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5

helloJ80430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数据题解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精灵helen

已采纳

一、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考试常考的题型,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数量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技巧,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方面。二、答题方法对提高做题速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考生首先要摸透每个方法的涵义,认真学习;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加练习,在实践中反复运用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在临场中也可以灵活运用。三、如果自己数学基础非常差,其实复习的效果肯定不会很好,这时候就要选择性的放弃,把更多时间放在自己的优势题型上。例题:例:老王五年前投资的一套艺术品上涨了50%,为尽快出手,老王将艺术品按市价的八折出售,扣除成交价5%的交易费用后,发现与买进时相比赚了7万元。问老王买进该艺术品花了多少万元?A.43 B.50 C.84 D.100方程法:设老王买进该艺术品花了X万元,根据题意上涨50%,知道此时的价值为1.5X,接着按照市价的八折出售,就需要用1.5X×0.8,最后还要扣除成交价的5%,所以还要再乘以0.95,所以该艺术品最后能拿到手的价格就是1.5X×0.8×0.95=1.14X,又在最后赚了7万元,所以得到方程1.14X-X=0.14X,解得X=50,所以最后选择B选项。比例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比例,其实比例就是用份数表示实际量,所以我们假设老王买进艺术品花了100份的钱,上涨50%,变成了150份,打八折之后又变成了120份,扣除成交价的5%,就用120×0.95,结果为114份,比最开始赚了14份,所以根据比例可以知道,14份对应7万元,所以每份就是0.5万元,成本是100份,所以成本为50万元,选择B选项。特值法:设老王的艺术品买进时100万,则上涨后150,打八折后150×0.8=120,在扣除交易费后120×0.95=114,则赚了114-100=14万。假设购进价100赚了14万,但实际赚了7万,所以实际的购进价就是50万。通过这道题目,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行测考试当中的数量关系的难度没有那么大,其实真正的难点在于拿到题目不能够非常快速的找到解题的关系条件,也不能够直接找到很好的解题方法。

公务员考试数据题解

226 评论(10)

小宝cute

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或参考:错位加减法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数值保持不变。当题目各个选项的形式、数量级相同,只需考虑结果的有效数字,计算结果一般不需要考虑小数点。有效数字法一个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数起一直到最后一位数字,称为有效数字。即,把一个数字前面的0都去掉就是有效数字。尾数法通过题干结果的末一位从而得出答案。1)根据选项确定计算到末几位;2)以小数点后位数多的为准,不足的在后面补0;3)先加后减。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化成接近的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从而化简运算步骤。分子分母比较法1)分子分母比较法是指通过分别比较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来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2)适用范围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国考行测备考或参考:妙解行测 (行测解题技巧)

327 评论(11)

品尝滋味real

2019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速解技巧,如:整除法先用整除排除掉一两个选项,然后可以将剩余的选项代入排除,这样就能够最快速度选出正确答案。特值法用实际数值代替未知量,简化计算提高了解题效率。比例法用份数来代替两个相关量的实际数量之比。掌握好比例量、与之对应的实际量、总量、差量之间的关系。

100 评论(15)

黑糖miko

一、如何有效的控制各模块的答题时间

国考行测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130道-135道题,除去涂答题卡的时间,1道题平均50秒左右。

考过公务员的同学都知道,行测题目做不完是正常的,也没有人得过满分,我们也不可能真的就平均给每道题50秒的时间。考场上我们追求的完美状态是:所有会做的题目都做了,并且做对了;不会做的题目,蒙一个答案也要涂在答题卡上。

行测考场上并不追求所有题都做出来,只要你花时间解出来的题都是正确的,那分数肯定不会低的。但是这个“花时间”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花,假如你用10分钟解一道题,那120分钟你又能做多少道呢。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如何分配这120分钟,如何有效的控制各模块的答题时间呢?

