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亮亮魔人
每年五月底到六月底报名,具体时间请关注当地人事考试信息网,考试科目如下:一、高等数学 1.1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 直线 平面 柱面 旋转曲面 二次曲面 空间曲线 1.2微分学 极限 连续 导数 微分 偏导数 全微分 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积分学 不定积分 定积分 广义积分 二重积分 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 积分应用 1.4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 幂级数 泰勒级数 傅里叶级数 1.5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 一阶线性方程 可降阶方程 常系数线性方程 1.6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 古典概型 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 数理 统计的基本概念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方差分析 一元回y刁分析 1.7向量分析 1.8线性代数 行列式 矩阵 n维向量 线性方程组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 千衡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 的统计解释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 理想气体内能 平均碰撞次数 和平均自由程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功 热量 内能 热力学第一 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 气体的摩尔热容 循环过程 热机效率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 可逆过程和不 可逆过程 熵 2.2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简谐波表达式 波的能量 驻波 声速 超声波 次声波 多普勒效应 2.3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 杨氏双缝干涉 光程 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 惠 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单缝衍射 光学仪器分辨本领 x射线衍射 自 #光和偏振光 布儒斯特定律 马吕斯定律 双折射现象 偏振光的 干涉 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 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 念 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 分子结构式 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分子间力与氢键 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 沸点 汽化热 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溶液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 渗透压概念电解质 溶液的电离平衡 电离常数及计算 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水的离 子积及PH值 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 多相离子平衡 溶度积常数 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周期表 周期表结构 周期 族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 元素性质 氧化物 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3.4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 反应热概念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 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速率常数与 反应级数 活化能及催化剂概念 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 压力熵 与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3.5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写法及配平 原电池组成及符号 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 标准电极电势 能斯特方程及电极电势的应用 电解与金属腐蚀 3.6有机化学 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 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式 有机物的重要化学反应:加成 取代 消去 氧化 加聚与缩聚 典型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及用途: 甲烷 乙炔 苯 甲苯 乙醇 酚 乙醛 乙酸 乙酯 乙胺 苯胺 聚氯乙烯 聚乙烯 聚丙烯酸 酯类 工程塑料(ABS) 橡胶 尼龙66 四、理论力学 4.1静力学 平衡 刚体 力 约束 静力学公理 受力分析 力对点之矩 力对 轴之矩 力偶理论 力系的简化 主矢 土矩 力系的平衡 物体系 统(含平面静定桁架)的平衡 滑动摩擦 摩擦角 自锁 考虑滑动摩 擦时物体系统的平衡 重心 4.2运动学 点的运动方程 轨迹 速度和加速度 刚体的平动 刚体的定轴转动 转动方程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刚体内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4.3动力学 动力学基本定律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的条件 质心 质心运动定理 质心运动守恒的条件动量矩 动量矩定理 动量矩守恒的条件 刚体的定轴转动微分方程 转动惯量 回转半径 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功 动能 势能 动 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 惯性力 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达朗伯原理 单自由度系统线性振动的微分方程振动周期 频率和振幅 约束 自由度 广义坐标 虚位移 理想约束 虚位移原理 五、材料力学 5.1轴力和轴力图 拉、压杆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 强度条件虎克定律和位移计算应变能计算 5.2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剪切虎克定律 切(剪)应力互等定理 5.3外力偶矩的计算 扭矩和扭矩图 圆轴扭转切(剪)应力及强度条件扭转角计算及刚度条件 扭转应变能计算 5.4静矩和形心 惯性矩和惯性积 平行移轴公式 形心主惯性矩 