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1

叶丽美11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唐僧是公务员考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晓峰1124

已采纳

公务员考试题唐僧姓唐。

考公务员的好处

(1)公务员考试是除了高考外的最严格、最公平的考试。考试这个制度被发明后,真是让普罗大众爱的不行,可以说考试选拔都是比较公平的。公务员实行公开化招考,只要符合条件均可报考。

(2)大范围、全专业招考,全国所有省份、所有城市招考,不论你是清北、985、211还是一本、二本、三本的本科生,或是专科升本科,有无工作经验都可以报考,都有适合你的岗位。你可以是三流学校毕业、可以不是学生会主席。

二公务员如何学习

(1)公务员的考试复习可分为三个时间段进行或者称之为三轮复习法。第一轮是熟悉教材,掌握考点。用一个月的时间仔细研读,做到举一反三,将基本的知识和解题方法吃透。第二轮复习是做题和听讲义相结合。

(2)看公务员考试讲课的视频。第三轮复习安排的时间一般是半个月左右。这一阶段主要是回顾、归纳和总结,并且针对常识判断和时事政治要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学习了。针对申论这一时期每天都要练习写上两篇大论文,写完之后交给专业的老师查看批阅。

唐僧是公务员考试

187 评论(10)

zhijuan0628

公务员考试不是西游记中的人物是唐僧。

唐僧指的是唐代的僧人和尚,是一个群体的统称,并非特指,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特指的西游记里的三位徒弟,而公务员考试哪个不是西游记他们的师傅应为唐三藏,或唐玄奘,而非唐僧,故唐僧不是西游记里的人物。

国家公务员考试注意事项

1、必须严格遵守考试所在地的疫情防控要求,配合当地考试机构及相关部门做好考试疫情防控工作。

2、必须带齐准考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方可进入考场。进入考场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

3、监考人员将在考前20分钟左右宣读有关的考试注意事项,建议考生提前到达考场。

4、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答题卡印制在试卷封底内页,考生答题前请沿裁切线先行撕下,并在配套答题卡上作答。卷卡不一将影响考试成绩。

5、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律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申论一律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作答。报考人员自备橡皮、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

6、严禁将手机、计算器等各种电子、通信、计算、存储或其它有关设备带至座位,否则将按《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7、考试开始30分钟后,不得入场;考试期间,不得提前退场。

8、不能将试卷、答题卡、草稿纸等带出考场,不能损毁试卷、答题卡,否则按有关规定取消该科目考试成绩。

9、不能在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不能在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否则按有关规定取消该科目考试成绩。

162 评论(14)

lostangelus

现在有他事业有成,已经有了自己温馨甜蜜的家庭,并且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86 评论(11)

福娃小宝贝

佛教,自传入中土后,大放异彩,与儒家、道教合称“三教”,延传至今,影响深远。佛,是觉者,是拥有通透的大智慧的人,他指点度化众生。

寺庙,是佛教信徒修行之所,多隐于深山偏僻之处,是许多厌倦红尘喧嚣人们心中的一方净土。

皈依佛教者,或为僧,或为尼,自我修行,务求超脱生死疾苦,免去诸多烦恼,探查生命、宇宙的奥秘,终得解脱。

当今世界,相比以前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纷乱,更具诱惑。有人乐在其中,享受花花世界的欲求,有人则渴望脱离,寻找心中安宁的乐土。对那些厌倦红尘俗世的人来说,卷卷经文,渺渺佛音,是向往生活的样子。

从小便有佛缘

释明心,生于1980年,他的家位于浙江省永嘉县的一个古镇,镇子并不大,但景色宜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古朴的街景风光融合为一体,显得平静祥和。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百姓,这里的人们朴实、勤劳、融洽相处。释明心一家人在这里生活得其乐融融。

释明心小时候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在远离人群的地方,他享受这样的宁静,这时候,即使什么也不想,将头脑放空,心中也似乎有特别的感悟,只是,这个时候的他,还不知如何表达。

