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然回首千百度
【历年试题】农夫有一只鸡,每天下一个蛋,他想要鸡下得多一点,每天给它吃很多,结果鸡很肥,下的蛋却比原来少了。请谈谈对你的启示?(2012年2月25日国家公务员考试山东国税面试题)
【试题类别】综合分析之故事寓言类
【考查要素】考查考生理解故事的能力和从故事当中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解析】
寓言故事中,农夫为了让鸡多下蛋,采用了多喂食的方式,结果是农夫投入增加,但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以下哲理:
第一,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破坏事物发展的规律,只会取得反效果。寓言当中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我国之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之前一直采取的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在资源和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导致我国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因此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要求生产模式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
第二,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急功近利的心态都是要不得的。我们总是想尽快的完成目标,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片面的追求高效率,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我让想到了我国曾经出现过的山寨白宫和山寨天安门,表面上来看是发展了当地的旅游经济,但由于这些建筑本身缺乏创新性,结果只能给当地带来短期的经济利益,对当地经济的长期发展并无帮助,反而是在建设这些建筑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当地政府急功近利,只看到了短期的的政绩和短期的高回报,而忽视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
第三,对于公务人员来讲,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尊重规律,合理利用规律,才能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合理有序的展开。公务人员服务的对象是人民群众,我们最应该了解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公务人员应当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认真总结群众工作经验,深刻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改革和完善群众工作方法,提高为群众服务的实效性。同时,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群众工作的目标,以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得保障为目标,一切工作从群众利益出发,才能真正使发展的成果与人民共享。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真正得到实惠,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才能实现。
相关阅读
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专项专训辅导:银行监督委员会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公告汇总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专项专训辅导课程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21天起飞套餐
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差异性专业化面试课程
优异空间
公务员面试考试:综合分析类-哲理寓言警句题其实在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哲理寓言警句类的分析题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题型。这类题目往往是在题干列出一句名人名言,或者简述一个发人深省的寓言或历史故事、或者摆出不同人对同一事实的相反观点等要求考生就此谈启发、谈感想。这类考试在考查考生综合分析、思辨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考生的知识储备,因为知识储备越丰富,对于题目给定故事、语句的理解才能更深入,在回答问题时也能使答案显得更深刻。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的寓言、警句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情形下产生的,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在保有其原意的情况下,还要尽量跳出那些历史条件的限制,更多地去联系当下,从而使得答案更生动和列有现实意义。根据哲理寓言警句的特点,可以将此类题目分为以下三类:言语类、故事类、思辨类。首先说一下言语类的题目是指给定一句特定的言语要求考生进行分析的题目,这句言语可以是当下的流行语,也可以是名言警句。作答这一类题目通常是先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然后进一步辨析这句话的合理和不合理的成分,最后联系实际或自身谈谈感想。故事类的题目一般要求对题目给定的故事进行分析、解读,指出其内在深层次含义,并可以由此抽象为一般的哲理,与实际相结合。作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正确阐述一下故事说明的道理,然后结合现实生活简述一下故事说明的道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最后可能联想到我们当前一些工作的开展,说明其借鉴意义。思辨类的题目中给出几个观点或是几个选项,要求考生选择其中最认同的观点,或者你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此类题目虽然题干中的设问一般会比较简单,但考生在答题时却不能简单答之,还要详细地谈一下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一观点或者为什么认为这一项是重要的。作答此类题目旧地,首先可以站在辩证的观点上说明事情都是对立统一的。然后就题目中的观点或语句进行逐一分析,最后结合现实加深观点。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