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花花Nancy
首先先买一套历年真题试卷测试一下看你有多少基础,再看你在哪些模块不懂再买相应的书籍进行学习,书籍中公教育的很全各模块都有,如果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可以报下培训班系统的学习一下。
lostinyoudaidai
我是18年毕业的,考公失败之后,19年再战才考上的公务员,第一年的心态是松散的,第二年明显的就紧迫起来的。作为一个过来人,建议小白们一定不要听信网上“一个月上岸秘籍”、“做好30天,上岸不用愁”等噱头,老老实实根据考试时间提前做准备才是正道。我第一年的失败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了。
看到过网上的一句话挺好的,“天才确实存在,但把自己看做普通人更加实在”。不打无准备之仗,老老实实按计划复习绝对没错:
一、行测
1、刷题。很多小伙伴会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认真刷得越多越好。其实,刷题不在于题量多少,而在于效率和方法。事实上,无需大量刷题,仅需要认真做30-50道题,即可掌握知识点。
2、刷历年真题。注意一定要掐着时间做,可以安排在早上9:00-10:00,按照考试流程去模拟练习,做完之后一定要认真分析答案,不要匆匆看完做错的题目就完事,做对的题目也要认真去分析,尤其是你蒙对的题目。
总之,要把每一道题当作4道题去做,从出题人的角度去思考,每道题每个选项的坑在哪里,认真分析每个选项。同类、同知识点的题目要放在一起做,将考点“竖向”对比,可以找出考点的相似之处。
3、查漏补缺。针对自己的薄弱题型和知识盲区,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积累,效果会非常好。
二、申论
1、按照题型巩固知识点。比如单一题,无需区分各要素,注意原因和问题危害都可以相互转化,判断题干性质即可,题干为不好的,负面的事情,都当作“问题”作答。摘抄为主,概括为辅,概括性、共性词汇前置。
公文题按照类型解答,方案类、宣传类、评论类等,掌握其基本要素,注意格式,不管怎么变,要素都来源于材料,不要自己脱离材料发挥。
2、刷真题。尤其是近五年的真题,每套题都要刷三遍以上。刷完后根据答案批改修改自己的答案,一遍遍去推敲分析,反复做,直到把真题做到跟批改答案一样为止。可以安排一周做两套申论,记住一定要完成,包括作文。刚开始肯定很难写,哪怕是根据答案思路也要把它写完,一定不能偷懒。
3、平时要注意积累。自己准备一些晨读材料,具体内容平时要注意从新闻热点、名人事迹等方面去整理收集。
公务员考试报考也很重要,大家一定要细细的研究招录职位表,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我第一年的踩过的“坑”分享给大家,这些误区一定要绕过呀。
1、盲目跟风或热衷于报考“没有专业限制”职位。
我在报名的时候,没有仔细权衡自己的优、略势,谨慎报考,而是仓促的决定自己的报考职位,最后报名结束之后发现报考比例218:1,太难了。所以大家还是不要走极端,那些报考条件低岗位一定要慎重。
2、有工作经验的社会在职人员报考优势较应届生更大。
在职人员有一定的优势是因为有很多职位是要求有相关几年工作经验的,这就为社会在职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平台,但是也不能忽视在职人员自身的劣势。
边工作边考公务员,时间很是不稳定的。而且每天都有很多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处理,哪怕是下班之后也需要加班。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复习,而且对考试结果更看重,所以考试的时候压力相对要大一点,容易紧张导致发挥失常。
公务员备考是个很折磨人的过程,需要有坚定的恒心,以上都是我自己的感受,欢迎指正呀。
咖喱鱼蛋89
可以从信息查询、刷题预热、理论学习、刷题巩固四个方面着手准备。
1、信息查询
使用公务员考试相关咨询备考网站。通过这些网站我们可以了解各类公考都是在什么时间开始,每年各地各个岗位的分数是多少。据此我们可以选定一个适合我们的地区和岗位并且确定备考准备时间。
2、刷题预热
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先做一下最近三年的国家的或者本省的公考真题,试试水。了解自己在做题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和困惑。带着问题去开启下面的理论学习阶段会更有针对性。
3、理论学习
选择一套视频课程过一遍理论。请注意,别上来就买大机构大部头的红皮书,那是一种自杀式选择,会在短时间内消耗掉你的学习热情,效率还非常低。
(1)如何选择视频教程
这是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每选错一次就走一遍弯路。市面上公考教学视频太多了,良莠不齐,单凭机构的名气大小去选是不行的。有些机构的理论课老师很幽默,时不时地来条段子,逗的同学们咯咯地笑,听得很爽,但是一做题就懵圈。注意你不是花钱来听脱口秀的。
比较好的操作方式是可以了解一下有没有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或者亲戚朋友,这些人会给你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老师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注意多问几个,做好记录。当然了,如果你觉得自己特别有判断能力,可以逛逛知乎的推荐,上面确实有真大神,但是伪大神更多,作为还没毕业的学生很难具备这种甄别能力。小心被割一波韭菜。
