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Ren19990828
【导读】行测是公务员考试必考科目,但是因为行测的题目比较多,所以作答的时候需要合理进行时间安排,至于作答顺序,因人而异,需要自己做套题总结、调整出来,今天关于公务员考试时间规划,给大家一点点建议,最终大家还是要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1、整体原则
尽量多的完成题目,尽量拿到性价比较高部分的分数,兼顾考场状态和心态。数量关系第一个写数量关系不是说数量需要最先完成,而是基本可以确定,对于大多数小伙伴来说,数量关系请放在最后去做,原因:相对来说,数量关系平均难度较高,平均用时较长,丢分率高,所以放在最后完成较为合适。当然放在最后不代表完全不做数量,如何在考场上有效的完成数量关系,可以看看这个链接里的文章。数量关系考场策略补充说明:如果你是数量大神,能够保证正常难度的数量关系可以控制在20分钟内完成(15题),保证80%的正确率,可以考虑把数量放在靠前的部分先完成,记住看着时间即可,超过预定时间一定记得进入下一模块。
2、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放在两个地方完成:①最先做常识;②在做数量之前完成常识(倒数第二科)。但是不管放在哪里完成,请各位小伙伴控制“寄几”,20题常识题目最好在5-8分钟完成(小齐个人做20道常识一般6-7分钟,做不到的小伙伴,多在各个机构题库里面刷刷常识。),如果实在读题速度较慢,用时最长也不要超过10分钟。原因:常识用5分钟完成和50分钟完成,准确率不会相差太多吧,但是省下的时间用在资料、判断上,性价比是不是高很多呢。
3、言语、判断、资料
传说中的“三大科”,行测上70,主要靠它们啦(数量和常识大多是用来锦上添花挑战80+的)。这三块建议自行安排先后顺序,原则是从擅长的先入手,给自己的考试打好一个棒棒哒的心态基础,把平常练的最好的部分的分数先拿到手,这样考场上心情也比较OK嘛。
总结整体顺序建议:常识—(言语、判断、资料自行安排顺序)—数量关系 不适合所有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则:尽量多的完成题目,尽量拿到性价比较高部分的分数,兼顾考场状态和心态。
4、时间安排
大家自己根据自己每一部分的做题速度合理规划即可。常识(20题 参考时间:5-8分钟)言语(40题 参考时间:30-35分钟)如果题量不是40题,按比例折算即可判断(40题 参考时间:32-35分钟)资料(20题 参考时间:25-28分钟)数量(剩多长时间就做多长时间)涂卡(135题 我大概要用8分钟涂完,大家可以自己测测自己的速度,当然,涂卡是做一部分涂一部分,还是全做完一起涂,看自己的习惯就好。
以上就是行测时间分配的有关介绍,当然时间都是理想用时,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用时适当调整即可:譬如你的言语做得很快,只需要要30分可以完成40题,那你的资料分析可能做30分钟多点也是OK的,只要整体上能保证除数量部分外,其余都是自己认真完成的即可。以上仅供参考,大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多做整卷磨合一下,最终“磨”出自己最顺手的答题顺序。
榴莲恋上冰激凌
常识部分20题,建议参考时间为10分钟。对于考生来说,这部分的考点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涉及政治、法律、经济、地理、历史、人文、科技、生活等。对于这部分考生来说,如果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解题速度会很快。一般建议考生快速扫描试卷确定答案,或者在考试时间临近结束时,可以读写机读卡。言语理解与表达40题,建议参考时间为40分钟,题型分为选词、读句、表达三个方面。对于不同题型的每个知识点,都比较套路。考生可以按照题型顺序来做。对于模棱两可、不确定的问题,快速选择答案。逻辑部分,35题,建议参考时间35分钟,涉及三类题型:图形推理5题,判断推理10题,类比定义10题。图形推理和定义类比部分比较简单,建议考生在做题过程中注意做题速度;判断推理部分会涉及两个不同的考点,可能性推理和必要性推理,你可以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解题。数量关系部分的10题,建议做题时间为15分钟。但是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在有效时间内完成这一部分的所有题目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与能得分的常考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和这些知识点相关的题可以先做。数据分析部分相对容易得分。建议考生做题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对于每篇文章中常规的四个问题,要优先考虑。每篇文章中的综合判断题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整体时间灵活调整。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倒序分析问题,选择答案。如果数据分析整体时间比较紧,可以适度去掉。领取公务员考试资料
