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6

xiaomianwowo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造价工程师考试群微信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ubble0104

已采纳

考试100APP上有啊 大把题库

造价工程师考试群微信

290 评论(9)

金威啤酒

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竣工交付阶段。1、工程造价:直接指的是工程的建造价格。工程造价分为单位工程造价、单项工程综合造价和建设工程总造价。工程计价的三个要素:数量、价格和成本。2、广义的工程造价包括建筑工程造价、公路工程造价、水运工程造价、铁路工程造价、水利工程造价、电力工程造价、通信工程造价、航天工程造价等。3、工程造价行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主要在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招投标咨询机构、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工程造价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从事建筑工程预结算、工程审计、投标报价等工作。

201 评论(11)

吃货如影随形

造价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是指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从事建设工程造价工作的专业人员。国家对造价工程师实行准入类职业资格制度,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凡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建设、设计、施工、造价咨询等单位,必须在建设工程造价工作岗位配备造价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分为一级造价工程师和二级造价工程师。[1] 二级造价师是由原全国造价员取消后,新增的职业资格考试。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取消相关职业资格决定的通知》(建办人〔2016〕7号)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造价管理协会及中价协各专业委员会应停止开展与造价员资格相关的评价、认定、发证等工作,也不得以造价员资格名义开展培训活动。同时应协助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造价员参加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的衔接工作。

213 评论(9)

莉莉安c

一级造价工程师属于全国统考类型的考试,2022年考试时间为11月12-13日。,考试科目有四个,希望各位考生认真转呗考试,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2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时间为11月12-13日。考试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4个科目。其中,《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为基础科目,《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为专业科目。

《造价管理》科目考试主要检验应考人员对工程造价管理基本制度和内容,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工程项目投融资的掌握情况,以及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能力。

《工程计价》科目考试主要检验应考人员对于工程造价构成以及基本计价依据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系统地进行建设工程计价的能力,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在内的造价预测,以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为核心的合同价款管理,竣工决算的编制等能力。

《技术与计量》科目考试主要检验应试人员对工程地质、工程构造、工程材料、施工技术等专业技术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专业技术知识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对建设工程进行计量的能力。

《案例分析》科目考试主要检验应考人员综合运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和《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等科目的知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建设工程造价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一、参加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的考生,请务必在考前申领“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

二、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可通过三种途径办理。一是微信关注“健康山东服务号”微信公众号,进入“防疫专区”办理;二是下载“爱山东”APP,进入首页“热点应用”办理;三是支付宝首页搜索“山东健康通行卡”办理。

三、请考生密切关注疫情变化趋势,特别是所在地疫情动态,如所在地发生疫情,请及时与考点所在地联系,了解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尚在外地的考生应根据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及时来(返)鲁,以免耽误考试。

四、考生进入考点时,须接受体温测量、核验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持非绿码的考生应主动向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告知旅居史、接触史和就诊史,由当地专家组评估后确定考试安排。

五、考试当天,若考生入场或考试期间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腹泻、发热等症状,经专业评估和综合研判,能继续参加考试的,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六、请考生加强防疫知识学习,考前主动减少外出和不必要的聚集、人员接触。每日自觉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及健康状况监测。

七、请考生预留充足入场时间,建议至少提前1小时到达考点。考生须听从考点工作人员指挥,保持“一米线”,排队有序入场。

八、考生进入考场前,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接受身份核验时按要求摘下口罩。进入考场就坐后,考生可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

九、参加考试时,请考生备齐个人防护用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保持手卫生。合理安排交通和食宿,注意饮食卫生。

17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