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9

暗了个然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李永新为何不考公务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78952146984里

已采纳

第1个故事就是自己非常的正直,有自己的想法,这个能力真的很不错,第2点就是在北大教育的时候也教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非常的厉害,第3点就是非常有才华,有能力,那么思考问题就是与众不同。

李永新为何不考公务员

169 评论(9)

孑子孓COMIC

北京大学收到了建校以来最大的捐款,捐款认识曾经的北大学子,现在中公教育的懂事长李永新,李永新这次给母校捐款10亿,这一捐款金额超过了以往捐款的人员,李永新捐款的是最多的,大家不禁要问,李永新的中公教育怎么这么有钱,让我们来看看中公教育到底有多少钱。

考公务员的同学们对中公教育那是非常的熟悉了,在早期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里,中公教育可以说是一支独秀,随着高校毕业生的不断增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公务员就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一个很好的就业渠道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永新早就开始往公务员考试培训方面投资,拓展了,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应为考公务员的岗位竞争非常的激烈,大家都报培训班,没报培训班的考上的几率比报培训班的低了很多,所以大多数的考生都会去报培训班,毕竟培训班对公务员考试的情况更熟悉,针对性更强,报了培训班,起步就比别人高了一些,所以报培训班的人非常多,李永新的中公教育也就成为了最大赢家,仅仅在2018年,李永新的中公教育就收入达60多亿元,在2019年成功上市,中公教育市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继好未来、新东方之后,第三家市值破千亿的民营教育公司。李永新也凭借着中公教育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 。

中公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大,赚的钱也越来越多,所以说,李永新能够给自己的母校北京大学捐款10个亿并不是多大的事情,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更加的多,就业的压力更加的大,所以大家报考公务员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竞争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说,中公教育的发展是不会缺少资源的,但要保持下去,就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教学质量,这样才能更好的生产下去,现在很多人都看到了中公教育赚钱赚得多,很多企业都瞄准了这一个方向,来进军这个产业,所以所中公也将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但总的来说,李永新是成功的,作为北大的学子,自己发达后,不忘初心,回馈母校是非常好的,不管他是真心的还是接着捐款宣传自己的中公教育,都体现了他愿意为国家教育事业投入的心。

200 评论(10)

末日女友CCCccC

中公教育非常挣钱,所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班非常多,而家长又比较信赖。

199 评论(13)

张小电1301

教育首富换人了。

在2018年年底的时候,中公教育借壳顺利上市了,上市之后一发不可收拾,股价持续上升,李永新原本很低调,但是现在实力已经不允许了,因为他的身价暴涨。

直到2020年3月,《胡润全球教育企业家榜》发布,李永新和母亲鲁忠芳以910亿财富,荣升全球教育首富。

李永新,和成名最早、知名度最高的俞敏洪一样毕业于北大,而现在,鲁忠芳、李永新母子的财富已是俞敏洪的4.6倍。

01 创业初期不顺利

1999年6月,从北大政治系毕业的李永新,没参加工作,也没读研,而是一毕业就创业。

在1999年,虽然大学毕业不包分配工作,但是北大的毕业生依然是天之骄子,没有任何就业压力,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就业、留学或读研。而像李永新一样选择自主创业的北大毕业生实属罕见。

当时,节目组打算跟踪报道李永新的创业过程,并把他当作大学生创业的典范,加以宣扬,给大学生树立榜样。

谁料,仅仅一个月后,李永新宏伟的创业计划就失败了。背后的原因也很常见,原来是李永新找来投资人,投资人持股90%,李永新持股10%。合作的一个月里,双方就因意见有重大分歧,吵得不可开交,只好把公司关闭。

当时,谈到创业失败的感受,他直说:“非常尴尬、非常丢人。”

李永新爱折腾,不服输,第一次创业失败后,他又做了计算机辅导、中小学辅导、奥数培训等创业项目,有成有败。

02 选对公务员培训

选择做公务员考试项目,是受北大导师的影响,当时公务员考试很火爆,很多人找到他的导师,但是导师对公务员考试并不了解。

于是建议李永新做公务员考试培训。

导师说:“永新,你别折腾了,教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吧,我辅导了几个学生,他们通过了考试,你应该做这个。”