行测时间分配:120分钟=110分钟解题+10分钟的涂答题卡。

关于各模块答题时间:以上表格的时间分配仅供大家参考,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考场上的时间不要随心的用,切忌卡在一个模块浪费太多的时间,比如数量关系在10分钟内把会做的尽量做完,时间一到不会做的就不要纠结了。当然如果你确定再花两分钟还能对两道,那这两分钟一定要给。考场时间宝贵,一定要分秒必争。

关于涂答题卡:建议最好做完一个模块就涂到答题卡上,这样不容易涂错,还能节省时间。

二、如何在速度提高的同时还能保证正确率?

提速第一步:摸清楚自己的时间都去哪了了

行测120分钟,你的时间到底都用在哪里了,哪个模块让你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耗时长的同学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阅读比较慢,比如言语题、定义、逻辑类题目,一遍读不懂,通常要读两三遍才作答;第二种是纠结型的,在做类比、言语类的题目时,觉得哪个选项都可以,纠结了几分钟,最后随便选了一个;第三种是比较轴,比如被一道数学题卡住了,但是我不解出誓不罢休,于是用了10分钟终于算出来了。

所以,同学们在提速前,一定要先摸清楚你的时间都去哪里了。找准你到底是哪个模考耗时最长,然后重点练习。

提速第二步:掌握各个模块的练习方法

那么各模块该如何提速呢?下面我们对行测五个模块的练习方法一一进行解读,同学们可以对号入座,重点掌握自己欠缺的模块到底该怎么复习。

1.常识判断

建议时间:务必控制在10分钟以内

提速方法:常识在作答时就可以把答案直接涂在答题卡上。常识没有好的训练方法,只能积累。所以在考试中只要知道就能得分,不知道的再花时间也答不出来。所以一定不要在常识上浪费时间。

2.言语理解与表达

建议时间:35分钟左右

提速方法:一般是在题干阅读和选项上纠结这两方面浪费时间。

在读题上建议要带有目的性和技巧性去读题;“目的性”是指先要判断题型及题目要求,“技巧性”是指读题的技巧,就是找关键词,找一个文段当中的主体词、能够表示句子关系的关联词,以及一些能够起到关联词作用的引导词。另外我们在平时练习时尽量做到每道题只读一遍。

在选项有纠结时,要把纠结的选项代入文段中,谁跟文段的主体词接近,谁跟文段最接近谁就是正确答案。

3.数量关系

建议时间:10分钟

提速方法:辨清题型,用10分钟做你会做的题。

我们在学习数量关系时,一般是按照不同的题型去学习的。比如排列组合、行程问题、种树年龄问题、工程问题等等。在学完后,一定要清楚自己学了哪些题型,并且知道自己擅长做哪些题型。在考场上,做之前可先利用1分钟扫一下10道题,然后从擅长的题型开始做,最后实在不会的题目就放弃。

4.判断推理

建议时间:35分钟

图形推理提速方法:必须保证一道题三次之内猜中答案。

图形推理是比较直观的图形题目,一定要迅速的猜出它的规律,如何做到呢,建议平时练习时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必须熟知所有常考知识点及其特征。

第二、所有知识点及其特征必须以图形的样子进行直观记忆和区别。因为我们平时做题时都直观看到的是图形,所以要把知识点及特征转化为图形来记忆。

定义判断提速方法:对题干给定定义进行分解判断

这类题目题干都比较长,很多同学都把它当做事件来读,读完迷迷糊糊的,这种读题方式的缺点是慢、易纠结,容易遗漏。如果想提高做题速度,建议对题干的给定定义进行分解判断,快速提取出定义的关键信息,比如主体、客体、目的、原因、手段、条件等,把这些关键信息对照选项,迅速确定正确答案。

类比判断提速方法:分清会用一级考点和二级考点

这部分题目多数同学做起来都比较轻松,但是还是会碰到一些纠结的选项。这时我们就要分清会用一级考点和二级考点。一级考点指题干词语之间的关系,首先用来确定答疑或者排除选项;二级考点指题干词语之间除一级考点之外的联系。是不是有些难懂啊?关于一级二级考点的详细内容,我们国考系统班里都有全面的介绍哦!