当然了,别人推荐的课程,你自己也得甄别一下,拿到一个老师的视频课程,听上一节课,用他教的这个理论做做真题,为什么?因为有的老师的理论挑题。什么意思?就是只对某些题目有用,不具备普适性。所以你做题的时候就一路平推,别挑着题做。
(2)如何使用视频教程
视频教程选定以后,就是做题,回扣理论,再做题,再回扣的螺旋上升式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错题,这可都是宝贝,一定要做好复盘工作。搞清楚错在哪?到底是你理论没学扎实,还是根据这个理论就根本做不对。没学扎实继续学,理论不对。你就要注意自己进行一些总结了,或者更换这个模块的的理论。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学习个两三种理论不足为奇,认准一个理论从一而终才是最愚蠢的。
4、刷题巩固
在保证一定量的纸质刷题的基础上可以搭配APP刷题。尤其感觉有点懒得时候,躺在床上不愿意起来,或者其他零碎时间。这个时候就可以用某笔和某图的APP刷刷题目。还有就是每周安排一次卡标准时间的模拟考试。可以自己卡时间做整套的公考真题,也可以参加某笔的模拟考试。这里要注意,如果是参加某笔的模拟考试,主要目的是熟悉如何分配各个模块的答题时间。不要太纠结里面的题目,模拟题容易带偏大家的思路。
按照以上顺序按部就班进行准备就可以了,为了能够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建议制定个学习计划,找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结伴去自习。比自己一个人要容易坚持下去。
先讲这么多吧,希望能帮到你。
流云归晚
对于小白而言,国考确实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可能你的竞争对手已经是几次参加了,很有经验,而你却是一无所知。对公务员考试一无所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我主要分为备考篇和面试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行测
行测内容有很多,要考常识、数量关系、言语、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每一块都需要花大量时间来攻克。所以对于常识题这块性价比不高的直接战略性放弃即可,毕竟性比价太低,专注于另外4块就行。
第一阶段:以打牢基础为主
教材中讲的很多都是基础,看完对自己的提升不会很明显,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不注重看书了,确实会耗费比较多的时间,但我觉得基础知识点还是很重要的,就像盖楼一样,不可能平地起高楼吧。
我备考时就把中公的教材过了一遍,教材中的内容对于小白非常友好,1个月左右就能看完。另外书中的例题一定要做哦,都是典型代表,学会之后一个类型的题就都差不多了。
知识点看完不代表题就能做顺手,我当时以为还挺简单的,可是刷题的时候就懵了,尤其是图推题,什么方法都没有,只能看着几张图冥思苦想,看来看去还是看不出来什么,心态都块崩溃了。
原来以为是题做的不够多,又刷了10多套,还是没啥效果,有的时候做都做不完,分数一直卡在50多分,从没上过60,这样的成绩肯定上岸无望啊。后来经过不断的反思才发现是做题技巧的问题,毕竟题量这么大,单靠基础知识和刷题是很难提升了,高效的做题技巧才是上岸秘诀。
第二阶段:以提高做题技巧为主
于是我就把刷题计划暂时放到了一边,转而去学习做题技巧,去网上翻了不少资料,看了不少课,中公、华图、粉笔的课都看了,还是阿甘上岸说讲的技巧最实用。我是一边看课,一边刷题,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突破,把这些方法给弄熟练了,刷题才会更顺手。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图推题,说实话做题全靠蒙,都是看哪个顺眼选哪个。后面把什么图形加减法、边角法练熟,直接从套着用就行,基本50秒内就能完成一题,能节约不少时间。后面再刷题的话就游刃有余了,分数慢慢从50多涨到了70多,算是突破了瓶颈。所以说,做题技巧真的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想考高分就得在这里多下功夫。
第三阶段:以套卷冲刺为主
书看得差不多了、题也刷得差不多了,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分数也已经趋于稳定。但还是不能放松,最后就是严格按照时间来做套卷,涂卡部分也要全部模拟一遍,让自己全身心的进入状态,来做最后的冲刺。
行测卷子上的五个部分,我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同,所以也不能按照卷子上的出题顺序来做,把比较擅长的部分留在最后的话,万一最后没时间做就挺可惜的。在一次次做真题的过程中,我总结出比较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先做言语题和判断推理,再做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常识就随便了。
二、申论
申论的复习跟行测有一些差别,书和视频中讲的方法再巧妙也很提分,它需要不断的积累,这样在答题时才能有话可说、才能说到点子上,最终拿到高分。平时我会看人民日报这样得公众号来积累申论语言,必须要多看多总结,光靠自己是想不出来的。
申论的材料看起来多,答题也感觉“文绉绉”的不知道该怎么下笔,但是弄清楚整个的思维逻辑之后就简单很多了。其实申论的题目之前也有共同之处,还可以分门别类地归结成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题目都有自己的答题思路,掌握了之后答题还挺简单的。
