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血丹霞
为您整理了“2018二级结构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六)”,感谢各位考生的支持,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
2018二级结构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六)
1、同类钢种的钢板,厚度越大(A)
A、强度越低 B、塑性越好
C、韧性越好 D、内疗构造缺陷越少
2、钢材的冷弯试验是判别钢材(C )的指标。
A强度 B塑性 C塑性及冶金质量 D 韧性及可焊性
3、钢材的强度指标是( C )。
A延伸率 B韧性指标 C屈服点 D冷弯性能
4、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是因为( C )。
A钢材的强度高 B钢结构的质量轻
C钢材良好的吸能能力和延性 D钢结构的材质均匀
5、钢材经历了应变硬化应变强化之后( A )。
A 强度提高 B塑性提高 C 冷弯性能提高 D 可焊性提高
6、下列因素中,( A )与钢构件发生脆性破坏无直接关系。
A 钢材屈服点的大小 B钢材含碳量 C负温环境 D 应力集中
7、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C )
A. 钢材的塑性太低 B. 钢材的弹性模量太大
C. 焊接时热量分布不均匀 D. 焊缝的厚度太小
8、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能力是依靠( C )
A栓杆的预拉力 B栓杆的抗剪能力
C被连接板件间的摩擦力 D栓杆被连接板件间的挤压力
9.以下不是深基础结构形式的是( C )
A.沉井基础 B.地下连续墙 C.箱形基础 D.桩基础
10.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主要有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三种,以下各种措施中属于建筑措施的是( D )
A.减少建筑物的基底压力 B.设置圈梁
C.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D.合理布置墙体
11.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主要有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三种,以下各种措施中属于结构措施的是(B )
A.控制长高比 B.设置圈梁
C.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D.合理布置墙体
12.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主要有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三种,以下各种措施中属于施工措施的是( C )
A.控制长高比 B.设置圈梁
C.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D.合理布置墙体
13.关于桩基中性点说法有误的是( B )
A.中性点处,桩上的摩阻力为零
B.中性点截面处桩身轴力最小
C.在中性点以下,是正摩擦区
D.中性点以上,是负摩擦区
14.群桩效应系数与桩距、桩数、桩颈、桩的入土长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 )
A.桩距 B.桩数 C.桩颈 D.桩的入土长度
15.低承台桩基设计和计算的第一步是( A )
A.选择桩的类型、桩的持力层和几何尺寸,初拟承台底面标高
B.确定单桩或基桩承载力设计值
C.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及其平面布置
D.验算桩基承载力、必要时进行沉降量验算
16.软土具有流动性,其中包括蠕变特性、流动特性、应力松弛特性和长期强度特性,其中流动特性是指( B )
A.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变形随时间发展的特性
B.土的变形速率随应力变化的特性
C.在恒定的变形条件下应力随时间减小的特性
D.土体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土的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17、对直接承受动荷载的钢梁,其工作阶段为(A)
A、弹性阶段 B弹塑性阶段 C塑性阶段 D、强化阶段
18、受弯构件的整体失稳是( C )屈曲。
A 、弯曲 B、 扭转 C、 弯扭 D、 A、B、C都不正确
19、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发生屈曲的形式是( C )。
A弯曲屈曲 B扭转屈曲 C弯扭屈曲 D三种屈曲均可能
20、板件的宽厚比加大,其临界应力( B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没关系
独步幽森
2017年一级结构工程师考试考前冲刺试题(一)
1.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反弯点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B )。
A.其他参数不变时,随上层框架梁刚度减小而降低
B.其他参数不变时,随上层框架梁刚度减小而升高
C.其他参数不变时,随上层层高增大而降低
D.其他参数不变时,随下层层高增大而升高
2.对于整体式的钢筋混凝土屋盖,当s>72时,砌体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属于( C )。
A.刚性方案 B.刚弹性方案
C.弹性方案 D.不能确定
3.墙、柱的计算高度与其相应厚度的比值,称为( C )。
A.高宽比 B.长宽比
C.高厚比 D.高长比4.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的高度主要是由( C )。
