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ta:)杨婷
我也要 542291448@qq。com 谢谢 二.判断题 本题是判断题,共30道小题,每题1分,共计30分。 1. 一旦有了应急预案,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了。 对 错 2. 在高度商业化的媒体社会里,在新闻报道中,事实不会让位于记者的观点,越是有名的记者越不发表观点而只是报道事实。 对 错 3. 新闻界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它只是一种力量。 对 错 4. 有人认为事件原因、真相和结论一时难以弄清不便于发布信息。但我们一定要记住,即使没有结论也要有态度。 对 错 5. 应急预案的价值在于付诸实施后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对 错 6. 舆情的观测是一个风向标,它像天气预报一样也是可以预测的。 对 错 7. 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开展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上一级人民政府支持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请求。 对 错 8. 突发事件事态得到有效控制或平息后,意味着突发事件管理的终结。 对 错 9. 突发事件管理的恢复和重建阶段的工作重心比先前发生了转移。 对 错 10. 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次生灾害。 对 错 11. 突发事件的发生,会给一些地区、行业的生产经营获得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维护社会生活稳定,需要在坚持生产经营者生产自救的前提下,国家采取适当的扶持措施。 对 错 12.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法中关于突发事件的含义是一致的。 对 错 13. 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是指政府针对特定或潜在的突发事件所作的各种应对准备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包括诸方面资源的准备。 对 错 14. 我国的大多数应急预案在制定后从未经过演练,这是应急预案的最主要的薄弱环节之一 对 错 15. 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是说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发生地的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机构应该迅速承担起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要在中央政府做出决定之前采取行动。 对 错 16. 预警机制是指根据有关突发事件的预测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确定相应预警级别,标示预警颜色,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的机制。 对 错 17. 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人的生存权为应急处理过程中第一需要考虑的事件。 对 错 18. 突发事件中大众传媒缺位的后果,就是使得民众无法正确应对突发事件,无法调整好心态,做好应有的准备,从而使突发事件的处理变得艰难。 对 错 19. 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应急救援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 对 错 20. 不确定状态下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突发事件决策,应当掌握效益第一的原则,具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应有的敏锐洞察力,恰当估计形势,快速应对,及时疏导,果断地依法处理,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的区域,谨防事态扩大,将突发事件消除在始发阶段,制止突发事件的蔓延。 对 错 21. 突发事件后果的清算工作主要是消除突发事件控制和处理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对 错 22. 突发事件,是人们对出乎意料事件的总称。通常,突发事件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严重事故、恐怖主义行为及重大群众性骚乱、重大政治经济事件等. 对 错 23. 拟定预案是公共管理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工作,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对 错 24. 应对突发事件应做好安抚民心、追究责任、调整利益和转化矛盾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有赖于适时抚慰、表彰或惩处事件中的相关人员。 对 错 25. 综合预案是总体、全面的预案,以场外指挥与集中指挥为主,侧重在应急活动的组织协调。 对 错 26. 职务犯罪的范围包括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对 错 27. 将公职人员手中掌握的稀缺资源压缩到最小,加强内部制衡和外部监督;减少犯罪行 为发生的可能性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 对 错 28. 应急预案有助于辨识潜在风险,避免或防止突发事件发生或升级。 对 错 29. 预测预警要遵循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 对 错 30. 一般来说,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总则、组织机构与职责、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后期处置、保障措施、预案管理等7个部分。 对 错
小M回归中
