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9

CATLION123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测绘高级工程师考试网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果西瓜太郎

已采纳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自然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关于2021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职鉴〔2021〕27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苏人社发〔2018〕383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省2021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分工(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共同负责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省人事考试中心负责具体考务工作组织实施。(二)各设区市人事考试机构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业务部门负责考试报名和考前抽查及对全部科目成绩达到相关标准的应试人员进行考后资格审查(以下简称考后审查)的初审工作。省自然资源厅负责考后审查复核工作,并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省人事考试机构对考后审查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会商,并形成终审意见。二、时间安排与考区设置考试原则上在各设区市设置考点。三、考试科目和作答方式(一)考试共设《测绘综合能力》、《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和《测绘案例分析》3个科目,其中《测绘案例分析》科目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其余2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个小时。《测绘综合能力》和《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科目为客观题,《测绘案例分析》科目为主观题。主客观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二)客观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主观题用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专用答题卡)上作答。报考人员应考时,可携带黑色墨水笔、2B铅笔、橡皮、直尺和无声无文本我功能的计算器,其他物品应统一放置于考场指定处。考场应备有草稿纸供考生使用,考后收回。四、管理办法考试成绩实行非滚动管理。参加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含免试)人员须在当年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获得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五、报考条件(一)新报考人员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及香港、澳门居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符合下列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1. 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6年。2. 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4年。3. 取得含测绘类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者测绘类专业研究生班毕业,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3年。4. 取得测绘类专业硕士学位,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2年。5. 取得测绘类专业博士学位,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1年。6. 取得其他理学类或者工学类专业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其从事测绘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对符合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并于2005年12月31日前评聘为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可以免试《测绘综合能力》科目,只参加《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测绘案例分析》2个科目的考试。(二)香港、澳门居民申请参加考试的,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执行。(三)有关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时间要求是指报名人员取得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按满周年计算,其截止日期为2021年12月31日。六、报名与考前抽查(一)网上报名。2021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日期为2021年9月9日9:00~16日16:00,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网址为:。(二)为减少报考人员跨地域流动造成疫情防控压力,报考人员应在工作地、居住地报名参加考试。(三)实施告知制。本项考试报名实施告知制,请各位考生仔细阅读中国人事考试网“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制”专栏中的政策规定、报考指南,详细了解,正确操作。网址:。特别提醒:考生请仔细阅读《报考指南》()第六条核查与监管条款中关于考试组织机构将在考前、考中、考后对报考人员内容开展核查的具体说明。(四)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新注册的考生须采用近期彩色标准1寸半身免冠正面证件照(尺寸25mm×35mm,像素295px×413px),照片底色背景为白色。对于2018年之前在报名服务平台注册的考生,原则上不进行照片更换。报名照片将用于准考证、考场座次表、证书和证书查询认证系统。(五)考前抽查。各考区从当年报考人员中随机选取部分人员进行信息比对,考生通过报名系统查看抽查结果。(六)网上缴费。缴费时间为9月10日~18日。未被抽查或抽查结果无误的报考人员可进行缴费操作;抽查结果不通过的报考人员不可进行缴费操作。报考人员确认报名后,已缴费用不予退还。(七)准考证打印。准考证打印时间为10月29日~11月7日,报考人员可登录报名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七、报考注意事项请考生仔细阅读《202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审核工作有关问题解答(持续更新)》(网址:),明确有关学历、专业及审核条件后进行后续报名。特别提醒:报考人员可在报名未开始前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完成注册,减少报名开始后个人学历、学位的验证时间。(一) 一般情况报考流程 1、首次报考人员应先如实注册个人信息(如姓名、学历学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电子邮箱等)。注册成功后,上传本人电子证件照。在注册提交 24 小时后,且在线学历、学位信息核验通过的,报考人员再次登陆网报系统,在阅读《报考须知》后,再进入报考信息录入界面,完善个人信息(如专业工作年限、所学专业、工作单位与地址、专业技术等级或职称等),并正确选择报考信息(如考试级别、专业、科目、报名点等)。2、已注册的报考人员,在登陆网报系统后,直接填报个人信息(如姓名、学历学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电子邮箱等),经 24 小时后,且在线核验通过的,再按以上流程完成报名(再次登陆网报系统后填报的内容与步骤同上)。3、在填报完相关信息后,系统会提示报考人员是否选择采用告知制方式办理。报考人员如选择采用告知制方式办理,系统自动生成《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书》电子文本,由报考人员本人签署并提交(不允许代为),书电子文本可下载保存,考试组织机构不再索要有关证明,依据办理报名相关事项。报考人员如未选择告知制或者不适用告知制的报考人员,应在报名前仔细了解相关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符合报考条件所需的证明义务和证明内容、考试组织机构的核查权力和报考人员的配合义务等,由本人在网上报名系统填报信息后,在报名系统中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即可。未选择告知制或者不适用告知制的报考人员在报名系统中根据报考级别提交的证明材料包括:(1)学历证明(2)学位证明(3)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证明 (4)专业技术职务聘用(评聘)证明4、报考人员再次对报考信息进行认真检查,在确认所填报、选择和上传的信息准确无误后,再点击“确认”或下载打印“报名表” (打印的“报名表”无需单位审核和提交,供报考人员留存备查)。(二)特殊情况的报考处理1、注册信息提交 24 小时后,在线学历、学位信息核验未通过的报考人员可正常填写报考信息,只需在报名信息确认后选择告知制办理方式后,上传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图片,完成报考流程。2、对于使用我国居民身份证报名但信息在线核验未通过的,以及使用非我国居民身份证件报名的人员,须联系报名考区人事考试机构进行处理。八、考后审查(一)审查对象。截止到2021年度,各科成绩均预合格的考生。(二)审查时间。中国人事考试网()将在2022年1月底发布考试成绩,届时我省将在2022年2月上旬在“江苏省人事考试网上业务办理平台”(网址:)发布审查公告,请考生务必保持注册手机号码畅通,以便及时接收审查友情提醒信息。(三)上传补充材料。审查部门对报考资格存疑的审查对象,将告知其须在规定时限登录“江苏省人事考试网上业务办理平台”(网址:)上传补充证明材料,逾期未上传的视为放弃审查资格。(四)审查结果公示。省人事考试机构通过“江苏省人事考试网”(专业技术专栏对符合发证资格的考生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10天。(五)陈述申辩。审查对象依法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审查对象如对考后资格审查处理决定存在异议,可自审查机构向审查对象发送查看审查结果短信或电话通知起7个工作日内,依法向设区市考试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陈述和申辩。主管部门复核后作出答复,联系方式见《咨询服务电话》(附件2)。(六)审查对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或者未按照资格审核部门(机构)要求办理报考相关事项的,按考试报名无效或者考试成绩无效处理。审查对象有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或者成绩证明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1号)处理,记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九、证书发放考后审查通过人员可于网上公示期结束4个工作日后,登录“江苏省人事考试综合业务办理平台”()自助打印《成绩合格证明》。该证明在全省范围内与资格证书具有同等效用。十、收费事宜(一)根据省财政厅、原省物价局《关于注册测绘师等四项人事考试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事项的函》(苏价费函〔2010〕55号)文件规定,2021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为:客观题每人每科78元标准、主观题每人每科85元标准、报名费按每人10元标准收取。(二)驻宁中央、省各直属单位的报考者有收费票据需求的,凭准考证到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领取。地址:南京市湖北路42号,联系电话:。十一、疫情防控请广大考生仔细阅读《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告知书》(),按照要求操作。十二、其他事项(一)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省直报名点根据职责分工,按照《2021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工作计划》(附件1)的要求,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考务工作。考试报名期间应安排专人值班,做好咨询服务工作。(二)报考人员可登录“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在专业网版块中的“江苏省人事考试服务”查询联系方式,咨询报考事宜。(三)本次考试结束后,将采用技术手段甄别雷同试卷,被甄别为雷同答卷的,将给予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应试人员应试时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试卷和答题卡(纸),防止他人抄袭造成雷同答卷。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工作计划2. 咨询服务电话