A、地基抗压承载力确定 B、地基抗剪承载力确定
C、基础抗冲切承载力确定 D、基础底板抗弯承载力确定
5.墙体作为受压构件稳定性的验算通过( C )验算。
A.高宽比 B.长宽比
C.高厚比 D.高长比
6.墙体验算时,以( B )为计算单元。
A.开间 B.柱距
C.梁距 宽度
7.多层房屋刚性方案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墙体验算中底层高度取( B )。
A.一层地面到二层楼盖的距离
B.基础大放脚顶到楼盖支承面之间的高度
C.一层地面到二层楼面的距离
D.两层楼(屋)盖结构支承面之间的高度
8.多层房屋刚性方案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墙体验算中底层以上各层的高度取( D )。
A.一层地面到二层楼盖的距离
B.基础大放脚顶到楼盖支承面之间的高度
C.一层地面到二层楼面的距离
D.两层楼(屋)盖结构支承面之间的高度
9.钢筋混凝土圈梁中的纵向钢筋不应少于( B )。
A. 4φ12 B. 4φ10
C. 3φ10 D. 3φ12
10.伸缩缝的基础( B )
A.必不能分 B.可不分开
C.必须分开 D.不能确定11.计算风荷载时,基本风压应( A )。
A、采用50年一遇的风压,但不得小于
B、采用100年一遇的风压,但不得小于
C、采用50年一遇的风压,但不得小于
D、采用100年一遇的风压,但不得小于
12.钢筋混凝土圈梁的高度不应小于( D )mm。
13、考虑板的内拱作用,可将板的计算弯矩( C )。
A.减小10% B.增大10%
C.减小20% D.增大20%
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下列情况的各类砌体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γa,
Ⅰ.有吊车房屋和跨度不小于9米的多层房屋,γa为
Ⅱ.有吊车房屋和跨度不小于9米的多层房屋,γa为
Ⅲ.构件截面A小于平方米时取γa=A+
Ⅳ.构件截面A小于平方米时取γa=
下列( A )是正确的
AⅠ、Ⅲ
BⅠ、Ⅳ
CⅡ、Ⅲ
DⅡ、Ⅳ
15、砌体局部受压可能有三种破坏形式,工程设计中一般应按( A )来考虑。
A先裂后坏
B一裂即坏
C未裂先坏
16. 我国现行荷载规范规定,在计算风荷载时地面粗糙度分为 ( C )。
A.两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17. 吊车竖向荷载是指( B )。
A 吊车最大轮压maxP
B 吊车重量与所吊重量经吊车传给柱的竖向压力
C 大车刹车或启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力
D 小车刹车或启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力
18. 在使用阶段的计算中,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相比,增加了( B )项内容。
A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B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C 正截面抗裂验算 D 斜截面抗裂验算
19.柱下单独基础底板配筋时,采用扣除基础自重及回填土重的净反力计算,是因为( B )。
A 基础自重不产生内力 B 这部分荷载较小,可略去
C 由于作了刚性基础的假定 D 它们不产生弯矩和剪力
20. 关于基础尺寸的确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基础的底面尺寸应按地基承载能力和抗冲切承载力来确定
B 基础的底面尺寸应按地基变形条件和构造要求来确定
C 基础的高度应按构造要求和抗冲切承载力来确定
D 基础的高度应按地基承载能力和地基变形条件来确定,对阶形基础,尚需按相同原则对变阶处的高度进行验算。21、当楼板与框架整体现浇时,框架梁的截面设计( C )。
A.跨中和支座均按T形截面计算
B.跨中和支座均按矩形截面计算
C.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D.跨中按矩形截面计算,支座按T形截面计算
22、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当用D值法计算框架柱的抗侧移刚度时,随着梁柱节点转角的增大( B )
A、 D值法比反弯点法计算的抗侧移刚度高 B、D值法比反弯点法计算的抗侧移刚度低 C、两者相同
23、在分层法中,( A )远端传递系数取1/3
A、底层柱 B、各层柱 C、除底层柱以外的其他层柱 D、梁
24、单层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时不考虑空间作用,按平面排架分析,则称为( C )
A、刚性方案 B、弹性方案 C、刚弹性方案
25、( A )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对抵抗风、地震等水平作用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等方面都较为有利。
A、纵墙承重体系 B、横墙承重体系 C、内框架承重体系
26、( D )结构仅适用于跨度较小,无吊车或吊车吨位小于3吨的中、小型厂房。
A、门式钢架与排架 B、排架与T型板 C、T型板与V形折板 D、门式钢架与V形折板
27、对跨度相对差值不超过( B )的不等跨连续梁、板,其内力可近似按等跨结构进行分析。
A、5% B、10% C、15% D、20%
28、单层厂房柱进行内力组合时,任何一组最不利内力组合中都必须包括( C )引起的内力。
A、恒载 B、吊车荷载 C、风荷载 D、屋面活荷载
29、单层刚弹性方案的房屋,在进行静力计算时按(A )分析
A、平面排架 B、具有不动铰支座的平面排架 C、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
30、砌体受压后的变形由三部分组成,其中( A )的压缩变形是主要部分。
A、砂浆层 B、空隙 C、块体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