5.5梁的内力方程 切(剪)力图和弯矩图 分布载荷、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 正应力强度条件 切(剪)应力强度条件 梁的合理截面 弯曲中心概念 求梁变形的积分法 叠力口法和卡氏第二定理 5.6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数值解法和图解法 一点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最大切(剪)应力 广义虎克定律 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 5.7斜弯曲 偏心压缩(或拉伸) 拉—弯或压—弯组合 扭—弯组合 5.8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公式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临界应力总图和经验公式 压杆的稳定校核 六、流体力学 6.1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6.2流体静力学 流体静压强的概念 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 总压力的计算 6.3流体动力学基础以流场为对象描述流动的概念 流体运动的总流分析 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 6.4流动阻力种流态一层流和紊流 圆管中层流运和水头损失 实际流体的两动、紊流运动的特征 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边界层附面层基本概念和绕流阻力 6.5孔口、管嘴出流 有压管道恒定流 6,6明渠恒定均匀流 6.7渗流定律井和集水廊道 6.8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6,9流体运动参数(流速、流量、压强)的测量 七、计算机应用基础 7.1计算机基础知识 硬件的组成及功能 软件的组成及功能 数制转换;.2 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知识、系统启动 有关目录、文件、磁盘及其它操作 网络功能 注: 以Windows98为基础 7.3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结构与基本规定 数据 变量 数组 指针 赋值语句 输入输出的语句 转移语句 条件语句 选择语句 循环语句 函数 子程序(或称过程) 顺序文件 随机文件 注:鉴于目前情况,暂采用FORTRAN语言八、电工电子技术 8。1电场与磁场 库仑定律 高斯定理 环路定律 电磁感应定律 8.2直流电路 电路基本元件 欧姆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 叠加原理 戴维南定理 8.3正弦交流电路正弦量三要素 有,效值 复阻抗 单相和三相电路计算 功率及功率 因数 串联与并联谐振 安全用电常识 8.4 RC和RL电路暂态过程 三要素分析法 8.5变压器与电动机 变压器的电压、 电流和阻抗变换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常用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电路 8.6二极管及整流、滤波、稳压电路 8.7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 8.8运算放大器 理想运放组成的比例 加、减和积分运算电路 8.9门电路和触发器 基本门电路 RS、D、JK触发器 九、工程经济 9.1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 现金流量 投资 资产 固定资产折旧 成本 经营成本 销售收入 利润 工程项目投资涉及的主要税种 资金等值计算的常用公式及应 用 复利系数表的用法 9.2投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和参数 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 净年值 费用现值 费用年值 差额内部收益 率 投资回收期 基准折现率 备选方案的类型 寿命相等方案与寿 命不等方案的比选 9.3不确定性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点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单因素敏感性分 析 敏感因素 9.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工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目标与工作内容 赢利能力分析 资金筹措的主 要方式 资金成本 债务偿还的i要方式 基础财务报表 全投资经济效果与自有资金经济效果 全投资现金流量表与自有资金现金流量 表 财务效果计算 偿债能力分析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投资项目财务 评价的特点(相对新建项目) 9.5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的概念、内容与实施步骤 功能分析 十、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1 0.1基本概念 热力学系统 状态 平衡 状态参数 状态公理 状态方程 热力参 数及坐标图 功和热量 热力过程 热力循环 单位制 l 0.2准静态过程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10.3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内能 焓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开口系统和闭 口系统的表达式 储存能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及其应用 1 0.4气体性质 理想气体模型及其状态方程 实际气体模型及其状态方程 压缩因子 临界参数 对比态及其定律 理想气体比热 混合气体的性质 1 0.5理想气体基本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 定压 定容 定温和绝热过程 多变过程气体压缩轴功 余隙 多极压缩和中间冷却 . 1 0.6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及表述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熵 孤立系统 熵增原理 10.7水蒸汽和湿空气 蒸发 冷凝 沸腾 汽化 定压发生过程 水蒸气图表 水蒸气基本 热力过程 湿空气性质 湿空气焓湿图 湿空气基本热力过程 1 0.8气体和蒸汽的流动 喷管和扩压管 流动的基本特性和基本方程 流速 音速 流量 临界状态 绝热节流 10.9动力循环 朗肯循环 回热和再热循环 热电循环 内燃机循环 1 0.1 0致冷循环 空气压缩致冷循环 蒸汽压缩致冷循环 吸收式致冷循环 热泵 气体的液化 1 0.11导热理论基础 导热基本概念 温度场 温度梯度 傅里叶定律 导热系数导热微 分方程 导热过程的单值性条件 1 0.12稳态导热 通过单平壁和复合平壁的导热 通过单圆筒壁和复合圆筒壁的导热 临界热绝缘直径 通过肋壁的导热 肋片效率 通过接触面的导热 二维稳态导热问题 10.1 3非稳态导热 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 对流换热边界条件下非稳态导热 诺模图 集总参数法 常热流通量边界条件下非稳态导热 l 0.14导热问题数值解 有限差分法原理 问题导热问题的数值计算 节点方程建立节点方 程式求解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计算 显式差分格式及其稳定性 隐式差分格式 1 0.1 5对流换热分析 