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70

sally7juicy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陕西省17年公务员考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r.白马王爷

已采纳

公务员考试部分ABC类。

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比较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一般集中在每年10-11月份。

国家公务员,即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总数已超53万人,最热职位竞争比达到2320:1。2017年补录4127人,11省份国税局职位空缺超百。

2019年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公布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根据公告,2020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将于2019年11月24日举行,报考者可在2019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提交报考申请。

2020年1月28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通知,为贯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2020年度国考考试录用、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面试时间推迟,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相关信息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与《申论》两门。

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07、2008、2009、2010年国考都是140题,2011年为135题,要求在120分钟内完成,满分100分;《申论》满分也是100分,要求在180分钟内完成。《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与常识判断五个部分。

《申论》往年一般包括5~6道大题,分成“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和“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两种情况,更加重视对这两类考试不同能力的考察。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试没有指定教材。有关情况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相应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的考试大纲。

报考中联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对外友协、外交学会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语等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请在各部门网站查询。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人员,还将参加专业科目考试,考试大纲请在中国银监会网站查询。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公务员考试

陕西省17年公务员考试

254 评论(14)

大眼睛鱼儿

现在全国各地为了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到本地,为本地的发展作出贡献,所以现在公务员考试或者事业单位考试,基本上不再有户籍限制,陕西省同样如此。

174 评论(10)

piaopiao1234

可以的。现在公务员考试一般很少有户口的条件,只要你符合招录公务员的条件,就可以报考的。

122 评论(9)

稥油菋精

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3,概括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产业着力点(1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50~100字

参考答案: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产业着力点:

1、采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采取财政、税收等措施,发展节能服务产业;

3、组织开展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发展再制造产业;

4、加强环境保护,发展新能源和生物质能利用。

第二题、给定资料4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简要陈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150~200字。

参考答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指:梳理生态发展的理念和意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走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特色之路,实现农民增收。1.发展茶产业,政府投入专项资金,促进健康发展;2.将传统制茶升级为现代化产业;3.发展以茶为核心的民间艺术,茶园生态观光旅游品牌;4.建设茶园景观等工程设施,发展乡村旅游。因此,保护好绿水青山,发展生态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第三题、给定资料5所反映的丹麦发展模式,对我国的绿色发展有哪些可借鉴之处?(20分)

要求:内容精确,切合实际,200-300字。

参考答案:

一、完善组织机制。成立专门机构,设立政策委员会。

二、完善政策法规。1.再生能源领域,利用财政补贴,价格激励和税收,减免政策推动再生能源入市场,调动社会力量,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2.运输领域,电动车免税,提高生物燃料使用比例,鼓励自行车出行方式。3.建筑领域,拟定严格划分的建筑节能标准,对节能改造进行补贴。要求新建建筑必须遵循能耗指标,并引入“节能账号”机制。

三、加强世界合作。公私部门和社会各界之间有效合作,在商业中融合自上而下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解决方案。

四、加强宣传教育。坚持全民启蒙式的“平民教育,通过创造全民精神”正能量而达到物质“正能源”,从而完成绿色升级。

第四题、请根据给定资料1和2,总结现有秦岭生态保护系列举措,并就此提出自己的建议(25分)

要求:总结全面,内容具体,切合实际,200-300字。

参考答案:

现有举措:1.完善法律制度,制定并不断修订法规条例;2.形成保护制度,省市县积极落实。成立机构,制度考核办法,分配任务并落实监管责任,形成长效机制;3.建立执法队伍,加强执法监查,推进规范化管理;4.加强综合整治,严厉处罚,坚决取缔,加大投入防治污染;5.发展生态产业,实现双赢;6.制定问责规定并落实问责制度;7,唤醒环保意识,开展志愿者公益活动,畅通媒体平台,全社会参与。

建议:1.制定、修订并细化相关规定,推进保护工作法制化;2.加大问责监管力度;3.层层分解任务,细化目标,推进保护工作全省一体化;4.加强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消除污染;5.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乡村;6.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利用媒体,开展公益活动,唤醒意识。

