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maggie
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时间只有两个小时。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
一、言语理解: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二、数量关系: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三、判断推理: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四、资料分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五、常识判断: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扩展资料:
行测考试技巧
第一招·不会做的题别空着
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临场经验也能捞到不少分数。尤其是在公务员考试中,有时一个小数点后的数字都能决定你是否能进面试。比如,没时间看和不会的题绝对不能空着。如果是双选或者多选,就要把选项的数儿凑够了。
第二招·先做自己擅长的题型
介绍一种全新的做题顺序,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实际进行操作的答题顺序:首先,做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仅次于常识判断难度的题目,而且可以说,除非是常识性的类比推理,一般智商的人,都可以很快做出并且做对。这个部分是耗费时间最少的。
其次,做语文那部分。也许你会惊讶,无论你语文好或者差,这部分你都逃不掉,而且,中文字谁都看得懂,做对做错一时间都是不知道的,只管往下做,不要去计较对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测
隐逸的军装梦
公务员考试需要备考四个月左右,其中申论备考三个月,行测先备考四个月,最后一个月用来刷题和备考行测。总的公务员考试备考时间是四个月。
首先,申论应该备考三个月。申论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备考前期,应该先根据考试院发的公告,清楚公务员考试要考查的重点内容。然后再跟着网课来梳理申论考试的重点题型。申论考试主要是根据材料来回答问题,考查的是考生能不能找到材料的逻辑顺序以及对答案在规定的字数内能不能写清楚写明白。
其次,行测要备考四个月。行测需要考的内容有很多,需要备考的时间也很长。行测分为五大模块,分别是资料分析、言语理解、逻辑判断、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在进行行测科目备考时,可以按照自己拿手的模块,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进行备考。每个模块学完了,在进行模块刷题,行测的备考不是短时间就可以的,需要在公务员备考时间内,都需要进行行测备考。
最后,公务员考试需要备考四个月,在备考的四个月的时间内,需要自己认真努力备考,才能在笔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祝你公考上岸。
吃吃喝喝小蚊子
说说我的公考经历。我是大四开始参加第一次公务员考试,06年11月份举行的07国考,笔试成绩111分,没进面试。2007转过年来,参加了07省选调生和07省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的很烂,没进面试;公务员考了59.9分,笔试第一,报考的寿光市市直文秘,结果面试大意失荆洲。在家休息四个多月,9月份参加家乡县市事业单位招考,笔试第一面试第一顺利进入家乡的市民政局工作。期间12月9号参加了08国考,笔试123.9分,进入人事部面试范围,去北京玩了四五天二分之差败北。2008年3月份又参加省考,笔试65.72以第一进入面试,24号以91.8分考场第二职位第一的面试成绩告一段落。现在在等待体检和政审。先说说复习准备,很多同学都问我这个问题。我个人的复习是从大四开始的,报着一两本书,每天2-3小时时间,上午下午加晚上各一小时左右。持续了10月份一个月左右吧。之后到现在就没怎么看过书。对于教材,我自己国家的看的是党校那本,省里的是张廷兴和李永新(没错吧?)他俩的。其实我觉得教材只要是正规出版社的基本问题不大,重点是多做真题。平时多看看新闻报纸,没事写写申论。个人认为自己那段时间受益最大的方法是每天一套题目,自己找一清净的教室,拿出一套真题,按试卷要求的时间全真模拟测试,上午答行测下午写申论。如果时间到了没答完也不答了。做完后对照答案,看看自己的缺陷下次改进。总共自己可能做了10套真题吧。因为在复习的后半段,把红白皮的书的全看完一遍后基本没心情再看那些题目了,就自己模拟测试安慰自己。现在看来,全真模拟很重要,尤其对于新手,这是你熟悉公考题目类型和流程的最好的办法。这样看来,你笔试要达到的一个状态可能不是会做多少题目,而是你对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对各种类型题目的熟悉程度。再说说笔试的作答。发下试卷先浏览一遍。看看最后的图表题目容易或难。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由于题量太大,很多人不注意时间就不够了,而后面的15-20道图表题往往不是很难,甚至有的只看就可以看出答案。在看完之后做到心里有数即可,如果容易就记得最后拿出15-20分钟来专门做,如果太难就不用放心上,安心做就是了。开考后,按顺序做所有题目就是了,不推荐跳着答题,因为这会打乱你的节奏。到这个时候你应该对自己做什么题目拿手什么题目做了也不容易得分有个清晰的了解,会做的适当放慢节奏保证命中率,不会做的大体思考一下速度选择答案放过。