对流换热过程和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程式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流动边界层 热边界层 边界层换热微分方程 组及其求解 边界层换热积分方程组及其求解 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 的类比 物理相似的基本概念 相似原理 实验数据整理方法 10.16单相流体对流换热及准则方程式 管内受迫流动换热 外掠圆管流动换热 自然对流换热 自然对流与 受迫对流并存的混合流动换热 1 0.1 7凝结与沸腾换热 凝结换热基本特性 膜状凝结换热及计算 影响膜状凝结换热的因素 及增强换热的措施 沸腾换热 饱和沸腾过程曲线 大空间泡态沸腾换热及计算 泡态沸腾换热的增强 1 0.1 8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辐射强度和辐射力 普朗克定律 斯蒂芬一波尔兹曼定律 兰贝特余 弦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 10.19辐射换热计算 黑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角系数的确定方法 角系数及空间热阻 灰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有效辐射 表面热阻 遮热板 气体辐射的特 点 气体吸收定律 气体的发射率和吸收率 气体与外壳间的辐射换 热 太阳辐射 l 0.20传热和换热器 通过肋壁的传热 复合换热时的传热计算 传热的削弱和增强平均温 度差 效能一传热单元数 换热器计算 十一、工程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 11.1流体动力学 流体运动的研究方法 稳定流动与非稳定流动 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 式 实际流体的运动方程式 柏努利方程式及其使用条件 11.2相似原理和模型实验方法 物理现象相似的概念 相似三定理 方程和因次分析法 流体力学模 型研究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11.3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层流与紊流现象 流动阻力分类 圆管中层流与紊流的速度分布 层 流和紊流沿程阻力系数的计算 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和计算方法 减 少局部阻力的措施 11.4管道计算 简单管路的计算 串联管路的计算 并联管路的计算 11.5特定流动分析 势函数和流函数概念 简单流动分析 圆柱形测速管原理 旋转气流 性质 紊流射流的一般特性 特殊射流 11.6气体射流压力波传播和音速概念 可压缩流体一元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渐缩喷 管与拉伐尔管的特点 实际喷管的性能 11.7泵与风机与网络系统的匹配 泵与风机的运行曲线 网络系统中泵与风机的工作点 离心式泵或风 机的工况调节 离心式泵或风机的选择 气蚀 安装要求 十二、自动控制 12.1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控制工程”基本含义 信息的传递 反馈及反馈控制 开环及闭环 控制系统构成 控制系统的分类及基本要求 12.2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各环节的特性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拟定与求解 拉普拉斯 变换与反变换 传递函数及其方块图 1 2.3线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基本调节规律及实现方法 控制系统一阶瞬态响应 二阶瞬态响应 频率特性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表示方法 调节器的特性对调节质量的 影响 二阶系统的设计方法 12.4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对象的调节性能 稳定性基本概念 稳定性与特征方程根的关系 代数稳定判据对象的 调节性能指标 12.5掌握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 误差及稳态误差 系统类型及误差度 静态误差系数 12.6控制系统的综合与和校正 校正的概念 串联校正装置的形式及其特性 继电器调节系统(非线性系统)及校正:位式恒速调节系统、带校正 装置的双位调节系统、带校正装置的位式恒速调节系统 十三、热工测试技术 l 3.1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 测量 精度 误差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 等精度测量 不等精度测 量 测量范围 测量精度 稳定性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传感器传输通道 变换器 1 3.2温度的测量 热力学温标 国际实用温标 摄氏温标 华氏温标 热电材料 热电 效应膨胀效应测温原理及其应用 热电回路性质及理论 热电偶结构 及使用方法 热电阻测温原理及常用材料、常用组件的使用方法 单 色辐射温度计 全色辐射温度计 比色辐射温度计 电动温度变送器 气动温度变送器 测温布置技术 1 3.3湿度的测量 干湿球温度计测量原理 干湿球电学测量和信号传送传感 光电式露 点仪 露点湿度计 氯化锂电阻湿度计 氯化锂露点湿度计 陶瓷电 阻电容湿度计 毛发丝膜湿度计 测湿布置技术 13.4压力的测量 液柱式压力计 活塞式压力计 弹簧管式压力计 膜式压力计波纹 管式压力计 压电式压力计 电阻应变传感器 电容传感器 电感传 感器 霍尔应变传感器 压力仪表的选用和安装 l 3.5流速的测量 流速测量原理 机械风速仪的测量及结构 热线风速仪的测量原理及 结构 L型动压管 圆柱型三孔测速仪 三管型测速仪 流速测量布 置技术 1 3.6流量的测量 节流法测流量原理 测量范围 节流装置类型及其使用方法 容积法 测流量 其它流量计 流量测量的布置技术 l 3.7液位的测量 直读式测液位 压力法测液位 浮力法测液位 电容法测液位超声波 法测液位 液位测量的布置及误差消除方法 1 3.8热流量的测量 热流计的分类及使用 热流计的布置及使用 1 3.9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函数的分布规律 直接测量的平均值、方差、标准误差、有效数字和测量结果表达 间接测量最优值、标准误差、误差传播理论、微 小误差原则、误差分配 组合测量原理 最小二乘法原理 组合测量 的误差 经验公式法 相关系数 回y]分析 显著性检验及分析 过 失误差处理 系统误差处理方法及消除方法 误差的合成定律 十四、机械基础 14.1机械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程序 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 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14.2运动副及其分类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14.3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存在曲柄的条件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14.4凸轮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 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14.5螺纹的主要参数和常用类型 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 