其实李永新在大学期间也参加了公务员的试点考试,是最早参加考试的第一批人。

李永新做中小学培训时,前期遇到一些问题,经过一番摸索找到了门路,做得很成功。

后来几乎试遍所有的教育培训门类,发现公务员考试培训是一大好商机,而且比做中小学培训更有挑战性和成就感,于是选择做公务员考试培训。

但是钱不够了。

只好跟母亲借钱,他母亲说:"这三万块,不是白给你的,你赚到钱就要还给我,赚不到也要想办法还给我。"

拿着母亲给的钱,李永新发誓一定不能辜负母亲的期望,对母亲说:"如果赔了,我把三万还您,如果赚了,我给您三个亿。"

李永新把母亲给的三万元换算为股份,这样,母亲鲁忠芳成了公司最大的股东。

此后,李永新踏上公考热这趟滚滚向前的高速列车,快速发展,直到成为全球教育首富。

03 创业经验

创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李永新突破重围,走向成功,必然有他的成功之道。

(1) 贵在坚持

企业初期,困难重重,注册资金凑不齐,因为三万启动资金太少,银行曾拒绝给他开户,由于缺乏经验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受到很多挫败。

最初,在一个6平方米的办公室办公,晚上铺报纸睡地板,连吃馒头都要计算着。

李永新说,很多创业者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都会想是否要坚持走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想知难而退,不做无意义的坚持。但没有无意义的坚持,只存在“真假坚持”。

创业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很难一步到位,马到成功。只要坚持,就会想出新思路、新想法,经过多次调整和尝试,寻找更好的商机,更可行的盈利模式,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一个创业者,在准备创业时就要想清楚,未来一定有很多失败,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失败并总结、反思,那么,不要轻易开始创业。

(2)不走捷径

在最困难的时候,支撑中公人睡地板、啃馒头的是什么力量,是对梦想的执着。是骨子里希望做点不一样的事情,希望能够帮助别人的信念。

中间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回头或者走更容易的路,但是他们不走捷径。

李永新最开始认为有捷径,就努力寻找捷径,结果发现根本没有捷径,如果能走平常路便是捷径了。

经过实践,他认为弯路也是一种捷径。多走一些弯路,多经历一些失败和挫折,这是上天的眷顾,这才是成功真正的捷径。

(3)做好自己

在创业初期,李永新有多位同学到他的公司工作,可是没有一个人自始至终跟随着他,他没有抱怨过任何人,他认为,创业初期不用追求完美的团队,正确的事就是做好自己。

李永新说:“在创业初期不要想团队,最重要的人是自己,你能够把创业项目从0做到1,就会有人投资给你把1做到100,你把100扩大到1万才能成为伟大的公司。”

结语

你是否适合创业?看看自己身上是否具备如下特质:

一是梦想,仅想通过创业赚钱养家,不适合。

二是坚持,不轻言放弃。

三是激情,真正热爱你所从事的事业,而不只是为赚钱。

四是勤奋,对于懒惰者而言,创业是一种奢谈。

五是踏实,要脚踏实地,不能妄想、空谈。

六是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追随他人的脚步很难有所成就。

参考资料:

[3].《李永新,搞培训班也能成为首富》,市界,齐敏倩

————————

作者:丁大厨,专注研究商界精英,10年生涯发展教育培训从业经历,曾服务腾讯北分、四维图新、北京百丽等企业。

202 评论(12)

花开旭航

作为中国最高的学术殿堂之一,北大走出来的知名校友不胜枚举,每年给北大捐赠的企业家也不在少数,但李永新却以“北大史上最大个人捐赠”在北大校友圈留下了浓烈的一笔。

相比北大校友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和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同样在教培行业打拼的李永新知名度较低,但其家族实际上已连续两年蝉联教培行业首富。