哈西哈西哈西
1. 言语理解模块(35分钟)在这一模块当中,建议大家不要纠结太久,比如说其中的选词填空,很多同学本来选对了,可是一花时间纠结一下,却改成了错误的选项。所以在这四十道题目当中,不建议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做,平均下来35分钟(理想状态)。2. 数量关系模块(10-15分钟)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在这一模块,往往是很多考生选择放弃的模块,可是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数量关系分值比较高,另一方面,选项还是比较平均的分布,做出一些题目,剩下的结合已选的选项做出判断,还是能够保持较高的正确率。而且正因为数量关系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很多人选择了放弃,所以想要去与别人拉开差距,数量关系就是一定要做的模块。建议的时间十分钟左右。如果是副省级的考试,数量关系有15道题目,可以适当的多花一些时间:10分钟至15分钟(最多花费时间)。3. 判断推理模块(35-40分钟)在这一模块当中,有简单的题目,也有难度比较大的题目。比如说图形推理,往往第一眼能看出来,就差不多能够判断选项了,看不出来的话,花再多的时间,可能也是在做无用功,所以图形推理一般一道题目都是在一分钟以内完成。逻辑判断模块,需要同学们去寻找题干本身存在的逻辑主线再去做一个推理,有些题目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平均下来大概一分钟左右一道题目。共四十道题目,建议花费时间35分钟(理想时间)至40分钟(最多花费时间)。4. 资料分析模块(25-30分钟)在这一模块当中,对于很多已经备考的同学来说,难度并不算特别的大,经过大量的专项训练,无论是阅读的速度还是做题的正确率都有着一定的保证。所以四篇材料二十道题目,建议的花费时间在25分钟(理想状态)至30分钟(最多花费时间)。5. 常识模块(5-10分钟)最后的阶段还有一个常识模块,很多考生们在这一模块还是比较无能为力的,而且往往平均下来正确率可能只有百分之五十,所以在这一块就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了,建议5分钟至10分钟即可。
幸福家居
申论和行测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想要提升分数都不容易,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和练习。首先,行测题型比较多,练习的时候需要提升我们的做题速度,增加准确度才能够提高分数;申论虽然不用担心写不完,但是申论想要作答的出彩是比较难的,需要我们有更多的知识积累,需要我们有作答题目的一些正确的方法。其次,行测想要提升需要大量的练习;申论想要提升需要大量的总结。综上,行测和申论要说难,只要学了,都是可以学懂的,不学,就会很难了。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的功能。
飞翔飞飞
一、常识判断(建议5分钟)题量(15-20题)常识判断是考查各个方面知识的积累。所以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需要在此浪费过多时间。因此在平时练习中,我们只需要做完后多看答案,多多积累一些知识,以求在考试中如果遇见这些曾经做过的题,我们可以把分数拿到手中,让我们曾经做过的这些题目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二、言语理解(建议35分钟)题量(35-40题)言语理解是对我们语言表达综合能力和文字词语基本功底的检验。这一部分大家在做题的时候,除了认真细致以外,选错的题注意多看答案,做对的题也要学会看一下其他三个词语答案,记住另外三个词语答案的词性、意思、用法,积少成多,这样才能迅速增加我们的词汇量,扩容我们的词语储备。做这一部分时,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依赖于我们的语感,在考试中出现的词语,咱们大部分都能在平时的模拟中遇到。在做归纳的言语理解时,要找准关键词,例如“说明了什么”“提示我们”“最核心”等等,每个关键词所要求的答案风格并不是一样的。所以,要多多总结,总结出每一个问句关键词所对应的答案风格类型。