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夫人
行测题型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 二、数量关系 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是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部分考查的两大内容。 三、判断推理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部分主要考查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种题型。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图形推理侧重考查传统题型。2019年图形推理考查的题型还是常规的分类型、顺推型、九宫格、空间型,没有了去年的方块拼合题。其考点分布也较为全面,数量类、位置类、结构类等都有所涉及。 (2)定义判断涉及知识面广泛。定义判断考查内容广泛,定义所属学科繁多,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考生在备考时,需熟练掌握分析定义要点、归纳关键信息等解题方法。 (3)类比推理考查关系趋于生活化。类比推理的考查形式涉及两词型、三词型和对当型,其考点主要有逻辑关系、言语关系和常识关系等,且考查的词项间关系趋于生活化。 (4)逻辑判断考点全面。逻辑判断的考查内容包括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两部分,可能性推理以削弱、加强型题目为主要考查方向,必然性推理则重点考查复言命题的推理规则。这一题型考查内容全面,对考生的综合分析、推理能力有较高要求。 四、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的必考内容,其材料有文字型、表格型、图形型和综合型。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核心考点稳中有变,题目难度与去年相当。考点以增长、比重、倍数、平均数及这些概念的综合考查为主,其中综合考查型题目难度较大。 (2)计算题占比较大,技巧解题是关键。计算类题目仍是资料分析的重头戏。计算题要想实现又快又准,必须掌握有效数字法、首数法、特征数字法等常用技巧。 五、常识判断 近年来,行测考试中的常识判断部分考查范围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涉及学科有政治、经济、法律、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国情与地理等。常识判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琐碎,学科交叉频繁,有些题目还会结合最新的科技发展进行考查。 申论题型 (一)归纳概括题 归纳概括题在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出现较早,可以说是申论考试中最为基础的题型之一。 浙江省考申论归纳概括题的分值为10~30分,作答字数一般在250~500字。这样的分值比重和作答字数,在各省公务员考试中位于前列,作答难度也相对较大。 从具体类型来看,浙江省考申论主要考查归纳概括基础题型,需要概括的内容种类比较多样化。 从作答要求来看,主要为“全面、准确,有条理”,这就需要考生准确地提取出所有要点,并对其进行二次概括,使其符合“有条理”的要求。 (二)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重点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其问法灵活多样,是公务员考试中难度较高的一种基础题型。 浙江省考申论综合分析题的分值为20~30分,作答字数少则不超过350字,多则不超过600字,难度较高。 从具体类型来看,主要考查词句理解阐释题,一般要求谈谈对题目给定句子的理解。 从作答要求来看,主要为“理解准确,有深度”,这就提示考生不仅要理解句子的表面含义,还要结合材料内容挖掘其本质,确保作答准确到位。 (三)提出对策题 近两年,浙江省申论考试对提出对策题较为重视,以此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需对此种题型加大重视。 在浙江申论考试中,提出对策题的分值多在20或30分,作答字数一般在250~600字。 从具体类型来看,单一型对策题和复合型对策题考查频次相当。 从作答要求来看,通常会提到“建议合理、可行,针对性强”,这就提示考生,提出的对策要合理、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应用文写作题 近几年,浙江申论加大了对短评、简报、讲话稿等的考查,我们将其统称为应用文写作题。该类题型出题方式灵活多样,难度不一。 浙江申论应用文写作题的分值一般为30分,作答字数为500字或600字。 从具体类型来看,浙江省考倾向于考查短评。考生在备考时,一方面要重点学习这类文书,另一方面可以参考其他省市考试以及国考试题,研究近年出现过的应用文写作题,加强学习。 从作答要求来看,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有深度”,这提示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深入理解材料,把握材料本质,组织答案时要结合题目要求和文种需要,拔高视野,确保答案不流于表面;二是“有逻辑性”,这提示考生要注意行文结构,保证答案逻辑清楚、层次分明。 (五)文章论述题 文章论述题是考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最容易拉开分数档次的题型。作为申论试题的一道“大菜”,文章论述题在申论考试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文章论述题是对文字表达能力的集中测查。分值最高、字数最多、难度最大是它的特点。从历年浙江省考试题来看,文章论述题分值为50分,字数一般要求在1000~1200字。 从具体类型来看,浙江申论文章论述题主要考查的是全命题作文和给出写作话题型作文,对给出写作角度型等也有所涉及。
Queena兜兜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的各项分值有几种比较权威的行测分值分布说法,供您参考。 第一种一: 1、常识部分 总共25个题目 每个题目0.5分 共计12.5分; 2、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 总共40个题目 每个题目0.6分 共计24分; 3、判断推理部分 总共35个题目 图形推理 每个题目0.5分 定义判断 每个题目0.8分 类比推理 每个题目0.5分 演绎推理 每个题目0.8分 共计23.5分; 4、数量关系部分 总共20个题目 每个题目1分 共计20分; 5、资料分析部分 总共20个题目 每个题目1分 共计20分。 第二种: 1、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 总共40个题目 段落阅读 每个题目0.8分 选词填空 每个题目0.5分 共计29分; 2、数量关系部分 总共20个题目 数字推理 每个题目0.6分 数学运算 每个题目0.8分 共计15分; 3、判断推理部分 总共45个题目 图形推理 每个题目1分 定义判断 每个题目0.6分 类比推理 每个题目0.5分 逻辑判断 每个题目1分 共计26分; 4、常识部分 总共20个题目 每个题目0.5分 共计10分; 5、资料分析部分 总共20个题目 每个题目1分 共计20分。 第三种: 正态分布计分方法 所谓正态分布计分方法,即计算机阅卷之后,专家按照统计每道题的错误率来确定每题的难度系数,难度系数高的试题分值就较高,这样错误率越高的题目分值比例就越高,能有效的提高试题的区分度。具体的标准如下: 90%以上考生都答对的题目,每题0.4分;80%--90%考生答对的题目,每题0.5分;70%--80%考生答对的题目,每题 0.6分 ;以此类推 60%--70%0.7分,50%--60%0.8分 40%到50%0.9分,25%到40%答对1.0分,25%以下的1.2分。而有的有争议的题目是可以有多个答案的,所以如果所有参加考试的都答对了你也不是100分,而是0.4*140=56分。如果别人全部只对了20题,你全对,你的分数是140*1.2=168分。理论上行测最高分是168分。 所以大家的估分是没有意义的,特别是有的人估分70多的可能分数下来后就50多,不是资料分析和计算分数一定高,而是看别人答的怎么样,如果你答对了30个0.4的题目,20个0.5分的。15个0.6的,15个0.7分,10个0.8分.,5个0.9分的,5个1.0分的3个1.1分 2个1.2分,答对105题,得分69.7分,估分往往会是70+了。 第一、第二主要区别就只在于言语理解中片段阅读和选词填空的分值不同。根据考生经验,这个观点有一定可信度。但经过多次与相关人士的交流,第三种的可行性、可信度更高。行测评分体系是一个综合体系,因此对行测的估分不准情况也是时有发生,在平时练习中更应该加强对做题速度和质量的把握,特别是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做题模式。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