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50

童真记忆2008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广东公务员遴选考试视频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继续改一个

已采纳

能够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本来素质就已经很高了,而经过至少两年的实践工作以后,不论为人处事、组织协调、文字写作等各方面的的整体能力都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上级机关从基层遴选公务员,可谓是优中选优,能够考上遴选的,绝大多数是那些工作能力强、业务能力强,深得领导和同事们认可的人。目前的公务员遴选包括面向选调生和面向普通公务员招录,正是这些人及时补充了上级机关人才短缺的问题。

大家知道公务员事业编考试的竞争比较大,一个岗位往往出现几十比一、上百比一的招考比例,但这也远远赶不上公务员遴选的激烈程度。

这个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

一是遴选招录的人特别少。就拿中央遴选来说,从2010年举办遴选考试以来,每年在全国范围内的招录人数都是二三百人,近几年基本控制在300余人,你想想在全国范围内只招这么点人,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比如,2020年中央遴选考试,司法部办公厅职位招1个人,结果报了2500多人。这竞争何其激烈啊!

二是参加考试的人员素质特别高。正如前文提到的,参加公务员遴选的都是各级机关公务员或者选调生,这些人都是优中选优选拔出来的,很多还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或者大笔杆子,你想想,这些人去考试,竞争能小了吗。

公务员考试考行测和申论两科,而遴选往往只考一科,一张卷子,往往是三个或者四个案例分析。当然了,这里说的是普遍情况,个别考其他客观题的另当别论。

公务员遴选考察的三种能力非常明确,包括:政策理论水平、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其中,和公务员考试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政策理论水平,因为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答案大部分在材料中可以找到,而遴选的材料特别短,只有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知识储备才能作出比较好的答案

广东公务员遴选考试视频

203 评论(9)