逻辑判断提速方法:掌握主要题型,理清做题思路,反复练习。

逻辑判断的题型一般包括分析推理、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归纳推理、加强论证、削弱论证等等,掌握这些题型的作答规律,按照题目类型练习解题套路,要集中训练,大量练习,激发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最好要做到看到题目就能立刻认出题型和作答方法。

5.资料分析

建议时间:20分钟

提速方法:资料分析作答中,多数同学都是在列式子、计算和找数据中浪费时间。

列式子上要熟记一些常用的公式,比如,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公式。熟记这些才能在考试中很快的列出式子。

如何快速计算,要熟记一些快速算法:比如估算法、直除法、差分法、首尾法等等。

找数据:和言语理解题一样,要带着问题去找数据。阅读材料时大致扫一遍,知道图表和文段主要在讲什么,然后看问题,带着问题去相应的段落找数据。

(1)整除法

整除法是通过题干信息,分析得到要求的结果具有什么样的整除特性,再根据这些整除特性来排除答案,甚至直接选出答案。一般来讲,我们先用整除排除掉一两个选项,然后可以将剩余的选项代入排除,这样就能够最快速度选出正确答案。如:

例2、哥哥现在的年龄是弟弟当年年龄的3倍,哥哥当年的年龄与弟弟现在的年龄相同,哥哥与弟弟现在的年龄和为30岁。问哥哥现在多少岁?

A.15 B.16 C.18 D.19

解析:由“哥哥现在的年龄是弟弟当年年龄的3倍”可知,哥哥的年龄能够被3整除,则可以排除掉B和D两个选项。又因为哥哥与弟弟现在的年龄和为30岁,而哥哥年龄要比弟弟大,所以哥哥的年龄大于15岁,则可以排除A选项,所以这道题目最终选择C选项。

(2)特值法

特值法在数量关系中应用非常广,是快速解题的法宝,特值法用实际数值代替未知量,简化计算提高了解题效率。在一些题目中,应用特值帮助我们去思考一些复杂的过程,快速得出答案。

例3、某轮船往返于A、B两地之间,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那么,当水流速度增大时,轮船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法判断

解析:假设A在上游,B在下游,那么轮船由A前往B是顺水,返回是逆水。船速不变,当水速增大时,顺水的速度快,时间减少,逆水的速度变慢,时间增加,整体趋势不好判断。此时,我们设特值,设水速增大到和船在静水中的相等的时候,那么船逆水时的速度为0,永远也返回不了,则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增加。

264 评论(14)

晓柚崽崽!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解题技巧,如:代入排除法从选项入手,代入某个选项后,如果不符合已知条件,或推出矛盾,则可排除此选项。①直接代入:把选项一个一个代入验证,直至得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止。②选择性代入:根据数的特性(奇偶性、整除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等)先筛选,再代入排除的方法。图解法图解法运用的图形包括线段图、网状图/树状图、文氏图和表格等。①线段图:用线段来表示数字和数量关系的方法。一般,用线段来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整个运动过程等,来解决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等。②网状图或树状图A.网状图一般由三组斜线组成,各组分别代表一种事物。从各自的顶端向下面走,分布率就从100%向下降。即用一个三角形网状表示某个对象在三个方面的分布情况。B.树状图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③文氏图用一条封闭曲线直观地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能直观地表现出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圆表示一个类,两个圆相交,其相交部分就是两个类的共同部分。两个圆不相交,则说明这两个类没有共同元素。④表格将多次操作问题和还原问题中的复杂过程一一呈现,也可以用表格理清数量关系,帮助列方程。分合法利用分与合两种不同的思维解答数学运算的方法。①分类讨论指当不能对问题所给的对象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逐类研究,最后将结论汇总得解的方法。需注意分类标准统一,分类情况不遗漏、不重复,不越级讨论。一般是多种情况分类讨论后,再利用加法原理求出总的情况数。②整体法A.将某一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在问题中总是一起考虑,而不单独求解;B.不关心局部关系,只关心问题的整体情况,直接根据整体情况来考虑关系,这种形式经常用于平均数问题。

13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