个人的心得就是每做完一个大类型,在保证每道题目平均用时在30-60秒的情况下看看用了多少时间,如果太慢了就后面的题目赶赶,如果时间还早就放慢一点。注意,我说的是平均用时,而且这个时间的估量是你在前期的复习模拟中自己摸索出来的适合自己的一个感觉。我几次考试除了第一次国考时间不够用外,其他几次基本都答完了。还要强调的一点是,笔试题目由于题量大时间紧的客观性,想每道题目认真看认真思考以至做出答案是不可能的。基本完全猜测的题目大约在15-20道题目左右。象数字推理、图形推理、常识题,一看过后稍微思考不知道答案,那么就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在上面,选择一个答案继续做下面的题目。很多人以为公务员考试很难或很简单,这都不是什么很准确的说法。我自己的经验看来,策略很重要,而且是少数人的策略。考上了,就是策略胜利了。拿报名来说吧,这也是在上篇中没有提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报名的重要性和作用是公考胜利的关键点之一,同时又是唯一的基本点。第一次国考经历,分数严格来说不算低,在学院据我所知是第二,还有114的我111,但是由于报名的时候缺少慎重考虑,就凭自己喜好填报了新闻出版总署。结果最后面试底线是119分。而同学中很多100分上下的都可以去参加地市的面试了。这就是策略的失败,报名的策略。第二次是2007年省考,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自己沉住了气。先选择了一个自己的专业必定可以审查通过的职位做后备,然后开始认真选择所有自己可能报上(审查通过)的职位。列个单子,每个职位的要求限制,大约的竞争激烈程度,然后从中权衡选出一个自己最适合的。这期间要时刻注意观察更新的报名人数,不断的权衡不断的修改。我一般是选择在报名截止日期结束前两天的晚上报名,这样第二天上午基本就可以知道审查结果,如果通过最好,如果不通过速度重报原先确定的后备职位。然后第三天又出审查结果,刚好报名截止。当然,只是我自己的方法,每个人要选择自己适合的方法或者说策略,而这个策略的获得是一个寻找的过程。事实证明,我那次做的选择是正确的。最后的报名人数更新显示我所报职位的比例算高的了。那次自己考的分数并不算很高,但刚好在自己职位里排名第一。起码,报名的策略胜利了。然后是2008年这次的省考,报名的过程和上次大同小异。而且最后的结果也比较令人满意。从大四开始到现在,类似的面试经历总共有四次,07年省考,07年家乡的事业考,08年的国考,08年的省考。两次胜利,两次失败,还好,我觉得自己是在不断进步的。谈及准备,心态很重要。自信是必须的。我个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当学生干部,所以自信倒不缺,只是不要盲目自信才好。心态摆正了,精神状态才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从小就不怎么敢在人前说话怎么办?我很郑重的告诉你:没关系!至于怎样才能达到“没关系”我会在下面说。大四那年,为了以后的公考,我对大大小小的面试机会都很感兴趣,不论是企业的招聘还是校园内的宣讲会。总共可能也参加了四五次企业的面试机会吧。有的人会觉得这些无关紧要不重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任何一个面试,哪怕只是说了一两个话题,都是你很好的观察自己改进自己的机会。比如,企业的面试往往会让你先做自我介绍,虽然公考很少问这样的大路题目,可是清晰的了解自己是答好面试的基础。另一方面的准备工作就和大家一样了。看题目,做到自己对任何一个类型的题目都知道大体的答题套路。这方面的教材还是上篇中提到的几本书的面试书,我个人还参加了一次张廷兴的辅导班,就六个小时,虽然讲的内容都是他的书上写的,但系统的听一听还是有一定好处的。我的建议就是培训班类的要量力而行,不要以为贵的班就好,额外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其实大多数老师讲的东西都是可以自己搜索到的。如果有时间,我会把我听的那次张老师的讲义给大家发到这里来,只是挨个字挨个字的打太麻烦了。嘿嘿~好了,这样迷迷糊糊就到了第一次面试的时候,07年省考。那次是要四个人,12个人竞争。从我第一名到最后一名分数只差了1.9分,任何人都有翻盘的机会。具体的面试经过我就不说了,很多坛考友已经说过了大家可以看看,我只说说策略上的一些东西。那次带给我的巨大的经验教训就是时间很重要!因为我没答完题,只答了两个题目时间就到了,遗憾败北。后来回学校四五天没缓过来,老迷迷瞪瞪的惦记着这事。同学问我,我反思了一下,不要妄想自己把题目说的多全多好,只要把自己的意思分条表示明白了,不妨简练一点,那样考官听的也干脆舒服。家乡的事业考试的面试就轻松多了,没有任何悬念的获得考场第一名的面试分完胜。那次也是我最得意的一次面试,整个经过非常的得心应手,感觉自己表现的也很好。再就是2月份参加的国考了。坦白的说,部委的面试还不如省里的面试透明公开。那次下面都有许多记者旁听,考官念一题目你思考下就回答,然后循环,共五道。但考完后,用人处室还要和你谈话,问问你的具体情况,并且不当场公布成绩,到了晚上才挨个电话通知还不准问其他考生的分数。顺便BS一下。这次省考,因为单位事情忙,也没怎么准备。就是按以前的老套路复习了一下。首先就是检查着装,西服领带衬衣皮鞋(女士的合体的职业装,可以参考我以前的一篇文章:应聘过程中的礼仪设计),最后的目的就是达到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其次就是把以前的笔记看了一下,熟悉各个题目的答题套路,老师建议的是多让人模拟,那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我还有一小办法,就是看下题目,然后自己在脑海里模拟回答,强迫自己不能中断思路,一旦中断了就重新再来。有时候晚上睡觉了躺下自己随便想个题目然后想想如何回答。多少可以起点作用。