双子座K先生

我给大家提出备考的十大建议:第一,做好规划、及早准备。有的人说,考遴选不需要提早准备,准备早了反倒容易忘,出了公告再看书,背一背热点就够了。君不见,有多少可怜的考生就是以这种状态去考试,结果一次考不上、次次考不上,真正成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我同事裸考次次都能进面?为什么小谁家小谁吃喝玩乐不耽误、没怎么复习就上岸了?对于这些问题,我只能说,人与人的基础是不一样的,运气也是不一样的,积累和运气这两样东西都没法刻意效仿,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踏踏实实地早做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要知道,那些裸考成功的考生,往往都是有关专业或者从事文字相关工作,写作水平、理解能力、理论基础非常不错的,功夫已经下在了平时,自然考前适当做些准备即可。但是对于我们个体而言,如果没有比较扎实的积累,要想主宰命运,就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了。因此,建议大家在准备遴选之始,就给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如果距离考试还有一年,就制定一年的学习计划;如果距离考试还有半年,就制定半年的学习计划,以此类推。计划越详细、越周密越好,当然要有执行力,每天学什么都要合理作出安排,并且付诸实施。事实上遴选备考并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一般而言,有三个月高效率复习足矣。第二,注重积累、水滴石穿。古人讲:积水成渊,积土成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需要积累,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建议大家准备一个本子,养成随手写、随手记的习惯,比如学习十九大报告,就要将报告里的经典句子记录下来。除了句子以外,好的段落、思想观点、文章结构、大小标题,都可以抄在本子上,这样久而久之就会积累一些素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的话文章是写不好的,平时的记录就是在为考试积累素材。第三,学通理论、夯实基础。理论就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这是大方向、大趋势之所在。虽然在以往的遴选考试中,直接考察理论的机会不多,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十九大以来的几个省直的考试,都出现了直接考察理论的题目。因此,对于党的理论必须高度重视,而这恰恰是许多基层朋友容易忽视的。事实上,我们学习理论不仅仅是为了应对那些直接考察的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懂了理论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无论在笔试还是面试中,都可以增加答案的高度和深度,这是非常出彩的。目前我们党和国家的理论进入了一个异常丰富的时期,建议大家在平时的理论学习中,万万不要走过场、流于形式,要真学、真懂;万万不能只懂微观,不懂宏观,只懂具体工作,不懂大政方针,只有这样才能夯实理论基础。第四,搞清政策、心中有数。政策是工作的基本载体,是遴选考试里最重要的内容。所谓政策,就是党和国家针对某一项具体工作提出的方针、思路、措施等,相比于理论,政策更具有操作性。一般而言,政策主要集中在中央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中,我们要搞清政策,就要把有关的文件学懂弄通,了解一项工作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政策是遴选考试命题的直接面向,很多时候所谓的“押题”也是在押政策。所以,遴选备考必须一项一项地研究,一项一项地学习,真正把这些内容搞懂。第五,留心热点、与时俱进。除了理论和政策以外,现实生活中还在不断产生新的热点,这些热点往往也成为遴选考试的重点内容,所以备考时要格外留意最新的时事政治>>>遴选时事政治考点栏目。遴选考试从来不回避热点和重点,如果错过了这些内容,可能导致备考的不全面。比如今年上半年(2017年)媒体集中报道了“塞罕坝精神”>>>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2017公务员遴选必考:塞罕坝精神(生态文明建设),这自然成为考试的一个热点内容,那么河北省直遴选就考了这个内容。又比如近日(2018年)比较火的“红船精神”,毫无疑问会成为接下来考试的重点,尤其是与之相关的浙江、上海,以及有开改革先河之历史的广东、福建等地更要特别关注。再比如十九大提出干部要增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也必定成为考试的一个热点。第六,研练真题,把握规律。考试之前研练真题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了解遴选考试命题的趋势和特点。不同的地方遴选考试的基础理论虽然大体一致,但是题型却不完全相同。题型的区别既有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不同的原因,也与招考传统、领导风格有很大关系,所以考试本身既有共性特征,也有个性特点。通过研究真题,可以找到命题规律,使复习的针对性更强。二是可以锻炼临场发挥能力。通过全真模拟的方式做真题,可以对自己的读题审题、时间安排、临场应变等方面进行锻炼,从而促进考试时真实水平的发挥。第七,掌握技巧,活用套路。我们反对靠套路和技巧答题,是因为过度依赖这些会丧失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导致无法应对题目的变化,但是这并不等于考试没有技巧和套路。我们要努力达到的状态,是让技巧和套路为我所用,既要有套路,又要有思路,在共性中体现个性。比如领导讲话,当然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可以看作是“套路”,但是如何在套路的基础上把讲话写好、写出彩,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思考和创造。因此,在备考中我们要努力去掌握各种题型、各种文种的基本要求和规律,把这些东西活学活用。第八,动手多写,动脑多改。这一点可以说在备考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却是许多朋友的弱项。许多考生平时课听了不少,书也看了不少,但就是不愿意动笔去写。殊不知,实践出真知——看得再多、背得再多,不真正动手写,不认真动手改,那还是得不到提高。但是看看书、听听课比较简单,写文章则需要脱离舒适区,改文章就更是要对自己开刀,我们都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所以往往把这个关键的环节给忽略了。第九,有的放矢,精准记忆。背诵是许多考生最常使用的备考策略,也是最容易用不好的。首先要搞清楚背诵的内容是什么。一般情况,可以背的东西包括精彩的句子、好的文章标题、热门的词句表达、重要的工作思路和措施、文件的框架等等,这个范围与前面提到的抄写的范围类似。有一些写得很好的范文也可以背一背,但是不宜背得太多。我之所以不建议多背现成文章,就是因为考试的时候容易被误导。事实上,我们很难碰到范文和题目完全一样的机会,一旦把背诵的文章原文奉上,几乎都是跑题了或者不切题了。所以背诵只是一个积累素材的过程,本身解决不了问题。对于背诵的内容,必须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予以应用,否则背得太多太滥,机械使用,遇到题目不分青红皂白盲目往上堆,那还不如不背。一句话概括就是:背得要精、背得要准,用得要恰到好处。第十,文采遄飞,妙手生花。一方面,写文章要尽量追求美感,善于运用修辞、引用等手法体现文采。另一方面,写字要规范,尽量美观、漂亮。

238 评论(10)

luoyue1231

1、做好考试整体规划。先了解遴选考试的特点、考试内容、考试要求以及考试大纲,对市级公务员遴选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切忌做考场小白,盲目报考。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岗位工作特点,估算出自己参加遴选考试的机会是多少次,适合报考的岗位有哪些,并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最优报考方案和备选方案。