测绘高级工程师考试网

187 评论(11)

怪叔叔是绅士

测量员考试报考条件

1、从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技术管理工作要求持证上岗或有志于从事此类工作者均可报名

2、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复印件,电子照片,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岗位证书报名表

考试时间:测量员由北京建委的是需要参加统一报名、统一学习的、每年的6月份和10月份的中旬考试,报名在考前半个月结束。

注:

1、报名后,10-20个工作日取证;测量员报名入口〉〉〉

2、提交资料后,报名中心人工审核,并通知审核结果;学员也可以通过“报名管理”查询;

3、缴费成功后即时开通“建设从业人员技术培训系统”学习帐号。

培训简介:根据国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关键岗位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在企业资质办理和竞标时都必须验证齐全。

组织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全国测量员岗位证书》培训考试,合格颁发证书,该证书电子注册,网上可查。

参考资料来源:建设报名系统-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全国测量员岗位证书》培训通知

148 评论(10)

MrcuriosityZ

2022年注册测绘师的报名时间为7月22日9:00-7月28日17:00。 2022年注册测绘师报名条件如下:

1、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4年。

2、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3年。

3、取得含测绘类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者测绘类专业研究生班毕业,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2年。

4、取得测绘类专业硕士学位,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1年。

5、取得测绘类专业博士学位。

6、取得其他理学类或者工学类专业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其从事测绘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1年。

对符合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并于2005年12月31日前评聘为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可免试《测绘综合能力》科目,只参加《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测绘案例分析》2个科目的考试。