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螺纹联接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4.6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普通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和选择计算带轮的材料和结构 带传动的张紧和维护 14.7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和尺寸 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 轮齿的失效 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斜齿圆柱齿轮 传动的受力分析 齿轮的结构 蜗杆传动的啮合特点和受力分析 蜗杆和蜗轮的材料 14.8轮系的基本类型和应用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14.9轴的分类、结构和材料 轴的计算 轴毂联接的类型 14.10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 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十五、职业法规 15.1我国有关基本建设、建筑、房地产、城市规划、环保、安全及节能等方面的法律与法规 1 工程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我国有关动力设备及安全方面的标准与规范全国勘察设计注册暖通空调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一. 总则 熟悉暖通空调制冷设计规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暖通空调制冷有关部分、有关建筑节能的规定,暖通空调设备产品标准中设计选用部分、环境保护及卫生标准中有关本专业的规定。掌握上述标准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 熟悉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类型、构成及选用。 了解暖通空调设备的构造及性能。 掌握暖通空调制冷系统设计方法、暖通空调设备的选择计算、管网计算。正确采用设计计算公式及取值。 掌握防排烟设计及设备、附件、材料的选择。 熟悉暖通空调制冷设备及系统的自控要求及—般方法。 了解暖通空调制冷施工技术和质量验收标准。 熟悉暖通空调制冷设备及系统的测试方法。 了解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性能,掌握管道和设备的保温绝热计算。 熟悉暖通空调设计的节能技术。 二. 采暖(含小区供热设备和热网) 熟悉采暖建筑物围护结构建筑热工要求,掌握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热负荷计算方法。 熟悉各类散热设备主要性能。熟悉各种采暖方式。掌握散热器采暖、热风采暖和辐射采暖的设计计算方法。 掌握热水、蒸汽采暖系统设计计算方法。 掌握分户热计量热水集中采暖设计方法。 了解热电厂集中供热原理,熟悉小区集中供热区域锅炉房主要组成及其功能。掌握热媒及其参数选择原则和小区集中供热热负荷的概算方法。 熟悉热水、蒸汽供热系统管网设计原则,掌握管网与热用户连接的设计方法。熟悉汽—水、水—水换热器选择计算方法,掌握热力站设计原则。 了解供热用燃煤、燃油、燃气锅炉的主要性能。熟悉小区锅炉房主要设备的选择计算方法。掌握小区锅炉房设置及工艺设计原则。 三. 通风 掌握通风设计原则、通风量计算以及空气平衡和热平衡计算。了解建筑物火灾危险分类和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划分。掌握防烟分区划分原则。 熟悉自然通风原理及天窗、风帽的选择方法。掌握自然通风设计计算方法。 熟悉排风罩种类和选择方法,掌握局部排风系统设计计算方法及设备选择。 熟悉机械全面通风、事故通风的条件,掌握其计算方法。 熟悉防火和防排烟设备和部件的基本性能及防排烟系统的基本要求。熟悉防火控制程序。掌握防排烟方式的选择及机械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原则。掌握防排烟系统的计算方法。掌握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设计要求。 了解诱导通风、置换通风的使用条件和原理。 熟悉除尘和有害气体净化设备的种类和应用,掌握设计选用方法。 熟悉通风机的类型、性能和特性,掌握通风机的选用、计算方法。 四. 空气调节 熟悉空调房间围护结构建筑热工要求,掌握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室内空气参数的确定原则。 了解空调冷(热)、湿负荷形成机理,掌握空调冷(热)、湿负荷以及热湿平衡、空气平衡计算。 熟悉空气处理过程,掌握湿空气焓湿图的应用。 熟悉常用空调系统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掌握常用气流组织型式的选择及其设计计算方法。 熟悉常用空调设备的主要性能,掌握空调设备的选择计算方法。 熟悉常用冷热源设备的主要性能,掌握冷热源设备的选择计算方法。 掌握空调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 熟悉空调自动控制方法及运行调节。 熟悉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和消声、隔振措施。 五.制冷技术 熟悉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原理、制冷剂的性能和选择以及CFC、HCFC的限制和替代。 了解蒸汽压缩式制冷(热泵)的工作原理;熟悉各类蒸汽压缩式制冷(热泵)机组的特点、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性能参数;掌握各类冷水机组、热泵机组的选择计算方法和正确取值。 了解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熟悉蒸汽式和直燃式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的组成和性能。 · 了解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组成、制冷剂管路设计基本原则;熟悉制冷自动控制的技术要求;掌握制冷机房设备布置原则、冷却水系统设汁和冷却塔的选用。 了解蓄冷的基本原理、类型、系统组成以及设置原则。 了解冷藏库温、湿度要求和冷藏库库用工艺装备;掌握冷藏库建筑围护结构的隔汽层、防潮层、隔热层的设置以及热工计算。 掌握冷藏库制冷系统的组成、设备选择与制冷剂管路系统设计;熟悉冷藏库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装置。 六.空气洁净技术 掌握常用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标准及选用原则。了解与建筑及其他专业的配合。 熟悉空气过滤器的分类、性能、组合原则及计算。 了解室内外尘源,熟悉各种气流流型的适用条件,掌握洁净室送回风量计算。 掌握洁净室室内外压差风量计算及压差控制方法。 七. 民用建筑房屋卫生设备 熟悉房屋卫生设备、冷热水供、排水量指标,掌握系统设计计算。 掌握消防水量计算及系统设计。 掌握室内燃气供应系统的设计。
小猪乐乐88