三、判断推理(建议35分钟)题量(35-40题)这一部分分成了四个部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除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大家在这个阶段要注意训练自己的薄弱项。比如说有些人感到图形推理很棘手,这里建议大家看看这篇文章《2018年公务员联考行测图形推理考点盘点》,掌握图形推理的常考知识点,然后多找题集中突击一下,让自己掌握都有哪些比较常见的类型,使自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快的突破。其他三部分亦是如此。我们在做这一模块时,要注意做题顺序,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就会事半功倍。每个人在判断推理这一模块的四个部分里面,所擅长的部分都不一样,我们就先做自己擅长的那一部分,做自己最有把握的那一部分。这样在我们做完言语理解有可能懵圈的时候,转做判断推理这一大模块,就能够有一个思维非常清楚的开始,才不至于陷入手忙脚乱中。四、资料分析(建议20-25分钟)题量(15-20题)很多人在面对这个模块时会陷入一个误区,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这个太过麻烦,对这15或20道题都会有多多少少有些抵触情绪。其实,静下心来,我们可以仔细琢磨琢磨行测这五大模块,你会发现资料分析是唯一认真做就能够做出来并且能够做对的部分,而且分值也比较高,但就是有些麻烦。所以在这一部分,我们要让自己沉下心来,戒骄戒躁,不防多花5分钟时间细心答题,千万不要怕麻烦。五、数学运算(建议10分钟)题量(10-15题)当你做一套稍微有些难度的题时,做完前面的四个部分,你会发现可能只剩下十分钟左右来做数学了。因此,你可以把数学时间列为机动时间,无论剩下多少时间,对于数学都是恰当的。大家都知道,数学运算题,你全部做完可能需要半个小时乃至更多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对,这是一个亏本的买卖,所以最好把数学放在最后。这部分题在练习时就只做自己有兴趣的、有把握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正确率,而且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感觉做不出来就赶快做下一题。当你做出几道题时,时间就差不多了,这时候就要“猜”了,答案中不能有空,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适当地“猜”答案,还是有一定的几率“猜”对的。最后,还有一些时间空余是用来填涂答题卡的。注意了!不是让你最后留出10分钟来涂答题卡,而是答完一个或几个模块后就要涂卡了。想着先答完卷子再涂卡,是行测的最大忌讳,万一卷子没答完,答题卡也还没涂,行测就是0分了。总之,希望大家注意把控时间,不要在难题上浪费自己的时间,也别让自己熟悉的题型丧失得分的机会,合理安排作答顺序,明确什么时候该干什么,那么在考试中就会游刃有余,也才有可能得到最多的分数。
大嘴小鲨鱼
行测的做题顺序:1、言语理解2、数字推理3、数学运算4、判断推理5、定义判断6、类比推理7、逻辑判断8、常识判断9、资料分析一、这九个部分最合理的做题顺序怎么排?(写序号就行)答:首先我要明确的告诉你,做题的顺序每个人不一样,这是根据自己平时的基础和习惯而定的,所以我说的不能代表所有人,和你说说我个人的习惯吧,我的顺序是2,3,9,1,5,7,4,6,8为什么我是这个顺序呢?因为我本人数学部门稍强一些,所以我喜欢先做数学部分,而这数学部分如果你算的话基本上能拿分的,并且你做完之后自己心里也会知道到底是做对了还是做错。资料分析是因为他也是算的,所以我放在前边了(占的分值相对来说比较大),因为考试120分钟140道题(各地不一样)所以时间比较紧,越快到时间越会紧张,越紧张计算就越会出错,并且在考试结束之前的5-10分钟,头脑会一片空白,呵呵。所以把能算的先放前边做,然后做言语,因为言语占的分值比较大。至于后边的定义啊,什么类比啊,都是比较简单的。所以放在后边,像常识啊,做了也不一定对,就放最后,如果时间紧的话,还可以蒙。二、发卷后开考前几分钟做哪种题型最合理?答:开卷后开考前那5分钟最好做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一般这5分钟可以做7-8道题,如果你再现翻找后面的题做,那样是浪费时间的,并且从原则上来讲,考前那5分钟是不让答的,所以要偷偷的小动作先可前面的做。三、常识判断是不是要放到最后做啊?答:常识我一般是放在最后做的,因为常识部分就算做了也不知道对错,如果是法律部门还好些,但是各个省的省考考得很杂的,什么都有,人文啊,经济啊,乱七八糟的。所以留在最后,如果时间不够用,就蒙上。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