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设计
有利方面:1、有很稳定的收入,也有一定的生活保障;2、公务员的收入虽然不是最高,但是福利可以说是非常好;3、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4、职业的方向是确定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变动;5、是国家机构员工,有一定的荣誉性。弊端方面:1、工作很枯燥没有挑战性,忙起来非常忙忙,闲起来非常闲;2、考试有很多,升职总是和考试、考核挂钩;3、有些机关人际关系很复杂,勾心斗角;收入是很稳定,但没有很大的提高,只能保持平均水平;其实,大学生如果是有意向从政的人并且有权利欲望的人,还有想要一个工作很稳定的人都可以去考公务员;如果是因为家长的想法选择公务员的工作,那很有可能因为平淡反复的工作磨平了想要前进的动力。所以呢,考公务员还是要慎重些。
抖抖小姨
一、好处虽说体制不能给人长期的安全感,但短期的稳定还是有的。在企业里,老板说的算,一言不合可以让你走人。比如之前某企业因为几个月饼就把人fire了,还有的企业因为你34岁人老色衰就让你回家。很多在企业里工作的女性生孩子前会很默契地找老板辞职。而体制里的人是有制度保障的,除非你真的有重大过失,否则领导就算看你再不顺眼也不能随便开除你。这一点对于女性十分重要。不管体制内工作有多少缺点,至少我在四个月的产假里可以十分安心地调养身体、带娃子,不用担心工作岗位流失,也不因为失去收入仰老公鼻息。当然,根据网络鸡汤的观点,如果你在企业里有很高的不可替代性,那你也不用担心工作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女性生孩子的时候毕业还没几年,工作都没有非常上手,要产生非她不可的重要性是很难的,很多人一辈子也修炼不出这样的重要性。2、婚姻市场的青睐。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体制的身份在婚姻市场上就是能给人一定的优势。对于校园情侣,有没有体制工作没有影响,但是如果走上了相亲的不归路,体制身份能让你自带光环。曾经我有个朋友还没毕业时去相亲,事后介绍人说,男方对她挺满意的,但由于男方家庭条件比较好,得等女方找了公务员或是老师这样的稳定工作才会开始追她。虽然我那个朋友霸气回应:老娘是不是公务员都轮不到你。但这确实反映出某种社会偏好,就像女孩长得漂亮男人有钱会受青睐一样。社会就是这么操蛋,你拿它没办法。二、坏处1、进体制毁专业虽然报考的时候对专业有诸多要求和限制,但是进入体制后你可能干的是跟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工作。我报考的岗位要求英语研究生学历,入职后,我就没干过一天跟英语有关的工作。为数不多的几次翻译都是在给别人义务帮忙。其结果是我的英语水平还不如我读书的时候。不仅是我,我们单位大部分人从事的都是跟自己专业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工作,唯有财务部门例外。当然,并不是每个单位都这样。同样是体制,不同单位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也有很多单位是对口招人。这就需要你报考之前有所了解。2、体制里很多工作缺乏成就感。因为是体制,所以难以避免地要做一些根正苗红的事,比如及时学习上级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各项规定。时不时地写个分析总结汇报,经常性地批评与自我批评。平时要记录各种工作台账,每年总有几次监督检查,还有比大姨妈还准时的各种工作例会、月度计划、月度总结、数据上报。如果从价值观上不认同这些工作,很可能觉得这些活又累又烦。
石小鱼苗
报考公务员的利与弊公务员群体的收入比较稳定,不会受到外围经济环境的影响。初期收入属于中上水平,中后期收入增长比较稳定,没有太多的收入风险。就像目前我们所经历的金融海啸,不少企业都在裁员降薪以度过经济危机。而公务员的收入由国家统一保障,所以在金融危机期间,公务员这一职业的抗风险能力是最强的。另外,公务员岗位的福利保障比较全面,社会地位比较高。但是,客观而言,凡事有利必有弊。相对于企业而言,公务员考试难度较大,有可能需要较长的备考时间,机会成本较大。同时,由于公务员收入增长的“稳定性”,中后期收入,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比较缓慢,不存在有“爆发性增长”的可能。同时,公务员的晋升是比较“缓慢”的,有严格的晋升年限的制约。同时,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也不适合喜欢挑战自我的大学生。而在企业中,或许某一年,甚至某一次机会把握住了,很可能便是职位和收入的大幅提升。总体而言,考不考公务员主要是要看个人的性格和理想取向,收入因素只能是其中一个参考因素,而不应该是主要因素。因为收入的高低主要不是职业的影响,而是与个人的努力和能力特长相关,任何一种职业都有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如果性格是比较喜欢“快速成功”的同学,就不建议报考公务员了,因为公务员这个职业讲究的是“厚积薄发”。同时奉劝所有有志于考取公务员同学,一定要确定你自己是否喜欢从事公共管理工作,是否有愿意为此而努力的理想。因为相对于企业而言,公务员是不能随意跳槽的。企业员工跳槽,大致会因为工作经验而受到新雇主的青睐。但如果是公务员“跳槽”出来,可能之前所有的工作的经验都会有用不上的感觉。因为“公共管理”和“商业管理”是有很大区别的。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