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a不是luna
不是自己写的,在步知公考社区看到的,分享一下:
技巧篇:
技巧一:明显不符合常识、伦理、逻辑、法律的都是错的,主用于片段阅读,常识判断和逻辑判断的日常结论题有时候也适用。
例题1:城市移民化潮流的背后,更是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人口迁移的潮流将中国大片尚未都市化的乡村地区与移民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最初开始的以谋生为目标的打工赚钱,到今天迁移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国农村农业生产与再生产的社会关系,农业结构及其变化过程中的财产与权力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A. 农民向城市的流动已成大趋势
B. 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解体
C. 城乡的发展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D. 移民潮引发了农村的重大变迁
【解析】根据常识,我们知道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解体,B项明显违背常识,果断选B。
例题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走入国外亿万家庭,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贡献卓著,规模庞大的中国市场充满吸引力,数以亿计的中国游客出境旅游。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国的发展给全球经济提供巨大动力源泉
B. 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始共同分享发展红利
C. 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D. 中国入世后所做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
【解析】联系现实,中国的经济实力跟美国还有较大差距,C项明显错误,果断选C。
技巧二:根据某些字词,大胆联想。主用于常识判断。
例题3:新型城市目标是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创新城市、人文城市、紧凑城市、海绵城市,下列关于海绵城市的举措哪项为正确的?
A. 提高城市开发度和包容性
B. 加强城市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C. 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理
D. 加强城市防洪与调蓄设施建设
【解析】海绵,具有吸水的特点,果断选D。
技巧三:在逻辑填空中,找不到上下文之间的呼应,相信第一感觉,相信固定搭配。出题人一般不会修改原文的用词,而作者绝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按照固定搭配来使用的,大家不要因为个别题目反常规而缩手缩脚。
例题4:诗歌是地方的,又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只有深深扎根于地方的生命血脉,不断______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营养,才能创造出来自于个人又超越个人的伟大诗篇。诗歌在推动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和对话中发挥的重要作用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摄入 有口皆碑
B. 汲取 有目共睹
C. 渗入 人所共知
D. 发掘 众所周知
【解析】营养是固定搭配,果断选B。
例题5:在新一轮国际秩序的重构中,国际社会对中国寄予______,我们不仅应该自觉地_______ 起区域乃至全球治理的责任,而且要善于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热望 担当
B. 厚望 承担
C. 希望 承接
D. 期望 担任
【解析】寄予厚望,承担责任都是固定搭配。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说这两题本来就简单,但是简单的题,不同的人在速度上是有差别的。
技巧四:类比推理,不能根据逻辑关系确定答案时,选形式最接近的。
例题6:园:园中园
A. 楼:楼外楼
B. 人:梦中人
C. 月:水中月
D. 画:画中画
【解析】这个题可能有些同学在AD中纠结,D与题干的形式最像,蒙D。
技巧五:数学运算,没有思路时可以利用代入思想、以及“已知条件和选项的巧合”来解题。
例题7:2014年父亲、母亲的年龄之和是年龄之差的23倍,年龄之差是儿子年龄的1/5,5年后母亲和儿子的年龄都是平方数。问2014年父亲的年龄是多少?(年龄都按整数计算)
A. 36岁
B. 40岁
C. 44岁
D. 48岁
【解析】由于四个选项的年龄都比较大,可以猜测其中有一个迷惑项是母亲的年龄,再结合“5年后母亲年龄是平方数”,发现只有C的44加上5之后是平方数,所以推测母亲年龄是44岁,一般父亲比母亲大,所以猜测答案是D。代入验证:父亲48,母亲44,年龄差是4岁,年龄和是92,符合23倍。儿子的年龄=4*5=20岁,5年后是25岁,是平方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技巧六:特别难的蒙A,特别简单的蒙D。感觉不是很难,但是没时间做了,或者不想做了,蒙B或C。
策略篇:
策略一:确定答案后,不建议再去看其他选项,注意是“确定答案”后,不能确定的还是要继续看下去。排除ABC后,建议直接选D,也是确定可以排除ABC。
策略二:对于定义判断,问符合的,建议在题目旁边打“√”;问不符合的,打“×”,以免分析选项时搞错。对于言语理解、可能性推理、常识判断也适用。
策略三:买笔芯是矩形的自动铅笔,涂卡时稍微用力划一下即可,不需要很认真地涂,丢掉你的强迫症。
策略四:做题时,在题目旁边直接写ABCD,不要直接勾选项,涂卡时一是要去辨认是ABCD的哪一个,二是容易涂串行,这都是血的教训。