第五题、请以某环保公益组织的名义,以“从我做起,打造大美秦岭”为主题,写一篇致全省人民的倡议书(30分)

要求: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流畅,300-400字。

参考答案:

从我做起,打造大美秦岭

全省各界朋友们:

秦岭作为我国天然的生态屏障和地理分界线,不仅是我省的优势资源,更是我们中国的“父亲山”。然而,秦岭当前也面临着生态危机和挑战,依靠政府铁腕保护的同时也需全社会参与其中。为此,我们倡议如下:

一、我们应牢固树立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意识,尤其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具体到小事里,出行中不乱扔垃圾;

二、我们应积极投身植树、环保等各类志愿者活动中;

三、我们应努力发挥自身宣传作用,利用自媒体等平台;

四、我们应认真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贯穿于日常生活;

五、我们应感染、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促进更多参与。

朋友们,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打造“大美秦岭”和“美丽陕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XX环保公益组织

X年X月X日

第六题、给定资料1中提到“这样的自然生态美景,谁都不能破坏”,请以这句话为主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观点明确,见解深刻,论证充分,结构合理,语言流畅,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示例一:

打造山水中国 共筑生态屏障

——从总书记考察秦岭的指示说开去

茶香飘溢,南麓秦岭。生态绿茶鼓起汉水人民的钱袋子;八水环绕,北麓秦岭。再写盛世“八水润长安”,让群众看见蓝天,听得鸟鸣,盼得幸福。一南一北的喜悦,是“父亲山”秦岭无私的馈赠,是二千万秦岭人的日夜坚守。精心的保护,如画如诗。正如2015年2月总书记考察秦岭时指出“这样美的生态环境,破坏不得。”如是,生态环境是发展之基,是民生之福,是复兴之愿,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底钱,必须筑牢生态屏障,打造山水中国。

打造山水中国,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之基。只有底线原则,没有从头再来的说法。长期以来,部分地方发展目光短浅,引进粗放工业、落后产能,表面上看地方经济发展,但工业污染、水源污染、环境污染......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不仅难以四线经济持续发展,更将付更大的代价来投入治理,得不偿失。正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兵库县为了发展港口工业,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石化企业,短期内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工业污染、海洋生态破坏,让日本兵库县成为“环保错位的反面典型。正如日本专家所言“这

样污染治理需要100年”,停工停产,投入巨资,让日本兵库县再发展起来。日本兵库县的例子再次印证,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基础,不可能超越生态环境搞特殊发展,更不能牺牲生态环境,搞“面子”经济。而相反,吉林省长白山湿地,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布局要求,依托长白山湿地资源,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打造生态产业,释放生态红利,让水美人间,共享发展。“生态美景,破坏不得”,我们必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发展底线,以“零容忍”的态度,打造山水中国,筑牢生态屏障。

打造山水中国,保护生态环境是民生之福。只有群策群力,没有单打独斗的说辞。2016年政府的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定位,绿色发展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总基调。要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生态文明”,“生态保护”瞬间从理论走向群众生活。虽然生态不能作为商品,但却是群众的必需品,更是人类发展的保障,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正如光明日报在采访著名企业家马云“你最担心什么?”,马云说“我不担心我的员工不努力工作,我只是担心我的孩子能不能河喝道安全的水”,一语中的。生态环境、生态产品是没一个人的必需品更应该梳理战略思维,鼓励群众参与,树立忧患意识,以积极“保护”行动来调动各方力量。

“山重水复”让人期待,“绿水青山”让人向往,让我们笃立信念,筑起山水中国,筑牢生态屏障,让香飘过秦岭,飘绿中国。

示例二:

生态美景不容破坏

生态美景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无私馈赠。蓊郁俊秀的秦岭为八百里秦川送来了风调雨顺;一望无垠的呼伦贝尔草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更新迭代;淡妆浓抹的西子湖畔又承载了几多文人骚客的传世经典……

自然生态美景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更是当今社会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条件。因此,我们必须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生态美景,任谁都不能破坏!

