一、解题方法:方程法、画图法、比例法、赋值法 - 126 - 二、行程问题的基本模型 - 127 - (一)基本相遇问题 - 134 - (二)两次相遇问题 - 135 - (三)往返相遇问题 - 135 - (四)追及问题 - 137 - (五)顺流逆流问题 - 138 - (六)顺水自由漂流 - 140 - (七)上下扶梯问题 - 140 - (八)队首队尾问题 - 141 - (九)火车过桥问题 - 141 - (十)环形运动问题 - 141 - - 三、行程问题的衍变 - 136 - (一)上坡下坡问题 - 136 - (二)走走停停问题 - 136 - (三)车接人问题 - 136 - (四)转化为行程问题的时钟问题 - 137 - 第九节 年龄问题 - 138 - 第十节 工程问题 - 140 - 第十一节 溶液浓度问题 - 143 - 第十二节 植树问题 - 144 - 一、开放线路上的植树问题 - 144 - 二、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 - 145 - 第十三节 方阵问题 - 146 - 第十四节 鸡兔同笼问题 - 148 - 第十五节 页码问题 - 150 - 第十六节 平均数问题 - 152 - 第十七节 几何问题 - 153 - (一)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 153 - (二)几何换算问题 - 154 - (三)几何倍缩问题 - 154 - (四)几何最值理论 - 154 - (五)割补平移问题 - 155 - 第十八节 时钟问题 - 157 - (一)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问题 - 157 - (二)快钟与慢钟问题 - 158 - 第十九节 日历和时间计算问题 - 160 - 第二十节 公约数与公倍数问题 - 161 - 第二十一节 不定方程问题 - 164 - 第二十二节 统筹问题 - 166 - 一、过河问题 - 166 - 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问题 - 166 - 三、减少步骤提高效率问题 - 167 - 第二十三节 应用题中涉及的数列问题 - 179 - 一、爬楼问题 - 179 - 第二十四节 余数问题 - 180 -解题方法有:解题方法 - 6 - 一、巧算速算法 - 6 - 二、代入排除法 - 8 - 三、数字特性法 - 10 - (一)奇偶特性 - 10 - (二)整除特性 - 11 - (三)大小特性 - 15 - (四)尾数特性 - 15 - (五)平均数特性 - 16 - (六)质因子特性 - 16 - (七)平方数特性 - 17 - 四、赋值法 - 18 - (一)设1法 - 18 - (二)设公倍数法 - 19 - (三)设特殊值法 - 20 - 五、比例法 - 21 - (一)用比例法解统计问题 - 21 - (二)用比例法解溶液问题 - 23 - (三)用比例法解行程问题 - 23 - (四)用比例法解工程问题 - 28 - (五)用比例法解产量问题 - 28 - (六)用比例法解经济问题 - 29 - (七)用比例法解资料分析问题 - 30 - 六、方程法 - 32 - (一)方程法解经济问题 - 32 - (二)方程法解工程问题 - 33 - 七、十字交叉法 - 34 - (一)十字交叉法解溶液混合问题 - 36 - (二)十字交叉法解经济问题 - 37 - (三)十字交叉法解平均数问题 - 40 - (四)十字交叉法解增长率问题 - 42 - (五)十字交叉法解工程问题 - 42 - (六)十字交叉法解三者混合问题 - 43 - 八、实验法(枚举法、穷举法) - 45 - 九、整体思维(从整体上考虑的思想) - 49 - (一)运用整体思维解决资源配置
阿满思密达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1.直接代入思想,该方法主要是将题目的选项直接代入题干判断选项正误的方法。由于公务员考试的能力测试都为客观题,即全部的“四选一”单选。因此直接代入就有一定的可能。而在代入时需要注意一下两点1、代入验证的使用。即将选项代入题干中验证,若符合要求,便是正确答案。2、代入排除的使用。有时运气没那么好第一个代入就是正确答案,因此,我们可以代入后不是正确答案就直接删除的方法。2.数字特性法,指不通过具体的计算得出最后的结果,只需考虑最终结果所应满足的数字特性,从而排除错误选项得到正确的方法。常用的有,大小特性,奇偶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整数特性,因子特性,等多种方法。3.赋值法,当某个量的实际值不影响结果时,题目多选择不直接给出该量的值,这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容易陷入千头万绪而无从下手的困境。一般选择保持不变的那个量先进行复制,并由此推出其他的量,也即尽量减少重复复制4.差异分析法,通过分析不同情形之间的差异来获得问题的解答方法。本质在于去除相同部分的干扰,从而使得需要分析的对象变得更加简洁明了。这一思想多用在完成某一任务,存在两种以上的方案时。5.整体法,即将繁琐的细节给予抛开只考虑一个整体或某一种情况,快速计算整体情形下的结果,然后与具体情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果。6.列方程法,这是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方法,在考试前应多加练习。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坤坤890206
第五个数是2。
题目是找规律题,可发现数列50,24,10,0,都和平方数接近,将数列化成平方数形式,即7^2+1,5^2-1,3^2+1,1^2-1。数列7 、5 、 3 、1,每个数依次减2,所以,第五个数,1-2=-1。再进行转换,即(-1)^2+1=2。
考察内容: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