再就是多看看新闻,大媒体的新闻报道还是很有水平的。比如此次面试就有很多时事热点类的题目,雪灾啊奥运圣火啊之类的,多看看能使自己关键时刻有话可说不至于冷场。还有就是把几个大路题目写下来,然后熟读熟背。一是自我介绍包括优点缺点,二是为什么报考公务员,三是考上如何考不上如何。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做这个,那我告诉你,这三点如果你都不能清晰了解,那么你就还没做到一个公务员应该具备的素质。真正到了考场上,充分调动你的自信吧!要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霸气(表放在脸上啊,小心吓到考官!嘿嘿),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然后小处着手,不忽视任何细节,比如时间,比如小动作。总之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吧。考试的时候,进场后目光镇定的扫视一遍考官,然后主要把目光放在中间的主考官那,但是如果余光瞟到有其他考官看你,最好目光回应一下,目光的交流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每题答完后说回答完毕,开始答也要说,这些相信很多面试书都有介绍了,就不多说了。
你跑这么慢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省考行测考试时间一般是120分钟或90分钟,具体考试时间安排需以当地省考公告为准。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领取公务员行测备考资料1、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2、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3、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用题型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计算或推出结果。4、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用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种。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定义判断:每道题先对相关概念进行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5、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查看更多国家公务员备考信息
走错雨山
以下是关于行政能力的说明,你可以参考一下。另外,在一些相关的书籍上也会有历年的试题,里边也很详细的,呵呵!可以买来看下。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考试说明一、考试内容及结构主要测查应考者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潜能。考试结构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和资料分析等五个部分。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二、作答要求本考试为采取闭卷考试方式。务必携带的文具有:钢笔(或圆珠笔、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要求应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三、题型、例题、题量及参考时限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的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等。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考生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例题:在公路发展的早期,它们的走势还能顺从地貌,即沿河流或森林的边缘发展。可如今,公路已无处不在,狼、熊等原本可以自由游荡的动物种群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与大型动物的种群相比,较小动物的种群在数量上具有更大的波动性,更容易发生杂居现象。 A、公路发展的趋势 B、公路对动物的影响 C、动物生存状态的变化 D、不同动物的不同命运解析:文段中提到两种事物,一是公路,一是动物,对这段话的概括就应当包含这两者,因此答案为B。此部分一般为30题,参考时限为30分钟。第二部分:数量关系数量关系重点测查报考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和判断推理能力。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题型,即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1、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找出数列各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例题: 102 96 108 84 132 ( ) A、36 B、64 C、70 D、72解析:从观察和计算可知,相邻两项的差呈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因此答案应为A。