310 评论(13)

liuyanfei0451

申报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助理工程测量工程师

1、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学生;

2、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应届毕业生并有相关实践经验者;

二、工程测量工程师

1、已通过助理工程测量工程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历应届毕业生;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三、高级工程测量工程师

1、已通过工程测量工程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三年以上者。

每年统考四次,时间为4月、6月、10月和12月。具体考试日期、地点、方式,由考生所在地的考试机构或培训机构另行通知。

考试时间:

每年统考四次,时间为4月、6月、10月和12月。具体考试日期、地点、方式,由考生所在地的考试机构或培训机构另行通知。

收费标准:

1、助理工程测量工程师:报名费10元、认证费130元、考试费200元,培训费1280元。合计1620元。

2、工程测量工程师:报名费10元、认证费160元、考试费240元、论文评审费200元,培训费1580元。合计2190元。

3、高级工程测量工程师:报名费10元、认证费260元、考试费400元、论文指导与答辩费700元,培训费1980元。合计3350元。

岗位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施工测量规程、规范、标准,负责项目范围内的交接桩和施工复测、放线、施工过程控制测量、监控量测及数据分析,用监测数据指导施工、竣工测量工作。

2、工程测量方案、监控量测方案的编制,经总工程师审批后上报。

3、负责项目部测量仪器的管理工作,建立测量仪器台账、维修保养台账。(应包含合格证、设备使用说明书、配件手册、检定记录、鉴定证书、维修记录等)。

4、按国家相关规定做到定期检定、周期复验、不校不用、精心维护。以保持测量设备的精度满足。

5、根据工程的技术工艺,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测量知识、测量规范、测量仪器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6、开工前核对设计图纸,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量放线工作。所有中线,水平测量都必须有详细的图标计算和交底。

7、严格执行测量工作双检制。凡接桩复测、施工放线放样检竣工测量等都必须进行双检,即复核测量。一个测量组先后用不同方法测量,核对结果或两个测量组分别测量、核对结果。

8、负责项目监控量测工作,监测数据统计、汇总、分析后上报。做到数据真实、准确,考监测数据指导施工。

9、负责各种测量资料的填写、上报、整理。

10、领导安排的其它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程测量工程师

149 评论(14)

FLYINGJOHNNY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省直及中央驻豫有关单位,各大专院校:

为做好我省2020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2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人社厅发〔2019〕118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2020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20〕12号)精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时间、科目及考点设置

9月5日 下午 14﹕00—16﹕30 测绘综合能力

9月6日 上午 8﹕30—11﹕00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下午 14﹕00—17﹕00 测绘案例分析

本次考试考点统一设在郑州市区。

二、报名及免试条件

凡符合原人事部、原国家测绘局《关于印发〈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测绘师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14号)规定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参加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

(一)参加全部科目(考全科)考试的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

1. 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6年。

2. 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4年。

3. 取得含测绘类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者测绘类专业研究生班毕业,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3年。

4. 取得测绘类专业硕士学位,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2年。

5. 取得测绘类专业博士学位,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1年。

6. 取得其他理学类或者工学类专业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其从事测绘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

(二)参加免试部分科目(免一科)考试的条件:

符合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并于2005年12月31日前评聘为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考生,可免试《测绘综合能力》科目,只参加《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和《测绘案例分析》两个科目的考试。

(三)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考试取得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按满周年计算,其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三、获得资格证书的条件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成绩实行非滚动管理。即参加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考全科的考生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获得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免一科的考生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剩余两个科目,方可获得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 四、报名办法

2020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实行网上报名,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实行全员告知承诺制。有关告知承诺制具体内容请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专栏查询。

网上报名注意事项如下:

(一)要认真阅读并知晓网上报名操作流程;

(二)要对照报名条件(见上文“报名及免试条件”),如实提交本人相关信息,并签署《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报考承诺书》(电子文本),不允许代为承诺;

(三)身份、学历学位信息在线核验“未通过”或“需人工核查”的考生,须按要求上传相关证件的扫描件。

五、报名时间、程序、资格核验、缴费及打印准考证时间

(一)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2020年7月6日9﹕00至7月16日17﹕00。考生应在报名期间完成所有报名程序并下载《2020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报名表》(下称《资格考试报名表》),否则视为未成功报名。

(二)报名程序

1.报名照片预处理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报名平台”)实行注册和报名照片资源共享,考试机构不再对照片进行审核。考生注册之前,请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或河南人事考试网下载“照片审核处理工具”软件,自行进行照片审核处理,只有通过审核处理后新生成的报名照片才能被报名平台识别,照片上传成功后系统会自动审核通过。

2.网上注册

考生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选择“网上报名”栏目,进入报名平台,按照提示认真填写个人注册信息,确保个人信息真实、完整、准确,并上传已处理好的照片。

