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lily
申论报道也就是新闻稿各部分的格式分别为:1、标题,简明、准确的概括新闻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2、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主要作用是简要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3、主体,是新闻的主干部分,利用事实充分体现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充,主要的写作思路有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4、背景又被称为“事实背景”,其目的在于帮助受众理解新闻的内涵,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有时也可以省略。5、结尾,结尾体现在事实之中。申论命题结构:1、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它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时限,作答总时间为180分钟,建议阅读材料50分钟,作答13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2、给定资料范围材料约三四千字,内容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均有涉及,一般都是社会热点或者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即背景不生僻,具有普遍性。3、申论要求(1)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50字),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用一定的篇幅(大约350字),提出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就所给定材料反映的问题,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200字),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希望能帮助你还请及时采纳谢谢
kokomi0827
01 新闻稿的格式分为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标题高度概括,抓人眼球;导语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主体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结语是最后一句或一段话;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 新闻稿是公司/机构/政府/学校等单位发送予传媒的通信渠道,用来公布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通常会用电子邮件、传真、书信(电脑打印)形式分发予报章、杂志、电台、电视台(电视网络)、通讯社的编辑,亦有专业公司提供分发商业新闻稿的服务。不少新闻稿是通知各大传媒有关记者招待会的消息。新闻稿异于新闻,新闻稿是鼓励新闻记者在该题材上撰写的稿件。 新闻稿的格式如下: 1.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如: 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 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幅题) 双行标题。 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如: 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 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如: 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 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 (2)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如:“全国第一家由个体户与港商合资经营的企业——大连光彩实业(合资)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4月13日正式开业。”这是《经济日报》1985年4月18日发的消息导语。 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如“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心绒可以做夏天穿的裙子吗?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灯芯绒中,就有这样新奇的品种”。(新华社1980年7月16日新闻稿) 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一盆盆翠绿欲滴的麦冬、松柏、万年青和盛开的鲜花装点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全国妇联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联欢会。中外妇女1500多人欢聚一堂。相互握手问好,亲切交谈,共同庆祝‘三八’妇女劳动节”。(新华社北京1988年3月8日电) 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如“今天,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正式生效了。从此,脑力劳动成果被无偿占用的历史在我国宣告结束”。(新华社北京1985年4月1日电) 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如“女青年杜芸芸到上海司法机关,要求将继承的十余万元遗产捐献给国家,她说:‘我还年轻,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我愿意将这笔钱来支援国家的四化建设’”。(《文汇报》1981年9月29日)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4.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 5.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范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述职报告大会成功举办 (标题概括活动主题) 20xx年3月9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在管理学科楼报告厅举行了学生干部述职报告演说大会。学院团总支书记孙启老师出席大会,团总支学生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第一段: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主办单位参加人员等信息简明扼要交代清楚) 述职报告大会共四项议程。首先是团总支书记孙老师讲话,孙老师对20xx年9月至今的学生会工作作出了总结,并希望每个部门都要有新的展望和计划、新的作风以及新的改变。大会的第二项是由团 总支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为上学期表现优秀的部门之星颁发奖状。大会的第三项内容是团总支各部部长以及抽签决定的学生会各部部长分别围绕各部门的工作简介、工作总结和工作展望进行述职演说以及答辩。团总支下设两个部门以及学生会下设九个部门的部长分别进行了述职演说及答辩。各部门的述职演说结束后,大会进行到第四项议程:团总支副书记彭洋洋以及学生会主席团代表孔婷婷发言,他们对各部门的工作表示肯定,并针对各部门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中间部分总结概括活动细节或者活动步骤,该详细的地方展开介绍,该总结的地方概括归纳,) 述职大会的成功举办,旨在总结过去,计划未来,同时团结全院学生...
BuleS天之蓝
1. 活动方案关于……的活动方案开头:背景介绍活动宗旨: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与人员:活动安排:活动要求:2.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开头:背景介绍主体:具体设问(可选填空、选择或简答等形式)结语:感谢您的配合!3.工作计划关于……的工作计划称谓:开头:背景介绍,引出计划主体:具体安排结束:提出要求4.指导意见关于……的指导意见对象:开头:发文事由、发文目的主体:分条陈述建议(根据字数合理分段)结尾:提出要求发文单位发文日期5.宣传稿关于……的宣传稿(或灵活书写)发文对象:开头:发文事由、发文目的主体:根据题干、材料确定(多为对策)结尾:呼吁号召发文单位发文日期6.倡议书关于……的倡议书(或灵活书写)发文对象:开头:发文事由、发文目的主体:倡议事项结尾:呼吁号召发文单位发文日期7.发言稿、讲话稿关于……的讲话稿(发言稿)称呼:开头:开场白(问好、自我介绍、表达心情)、发文事由、发文目的主体:根据题干、材料确定结尾:总结致谢8.简报简报开头:发文事由、发文目的主体:根据题干、材料确定结尾:总结或不写9.建议书关于……的建议书发文对象:开头:发文事由、发文目的主体:分条陈述建议(根据字数合理分段)结尾:恳请采纳发文单位发文日期10.新闻稿灵活书写(亮明主要内容)开头:发文事由、发文目的主体:根据题干、材料确定结尾:总结、呼吁等11.提纲一、标题:关于……的提纲二、现状、背景、发文事由等:1.2.3.……(由材料确定)三、意义、对策、经验等:1.2.3.……(由材料确定)……(注意体现纲目性)12.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开头:介绍会议背景、主题、时间、地点、与会人员等主体:会议主要内容、主要精神、基本结论、今后任务等(根据资料,灵活分段)13.通知关于……的(通知)发文对象:开头:介绍背景、引出主题主体:具体内容结尾:提出要求发文单位发文日期14.短文、短评标题开头:背景介绍、引出主题主体:分析问题、原因、影响、对策、发展历程等结尾:总结、回扣主题以上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常考公文格式,请大家牢记各类公文格式,熟悉贯彻执行的各类格式技巧,并在做题中灵活运用,取得更好的分数!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