一、节气由来“大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雪)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二、常见天气1.降温据统计,中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2.大雪(暴雪)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降雪的益处很多,特别是有利于缓解冬旱,冻死农田病虫,有利于冬季旅游的开展。但降雪路滑,化雪成冰,容易导致民航航班延误、公路交通事故和车道拥堵;个别地区的暴雪封山、封路还会对牧区草原(称为白灾)人畜安全造成威胁。3.冻雨(雨凇)强冷空气到达南方,特别是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容易出现冻雨。冻雨是从高空冷层降落的雪花,到中层有时融化成雨,到低空冷层,又成为温度虽低于0℃,但仍然是雨滴的过冷却水。过冷却水滴从空中下降,当它到达地面,碰到地面上的任何物体时,立刻发生冻结,就形成了冻雨。出现冻雨时,地面及物体上出现一层不平的冰壳,对交通、电力、通讯都会造成极大影响,还会造成果树损毁。根据《长江中下游气候》一书中统计,每年12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在–3~0℃时,容易出现冻雨,冻雨出现几率占到76%。4.雾凇据统计,一般每年11月开始到次年2月,西北、东北以及长江流域大部,先后会有雾凇出现,湿度大的山区比较多见。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中国冬季雾凇日数多的地方有:黑龙江、吉林、新疆北部、陕西北部。雾凇是受到人们普遍欣赏的一种自然美景,但是它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自然灾害,严重时会将电线、树木压断,影响交通、供电和通信等。5.凌讯冬季,内蒙古包头河段结冰封河,而偏南的兰州河没有封河,河水流向已经封河的河段,由于封河的河段上的冰层和凌坝阻挡了上游下来的河水,迫使水位抬高,易在包头河段产生水漫河堤的灾害。如果强冷空气来的晚,12月就容易引发流凌灾害。三、谚语俗语大雪节气的寒、暖、风、雪等异常天气现象的出现,均对未来的天气有影响,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大雪不冻倒春寒(桂)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大雪不寒明年旱(冀)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甘)大雪纷纷是丰年(川)四、大雪诗词1.《大雪》 陆游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2.《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3.《北风行》 李白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4.《夜雪》 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6.《春雪》 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7.《雪》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8.《终南望余雪》 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9.《对雪》 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10.《雪诗》 张孜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傻傻的双子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点击查看→2015黑龙江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公告及职位表等信息)
公告下发时间:5月13、14、15日
网上报名时间:2015年5月29日至6月2日
网上打印准考证:2015年6月22日9:00至6月26日17:00期间
笔试时间拟定于2015年6月27日
2014年黑龙江省考各阶段时间表(仅供参考)
笔试科目:行测和申论(部分岗位有加试)
报名费用:2科130,3科165
笔试公告:4月28日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5月17日
准考证打印时间:6月23日—6月29日
笔试时间:6月29日
笔试成绩查询:7月14日—7月22日
资格确认通知公布:7月17日
二次报名:7月26日—7月27日
拟进入面试名单:8月4日
调剂公告:8月4日
调剂入口开通:8月7日
调剂人员资格审查:截止至8月10日
省直司法行政系统警务技能(体能)测试公告:8月6日
面试调剂合格人员名单:8月13日
调剂后职位调整通知:8月14日
领取(打印)面试准考证时间:8月20日起(地市以地市公告为准)
面试时间:8月26日—8月27日
各地市拟进入体检阶段考生名单公告:8月29日(地市以地市公告为准)
省直司法行政系统招考公务员体检通知:10月28日
各地市体能测试通知:10月17日—10月28日(地市以地市公告为准)
黑龙江垦区公务员体能测试和体检的通知:10月22日
森工系统公安机关体能测试的通知:10月28日
各地市体检通知:10月22日—11月7日
拟录用名单:11月28日
其他问题请点击→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汇总:
希望可以帮到您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Iceberg2013
黑龙江省行政机关公务员突发事件应对和廉政知识考试 一.单选题 本题是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1分,共计30分。 1.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是制订(4) 规章 法律 条例 应急预案 2.实施过渡性安置应当占用( 4),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农田,并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域造成破坏。 自留地 建设用地 农用土地 废弃地、空旷地 3.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中强调,要加强对干部人事权、_2_____、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行使的监督。 司法权 决策权 审判权 监督权 4.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部分提出,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地方党委讨论任用重要干部推行___3__表决。 记名投票 举手 无记名投票 表态 5.准确地确定(1 ),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性工作。 突发事件的性质 及时收集和汇总全面信 合理协调物资流动 及时控制和把握舆论导向 6.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机构成立之后,首要的工作便是根据现有的资料和情报以及拥有或可支配的资源来制订突发事件控制和(3 )。 评估计划 周转计划 处理计划 协调计划 7.在市场化媒体环境中,新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 受众 资金 记者 群众 8.