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3

鬼鬼Jacky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玉溪公务员考试难点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哈西哈西哈西

已采纳

你好,到现在为止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的具体公告暂时还没有出来,按往年的报考情况来看,云南玉溪相对来是竞争还是很大的,从2019年云南省考玉溪市报考进面分数来看,进面分数线最高的岗位是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公安局人民警察岗位230.4分,进面分数线最低的岗位是华宁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岗位。由此可知,根据具体岗位不同,进面分数线的高低不一,这就给考生在2020年报考提供有效的数据,更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报考符合自己能力的岗位。

玉溪公务员考试难点

108 评论(13)

幸福家居

总有考生这样问:公务员考试比高考难吗?中公教育专家观点:如果只是把公考当做看书做题,那也许就可以和高考比一比究竟谁难一点。但是事实上,公考并不是一般类型的考试,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职业技能考试。通过考试大纲,我们发现,公务员考试要的不是专业人才。因为如果考计算能力,在我国有很多专业人才去做这件事;如果考历史、法律、科技常识有专业的大学教授,而且实际在公务员领域也很难用到这些知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进入公务员岗位以后做的工作与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几乎没有关系,所以,公务员考试就是职业技能考试。考试要求我们具备的技能在大纲中有明确的说明:公务员考试是机关选拔优秀人才进行的公开式考试,它考察作为一名公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基础的语言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公考,理清思路,行动才有方向;用对方法,刻苦才有意义。那么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给考生说说行测各部分对应的考察目的:常识判断要求我们“基础积累,判断决策”。常识不是死记硬背,是要你对各科都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式的了解,遇到问题再依据积累去判断。常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不加思考去硬记会让你眼界特别窄,只局限于眼前的这一点点知识而失去了它的脉络以及它的衍生。言语理解与表达要求我们“准确理解,顺畅表达”。语言考的是你的理解能力,你必须明白题干在说什么选项在说什么,不只是简单看结构,结构是为语义服务的。判断推理技能要求我们“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判断推理部分的每道题都是很严谨,简单说就是说话要过脑子,它不同于言语题,你必须要求自己像机器一样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每道题要求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而不是“我觉得好像是这个吧”。数量关系技能要求我们“迅速判断、解决问题”。这部分是所有人都很头疼的题目,当然对于竞赛精英来说也许不成问题。但是普通考生中经常有人问,怎么能速度快点,列式子太慢了,都做完时间根本不可能啊。看起来好像是这样的,但是你自己观察考试要求,其实要的不是计算能力,而是理顺关系,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它要求我们做到的不是趴在那儿算,而是要求我们思考,在思考清楚的基础上去判断。这部分尤其关系到蒙猜的问题。理顺关系可以让你从完全蒙的状态提升到拥有50%以上的准确率。资料分析技能要求我们“理清思路,高度敏感,快速反应”。对于资料分析题目,如果你只会单纯的套公式,那么你一定会喜欢一首歌叫做《时间都去哪了》,等你反应过来时时间已经跑远了。为什么说理清思路,就是你在动手之前,先要清楚方向在哪儿,方向对了,才有结果。资料分析考察的是你对数字的敏感度,快速反应度,看到一个数字比如13875占27483的比重是多少?是直接算还是转换估算?要先看题,说比重那就是前面的数字占了后面数字的几成,那思路也就清晰了:先看一成有多少,再依据结果给答案;具体说就是先看后面数字的一成是多少,27483一成是2748,在看前面数字直接就会发现其实可以按照5倍来估算。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也许你有更好的办法,但是不论哪种办法一定不要强行去算。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其实公务员考试主要考察归纳总结的能力,是应对问题快速解决的能力。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55 评论(9)