3月3日,作为名誉校董、中公教育集团董事长、1995级校友,李永新和他创建的北京中公公益基金会,给北大捐赠了10个亿。据北京大学官方微信信息显示,这是李永新的第三次捐款。在此之前,李永新已经给北大捐赠了1亿8千万,再加上此次捐赠的10亿元,李永新已经累计给北大捐赠了11.8亿。

中公教育集团董事长李永新

11.8亿什么概念?据《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名》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大学接受的捐赠总额为31.87亿,也就是说,李永新个人的这次10亿元的捐赠,就占了北大往年捐赠的1/3。

但从李永新看来,10亿还远不够。他在捐赠仪式的现场说,“中公教育一定要再努力些,再拼搏一些,未来为社会、为教育捐助的第一个100个亿也一定要给北大”。

“一点都不意外!我入职参加企业文化的培训时,就被培训者告知了李老师是个善良且知恩图报的人。在创业最艰难的时候,民生银行给了他第一笔贷款,现在中公员工的工资卡都是民生银行的。李老师是拿着助学金在北大读完本科的,现在回馈他的母校太正常了”,一位中公前员工对《深网》透露。

不过,从公司2019年及2020年前3季度的净利润看,公司一年的净利润也没到20亿元。现在李永新豪掷10亿元捐给了自己的母校,这么多钱从何而来?

“这主要源于中公教育的股权结构和李永新的资本运作”,有接近中公教育的业内人士对《深网》透露。

从北大走出的教育首富

1976年,李永新出生于吉林通化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人,还有3个兄弟姐妹。李永新曾公开表示,“自己儿时上学的学费都是父母挨家挨户去借来的,所以自己从小就明白,‘要好好读书,否则一辈子就要熬穷’的道理”。

1995年,19岁的李永新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专业,开启了全新的人生之路。在李永新4年的大学时光里,北大食堂为贫困生提供的“三毛钱一份的虾米炒白菜”一直是人间美味。1999年,即将毕业的李永新走到了生命里的首个十字路口,读研还是工作?

此时,从北大走出的创业者俞敏洪已经小有名气,北大学生教育创业风气浓厚,23岁的李永也新选择了第三条路,自己创业。当年6月,李永新争取到了一笔30万的资金支持,和一群北大毕业生创办了国内第一家素质教育公司。

李永新选择创办素质教育公司有个大背景,这一年,中国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1999年6月16日,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33.7万人,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总人数达到153万。扩招意味着学生毕业后需要更多的就业岗位,此时创业和报考公务员就成了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的出路。

但李永新的首次创业之路并不顺利,一个月后,投资人撤资。创业失败的李永新带着团队搬出了北大,困难时连600块房租都付不起。当年的《东方时空》播出的《创业上、下》就记录了李永新这两个月从开始到失败的整个过程。

2001年左右,很多学生找到李永新的导师请教关于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但其导师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于是推荐李永新去给那几个学生辅导申论,结果这些学生都通过公务员考试,这让李永新看到了公务员考试培训的机会,开始在这个领域筹备创业。

为了招揽生源,李永新于2002年创办中国公务员考试资讯网,这个网站成了他日后创办公司的重要流量入口。2003年,李永新正式成立中公教育集团。

“没有成功的企业,有时代的企业,所谓成功只不过是踏准了时代的节拍”,张瑞敏曾如是说。

从中公教育的发展路径看,李永新显然踩准了各个时段的政策节点。

2003年,国内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从2002年的6万余人增至12.5 万人,自此,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就以直线增长的态势开始攀升。北京公务员考试网曾做过统计,2004年-2009年,通过国考报名资格审查的人数分别为18.2万、31万、54万、74万、80万、105.2万。2009年,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00万,此后的8年报考人数一直保持在百万以上。

中公教育的发展与国考报名人数激增保持同步发展轨迹。2005年,中公教育开始了全国化的尝试。李永新通过代理的方式,与30余家地方性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同行业中率先完成了全国市场布局。