策略五:整张试卷分3-4次涂卡,一是能在涂卡时稍微休息一下大脑,二避免最后没时间涂卡。我每次考试几乎都能遇到没时间涂卡的同学。。。
策略六:搞清楚考试的流程。监考老师一般都会提前几分钟发卷子,卷子发下来后快速填写姓名、准考证(答题卡和试卷都要填),然后就可以默默地翻开试卷做常识判断了。动作别太大,一般的监考老师都没时间管你。建议一开始是做常识判断,一是它在试卷的第一部分,不需要计算、勾画,便于打铃前做;二是很多人都“晕考场”,又紧张,先做做常识可以让自己慢慢地适应下环境,平静心跳。
lilyspirit00
之前给大家介绍了我们在备考国家公务员时,行测和申论都会有一些跟时政热点和领导人讲话有关系的专有名词,是行测常识和申论经常会考到的。如果大家不知道这些专有名词的含义的话,相应的题目很难答对。今天高顿公考小编继续带大家学申论热词,解决大家不知道2023国考怎么准备的问题。
1、 “数商兴农”工程
这是2022中央一号文件中的亮点之一。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从而为农村农业农民发展赋能。
2、“神农英才”计划
同样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3、放管服
放,就是简政放权。管,就是不能放了就不管,而需要通过公正监管来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服,就是要做好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海绵城市
很多城市一到下雨就开启“看海模式”,各种内涝。海绵城市就是城市雨洪管理中,通过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5、关键少数
是指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数量少,但是引领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力量。在发展的过程中,“关键少数”影响带动,“绝大多数”紧紧跟上。
6、“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是特色农产品、农村产业建设的指导,以村为单位,立足地方特色、优势打造的优势特色产品。更大范围的,就是以县为区域,打造地方特色产业。
以上就是今天高顿公考小编给大家积累的申论热词,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些专有名词的含义,既可以解决行测常识判断中时政热点问题,也可以用在申论写作中,为大家的申论文章锦上添花。祝大家考试顺利,成功上岸!
母婴家居学院
临沂住建局公务员考试积极准备不会太难。住建局是否难考,主要是要看什么样水平的人参加考试。①对于具备能力,并且有丰富经验的考生来说,要想通过考试并不难。②但是对于没有经验,并且自身水平也不太高的人来说是比较难的。一、住建局考试报名条件1、必须要具有我国的国籍,并且还要在平时遵纪守法。2、必须要保证年龄在18到35周岁之间,当年毕业的硕士又或者是博士,年龄可以放宽至40周岁及以下。3、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品行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且身体健康。当然想要进入编制,首先需要符合报名条件,才能报名参加相应考试,赶紧点击查询一下。4、必须要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的学历。5、必须要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二、住建局工作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等上级部门的要滶,做好城乡建设、工程建设、住房保障、房屋管理、物业管理、建筑市场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并且还要参与辖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二)负责辖区内道路、桥梁、海绵城市、绿色节能建筑等相应工程管理工作,并且还要在上一级住建局的领导之下,完成相应的业务指导以及监督工作。住建局属于是国家公务员的单位,有着十分重要的工作职责,也只有符合条件者才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烂醉的猫咪
2022青海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要求
截止目前,2022年3月份已经过去,全国多省公务员考试时间暂时延缓,具体重启考试时间还未有相关通知发布。各位2022省公务员考试考生可关注加收藏本网站,若有最新公务员考试重启时间的相关消息,上岸鸭公考将第一时间同步至官网!
目前2022年3月26日青海省公务员考试笔试已经结束,很多青海考生正在等待青海省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的发布。关于2022青海省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答题要求的相关情况,小编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回答如下:
本次青海省2022年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其中申论答题要求为:凡考生报考省直、西宁市、海东市职位的,在进行申论考试答题时,考生必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题,使用其他语言文字答题部分不计分,特殊情况除外。
报考各自治州及以下职位的考生,在进行申论考试答题时,可选择本自治州自治主体民族语言文字答题。
考生报考具有藏(蒙)语文字写作能力职位的,在进行申论答题时,至少选择一题用职位要求的民族语言文字答题,并取得有效得分,否则按未达到职位资格条件要求处理,取消本次考试录用资格。
以上便是关于“2022青海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要求”的相关回答,更多青海省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可登录上岸鸭公考官方网站!
更多公务员考试资料免费领:公务员考试资料下载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