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340

应该勇敢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计算试题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苹果多多t

已采纳

这个题有个简单方法,就是问题总数有个3/4,2/3。只有在12,24,36,48等3和4的最小公倍数里找。 又因为有个27 所以不是12,24了又因都答对的是2/3。小强的27道得大于总数的2/3。这样题的总数只能是36 这样就可以得出,小明答对的是27,小明答对的是27。都对的是24 画个圈就可以明了的看出,都错的题目是6道, 总题数是12的整数倍:12 24 36 48; 总题数大于27:36 48; 总题数的2/3小于等于27:36. 所以总题数是36. 小明答对27题,小强答对27题,都答对24题; 答案:36-(27+27-24)=6. “小明答对的题目占题目总数的3/4”其中的“题目总数”是小明自己一个人的“题目总数” “他们两人都答对的题目占题目总数的2/3”这句中的“题目总数”是小明和小强两个人的“题目总数”也就是2倍单位1了, 所以:小明的一个人“题目总数”的3/4,应该换算成: 两个人的“题目总数”的:3/4÷2=3/8 与小强27道题相对应的分率是:2/3-3/8 因此,两个人的题目总数是:27÷(2/3-3/8) 两人都没有答对的题目对应的分率是:1-2/3=1/3 两人都没有答对的题目共有:27÷(2/3-3/8)×1/3 设总题数为x, 小明:3/4x 小明-小强=都答对的:3/4x-27=2/3x 先求出总题数,在求小明答对数, 总题数-小明答对数-27=两人都没有答对的题数. 3.题目总数x 小明答对了(3/4)x, 两人都答对了的 (2/3)x, 小与等于27,x小于等于40,而大于27,x 是3 和4的公倍数,是12的倍数,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36, 题目总数36, 小明答对了27,小强也答对了27,两人都答对的的24, [36*2-27*2-2(27-24)]/2=6

公务员考试计算试题

135 评论(13)

enjoyduola

设总题数是X,画2个圈代表小明和小强答对的题数,分别是3/4X 27,,共同对为2/3X,,,则 3/4X +27-3/4X+Y=X,最后算出Y=6道

261 评论(11)

等等等二爷de22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这个是有技巧的,您可以买本华图版的《行测》看看,上面有很多技巧,可以让你快速解答这些问题,数量关系和数学运算在行测试卷中分值是最高的。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310 评论(11)

Ilovesmile

公务员考试行测计算类题如数量关系、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数量关系题解法,如:代入排除法从选项入手,代入某个选项后,如果不符合已知条件,或推出矛盾,则可排除此选项。①直接代入:把选项一个一个代入验证,直至得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止。②选择性代入:根据数的特性(奇偶性、整除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等)先筛选,再代入排除的方法。图解法图解法运用的图形包括线段图、网状图/树状图、文氏图和表格等。①线段图:用线段来表示数字和数量关系的方法。一般,用线段来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整个运动过程等,来解决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等。②网状图或树状图A.网状图一般由三组斜线组成,各组分别代表一种事物。从各自的顶端向下面走,分布率就从100%向下降。即用一个三角形网状表示某个对象在三个方面的分布情况。B.树状图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③文氏图用一条封闭曲线直观地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能直观地表现出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圆表示一个类,两个圆相交,其相交部分就是两个类的共同部分。两个圆不相交,则说明这两个类没有共同元素。④表格将多次操作问题和还原问题中的复杂过程一一呈现,也可以用表格理清数量关系,帮助列方程。分合法利用分与合两种不同的思维解答数学运算的方法。①分类讨论指当不能对问题所给的对象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逐类研究,最后将结论汇总得解的方法。需注意分类标准统一,分类情况不遗漏、不重复,不越级讨论。一般是多种情况分类讨论后,再利用加法原理求出总的情况数。②整体法A.将某一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在问题中总是一起考虑,而不单独求解;B.不关心局部关系,只关心问题的整体情况,直接根据整体情况来考虑关系,这种形式经常用于平均数问题。比例法题目中通常给出多个比例,需通过多个比例之间的联系,将多个比例统一在一起,然后求出答案的一种方法。比例法答题步骤:写出比例,找不变量,统一份数。①写出比例是指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写成比例的形式;②找不变量是指找出多个比例之间的不变量;③统一份数是指将不变量的份数统一成一样的份数。资料分析题解法,如:错位加减法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数值保持不变。当题中各个选项形式相同、数量级相同,只需考虑结果的有效数字,计算结果一般不需要考虑小数点。有效数字法一个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数起一直到最后一位数字,称为有效数字。即,把一个数字前面的0都去掉就是有效数字。尾数法通过题干结果的末一位从而得出答案。1)根据选项确定计算到末几位;2)以小数点后位数多的为准,不足的在后面补0;3)先加后减。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化成接近的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从而化简运算步骤。