飞翔飞飞

我们都知道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有一个部分题量比较多,相对来说难度不大,这个部分就是资料分析,所以这个地方一定不能落下,而有些同学做20道资料分析的题目需要25分钟左右的时间,有些同学做20道资料分析反而需要35分钟或更长的时间,甚至可能出现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做题准确率又不高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玉溪中公教育专家在此给出备考建议。有很多同学在拿到一篇材料题时,喜欢先看题目,再回到原文找数据,那么就可能会在找数据上浪费很长时间,甚至可能会出现来回对比材料和题目结果最终找错,费时费力,所以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在做资料题目的时候,先花费一分钟的时间去梳理一下材料,再去做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分析材料呢?分析材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以一篇文字类型的材料为例,这种文字类材料往往会给出各种不同的统计指标的数据,所以我们在梳理材料的时候重点要注意统计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就以一篇材料为例来讲一下如何梳理材料。材料:2016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218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简称境内机场)。2016年我国境内机场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0163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1%。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91401.7万人次,增长10.3%;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2764.5万人次,下降1.4%。国际航线完成10234.0万人次,增长19.3%。全年完成货邮吞吐量1510.4万吨,比上年增长7.2%。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974.0 万吨,增长6.1%;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93.6万吨,增长4.2%。国际航线完成536.4万吨,增长9.1%。全年完成飞机起降923.8万架次,比上年增长7.9%;其中运输架次为793.5万架次,增长8.8%。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842.8万架次,增长7.1%;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20.3万架次,下降2.8%。国际航线完成81.0万架次,增长16.9%。2016年,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有28个,较上年净增2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79.1%。年旅客吞吐量200~1000万人次的机场有21个,较上年净减1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12.8%。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以下的机场有169个,较上年净增7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8.1%。这篇材料是一篇很典型的纯文字材料,也是我们学生比较头疼的一类材料,因为文字和数据内容都比较多,相比较表格类材料和图形类材料来说又不够清晰。那接下来咱们就来看一下这篇材料。首先,大致浏览一下这篇材料一共是五段,并且时间比较醒目是“2016年”,接下来看第一段,第一段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告诉我们“机场的数量”。第二段说了“旅客吞吐量”,后面讲了国内航线,国内至港澳台的航线以及国际航线的吞吐量,那我们可以发现后面的这三类数据是对前面旅客吞吐量内容的一次分类,所以我们并不需要记住很多内容,我们只需要知道“旅客吞吐量”有关的内容在第二段。再看第三段,同样道理第三段的内容是“货邮吞吐量”后面也是谈到了国内,港澳台和国际航线的货邮吞吐量,所以如果涉及到“货邮吞吐量”的内容我们可以来第三段查找。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是“飞机起降次”。第五段的内容也是“旅客吞吐量”,但它主要讲的是把“旅客吞吐量”按照200万和1000万来划分,并且谈到了对应机场的数量。所以当我们把整个材料都看完了之后我们脑子里会有大概的印象,就是“飞机数量”第一段;“旅客吞吐量”第二段、第五段,一个按照国内、国际机场划分,另外一个按照200万、1000万划分并且谈到了机场数量的变化;“货邮吞吐量”第三段;“飞机起降次”第四段。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对应的题目:1.2016年我国国内航线完成旅客吞吐量占总旅客吞吐量的比重比国内航线完成货邮吞吐量占总货邮吞吐量的比重:2.2016年我国完成的所有民用飞机起降中,不承担运输任务的架次数占比约为( )。3.2016年我国平均每个境内民用航空机场日均完成国内航线飞机起降约多少架次?4.假设2016年全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的平均旅客吞吐量为X,全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以下的机场平均旅客吞吐量为Y,则X/Y的值约为( )。5.关于我国境内机场运输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16年内地至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旅客和货物吞吐量均同比下降B.2016年我国国际航线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速快于旅客吞吐量增速C.2015年我国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为50个D.2015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机场为210个1题,问的是国内航线旅客吞吐量占总旅客吞吐量的比重和国内航线货邮吞吐量占总货邮吞吐量的比重相差多少,“旅客吞吐量”第二、五两段和国内航线有关的在第二段,货邮吞吐量第三段。2题,飞机起降次有关的内容在第四段。3题,这个题目谈到了“平均每”这个词,那可能涉及到了平均数的考点,问的是平均每个境内民用航空机场日均完成国内航线飞机起降约多少架次?和“飞机起降次”有关的内容第四段,“航空机场数量”对应在第一段,但这个题目是一个易错的题目,因为它里面还涉及到了一个词叫做“日均”所以在写完式子之后还要除以一年365天。4题,涉及到了1000万和200万这样数据的“旅客吞吐量”所以对应的内容在第五段。5题,A选项,港澳台地区,旅客吞吐量在第二段,货物吞吐量和材料中描述的货邮吞吐量对应不上,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国际航线货邮吞吐量”第三段,“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第二段。C选项,涉及到了“2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对应数据第五段。D选项,谈到“机场数量”对应的内容2016年机场数量在第一段,机场数量的变化主要在第五段。

358 评论(15)

大嘴小鲨鱼

分析文章梳理的技巧是要懂得上下文的含义和关系

16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