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0

御龙装饰公司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都考专业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年糕lc

已采纳

一、公务员考试几乎都有专业限制

笔者是一棵产自小城市的年轻韭菜,小城市的人民对公务员(或者说进入体制)的工作充满了向往,可以说你考入体制意味着你实现了(至少从表面上看)阶级跃迁。

笔者周围的人对公考这类考试也是热情十足,不过我想吐槽一下,这些人虽然也努力地去考试,但对公务员考试的一些认知真的迷惑。。。

最近笔者和他们聊到公务员的诸多话题,一个观点差点把我气笑,他们真的以为公务员的工作需要很多专业能力才能做好,毕竟公招公告里都是这么写的。

的确,你放眼看各种公务员公招信息,限制条件都很多,常见的就是限制专业。比如某某局公招公务员只会要与该局管理的领域相关的专业的人员报考。

不明白的小白会真地以为这些工作有很多专业知识门槛,而且小白会想自己去找工作的时候不也是会经常被问到是学什么专业的吗?

但我必须说,这其实是严重的误解。

二、公务员考试需要专业知识、公务员工作不需要

如果你有接触或了解过一些(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内容,你应该知道他们大部分做的事需要的能力都是通用的工作能力,比如办公软件应用、处理一些事务管理工作、沟通协作能力等。而且实际工作中对这些能力的要求基本上比不了企业那么高,可以说只要你是一个工作态度积极点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你完全能胜任。

至于说专业知识,有些时候是会需要一点,但是门槛非常低、量也不大,搞明白花不了多久。更何况,如果某项工作很重要,会有各种培训各种会议让你参加,相当于官方送你经验包。要是某单位碰上真的需要专业技术、专业知识的工作,该单位完全可以找社会上的专业机构来做事,这样效率高很多。

划重点,公务员的工作、包括一些事业单位编制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绝大部分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不是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

那么,为什么各种公招考试上还要设置很多条件限制呢?

文章前面也说了,小城市的公务员是人民向往的职业,大城市也不差,这几乎是我国的社会常识。

因此,下面这个逻辑就有了:

这个不是专业限制(事业单位考试),这个是“官方保送”

PS:上图的岗位是事业单位的专技岗,对专业知识是真有要求。但是为什么专业条件又是不限呢(图中第2列),因为这个岗位就不是给你准备的,是给该单位没有编制的人准备的。这帮人可能通过各种途径成为了单位的非编职工,故可能专业不匹配,但是经验与能力完全够。这么设置是为了劝退其他人,尤其在一个小城市,符合这么具体条件的只可能是本单位的自己人,这样招聘既解决了员工的编制问题,也解决了用人的信任问题,毕竟是熟人熟手。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你以为用人单位框定限制条件是为了要优秀人才,其实他们还有其他想法。

三、问你专业是什么,本质是缺乏信任

到这里,可能还是有人会追问,社会上(不只是公务员系统)真的会有人问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这的确是这个真实社会的硬核残酷现实。

在陌生人的社会里,陌生人的信任度不是靠陌生人之间来建立,而是靠第三人(或者某件事、某机构)来建立。

公务员考试都考专业吗

98 评论(9)

恶狼追月

国家公务员考试不是什么职位都需要进行专业科目考试的。例如:国税、出入境、海关等这样的岗位是不需要专业科目考试的。

国考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比较苛刻、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

中国公务员正规统一都叫国家公务员,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是国家公务员,具体才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

扩展资料: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公务员考试

142 评论(15)

桠枫娇娇

我参加了09年国考,希望我的经验对你有用。我是08年报名参加了国考,今年2月参加的面试,在面试过后参加的专业考试。我在面试前也是很担心专业考试的,因为毕业有一阵了,专业知识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所以在专业考试前我是恶补了专业知识。考试范围一楼说的很对,不过我想告诉你的是,专业考试完全不要虚,因为我也是等发下来专业考试的试卷才知道,专业考试就是走过场,题目难度非常小,不会有太大的区分度,所以不要担心专业考试。我的心得是通过笔试后,面试才是考试成功的关键,专业考试没有什么合格线之类的,专业考试的分数也不会相差很多,所以请你安心,还是把复习的重点放在笔试和面试中来吧。

17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