2010年,中公教育转型做直营,并开启了扩张之路。2010年公司营收30.39亿元,2018年营收高达62.37亿元。

踏准公考培训市场节奏的李永新对资本市场的政策也非常敏感。2017年9月1日,新《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教育资产证券化速度进一步提升,一定程度上为教育产业打开证券化大门。

2个月后,亚夏汽车就发布公告称,拟以股票发行的方式购买中公教育全部股份,中公正式开启了借壳上市之旅。

2018年底,中公教育正式取得证监会的批准,借壳上市公司亚夏汽车登陆A股市场。2019年2月21日,“亚夏汽车”正式更名为“中公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中公教育的“借壳上市”附有对赌协议,按照规定,中公教育在要2018年至2020年这三年分别实现9.3亿元、13亿元、16.5亿元的净利润。

中公2020年年报预计于2021-04-29披露

借壳上市后的中公教育开启了狂飙增长模式。据其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在全国超过1,000个直营网点展开经营,覆盖300多个地级市,并正在快速向数千个县城和高校扩张。”

从营收和净利润上看,2019年,公司营收91.76亿元,同比增长47.12%;净利润为18.05亿元,同比增长56.52%。

与业务快速扩张相伴的是中公教育市值的大涨。2019年9月,中公教育市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继好未来、新东方之后,第三家市值破千亿的民营教育公司。当年李永新和其母亲鲁忠芳以600亿元的财富值成为民营教育领域新晋首富。

2020年,李永新又以945亿元财富值再度蝉联教培行业首富。

10亿的捐赠从何而来?

从中公教育的股权结构看,其前三大股东都是中公教育的“自家人”,分别为李永新的母亲鲁忠芳、李永新本人、中公教育联合创始人王振东。

据wind数据显示,2020年三季度,鲁忠芳持有公司股票2550549260股,占总股本41.36%;李永新持有113141512股,占总股本18.35%,王振东持有962471418股,占总股本15.61%。也就是说,李永新和他母亲的持股占比共59.71%。这就意味着中公教育一半以上的股份都掌握在李永新家族手里。

以中公教育2021年3月3日的总市值计算,鲁忠芳和李永新手里持有的股票价值分别为832亿元和369亿元。仅从李永新手持股票的账面价值看,给自己母校捐10亿不是难事。但这些股票仅是“堆在”账面上的钱,李永新的“变现”主要通过股票质押和分红

据《深网》统计,从2019年5月开始,李永新曾11次质押手里的股份,其中,七起质押已经赎回,还有4起未解押。而鲁忠芳于2019年12月及2020年4月质押了两次股票,分别将于2022年及2023年到期。

李永新通过质押股票拿到了多少钱,我们以李永新最新的2次质押为例来计算。

2020年6月24日,李永新向国泰君安证券质押了3634.5万股股票,按照中公教育当天收盘价27.87元/股计算,这些股票价值约10.1亿,再按照主板上市股票0.4的质押率计算,李永新共质押出了4.04亿元。

2021年2月9日,李永新向中信证券质押了3635.16万股股票,按照中公教育当天39.42元/股的收盘价看,这些股票的价值约为14.3亿元,再按照主板上市股票0.4的质押率算,这次共质押出了5.72亿元。

但质押股票只是其资金来源的一部分,更多用于公司运营,李永新的收入主要可能来自公司分红。

据wind数据显示,2019年中公教育公司的现金分红总额148,017.59万元,按照2019年李永新18.35%的持股比例,李永新2019年能分得约2.72亿元;而其母亲鲁忠芳2019年持股比例为41.36%,约能分红6.12亿元。

也就是说,仅仅现金分红,李永新及其母亲一年就能拿到近9亿元。

一路高涨的股价、多次股权质押、超高额分红,这都成了李永新家族登顶教培行业首富的底色,也部分解释李永新给北大捐款10亿的底气。

不过在中公教育的员工眼里,李永新一点没有“首富”的样子。“李老师看上去很节俭,一年就那么几件白衬衣换着穿”,上述前中公教育员工对《深网》说。

8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