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7

挪威森林北辰星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百家争鸣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hangHaiWendy

已采纳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务员考试历史相关知识,你可以到当地中公教育的官网上进行了解,如果想了解更多信息敬请关注中公教育大连公务员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公务员考试百家争鸣

246 评论(9)

他们的快乐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备考之中国近代史(1840~1919)重大事件:①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③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④国内两次失败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⑤一次失败的革命——辛亥革命。公务员笔试行测常识考核范围需以报考省份笔试行测考情为准。比如,四川公务员笔试行测常识知识涉及国情、四川省情、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生活与地理、人文历史等。

295 评论(9)

华尔街学徒工

公务员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考查中需要考生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现把秦朝以前的历史知识呈现给大家: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17、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18、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右图) 19、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中,总字数达到160多万字,其中有单字4600多个,已识别的有1000多个。 20、商代末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周”的部落强 盛起来。到周文王时,周国成了西方诸侯的新盟主。 21、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好酒淫乐。周武王时,周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 22、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71个小国,有鲁、齐、魏、晋、宋、燕等。这些小国的国君叫诸侯。 23、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带产生了许多大型乐舞。祭祀山川时用的是表现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纪念武王伐纣功绩的武舞是《大武》舞。 2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东周”。分为“春秋”、 “战国”两个时期。 25、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国林立,互相争夺,胜者成为霸主,出现了 “春秋五霸”,一般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26、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问鼎大小轻重”。鼎是王权象征,传说大禹铸了九个鼎,代表九州。楚庄王问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27、春秋中后期,吴越两国交恶。先是吴王阖庐战败受伤而死。其子吴王夫差立志报仇,让人每天高声提醒他:“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么?”后来,吴国在夫差的领导下打败了越国。 28、越王勾践决心雪耻。他“卧薪尝胆”,每天高声自问:“勾践,你忘了亡国的耻辱么?”越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次打败吴国,吴王夫差自杀。 29、约2500年前,中国出了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右图) 30、《道德经》又名《老子》,书里写着:祸有时会成为福的因由,福中有时藏伏着祸。因此要注意“物极必反”,还要注意“道”“德”相长。 31、生活于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2、孔子最早在中国兴办私学,他有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 33、孔子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整理编订了《易》、《诗》、《礼》、《乐》、《尚书》、《春秋》等 “六经”。 34、孔子享年73岁,死后葬在鲁国都城北边(今山东曲阜“孔林”处)。孔子故居后来改建为“孔庙”。 35、孔子的学生们追忆孔子日常教诲和生活行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书,称作《论语》,这部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36、孙武,是春秋末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传世有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 37、《孙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许多战争原则。 38、《孙子兵法》的根本宗旨在于:精通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因此被称为“兵学圣典”,并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外交、商战、体育等领域。 39、《孙膑兵法》是另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时期的孙膑所著,孙膑是孙武的后代。 40、齐将田忌与齐王赛马屡败。孙膑教田忌改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败一场;再用自己的上等马、中等马分别与齐王的中等马、下等马对阵,田忌胜二场,总比分2:1,田忌胜。“孙膑赛马”是一个很著名的策略。 41、战国时期开始后,各个诸侯国都和周王一样,自称为王,其中的七个强国号称“战国七雄”,他们展开了“兼天下”、“一宇内”的战争。 4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盛行“钟鼓之乐”。近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了124件古代乐器。 43、在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有一套大型编钟,最为珍贵。这套编钟在地下埋藏了2400余年,现在仍能以准确的音调、优美的音色演奏古今乐曲。(右图) 44、中国古代第一个享有盛誉的名医,是春秋战国后期的民间医生扁鹊 。 45、扁鹊精通各种医术,又总结前人方法,创造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传统医学所采用。 46、“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战国争雄激烈之时,也是百家争鸣鼎盛之际。

189 评论(9)

天晴小卷XJ

省考(各地方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逻辑填空题解法,或参考:看搭配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联想法如果所给选项中,有的词语很不容易区别或很难理,就可把词语中比较费解的语素,通过联想或想象的方式进行组词或造句。寻找反对关系反对关系是指上下文之间呈相反或者相对的关系,若空前后文出现反对关系则需要找呼应点反义词及背离词。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反或者相对的词;背离词是指意义不在同一范畴上,但在叙述倾向上背离的词语,如丑与温柔。遣词造句法将不同的那个语素分别组词或放到句子中,分析哪个更符合语境。固定搭配法公务员考试练题或用vx小程序:中公题库,添加考试——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地方公务员考试:四川、北京、上海、山东……/乡镇公务员考试:四川、广东、安徽……)。

224 评论(11)