初级申请条件(1) 中专毕业1年见习期满,认定"员"级;(2) 大学专科毕业1年见习期满,再从事本专业工作2年,认定"助理"级;(3) 大学本科毕业1年见习期满,认定"助理"级;(4) 获硕士学位后,再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取得硕士学位前,已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的,可减1年),认定"中级";(5) 获博士学位后,认定"中级";(6)获博士学位后,认定“中级”;(7)进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满2年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可以认定“副高级”。中高级职称申请条件:申报中级职称的,必须获得初级职务资格后任职满四年;申报高级职称的,必须获得中级职务资格后任职满五年。初级职称提供以下材料:1、学历证复印件2、身份证复印件二张3、照片四张(表上贴二张交二张一寸照)4、初任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5、单位年度考核6、单位工作证明或者劳动合同中高级职称提供以下材料:(1)《参评人员资格审查意见表》1份(2)《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其中高级职称需填写近五年考核表每年一份,中级职称需填写近四年考核表每年1份;(3)《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表》2份(4)《个人述职评议情况表》1份;(5)《送审材料审核责任卡》1份(6)《个人述职报告》5份,主要内容为本人基本情况、政治表现、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主要业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7)与本专业岗位相关的专业论文1篇,
小米一箩筐
A. 企业环保员应该要些什么资格证
一般环保安全不分家。企业里的环保,一般拿安全员证书吧。当然,最好也能考一些iso之类的证。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B. 环境检测员可以考什么证
环境监测人员必须拿到持证上岗的项目证。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证书包括:注册环评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工程师),以上都是你能报考的。环境监测只有当地省一级监测中心或环保局下发的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8月12日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案》明确,环保部负责建设并运行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掌握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向左转|向右转
(2)环保从业人员资格证扩展阅读:
环境监测就是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遥测、遥感、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监视、测定、监控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标志数据,从而对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的学科。
既包括对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和对物理(能量)因子如噪声、振动、热能、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污染的监测;又包括对生物因环境质量变化所发出的各种反映和信息测试的生物监测,以及对区域群落、种群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等。
环境监测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分析化学基础、环境化学基础、水文学、环境微生物、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工程概论、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实验、认识实习、专业综合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环境监测专业就业面向:
环保部门及生产企业的环境监测部门从事环境监测、评价及管理工作。
注册环评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登记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注册环保工程师是指经考试取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执业证书》和执业印章,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及相关业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C. 如何考取环境检测资格证
环境检测资格证即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证,由国家环保总局和人事部共同负责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承担考务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考试工作,由当地人事行政部门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具体职责分工由各地协商确定。
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基础考试合格并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专业考试报名条件的, 可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
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为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及相关业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考试,考试每年开考一次,一般安排在每年的九月份进行。考生须在1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
(3)环保从业人员资格证扩展阅读
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规定要求: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2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
2、考试内容包括17个科目公共基础部分(十一个科目,共计120题,均为单选题,每题一分)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工程经济、信号与信息技术、法律法规。
3、基础考试合格并符合规定的专业考试报名条件的,可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
D. 环保员从业资格证怎么考
那得看你们来企业的环保部自的主要工作咯。有些是提供环保相关技术的,有些是处理环保相关数据的,也有一些是环保安全工作的,有些是弄体系相关工作,还有做节能方面的……你说的资格证一般的企业不会怎么要求,但是作为你自己发展的话,还是考些会好点。
E. 环评上岗证是什么,有什么用,如何考取。
环评上岗证考试,是环评从业人员获取环评上岗证的资格考试,属于职业准入资格考试。
环评上岗证的用途:
环境影响评价证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必要证书。有了这份证书,你就有了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的基本知识,这样你就可以在准备好的报告、报告表和登记表上签字。该公司有足够数量的车牌来评估a级和b级的资质。
环评上岗证的考取方式:
考试时间是1月至5月每月一次,6月至12月每月两次,每次200名学生。
配额满时,登记系统将关闭。注册方法是在线注册,从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上午10 : 00开始(从2012年开始,注册周期为半年,只要考试没有举行,人员没有满,就可以注册),然后进入中国环境影响评估网络 : / / ww . China - eia/,进入考试和培训注册系统。请注意,注册信息必须按照注册点的要求完整、真实和准确地提交,否则注册将无效。
每项环境影响评估证书考试的成功申请者名单将在注册当天下午4 : 00公布。环评证书审查报告领取证书的注意事项,要求携带证明材料。所在单位的相关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其中,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人员应提交所在单位的法人资格证书复印件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正、负复印件;非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人员应当提交其所在单位的法人资格证书复印件);环境影响评价专职就业证明(其中,机构人员应提交由以下单位出具的人事关系证明。
拓展资料
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简称,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参考资料
网络_环评
F. 国家环保资格证书怎么考
考试时间: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时间在每年第三季度。
形式要求: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考试为非滚动管理模式,参加基础考试或专业考试的考生应分别在当年通过全部科目。
参加考试成为注册环保工程师,经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并依法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执业证书》和执业印章 , 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及相关业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的人员,须在1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考试合格者,由省人事厅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职业资格
该职业资格共分三级:助理环境保护工程师、环境保护工程师、高级环境保护工程师。
申报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助理环境保护工程师:
1、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学生;
2、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应届毕业生并有相关实践经验者;
二、环境保护工程师:
1、已通过助理环境保护工程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历应届毕业生;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三、高级环境保护工程师:
1、已通过环境保护工程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三年以上者。
G. 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需要考的资格证有什么
目前只有一个污水处理工职业资格证,是必须考的。 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版社会保障部《关权于实行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上岗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环保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经考核合格后,颁发初、中、高级污水处理工《职业资格证书》(招收全国学员,证书全国通用)。 培训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如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操作管理人员。 职业等级:污水处理工中高级资格 相关工种:污水处理工,污泥处理工,污水化验监测工,泵站操作工 培训时间:2-3个月 函授内容:污水处理工环保法律知识和治理设施运行管理有关制度,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排放出路及各排放指标,污水来源及水质变化规律,排水水质标准,污水的各种处理技术,系统主要设备基本知识和技术参数,污水处理常用仪表及电工基础知识,关于清洁生产、建设循环经济方面的知识等。
H. 环保类的资格证都有哪些
一、环境影响评价: (1)上岗证(都能考,盖到个资质单位(或拟申请资质单专位)的章就行)属,每年有5000大洋左右收入 (2)环评工程师:(相关专业毕业从事环评行业)大专毕业7年,本科5年,研究生2年,博士1年。年收入大约50000大洋。 二、环保工程师(条件我也不懂) 三、环境监理工程师(条件我也不懂)
I. 环保行业都可以考那些证
环保行业是可以考取以下证书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分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
2、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
3、清洁生产审核工程师
4、 ISO认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9)环保从业人员资格证扩展阅读:
环保行业考证的报考条件:
1、取得本专业(指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或相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3、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6、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风吹散了心
你是指哪方面的工程师?如果是机械工程师的话,有三个途径可以走1.评职称。分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要履历,评出来的,符合要求就可以去当地的人事部门申请评定。一般来说的工程师就是指这个。不过现在的职称评定越来越假,都不值钱了2.考中国工程学会的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考过了就是工程学会认可的工程师。这个考试挺难的,有一定的含金量。能过就很不错了。3考全国勘察设计注册机械工程师执业资格。这个就更难了。能过,你也算是一个人物了。付1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定 一、按往年要求,8月1日至9月15日为全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省直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受理申报评审材料时间;8月1日至9月30日为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和市直初级评委日常部门受理申报材料时间。10月始为全市中、初级评审委员会开展评审活动时间。 