其实申论只要自己肯学、肯动手,就一定能够学好的,题看得多了、思考得多了,对于各种题型得把握自然也就很熟悉了,看到题目就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开始答题,能够很有逻辑、很有条理地列出答案要点。
做真题的时候也不用像行测那样,非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一整套卷子,我每天只做两三道题,每道题都会仔细研究答题思路,开始是跟着别人学,慢慢地也有了自己的思路,最后答题就变得很顺畅了。
申论小题
一定要根吃透材料。材料的每一句话都要领悟要点,尤其是第一题和第二题的材料要精读,根据材料回答。答题的时候不写废话,尽量用准确的语言总结概括材料的内容。每个要点把握准确的话发挥一两句就足够了。
申论基本上还是按要点给分的,而且一、二题的信息量不小,废话说得越多,关键信息就越少,不答到点子上写再多也是没有分数的,所以写的时候尽量分点写,让阅卷人能一眼看到关键词,给分也好给。
申论大作文
大作文最重要的就是结构要对。大作文的本质其实就是策论文,最简单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起码都得有吧,倒也不用发挥写不足,直接写“如XX问题、XX问题、XX问题”就可以了,就材料中出现的写几个足够了。只要结构全了,大作文最起码不会拖后腿。
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想提高一些的话就需要有一些布局意识了,别的不说,小标题的句式最起码得一样吧,不过我自己在这方面其实也存在不足,也就不再误人子弟了,如果想多钻研一些的话不如再多找一些申论大神的经验贴看看。
面试篇:
对于小白而言,国考面试确实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可能你的竞争对手已经是二进面试甚至是三进面试了,而你对面试是一无所知的。今天,我们帮你跨过公考面试的门槛,而你需要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而想有科学计划,你得知道考官心中所好。
面试中考官看重的绝不仅仅是内容的正确性,面试是人和人的交流,而不只是答题而已。所以面试的形式和内容,你缺一不可。
1.形式上,不留遗憾
在答题时,首先要保证形式上征服考官。比如声音洪亮,与考官有一定的眼神交流,没有多余的小动作,整个人表现得自信、阳光、从容不迫、不卑不亢。
再比如:语言表达流畅,没有明显的停顿;用词相对规范,没有明显的用语不当;每道题目的内容安排整体上层次分明,让考官很容易捕捉到答题要点;每道题目的分析、论证都遵循某一种简单易懂的逻辑思维。
如果在答题过程中,能够面带微笑,甚至融入真实的情感,让考官感受到你的真诚,被你打动,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不少考生一进入考场就会过度紧张焦虑,大脑一片空白,很容易发挥失常,这就需要利用“系统脱敏法”消除过度焦虑。“系统脱敏法”是心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你害怕什么就要多接触什么,慢慢就习惯了。就面试而言,就是每天不断进行“模拟面试”,即考生在考前进行真实考场的模拟演练。包括如何进场、如何向考官问好、如何坐下、如何听考官的指示、如何思考、如何开口回答、如何完成答题、如何离场;当然最重要的是答题演练,如果答题过程中大脑空白了怎么处理,太紧张说话不流畅怎么办……如果能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坚持练习,至少坚持一个月,每天练习2次,那么考试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基本都会有一个“预演”,到了真实考场上往往能从形式上给考官一个好印象。
2.内容上,要准确、有亮点
国考面试,只关注形式肯定是不够的,内容上也必须能征服考官。如果答题内容程式化、模板化,平淡无奇,很难取得高分。
回答看法类题目时,要思考得更深入,要能找到新颖的、很多人想不到的观点。这就需要平时多积累,多看政府文件,多看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不断拓展知识面。还要善于记录和总结,听到比较独特的观点、想法都可以记下来,用心领悟然后变成自己的观点。
回答做法类题目时,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和任务,尽可能贴近实际地解决问题,而且注意解决题干中的所有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既要做到有条不紊,又要强调标本兼治,还有考虑集体利益,从多个维度考虑问题,方能符合机关单位的工作要求。
整体来说,面试在内容方面的学习,可以大致分成四个阶段:
一是基础阶段。需要了解面试所考察的各项基本能力,了解每种能力对应的常见出题方式和基本答题技巧。
二是实战阶段。通过答题训练,对面试真题有更深入地了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让答题更上一个台阶。
三是提升阶段。经过基础面试理论的学习和大量题目的练习之后,还需要能够整合方法,对不足的地方专项练习,逐步击破,如精准审题、提升语言表达等,让知识点融会贯通。
四是冲刺阶段。坚持每天进行热点积累,增强对新闻时政、国策方针的敏感度,不断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
最后,小伙伴们要有信心。不仅要认识到自己与大神之间的差距,还要有赶超大神的信心和决心,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立志一战成公!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