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装修
综述:主要看自己适合哪个岗位。
具体方式:
1、对自己要有清楚的认知
考生可事先把自己的一些基本条件罗列出来,一般包括学历、专业、年龄、户口所在地、英语等级、工作经验年限等内容,方便清晰定位;同时考生要对职位有一个基本的选择标准,比如工作地域,机关类别,级别等,根据自身需求合理确定。
2、条件筛选
省考招录中一般会在专业、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基层工作最低年限等硬性条件方面有所限制,考生需精准筛选出自己可以报考的职位。建议考生参考专业类别对照表,或者打电话咨询招考单位,切忌盲目报考。
3、避开热门职位,降低竞争比
考生可根据不同职位的报名人数情况,选择人数较少竞争压力较小的职位报考,以增加上岸机会。但有些职位前期报考人数少,后期会出现“井喷式”增长,考生要学会自己取舍。
所以在考前报名阶段,选择岗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建议避开热门岗位,合理选择岗位,才能增加自身竞争优势。
参考资料来源:公考资讯网-2019年省考报名指导:如何选出适合自己的岗位?
Cathy傻丫头
公务员选择报考职位的方法如下:
1、专业选择就紧不就松。应选择符合自己专业的岗位,专业要求越紧的岗位报考的人数越少。建议大家结合专业目录来进行报考岗位,专业分类目录是为了方便考生查找专业所属大类或专业大类下的具体专业,选岗报名而提供的。通过专业大类可报更多岗位。
2、学历选择就大不就小。众所周知,在报考大军中研究生考生的人数是很少的,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考生若选择了学历要求限制为硕士研究生的职位,竞争的压力相对会小很多。因此建议,针对报考职位要求,按照考生的最高学历报考,学历要求越高的岗位报考的人数越少。
3、岗位选择就低不就高。针对报考职位要求,能选择基层岗位,就不要选择机关岗位;能选择艰苦地区,就不要选择大城市;能选择冷门岗位,就不要选择大热门岗位。选择职位就应该尽量“避重就轻”,岗位尽量不要选择热门职位,考上公务员的几率会极大的增加。
4、备注条件就严不就宽。面对几千个职位公务员招考职位,考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先将自己的各项条件逐一列出,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在职位表中筛选出自己可以报考的职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报考职位,备注中均有要求,若自身条件符合备注条件,尽可能选择该职位。
5、人数选择就多不就少。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考试和面试考试,考生首先要通过笔试考试,之后再通过面试考试,才能考上公务员。首先要考虑的是否能通过第一关笔试考试,而岗位招录人数多的职位,进入面试几率也相应地会增加。
毛毛爱囡囡
主要考虑四方面因素:户籍、学历、年龄、专业
(一)户籍方面
对于国考来说,只有小部分岗位才会有户籍地的要求。而对于省考则不一样,例如北京市考、上海市考、江苏省考(除南京外的很多地市)等等。
所以考省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该省招考公告上对于户籍要求的描述。
(二)学历方面
国考对于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和博士)都有设岗,可不必担心。但是省考就可能有要求了,比如2019年广东省考要求非广东户籍的考生的学历必须是本科及以上。
所以需要仔细阅读招考公告上面对于学历的要求。
(三)年龄方面
国考和省考对报考年龄的要求一般为18至35周岁。当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以最高学历报考的,报考年龄放宽到40周岁。
某些省份的部分岗位对于年龄可能有更严格的限制,比如广东2020年的招录公告中规定“报考市及以下法检两院、公安机关和监狱、戒毒系统一线管理机构人民警察(司法警察)职位的年龄为18至30周岁”,所以也请知友们仔细阅读招考公告上对于年龄的要求。
(四)专业方面
专业方面,大家需要下载职位表,在里面搜索你的专业,如果搜索不到,也不要灰心,因为很多岗位是根据专业大类来招录的。比如管理类,那么下面的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等等都可以报考。
要理清专业之间的隶属关系,可以查看《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目录》,获取方式在文末。
二、哪些岗位是好岗位?
有的考生觉得离家近就是好岗位,有的考生觉得清闲就是好岗位,众口难调,我只能拿最普遍的两个标准来衡量是否"好岗位",一是工资,二是仕途。
(一)工资方面
目前所有收入全包能上20W的我只能确定有深圳、广州、东莞、苏州、南京、杭州,其他的欢迎知友在评论区留言。
上海和北京应该是工资与房价脱钩得比较严重的地区了。
如果只是奔着稳定高工资考公的知友,可以优先考虑上海以南(除了上海)的沿海发达城市(一线和新一线,二线也可),它们不会让你失望的。
从机关属性角度来说,同一地区,公检法系统工资>(地方公务员、中央垂管公务员)。
(二)仕途方面
国考里面,省部级优于地市级
省考里面,省直>市直>区直>县级
从机关属性来说,党委系统>政府系统>人大、政协(笔者对法院和检察院不太了解,就不讨论这两个系统了)
从部门属性来说,综合部门比如办公室、人事处、政工办、政治处(部),都是适合走仕途的部门。
绿色拇指跳
第一步:了解职位表的构成
每年国考公告发布时,招考简章也会同步发布,就是我们所说的职位表。
职位表由4张工作表组成,分别为:中央党群机关职位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职位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职位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职位表。
每张工作表里有20 余列,每一列都包含着很重要的信息,如:部门名称、用人司局、机构性质、招考职位、职位属性、职位简介、招考人数、专业、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基层工作最低年限、面试人员比例、工作地点、咨询电话、备注等等。
职位表的表头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部门代码、部门名称、用人司局、机构性质、机构层级、职位属性、职位名称、职位简介、工作地点等均属于招录职位本身自带属性;而专业、学历、学位、基层工作最低年限等属于职位对考生的要求。因此,考生在打开职位表时,要先弄明白每一列的意义。
第二步:从自身条件入手先选取自己能报考的职位
自身条件是客观存在的,是考生主观意识不能改变的。无论职位有多好,你有多么中意,如果你本身的条件达不到,再喜欢也是徒劳的。因此,我们要首先要从自身条件入手选择自己能报考的职位。
职位对考生的要求包括:专业、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基层工作最低年限、服务基层项目工作经历,此外不能忽视“备注”一栏,还会规定应届生、户籍(生源)、性别、外语水平、资格证书、相关工作经历等等条件。
考生需要符合职位要求的所有条件才算符合报考资格。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