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3

小东家1985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考哪科最难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oneybackkom

已采纳

各省公务员考试难度排名如下:

一、初级难度。

此难度的试题主要考查一些基本知识及简单应用。

河北、广西、江西、吉林、新疆省考。

一些招警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小型考试(乡镇公务员、专业技术岗位等)。

二、中级难度。

此难度的试题要求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安徽、浙江、江苏B类和C类、选调生考试。

三、高级难度。

此难度的试题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巧,而且多涉及一些高难度题目,主要表现为:题目复杂理解困难,对原有方法的灵活运用,新题型等。

国考、多省联考、北京、天津、江苏A类。

公务员常识判断部分如下:

1、首先,人文科技模块的占比稍有不同。两次考试中的常识题量都是20道,但是考查的侧重点有一点差异。

2、事业单位联考A卷常识中,人文科技模块题量分布相对均匀,而B卷常识侧重考查人文类的内容,人文题目占比达到1/3,C卷常识重点考查科技类知识,科技题目占比达到1/2以上。而省考常识试卷中,人文科技模块的题量分布相差不多,没有明显的侧重点。

3、其次,对诗词的重视程度不同。事业单位联考A卷和B卷常识中与诗词相关的题目频频出现,例如A卷中考查了诗词里的年龄代称,与战争有关的诗词等。

4、B卷考查了唐诗所描写的体育活动,诗词中的词语解释等。C卷着重考查科技考点,人文题目寥寥无几,因而诗词也很少出现。对比来看,省考常识中,人文模块的题量并不少,但是鲜少结合中国古代诗词来命题,对诗词的重视程度较低。

5、最后,考题与时政的结合度不同。事业单位联考中经常将历史、科技等考点与时政相结合进行考查,例如2021年事业单位联考ABC卷中均通过“九章”来考查量子计算优越性。

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纪念,于是在事业单位联考常识中,A卷有3道、B卷有2道、C卷有1道与党相关的题目。可以说,事业单位联考常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度是非常高的。然而,这个特点在公务员省考常识中体现得并不明显。

公务员考试考哪科最难

240 评论(14)

憨丶小包

公务员分为行测+申论。行测又可分为行测文+行测理。每个人的知识储备情况不同,所学专业不同,所以没法哪项最难。建议可以选择往年的考试试题进行模拟考试,看看自己在哪一方面的比较薄弱进行加强学习 。另外建议学习下公务员考试的考情,例如题型题量,时长等,有利于把握做题速度。

209 评论(13)

刘李铭俊521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公务员考试科目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每科满分均为150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型主要有5种,分别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根据考生的反映,大多数人认为数量关系比较难,当然这只是大多数这样认为,也有少部分人认为数量关系不难。难易程度因人而异,这跟个人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有关,你可以购买几本参考书以及往年真题做一做,备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270 评论(13)

9月8客馆

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最难部分是数量关系。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该考试注意事项:

在考场上,一定要注意对答题时间的掌握,不能因为模棱两可耽误时间,有疑虑的题做上标记就赶快做下一道题。注意作答顺序,可以把最费时间的数量关系放在最后做,但尽量给自己留下时间去攻破数量关系。

文具要带齐,这里所谓的文具带齐不仅指签字笔、笔芯、2B铅笔、橡皮,还有直尺,量角器,这两样工具在做资料分析有奇效。

作答《行测》一定要给自己留时间涂答题卡,考场有严格的纪律,开始收卷再做任何答题工作都是违反考场纪律的,希望大家不要开始收卷了才慌着涂卡。

涂卡时要小心,不要涂错题号,答题卡反复涂擦也可能出现问题,力道轻了不一定清楚,力道重了涂错不容易修改,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出错,不做修改。

108 评论(8)

静静地过

公务员考试分为行测+申论。行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部分。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市(地)级以下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

30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