《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规定对于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调动或者交流决定的,应该 ( ) 处理。 开除党籍 降职使用 就地免职 记大过 9.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3) 检察院 监察局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组织部 10.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在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时,要把 (3) 的情况列为检查指导的内容。 反腐倡廉建设 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 11.不要说谎意味着必须(1 ) 告知真相 掩盖真相 默不作声 实事求是 12.从理论上说政府有四大职能,突发公共事件属于政府(3 )职能。 保证国家安全 提供公共服务 对社会危机进行处理 维护社会公正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 )年正式发布 2006 2007 2008 2005 14.发生Ⅰ级或Ⅱ级突发公共事件应在( 4)小时内报告国务院 3 4 5 6 15.突发公共事件经常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这体现的是突发公共事件的哪种特征?( 3) 不确定性和多变性 危害性 突发性 信息传播的扩散性 16.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其中体现的是什么思想?( 4) 天灾源于人祸 时势造英雄 多难兴邦 福祸相依 17.应急预案的外部评审不包括(3)。 同级评审 上级评审 政府评审 编制小组评审 18.防止群体突发事件扩大的最关键措施是(3 ) 远离观察 报告上级 积极初期响应,做好公众沟通 按部就班 19.( 3)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就是对各种潜在的突发事件随时进行评估。 突发事件处理 突发事件管理 突发事件预警 突发事件评估 20.所谓突发事件的(1 ),是指社会组织或公共管理机构对危机事件的突然发生到采取应急措施,从而有效地制止事态的发展,最终化危害为机遇的过程及其活动。 控制 预警 评估 处理 21.针对地震、重大交通事故而制订的应急预案属于 (2) 。 综合预案 专项预案 现场预案 组织应急预案 22.是什么事件开始让世界各国开始重新重视思考突发事件:( 4) 美国发动海湾战争 亚洲金融风暴 2003年非典(SARS) "9.11"事件 23.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1 )。 应急演练 宣传教育 组织管理 防范措施 24.目前,我国针对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情况是:( ) 各级政府都已完成 百分之百的省级、98%市级政府、93%县级政府都已编制完成 没有预案 缺乏相关规定 25.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_4 _ ,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生机活力 生机活力 务实清廉 执政能力 生死存亡 26.全党同志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_1____,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紧迫性、长期性、复杂性 艰巨性、持久性、复杂性 严峻性、艰巨性、长期性 27.影响信息报告机制运行效率的主要原因:法制、文化和(4 )。 天气 温度 电话 技术手段 28.与媒体互动接受采访时,对问题保持冷静,以个人而不要以代言人的身份发言;采取乐于助人、实事求是、(1 ),避免与新闻人员冲突立场。 不予谴责 封锁消息 躲开媒体 悲观应对 29.公共危机的恢复与重建第一步是(1 ) 损失评估 报告上级 建立新机构 整理文件 30.加强上级党委和纪委对下级党委及其成员的监督中规定,要充分发挥党代表大会代表的作用,探索建立同级党代表大会代表、全委会对_3_____工作进行评议监督制度。 一把手 同级纪委 C、常委会 下级党委 二.判断题 本题是判断题,共30道小题,每题1分,共计30分。 1.应急预案要覆盖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三个环节。X 2.一旦有了应急预案,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了。X 3.在市场化媒体环境中,传统新闻的核心价值即新闻的重要性和相关性价值让位于新闻的生产价值。 4.在高度商业化的媒体社会里,形象地说,新闻是团结,不是冲突;新闻是和平,不是战争。 5.新闻界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它只是一种力量。 6.当事者或发言人与记者的工作是互相成全的,二者是原材料供货商与生产商的关系。两者只有通力合作才能生产出来优质的产品。 7.道歉可能会换来记者和媒体的理解与配合,但如果不道歉,就可能会招致记者的围攻。 8.有人认为事件原因、真相和结论一时难以弄清不便于发布信息。但我们一定要记住,即使没有结论也要有态度。 9.应急预案的价值在于付诸实施后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V 10.舆情的观测是一个风向标,它像天气预报一样也是可以预测的。 11.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开展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上一级人民政府支持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请求。V 12.突发事件事态得到有效控制或平息后,意味着突发事件管理的终结X 13.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次生灾害。X 14.突发事件的发生,会给一些地区、行业的生产经营获得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维护社会生活稳定,需要在坚持生产经营者生产自救的前提下,国家采取适当的扶持措施。V 15.心理救助的对象限于灾难的幸存者。X 16.突发事件恢复重建机制,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制定恢复重建计划以及修复公共设施,使生产、生活、社会秩序都恢复到突发事件发生前的正常状态或更好的状态各种制度及其运行规范的总称。V 17.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四大环节。V 18.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是指政府针对特定或潜在的突发事件所作的各种应对准备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包括诸方面资源的准备。V 19.