335 评论(15)

牛奶荡糕

在做资料分析题时,有些考生光阅读材料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导致答题的时间不够用,今天小编梳理了几个小方法或许可以帮你节省答题时间。1、泛 读泛读是指考生们快速浏览材料,不用逐字逐句的仔细研读。拿到一则材料,尤其是文字型材料,要利用5到10秒的时间快速浏览材料,分清材料结构,是总分结构、分总结构还是总分总结构,然后勾画出每段文字描述的主要对象。如果遇见独段材料,则快速将材料分层,找出每层主要描述的对象。2 、找考点泛读完资料分析给出的材料之后考生们就要马上回到题干中寻找考点。如出现“谁占谁的比重为多少?”那么肯定是求比重,然后再通过时间判断,是求现期比重还是基期比重。一般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求的是量,一种求的是率。考生可以从单位上来区分,量的单位是具体的实际量,例如吨,亿元,亿美元,千克,万公顷等,而率的单位是百分数,没有单位;还有一些题目是求倍数、比重、平均量的题目,这类题目的特点就很明显了;当然也还有比较类的,但是比较一般也是比较量或者是率之间的关系,所以这里就不拿出来单独讲解了。3 、定位定位材料。通过题干信息,再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应的数据。一般资料分析中我们常见的考试材料有三种,文字型、表格型、图形(柱形、饼型、折线形),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阅读方式。文字型用快速阅读法先读材料(提醒考生要特别注意关注年份、关键性名词)、而表格型、图形(柱形、饼型、折线形)可以直接看题目,但是注意表格型如果有备注时一定要看,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关键性的要点,可以进行适当勾画。以上这三步完成之后,考生们就可以通过计算确定出准确的答案了。很多考生对计算这个环节很是苦恼,小编提醒考生,如果四个选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无需精算,充分利用选项,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估算技巧,这样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啦。

120 评论(13)

sy四叶草

1)代入法2)质因数分解3)特值法,4)公式法,5)整除法

118 评论(11)

荔枝爱苹果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理题型涉及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考生需掌握各题型的解法及技巧。如,数量关系题型涉及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相遇问题等。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计算题解答技巧,如:1)代入法将选项直接代入题干,验证答案。①直接代入:把选项一个一个代入验证,直至得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止;②选择性代入:根据数的特性(奇偶性、整除特性、尾数特性等)先筛选,再代入排除。2)质因数分解把几个数先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各数中的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提取出来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特值法,如:①利润问题:可把未知量成本设为特值,常设为1或100。②工程问题:设工作总量为“时间们”的公倍数。4)公式法,如:①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②利润问题③三者容斥公式:A∪B∪C=A+B+C-A∩B-B∩C-C∩A+A∩B∩C.5)整除法当计算工程中要求一个乘积的结果,如列式是M=AB,求M,此时可利用M是A或B的整数倍来猜答案。

207 评论(11)

chuchu白白

【方法】1、数量关系题:数学比较强悍的,技巧掌握灵活的,基本能在一分钟左右坐一道题的,就先做数学,不然,就舍掉数量关系题。2、常识题、言语题、判断推理题:不要浪费时间,肯定的答案快速选择,不确定的也不要纠结,因为不可能你都会。3、资料题:放在数量题前面做,因为资料题比较简单,肯定都会做。【总体的原则】是:保证每块有60%左右的准确率即可,其他的舍去。举个【例子】:逻辑题一共10题:保证6-7题是认真做的,其余3-4题比较难的就不要纠结了,凭感觉选一个差不多的即可。最后时间实在不够的情况下,【蒙题】,要蒙相同的选项,运气好的话会对不少。【总结】还是要有扎实的理论储备,培养做题的感觉,有些做对的题你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选,但是就是想选这个选项,这就是培养了做题的感觉,这种感觉在言语题上的应用更明显。

220 评论(15)

桃源捣主

资料分析是每年行测中的必考题,备考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尤其需要注意,毕竟这算是其中的一个比较大的分类,如果没有详细的了解,那很有可能出现失误的问题。在此分享几个技巧:

一、“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

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

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二、“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1.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2.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1)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2)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3)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三、“综合速算法”包含了我们资料分析试题当中众多体系性不如前面九大速算技巧的速算方式,但这些速算方式仍然是提高计算速度的有效手段。

平方数速算: 牢记常用平方数,特别是11~30以内数的平方,可以很好地提高计算速度:   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   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900

四、尾数法速算

资料分析试题当中牵涉到的数据几乎都是通过近似后得到的结果,所以一般我们计算的时候多强调首位估算,而尾数往往是微不足道的, 但在地方考题的资料分析当中,尾数法仍然可以有效地简化计算。

11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