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5

景德镇瓷器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范进中举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宝想小宝

已采纳

相信很多人在上学时都读过《范进中举》这篇文章,它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在这篇小说中,

吴敬梓以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范进因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同时也用胡屠夫以及周围邻里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刻画出了一个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崇尚功名利禄、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

在初读这篇文章时,爆史君还只是一个学生,无法理解成人世界的复杂。对于范进因中举而发疯的行为,充满了鄙夷之情。不就是中个举么?至于发疯?但经历了社会的磨练,又即将到而立之年的我,却对范进多了几分理解。当一个人被鄙视30多年,突然有朝一日翻身时,真的是可能发疯的!

按照文章中的描述,

范进从20岁开始应考,中间考了20余次,才中了秀才。当时,他的年龄应该在54岁。一个男人从20岁到54岁的大好时光,通通用在了科举考试上。

试问:“习惯了名落孙山的你,突然被告知成为了举人,你如何还未把持得住内心的欣喜?”

记得当年在大学考英语四级时,爆史君共考了三次。前两次,都差几分合格。第三次,或许是范进说的“火候已到”,或许是运气使然,我成功拿到了四级证书。当查到考试成绩通过的那一刻,不瞒大家说,我跳了起来。一个小小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尚且让当时身为大学生的我如此兴奋激动,更别提古代的科举之路。看看现在公务员考试每年的备考大军,就知道中国人“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并未改变。

咱们再来说一说范进中举前后境遇的变化。其中变脸最快的,当属他的岳父胡老爹。这个脾气火爆的屠夫,并非像张飞那样鲁莽。反而因为常年做生意,变得市侩加老奸巨猾。当他得知范进有了秀才的身份后,便象征性地带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来这个“窝囊女婿”家庆贺。

在吃饭时不仅数次提到女儿跟了范进受了苦,而且还提醒范进:“我们这行都是有身份的,你中了相公,也别在我们面前充大。要是遇见田里扒粪的,也不要自甘堕落与他们结交。”

范进连连点头称是,胡屠夫酒足饭饱之后离开了。等到范进向他借钱参加乡试时,胡屠夫不仅出言讽刺,而且还啐了范进一口。

但是等范进中举后,他立刻换了一副面孔,对范进邻居说:“我早就看出这个女婿能成大器,要不当年那么多人要娶我女儿,我岂会将女儿嫁给他?”

这变脸的速度,比川剧也慢不了多少。

同时,与范进八竿子打不着的张乡绅,听说范进中了举,也七拐八拐地与范进攀上了交情,成为了“兄弟”。为了日后办事方便,张乡绅提前对范进进行了投资,又是送钱,又是送房子。之后,更多的人来巴结他,有送田产的,有送店房的。还有的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

也就两个月的时间,范进从一个穷得吃不饱饭的酸秀才,成为了拥有豪宅美妾、奴仆成群的大财主。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举人”两个字。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又如何能不让范进发疯?而在当今社会,红尘俗世中的人,依旧在围绕柴米油盐转。父母眼中的“正经工作”,还是教师、医生、公务员。所以,即将而立之年的我,多少有些理解发疯的范进。

公务员考试范进中举

121 评论(14)

boboyoung1983

第七回中,“会试已毕,范进果然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之后,钦点山东学道。”范进中举之后,又成功考取进士,由此成为明朝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之后由考选御史升为了范学道,又由范学道升为了范通政。

289 评论(14)

橘子哈哈111

范进50多岁还没有考中,一下考中进士之后出现了短暂的发疯情况,范进最后是钦点山东学道 ,也就是相当于现代的教育局局长。

31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