2、建立遴选知识体系。一是做到笔面一体。从笔试来说,包括政策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文字表达,每一项都需要细分开来;从面试来说,包括履行职位职责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时还要加试职位业务水平。我们在备战市级公务员遴选考试时,应该笔试面试一体,不仅做到提笔能写,同时还要做到张口能说。二是做到知识的全面性。即深入学习市级公务员遴选考试大纲要求的所有知识点,深入学习党中央最新的政策理论方针。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方法论等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3、做到知行合一。一是夯实知识点。在备考遴选考试时,形成大的知识体系框架是基础,实战和题海演练是关键。面对一道历年真题,先思考是框架哪一部分的内容,看是否纳入了知识体系,如果有,就对应做好标记,并梳理清楚这个知识点的出现频率;如果没有,就要找到这个知识点的来源,详细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并纳入到知识体系框架中。二是锻炼口才。笔试考试通过后,面试考试也是重要的一环。成功的面试是口才、口才还是口才!在备考面试环节,可以通过专门的口才训练提升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4、做到人岗合一。必须坚持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坚持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毕竟遴选考试,更注重工作职责、工作经历和工作能力。对于考官而言,通过你对工作的认识,就能初步判定你是否深入到工作中,你有没有从工作中和机关大环境中有所总结和感悟,因此,要结合你具体的工作岗位和职责把所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做到人岗合一,才能实现人岗匹配。

237 评论(8)

六月之程

这要看各个省份的招考公告了,绝大大多数省份是仅仅面向省内招录的,但在个别省份比如广东省就面向全国的基层遴选优秀的干部,虽然面向全国遴选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因为促进人才要素有效流动也是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其实大家也都清楚在一些发展的比较好的城市对外包容度就会越大,城市吸引力也会越高,政策颁布也更超前。你想去哪个省份就多关注公告要求的遴选条件就可以了。

126 评论(13)

金凯瑞砖家

15-2016年遴选考试培训音频视频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15-2016年遴选考试培训音频视频 遴选(案例分析+公文写作)中公 基层干部之家公文写作实战(含领导讲话)

公文写作与处理

2016年陆续更新的视频音频

2015年其他机构视频音频

2015年遴选公务员考试笔试讲座

2015公务员遴选最新培训视频 遴选写作

2015年最新版策论文写作培训视频

2015年公务员实务培训视频

2015年公文写作与处理培训视频

2015年公共基础知识培训视频

2015年案例分析培训视频 案例分析讲义.pdf

214 评论(9)

芳菲七月

1. 公务员遴选考试备考建议:1)根据遴选的考试科目选择教材,夯实理论基础,梳理知识框架;2)结合近年2113遴选各科目的考题,了解题5261型及题量,掌握各类题的解法及技巧;3)定期选取考题或模拟题自测,了解自4102身的强弱项,进行专项复习;4)考前至少半个月根据考试时长及节点进行模考,提前进入应考状态。2. 以2019年中央1653遴选及选调公务员考试为例:1)笔试主要测试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处级公开遴选职位版和公开选调职位考案例分析与对策性论文一权科(A类),主任科员以下公开遴选职位考案例分析一科(B类)。2)面试主要测试履行职位职责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公务员遴选考试备考建议: 1)根据遴选的考试科目选择教材,夯实理论基础,梳理知识框架; 2)结合近年2113遴选各科目的考题,了解题5261型及题量,掌握各类题的解法及技巧; 3)定期选取考题或模拟题自测,了解自4102身的强弱项,进行专项复习; 4)考前至少半个月根据考试时长及节点进行模考,提前进入应考状态。2.以2019年中央1653遴选及选调公务员考试为例: 1)笔试 主要测试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处级公开遴选职位版和公开选调职位考案例分析与对策性论文一权科(A类),主任科员以下公开遴选职位考案例分析一科(B类)。 2)面试 主要测试履行职位职责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234 评论(11)

加杰特侦探

2012国家机关公务员遴选视频课程18_刘辉籍.wmv种子下载地址:别拿了资源不给分啊

288 评论(15)

我喜欢小吃

各省份的遴选公务员考试内容都会有所区别,具体的信息可以参照各省的公务员遴选公告,里面都会详细的说明。以往会有个别公告是可以全国报考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遴选是可以跨省遴选的,一般省内公务员遴选是不可以跨省遴选的。

8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