预警机制是指根据有关突发事件的预测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确定相应预警级别,标示预警颜色,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的机制。X 20.突发事件中大众传媒缺位的后果,就是使得民众无法正确应对突发事件,无法调整好心态,做好应有的准备,从而使突发事件的处理变得艰难。 21.在突发事件是由政府来处理的,广泛开展社会动员是事件严重以后才会采取的辅助行为。X 22.拟定预案是公共管理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工作,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X 23.综合预案是总体、全面的预案,以场外指挥与集中指挥为主,侧重在应急活动的组织协调。V 24.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风险的承受能力是相同的,都是恐惧和害怕突发事件的发生,尽量避免承受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 25.职务犯罪的范围包括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V 26.将公职人员手中掌握的稀缺资源压缩到最小,加强内部制衡和外部监督;减少犯罪行 为发生的可能性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 27.预防职务犯罪应充分发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作用。X 28.2005年9月30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对我国正式生效。 29.2003年12月1日,中国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30.预案必须要具有可量化和程序化的特点。 三.多选题 本题是多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社会安全类应急预案,包括(13)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城市停电应急预案 2.了解记者身份,我们可以(24) 让记者填写一个表格 与其主管部门联系 上网搜索 看记者的证件 3.我们在回答记者问题时,一定要简洁,即(234)。 要讲细节 要简单 要简短 要简要 4.恢复与重建机制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1234) 应急处置措施的停止机制 突发事件损失评估机制 社会秩序恢复机制 恢复重建规划制定机制 5.在突发事件和危机善后补偿以下哪两个方面:(23) 对突发事件中伤病人员给予的医疗、物质等方面的帮助 对财产征用的补偿 对依法采取的财产处分行为的补偿 因公牺牲以及病故的人员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予物质补偿 6.预案管理包括() 预案的评估 预案的印制 预案的演练 预案的更新 7.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共分为以下几章(123 ) 总则和组织体系 运行机制和应急保障 监督管理和附则 运行体制和预防体系 8.突发公共事件共分以下(1234)几类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9.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1234) 明确指挥关系 明确管理责任 明确管理职能 明确责任分工 10.突发事件的机制主要体现在(23 )环节上。 预防 预警 处置 善后 11.2005年1月和2008年6月中央下发的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两个文件分别是:( 12)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12.《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基本要求是:(123 4)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 坚持惩防并举、重在建设。 坚持统筹推进、综合治理。 13.《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推进反腐倡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23) 加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 加强面向全党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党性修养 14.2009年7月份以来中央下发的反腐倡廉重要文件是:(32 )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 15.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工作原则是:(1234 ) 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 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相统一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16.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有哪几项改革措施?(1234 )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有关制度 深化财政、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17.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并提出了五个相适应,是指与(12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适应。( )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际国内总体形势 18.要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纳入( )及其他干部培训机构教学计划,定期举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专题培训班。(12 ) 各级党校 行政学院 专门培训机构 大中专院校 19.职务犯罪的分类:(123 ) 贪污类、贿赂类、玩忽职守类 滥用职权类 徇私舞弊类 违反法定义务类 20.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意义是(234 ) 能完全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降低应对成本 提高应对效率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