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银行的小怪兽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A类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A)、《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申论》三科;B类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B)、《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两科;C类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C)、《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两科。报名、照片上传时间:2014年2月15日09:00~2月21日16:00;资格初审时间:2014年2月15日09:00~2月22日16:00;缴费时间:2014年2月15日09:00~2月23日16:00。成绩查询时间:2014年4月15日江苏公务员面试时间:预计是5月10~11号江苏公务员考试图书要选择那些权威编制的,您可以考虑下我们的图书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linyuzhu313
您好,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公务员考试并无指定的教材,市面上的教材有很多版本,且各个版本的教材内容相差不大,主要是根据考试大纲及考试历年来的真题编排,所以考生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只要教材的内容能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即可。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
追疯子的风筝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我们有专门的图书商城,你可以点击进我们的网站首页,有“图书教材”,进去后你可以看到公务员考试相关图书资料,你可以关注一下我们的网站,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教材进行购买学习。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Nightwish阳光
想江苏省考公务员,想请问一下买什么资料好呢?特别是公共基础知识,哪一种比较权威呀?是不是行政能力测试可以不买书,直接做题呀?想请教一下大家~~ 夕木(站内联系TA)好吧,我回答一下。因为江苏是少有的几个保留公共基础知识的省份,所以准备起来有点麻烦。在淘宝商城里有很多江苏省的公务员考试用书,比较基础的如《江苏公务员考试一本通》,必备的有历年真题(ABC类的选择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深入一点的则有中公华图等培训机构的系列专题,以及 传说中的江苏公务员考试指定八本教材(真实性不了解....)。公共基础复习的话,一是要买一本公基的教材,二是要买一本公基题库就差不多了~~其他的么,同国考~~happyjoys(站内联系TA)有很多啊,我看过有专门的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书啊,具体名字也不很清楚了,我觉得中公出的还不错。。。lingyunmu(站内联系TA)买过中公的,行测直接做题吧,公共基础很麻烦wang772911(站内联系TA)个人建议你做好国考里面综合知识那一部分就好了,我记得我复习的时候公共知识就做了几套卷子,主要是和综合知识一个步骤进行复习的。我已经上岸了,祝你好运!
晴猫猫天
要是你打算考试国家公务员,,要买辅导材料就买针对性强的,各地新华书店都有出售,你可以去看一下!如果考试江苏省的公务员,可以买你们省内的辅导材料! 一般的情况下,需要《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两门,,如果考试公安系统,,还要有《公安基础知识》。但是主主要的是看看招考简章,,上面会有一些关于辅导的指导意见。但是无论如何,知识掌握全面才是真的,只要知识全面,扎实。考试应该没什么问题!
Honeychurch
(1)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俗称的“指定教材”,共三本,按照司法考试前三卷的考试内容进行编排。原为司法部组织编写的司考官方教材。后在《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后,取消了“指定教材”的称谓,但是,作为司法部组织编写的唯一司考专用教材,其“指定教材”的地位仍然是毋庸质疑的。因此,作为考生,也应当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当某些教材或者复习资料对某个观点存在争议时,我们应当以辅导用书的观点为准。当然,三大本中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不少内容似乎对于司法考试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我们在复习时也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2)讲座系列教材此类教材一般为各高校、法学研究机构或者司考辅导机构编写的“民间教材”,比如万国编写的系列讲座。此类教材的特点是重点突出、高度归纳,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省去很多概括知识点的精力。我认为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将其与司法部的辅导用书穿插起来使用,效果会好一些。 (3)法律汇编各法律出版社每年都会出版一些司考用的法律、发规汇编,此外,还会有一些重点法条导读。对于重点法条,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据统计,虽然司考范围内的法条总共有一万多条,但每年实际考核的只有600条左右,而从2002年司法考试至今,考核过的法条不超过3000余条。对于其它的“休眠”法条,一方面是因为其重要性相对次要,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法条不具有可考性。这也体现了“重者恒重”的定律。 因此,对重点法条进行重点复习、全面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司法考试的主要得分点。对于其它法条,也要有所了解,能够结合运用。 (4)常规教材所谓常规教材,指的是一些普通的教科书。之所以看这些书,主要是与命题人有关。比如,往年的司考刑法部分的命题人一般为张明楷和陈兴良,那么,很多考生就会去看他们编写的刑法学方面的教材。从中除了可以了解他们对于一些争议问题所持的观点,把握答题脉络,还可以对他们的出题思路进行大胆的预测。 不过,本人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复习并不适合于大部分考生。因为这种方式有助于考生深入掌握知识点,但难以面面俱到,难免顾此失彼,反而得不偿失。因此,对于那些基础掌握比较扎实,有充足时间复习的考生来说,可以适当顾及这类教材。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