2、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例题:从0,1,2,7,9五个数字中任选四个不重复的数字,组成的最大四位数和最小四位数的差是( )。 A、8442 B、8694 C、8740 D、9694解析:由题意可知,最大的四位数为9721,最小的四位数为1027,故两者的差为8694,答案为B。此部分一般为15题,参考时限为15分钟。第三部分:判断推理判断推理主要考察报考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的题目,即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1、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图没法上传)解析:只有D项可以使两组图形具有相似性,一个是圆形,一个是正方形,但两组图形中元素的排列规律相同。2、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例题:自然失业是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于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它是任何经济都难以避免的失业,也是正常的失业。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自然失业的是( )。A、张某在某工厂试工一个月后,嫌老板给的工资低,于是炒了老板的“鱿鱼”B、某地发大水,冲毁了厂房和设备,厂长含泪遗散了跟随自己多年的工人。C、某企业根据市里的要求进行了改制,一些文化水平低、年满45岁的女职工下了岗。D、李某因哥们义气帮朋友要债,失手将欠债人打伤。公司以李某违反劳动纪律为由将李某开除。解析:D项不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同时可以避免。因此正确答案为D。3、类比推理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报考者在备选答案中打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例题:费解:理解A、难看:漂亮 B、组合:合并C、坚固:塌陷 D、疏忽:忽略解析:题干中的词性分别为形容词和动词,且其描述的状态为相反状态,符合此条件的应为C项。4、逻辑判断每道题目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例题:一份关于酸雨的报告总结说:“大多数森林没有被酸雨损害。”而反对者坚持应总结为,“大多数森林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被酸雨损害的症状,如不正常的落叶、生长速度的减慢或者更高的死亡率。”下面哪项如果正确,最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A、目前该地区的一些森林正在被酸雨损害B、酸雨造成的损害程度在不同森林之间具有差异C、酸雨可能正在造成症状尚未明显的损害D、报告没有把酸雨对此地区森林的损害与其他地区相比较解析:由该段文意可知,反对者的观点是:大多数森林正在被酸雨所损害,只不过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症状。故反对者的主要论据是“森林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被酸雨损害的症状”,四个选项中符合该含义的只有C,故应选择C项。此部分一般为30题,参考时限为30分钟。第四部分:常识判断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主要侧重考察报考者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例题:公务员在涉外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国际礼仪。以下不符合国际礼仪的是( )。A、一起乘坐电梯及上车时,请女士先行B、闲谈时询问美国客人前一段得了什么病C、接待来访的外国客人时,请客人坐右边的座位D、在德国,提前抵达访问地点后,等到了约定时间再敲门解析:根据一般国际礼仪常识可知,正确答案为B。此部分一般为30题,参考时限为30分钟。第五部分: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根据下面资料回答1-5题;1995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总计9.75亿人次,其中铁路运送旅客1.35亿人,比1994年同期下降4.8%,公路运送8.10亿人次,比1994年同期下降4.5%,水运运送旅客2500万人次,比1994年下降0.5%,民航客运量500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1%。1、1995年春运期间运送旅客人次最多的交通工具是:A、铁路 B、水运 C、航空 D、公路2、1995年春运期间水运客运数量是民航客运数量的:A、3倍 B、4倍 C、5倍 D、6倍3、1995年春运期间,公路运送旅客占运送总量的:A、83% B、13.84% C、62% D、53%4、与1994年相比,1995年春运铁路运送旅客减少:A、680万人次 B、700万人次C.、750万人次 D、800万人次5、与1994年相比,1995年春运期间运送旅客大约增加了:A、3500万人次 B、2900万人次C、2000万人次 D、1500万人次解析:由资料分析可知,五题的正确答案应为D、C、A、A、B。�0�2此部分一般为15题,参考时限为15分钟。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