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小咪
申论如何提分一直是一个难点,今天不说废话,直接上申论的提分攻略。小题首先明白申论题干是重要的,材料就是神,要点都来自材料,答的点全准确就可以拿高分,所以拿到试卷先看题再去看材料找答案,更快也更敏感。要学习申论的基本做题理论,掌握各个题型的解题思路,做答要求。如果还是不明白怎么答题,直接跟着阿甘上岸说课程去学,想要申论得高分,这个课绝对是绕不开的。老师会根据不同的申论题型讲解不同的解题方法,我跟着听完课后再做申论就逻辑清晰了很多,后面申论答题几乎都在要点上。自己也明确了各个题型做题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在整理答案时候的条理性、逻辑性、文字结构就还知道该怎么书写了,申论分数也是越来越高。还有就是做好日常积累,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一方面可以多看人民日报的文章,通过阅读党媒的文章,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机关文章写作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通过读报,提高阅读速度、积累规范表达、积累措施名句、理解热点内容,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另外一个多练习,经典的真题可以反复的做,参考课程讲解或者教材,批改自己的答案,彻底弄懂每个关键词的出处、摘抄的原因、如何撰写可以更加简洁规范。大作文大作文的秘诀就是多练习+多积累。每周可以写2-3篇,练练手感找找感觉,积累热点素材,多看看人民日报的范文,里面的一些分论点我们也可以去背诵借鉴,相信这样练习下来,作文的分数就不会低。
typical2006
归纳概括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考察的一种基本题型,相对其它题型而言难度较低。然而,不少考生并没有将这种基本的题目做好,难以拿到高分。原因在于,很多考生未了解到归纳概括题解题的关键环节,更没有掌握相应的技巧。仅是停留在浅层的材料阅读,简单地找出要点的解题层面,未深入分析材料的逻辑关系,也没有结合材料的大背景,难以抓住问题的实质,存在明显的解题瓶颈。本文将分析并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帮助广大考生提高解答归纳概括题的能力。 归纳概括题解题存在的瓶颈。当前的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的作答材料往往“显得简单”。一般而言,考生在较短时间内都感觉自己能“读懂”材料,找出材料的明显要点。其实不然,很多考生并没有真正读懂材料。考生还需要去理清材料的逻辑顺序,并体现在答案的逻辑中;还需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并体现在答案要点上。如2011年国考副省第一大题第2小题的题目:“给定资料5”中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很多考生在解答这道题目时,都能把材料的要点找到。但是,最终写出来的答案并不符合判分的要求。一是答案的逻辑顺序不符合要求。理不清答案要点的逻辑顺序,其实质是理不清材料的逻辑顺序。材料中间有一句话“……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一般情况下考生会清楚这句话对理清答案逻辑的意义。因为,这句话道出了这段材料的逻辑关系是并列关系:段落前半部分是“治黄工程”角度,也就是“人为因素”;那么段落的后半部分即是“非治黄工程”角度,结合材料,也就是“自然因素”。读懂这句话,基本就得出了一个准确的答题思路,黄河安澜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为方面的王景治黄举措得当,另一方面是自然方面条件优越。再将具体的要点找出来,答题的基本思路与要点就出来了。然而,答案做到这个程度,该题还拿不到高分。
大灵灵小乖乖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201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科目一、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二、作答要求申论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三、申论介绍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问题、材料三部分组成。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材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材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材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现代汉语),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月想月乐
(1)主题选择:A:话题选择一般较为宏观、抽象,有比较强的“寓教于考”特点B:话题选择一般较为微观、具体,有比较强的“实务操作”特点(2)题型选择A:综合分析 贯彻执行(讲话类/短评类)B:提出对策 贯彻执行(工作方案/工作总结)(3)字数A:1000-1200字B:800-1000字(4)材料特点A:全文首尾段一般以理论型为核心,有重大理论政策为引导B:材料全文多为具体案例故事,考生需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对案例的概括能力省考申论A、B卷在考察能力方面有哪些不同呢?根据国考申论大纲来看,副省级岗位能力更侧重于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以及作文偏难,重视考生的思考能力,而市地级的岗位则多考察贯彻执行题目。
誓吥錵訫
申论AB卷没有难易的区别。AB卷设置主要就是针对不同岗位而言的,在测查区分度是非常明显的。
2018年A卷主题为“人才流动”,和今年年初各地爆发的“抢人大战”热点紧密结合,而各地“抢人大战”看点就在于省市制定的人才政策,这也契合岗位招录面向的职位;A卷在考试形式上基本沿袭了之前几年多省联考出卷形式,试卷册主要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三道非作文题和一道话题作文;非作文题有归纳概括、解释分析和贯彻执行题组成,作答难度与2017年基本持平,作文题以“繁琐”与“简单”话题进行考察,双主题词话题作文的命题风格得到延续。
2018年B卷主题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这与十九大热点、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热点契合,这与基层乡镇发展息息相关;B卷在考试形式上也与A卷极为不同,试卷册分为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个部分,而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采用逐一对应方式呈现,即给定资料1后附有第一题,以此类推;题型设置出现了启示分析、归纳概括+提出对策、贯彻执行(两道题)等,没有作文题目,题目的命制仍是多省联考出题,采用试题与福建省考乡镇(B类)在题目难易程度上相对A类稍显简单,风格和侧重点均与历年省考申论侧重点相似。
【干货总结】AB卷在主题选择上以前一年和本年度热点紧密结合,凸显分级测查岗位工作性质不同的内容,A卷侧重省、市宏观政策类主题;B卷侧重乡镇发展、精准扶贫等内容的考查。命题形式上A卷采用沿用之前考查形式,B卷采用材料与题目逐一对应形式,题目类型,B卷不考作文,非作文题型出题形式和作答较为规范,作文沿用话题形式进行考察。
备考建议
1、掌握基本的做题技巧,就题目命制和做题方法而言,AB卷做题的基本方式没有脱离申论的基本做题技巧,打好基础才是王道;
2、重视历年真题的学习,考生虽然不确定自己未来申论考A卷还是B卷,且真题不会在原模原样考,但真题仍有价值,可以通过真题把握省考出题的难度、出题人的命题思路等,对于备战考试是十分有用的;
3、关注热点把握时政,紧扣时政是申论命题的特点,AB各有侧重,因此考生备考时需要关注国家、区域发展的大事热点,还需要了解基层政策的变化,且不能局限与了解本省的热点,还得放眼社会和全国近一两年的热点事件。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