自然生态美景之所以不容破坏,不仅在于自然的馈赠孕育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和谐的生态环境承载了历代劳动人民丰产丰收的梦想。我国的农业传统历史悠久,靠天吃饭的质朴理念也早已渗透进入炎黄子孙的血脉,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向来都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方能带来秋收时的粮谷满仓,实现农人一年的丰收梦想。从东汉王景治理黄河时对两岸环境的保护,到如今“陕南茶园”这一富民产业的兴兴向荣,无一不彰显着保护生态美景的现实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绿色经济、生态产业的发展,自然生态美景不容破坏!

确保生态美景不被破坏,不断完善立法并加强“铁腕举措”的真正落实显得尤为重要。法律天然具有权威性与强制力,将保护生态美景纳入法律保障的序列,能在最大限度上防止破坏环境行为的 发生。例如,2007年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这一首部针对某一山脉的地方法案,走在了全国前列。并通过不断的调试修正,为秦岭的保护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除了立法层面的跟进,确保“铁腕举措”的落地实施同样不容忽视,秦岭沿线各级地方人民的政府的强力执行,也恰是《条例》得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必要保障。生态美景不容破坏,而且是任谁都不能破坏!要做到这点,势必要不断完善立法,并加强法律的执行力。

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普遍共识,方能从根源上确保自然美景不被辜负,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思想意识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如果没有形成广泛的意识共同体而空谈环保,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唯有通过大范围的宣传与鼓励,积极引导全社会加大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呼吁普通民众参与到环保事业之中,才是保障生态美景不被破坏的长远之计。西安市的政府正是通过组织大型公益环保活动,成功吸引了普通民众参与对秦岭自然环境的保护,让民众在植树、捡拾垃圾的过程中,真正树立并扩散了环保意识,助力自然生态美景的长期存续。

总书记在视察陕西时指出,“这样的自然生态美景,谁都不能破坏”。的确,生态美景不容破坏,不仅因为自然生态美景孕育了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更因为它承载了绿色经济的富民之路。唯有不断完善立法,加强执行,扩大宣传,方能久久为功,确保自然生态美景谁都不能破坏!

252 评论(15)

king独秀

一、公务员考试。

以下政策参考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政策:

有户籍限制,为陕西户口或生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受户籍、生源和毕业院校所在地限制,可以报考符合相关条件的职位:1.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报考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层次职位。

2.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法医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法医职位。

3.由陕西省有关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招募和选派,符合服务期等有关规定的四类“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考特设职位的。

公务员考试的岗位有的岗位是不限户籍,有的会因为照顾本省考生而限制户籍。关于不限户籍的岗位,这些基本上在国考和省考的省级和地市级单位岗位当中过,工作地点基本上都在省城和地级市所在的城市。并且,这些岗位会占到公务员考试岗位的很大比例。

比如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政府各部门招聘的岗位上基本上不会出现户籍限制,地级市政府的部门单位基本上也不会限户籍。关于限户籍的岗位,这些岗位基本上都在基层单位,一般在县区及以下乡镇单位中出现。比如,在少数民族县区,有些单位的招聘岗位只招收本县和本民族的人员,再就是贫困县及以下乡镇会在政策范围内进行本户籍地的人员进行考试。

二、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总的来说户籍限制比较多,但是,也得看单位的性质。关于不限户籍的单位,这些单位就比如说各大高校和重点医院,它们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时,只看中的是招聘人员的专业素质,一般不看户籍所在地。关于限制户籍的事业单位,这些单位一般都在市地级和县区级的事业单位,他们对于招聘人员的考虑上,大多会以本地人社部门的就业为中心进行考虑,所以都会主要以本地的人员为主。

总之,上面提到的问题,不管是陕西省的公务员还是陕西省的事业单位考试,都是分情况而定的,报考的单位不一样,具体的户籍限制也就会不一样。

24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