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1

照相机1984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选词填词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蒸蒸鸡蛋

已采纳

在各类型的公考行测中,逻辑填空几乎是一种必考题型,只是题量及侧重点上略有差异。一般来说,逻辑填空的考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分析,另一个则是所给选项中的词汇辨析。语境分析相对来说是有迹可循的,可以从题目的字里行间找到依据。而词汇辨析则是相对困难的。行测中的词汇辨析一般涉及形近词及近义词。差异角度涉及意义方面、色彩方面和用法方面。词汇的积累是基础。如果对于词汇的意义不了解,那么在做题时也就无法判断了。所以备考过程中可以适当记忆一些考试高频词汇。但是我们还需要学会区分词汇差异,尤其是一些意义极为相近的词汇。语素分析法是辨析词汇常用方法之一。语素分析法是把两个相近词汇的相异语素进行联想或者组词,以达到区分的目的。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就是说,我们在辨析词汇时,主要区分有实际含义的词。例如“而”“然”等词,一般作为助词使用,并无实际含义,则在辨析过程中无需过多考虑。我们需要区分的是有实际含义的词。比如“时事”和“时势”,两个词均可适用于政治话题的语境。它们的相异语素为“事”和“势”。“事”指的是具体发生的事情,“时事”则侧重于当下发生的具体事件。“势”指的是事情发展的趋势、形势,“时势”则侧重于随着时间发展的趋势倾向。例如此题:_____政治一直是各类公职考试中必考的一部分内容,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这题中涉及的是公考内容的讨论,公考中会考查一些近期发生的政治大事,而不会让考生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所以此空填“时事”一词较为合适。再例如此题:洪秀柱说道,海峡两岸的恩怨情仇,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淘洗而尽,如今两岸走向融合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不可阻挡的_____所趋。这题中涉及的是两岸在二十一世纪的走向,尤其是后文“所趋”二字更明显地提示此处讨论的是事情发展的形势。所以此空填“时势”一词较为合适。当两个词汇间的差异主要是含义侧重、词义范围、形象色彩等方面时,用语素分析法进行区分,是比较适用的。所以在大部分做题过程中,我们可以优先考虑这一方法。

公务员考试选词填词

122 评论(14)

嘟嘟的Daddy

公务员考试行测选词填空题准确率提升技巧:寻找呼应点阅读文段锁定题干中的空与文段之间有什么联系。题干中所要填写的空总会有呼应点与这个空相互呼应,即首先一定要分析好题干的信息,找准呼应点。【示例】某研究发现,家住高层的儿童较稳重、动作较慢,常充当_______角色;家住底层的儿童爱活动、动作敏捷,常是积极的参与者。对此,心理学家指出,楼层高低的确会对儿童的________产生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A.仲裁者 发育 B.调停者 健康C.倾听者 智力 D.旁观者 性格【解析】“较稳重、动作较慢”与“爱活动、动作敏捷”的对比可知空所填词语应和“参与者”相对,填“旁观者”为恰当。故本题答案选择D。进行词义辨析1)强弱比较成语的区别体现在表达相同词义的力度强弱有所不同。2)色彩比较①有些词语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这样的词语被称为褒义词;②有些词语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厌恶贬斥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贬义色彩;③也有一些词语既没有褒义或贬义的色彩,就是中性词。

337 评论(13)

miumiu2002

语言部分在悟性,真的,但是逻辑题和数学还是能训练出来的。

84 评论(15)

yangjiefox

你好,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多练,多做题,还可以多读点文章,读出语感。预祝你公考成“公”。---博汇教育云南分校。语言部分在悟性,真的,但是逻辑题和数学还是能训练出来的练,总结,练

185 评论(14)

我的歌声里AA

我是学中文的,我觉得这个题正确答案应该为:C.生动 入乡随俗因为"文化休克"明显比"文化冲击"更直观、生动、形象,而不是更"夸张"、"巧妙",排除A、D项(跟答案一个看法)再有"入乡随俗"才是一种态度,用在这里更为贴切一点!

115 评论(15)

土豆炒洋芋G

您好,选词填空是属于言语理解模块。言语理解模块,一方面需要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是考生在多年的学习、工作中形成的,如果有欠缺,可以通过坚持阅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来培养;另一方面,就是要多做题,包括研究一些历年的真题和做模拟题,了解一些常见的考点、误区等,从而总结出一些常用的方法,来辅助解题,因为近几年言语理解的难度攀升,题干中的文字越来越多,选项的干扰性越来越强,总结一些方法或技巧是有力的解题助手。

中政行测www.zzxingce.com  2013新版推出的视频课程里有全面讲解常用的解题技巧,更有针对考生的基础状况针对性配置备考资源的战役模式,帮助考生短时高效提高成绩。

178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