迟到的春风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逻辑填空是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一个题型,这部分可能是大部分考生最为头疼的题型了。它主要集中测查考生运用词语进行表达应用的能力,并且越来越多地将普通实词和成语以结合、杂糅的方式出现,往往一道试题里包含多个命题点,让很多考生备考时“狼狈不堪”,因此广大考生除了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积累词汇之外,更多的是需要掌握做题的方法技巧。这里中公网校专家针对逻辑填空的选项如何进行筛选做一些辅导,帮助广大考生缩小选择范围并快速锁定答案。 一、语速契合选项优先选 (1)何为语速契合选项 选项中的语素和题干中的某个语素相同,比如说题干中希望,选项中有失望,那么这个“望”就是我们说的相同语素,这类和题干具有相同语素的选项我们要优先选择。但是优先选并不意味着一定选。 (2)如何利用这一技巧,需要注意些什么 必须要先了解题干的主题词是什么,找到主题词所含的语素,从而在选项中找到语素契合的选项。 注:不可盲目,选项中含有相同语素的不一定是正确选项,仍然需要通过关键词、句或者标点来分析判断。 二、形象色彩优先选 (1)何为形象色彩 除了本身具有的概念意义以外,还具有形象性,比如说外在的、内在的、形象的、声音的等等。所以它是更加具有形象性。 (2)为何优先选?如何判定形象色彩选项? 作者在描述这段话的过程中,他一定是想突显主题的,让主题更加有冲击力,它的要求就是在我们看的时候,或者读的时候,它要具有形象感,那么更加地突显本身的一些特点。 判定——像视觉上的、嗅觉上的、听觉上的,这些是直接可以反映出选项是否具有形象性的,如:大眼睛 形象一点可以说杏核眼, 例题:我国荒漠化总体扩张的趋势还在 ,不断 原本有限的生存空间,直接制约着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 侵蚀 b 占据 c 损害 d 蚕食 【解析】荒漠化指的是把我们原有的空间一点点侵蚀掉,这是一个逐渐的不断的过程可以排除b、c项,再看a和d,虽然都有这层意思,但是d项蚕食更具有形象色彩,它表示的是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步侵占,所以正确答案为d。 三、内部相对选项优先选 (1)何为内部相对选项 在一个逻辑填空当中,它可能有两个空。这两个词语可能是形成相对的,要么意思相近,要么意思相反。那么直接体现在选项中,我们就要关注到它的特殊性。 如a舍本逐末 本末倒置。 b好高骛远 汗牛充栋, b好高骛远跟汗牛充栋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舍本逐末跟本末倒置都是在强调主次的位置颠倒了,不在根本上下功夫,只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表述意思是围绕一个中心的,那么这种选项,我们就把它称为内部相对的。 (2)如何在具体试题中运用 材料的表述过程中,两句话或者几句话之间,是否有这种相对内容的叙述,那么就可以直接地判断这个相对的选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例题:我们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美人之美”,善于发现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 ; 需要以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各美其美”,坚守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传统,不 、盲目崇外。 a 目空一切 自暴自弃 b 妄自尊大 妄自菲薄 c 唯我独尊 自惭形秽 d 自高自大 自轻自贱 【解析】题干中有分号,前后属于并列关系。说明要填的两个空格之间也是并列的关系。排除a和c。而d项中的自轻自贱表示降低身份,自己看不起自己,表示的贬义色彩过浓,并且没有体现后面的盲目崇外中的盲目性,题干中盲目崇外是指一味认为外国好,选项b中妄自菲薄是指认不清自己,一味说自己不好。所以只有b项最符合语境。 四、2-1-1选项优先选 (1)何为“2-1-1”型选项 2-1-1,指的是abcd四个选项中, ab两个选项所表述的意思是相似的,相近的,而cd两个选项所表述的,跟ab两个选项的表示没有丝毫的联系,而且,c和d本身也没有任何联系,这种选项出来之后,我们把正确选项的范围锁定在ab当中。 如:a希望 b奢望 c苦闷 d羞愧 我们看到cd没有任何关系,ab意思相近,答案一定在ab当中优先选择 (2)为什么“2”需要优先选择 出题人通常人会让我们在比较容易混淆的选项当中去判断选择。 (3)如何在具体试题中运用 在材料中找关键词、关键句、标点。 例题: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总有些 的“史实”并不真实。又或者,有些历史真相看起来无可置疑,但在它背后,却隐藏着另一层真相。当我们试图从历史中汲取前人经验,为未来提供借鉴时,却发现历史并非全部都是真相,而是被 过的。 a 盖棺定论 增添 b 言之凿凿 加减 c 铁证如山 修饰 d 无可厚非 篡改 【解析】选项:盖棺定论指的是一个人的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bc项都表示真实性,d项表示做的事情不能算错,不必过分加以责备。显然bc属于一类,a一类,d一类,所以2-1-1选项的特点,那么优先在bc中选择答案。看第二空,前面说并非全部都是真相,那么肯定是有真有假,那么显然有加减合适,而不用修饰,所以b项为正确选项。 从“总有些 的“史实”并不真实”我们也可以知道,“史实”前表达的是真,所以空上所填的应当是表示“真实”意思的词语,排除a、d. 看第二空,前面说并非全部都是真相,那么肯定是有真有假,那么显然有加减合适,而不用修饰,所以选b。 更多备考资讯,详情请关注公务员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30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