镇上是有宗教传入的,但释明心只见外来宗教的信仰者在教堂礼拜,却不见佛教僧侣。即使见到了,也不过是穿着出家人的旧衣袈裟来招摇撞骗的。

镇上的人见得多了,自然不喜欢,认为他们就是好吃懒做的叫花子,对佛教和僧人,有很大的偏见。

在这样的环境下,释明心其实并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出家人,也不了解佛教,他对佛教的认知,都只是来自于书籍。

他对书中描述的佛教思想很痴迷,对佛家的生活很是向往,只是没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

伴随着释明心一天天长大,他读的书越来越多,想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他喜欢欣赏自然,看晴空,看明月,看花草,看生灵。这些常常会引发他对人生意义、宇宙奥秘的思考。

小小的年纪,释明心就在探寻人活着的真正意义,他要做一个明白人,而不是浑浑噩噩地度过今生。在不知不觉间,释明心的心智一步步在不自觉间向佛教靠拢着。

偶得佛音灌顶

1999年,释明心在家人和朋友的劝导下,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并在百余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功地被录取了。

在父母的眼里,这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待遇好,又离家近,他们很希望释明心安稳地守住这个“铁饭碗”。

可是在释明心的心里,却十分抵触这份所谓的好工作。他每天的工作内容枯燥无味,每天处理那些相似的事务,甚至可以想象未来几十年的样子,和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场景。

这不是释明心想要的生活状态,这不是他追寻的人生意义的答案,他渴望远离这样的生活状态,但这个时候的释明心依然没有方向。

终于,就在释明心迷茫之际,遇上了一曲佛音,简单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配上悠扬的曲调,竟有冲击心灵的效果,一时间,释明心仿佛看到了深山古刹,看到木鱼钟鼓,看到青烛黄卷,这不正是他所向往的生活吗,释明心觉得自己被治愈了。

释明心这一刻似乎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他找到了方向,他想要去找寻那片一直等待着他的净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辗转终入佛门

尽管释明心心有所许,但他也知道,如果真的剃度出家,遁入空门,家里人是如何也不会同意的。释明心不想让父母伤心,也不想因此放弃追求,他又一次陷入两难之境。

终于,释明心实在难以控制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他来到了天台国清寺,他想放下俗世的一切,在这里修行,但事与愿违,他很快就被父母找到并强行带回家中。

有了这次的经历,释明心更加收不住心了,坚持要出家修行。父母对他的行为很是不解,一直劝解他,希望他能打消这个念头。

每次提到这个话题,父母几度崩溃痛哭。释明心不愿父母为自己伤神,只好将出家的事搁置了。

机缘巧合,释明心遇到了少林寺的方丈释永信。释永信眼光独到,他见释明心颇有佛像,认为今生应当与佛结缘,若能皈依佛教,他日可成善果,便劝他进入少林寺修行。

释明心一开始还是担心家人的态度,并没有下决心,释永信就不厌其烦地劝说他。释明心终于被释永信的坚持打动了,他选择报考中国佛学院,去那里进修学习。

释明心的决心,最终获得了父母的许可。释明心终于过上了他向往已久的生活。

释明心在佛学院的日子很快乐,他除了研习经书,还经常打篮球,玩游戏,也会在社交平台交友,分享自己的状态。

在2009年,释明心得偿所愿,在永嘉县的妙智寺正式剃度出家。很快,释明心的故事走红网络,网友们看到释明心的照片,都被他的长相吸引,清秀的面容,大大的耳垂,不少人觉得他很符合唐僧的形象气质,便给他取了“当代唐僧”的外号。

释明心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安居之所。他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生活中红尘中的我们是否也有追寻心中一片乐土的向往呢?

当疲惫的时候,当受伤的时候,当迷茫的时候,又如何化解心中的情绪呢?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吧,只要是适当的方法,我们都应该尊重的,就像我们尊重释明心的选择一样。

或许我们不会像释明心一样远离人群,寄身深山古刹之中,可是,不是有人说过吗,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只要自己愿意,即使在纷乱的俗世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修行,依然可以追寻心中的净土。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祖拈花,迦叶含笑,禅宗讲顿悟,这自然不是凡人俗子能够企及的境界。但是,世俗之人只要秉持心中美好的信念,又何须执着于正果呢。

18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