若为已注册老考生但还未完善学历、学位信息,登录时请按照系统提示完善学历、学位信息。

请考生牢记注册用户名和密码,以备缴费环节和打印准考证环节使用,并且可在以后报考其他人事考试时使用。

3.身份、学历学位信息在线核验

考生应在报名前完成用户注册,报名平台将对身份信息、学历学位信息进行在线核验。考生提交注册信息24小时后,可登录报名平台查看核验状态,如有未完成核验的项目,须等待核验完成后方可报名。考生必须在报名前预留充足时间、提前完成用户注册,以免影响正常报名。

身份信息或学历学位信息在线核验“未通过”或“需人工核查”的,都不会影响报名,但考生需要按要求上传相关证件的扫描件,否则视为无效报名。

4.网上报名

考生登录报名平台,点击左侧“进入网上报名”栏目,选择“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下一步报考省份选择“河南省”,认真阅读《报考须知》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告知书》,在报考信息填写页面按照要求进行填写。

报名按照属地原则:省直和中央驻郑副厅级以上单位(在省人事考试中心有主管单位报考代码的,下称“省直单位”)的考生在选择“地市”和“审核点”时,应选择“省直”(请勿错选为郑州市);省辖市考生应选择相应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考生选择原省辖市;实行人事代理单位(或个人)的考生应选择档案存放地的省辖市。

(三)资格核验

资格核验为网上在线核验。

核验办法:考生在提交报考信息后,一是报名平台将对学历学位、所学专业、工作年限及专业工作年限等内容进行条件判断,对考生报考信息进行核验。二是对上传相关证件的扫描件进行网上人工核验。

资格核验由省市两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

网上报名结束后,省市两级自然资源部门要及时到省市两级人事考试机构领取考生上传的相关证件扫描件。

(四)缴费时间及办法

1.缴费时间

网上缴费时间:2020年7月19日9﹕00至7月25日17﹕00。

资格核验通过的考生必须按时缴费,在规定时间内未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考试。

2.缴费办法

资格核验通过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进入中国人事考试网 (),进入报名平台,按照提示步骤进行网上缴费,缴费须使用银联卡。按照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重新核定河南省注册计量师资格考试、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收费标准的函》(豫人社函〔2017〕407号)规定,客观题科目《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和《测绘综合能力》考试每人每科收取63元考试费,主观题科目《测绘案例分析》考试每人每科收取67元考试费。

网上缴费成功的考生,可在缴费截止1个月后的30天内到河南省人事考试中心领取发票(节假日除外),未在规定时间内领取发票的,视为放弃领取发票。个人领取发票,只需带本人身份证;单位领取发票时须自行汇总本单位缴费考生信息并加盖公章。

(五)打印准考证时间

2020年8月28日9﹕00至9月4日17﹕00,网上已缴费的考生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自行打印准考证。

六、监督监管及虚假承诺处理

(一)监督监管

实行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后,对考生将实施全程社会监督和加强全面管理。考试成绩公布后,省自然资源厅和省人事考试中心对成绩合格人员进行联合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实名举报的,必须核实处理。省自然资源部门对成绩合格人员报名条件采取一定方式进行复核。

(二)虚假承诺处理

1.不符合报考条件的,或者未按照要求办理报考相关事项的,按考试报名无效或者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且不退还已缴考试费用。

2. 有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承诺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或者成绩合格证明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1号)处理,记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3.记入专业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的失信人员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并视情况将失信人员信息向社会公布,并通知当事人所在单位。

七、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以《注册测绘师考试大纲》(2012版)为准。

八、资格证书办理

考生所有科目成绩考试合格并通过资格复核、公示后,我省制发“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河南)”,该合格证明在省内与纸质证书同等效力。考生可登录河南政务服务网()下载。纸质证书下发后,省直考生到省自然资源厅,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考生到本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领取。

九、注意事项

(一)各省辖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注册测绘师考试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确保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考生应考时,必须携带身份证、准考证,携带文具仅限于黑色墨水笔、2B铅笔、橡皮、直尺和无声无文本我功能的计算器。考场备有草稿纸,供考生使用,考后收回。

(三)《测绘案例分析》科目为主观题,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考生在答题前要仔细阅读应试人员注意事项(试卷封二)和作答须知(专用答题卡首页),答题时须使用规定的作答工具在专用答题卡划定的区域内作答;其余各科均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

(四)考生参加考试时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试卷和答题卡(纸),防止他人抄袭造成雷同答卷。考试结束后采用技术手段甄别为雷同答卷的考试答卷,将给予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

(五)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遵守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规定,落实责任,积极应对。为减少报考人员跨地域流动造成疫情防控压力,考生应在工作地、居住地报名参加考试。

(六)考生可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查询成绩。

附件: 工作年限及从业年限证明

29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