二、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需符合1998年以来颁布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各专业要求均有不同,具体见《资格条件》),概括有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条件。 2.学历资历条件。 根据文,凡申报评审中级资格的不受评审前是否被聘用的限制,同时将学历(学位)(法律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资历条件作如下调整(个别系列另有规定): (1)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获得硕士学位后3年调整为2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累计3年以上; (2)研究生班毕业或获得双学士学位,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3年调整为2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4年调整为3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5年调整为4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 (5)中专毕业的,不再执行“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其中取得助理级后,受聘助理级职务5年以上”的规定,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者,或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者,可申报评审中级资格。 3、外语条件。 必须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且成绩符合规定。 4、计算机考试条件。 必须通过国家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或计算机网络培训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证书是作为申报评审必备条件之一。 5、继续教育条件。 从上次晋升至本次申报,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完成每年15天的继续教育课程,其中一门公修课。 6、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各专业均不同)。 7.业绩成果条件(各专业均不同)。 8、论文条件。 必须在市级以上专业期刊公开发表。 三、申报评审专业技术人员于每年7、8月到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或单位主管部门领取下列表格: 1、《中级专业技术资格送评材料目录单》1份; 2、《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1份; 3、《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1份; 4、《业绩、证书材料》1份; 5、《证明、证书材料》1份; 6、《贴资格证相片页》1份; 7、《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信息录入表》1份; 8、《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期满考核登记表》1份; 9、《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1份。 四、申报评审专业技术人员需提交下列资料: 1、在人事部门领取的上述9份表格。 2、有关证书: (1)提交计算机考试证书原件; (2)提交继续教育证书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3)提交外语成绩单原件; (4)提交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5)提交现有资格证书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申报评审专业技术人员如实填写有关表格,按目录单要求整理、归类装订齐全,送人事局专技科审核,签署意见后送有关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 五、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对申报人资历、学历、业绩及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审核合格者,送评委会评审。 六、评委会评审通过人员,要在所在单位公示7天,通过公示,由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整理、填写有关材料,报人事部门核准、发证。付2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大纲Ⅰ.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2.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试验方法及其选用。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及其选用。了解常用工程塑料、特种陶瓷、光纤和纳米材料的种类及应用。3.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程序和基本技术要素,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零件的辅助设计,熟悉实用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4.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制订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问题。熟悉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磨)削加工、特种加工、表面涂盖处理、装配等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并掌握某些重点。熟悉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的设计知识。了解生产线设计和车间平面布置原则和知识。5.熟悉与职业相关的安全法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熟悉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管理创新的理念及应用。6.熟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工具与方法,了解有关质量检测技术。7.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数控(CNC)系统的构成、作用和控制程序的编制。了解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及应用。8.了解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有关知识。Ⅱ.考试内容一、工程制图与公差配合1.工程制图的一般规定(1)图框(2)图线(3)比例(4)标题栏(5)视图表示方法(6)图面的布置(7)剖面符号与画法2.零、部件(系统)图样的规定画法(1)机械系统零、部件图样的规定画法(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齿轮、齿条、蜗杆、蜗轮及链轮的画法 花键的画法及其尺寸标注 弹簧的画法)(2)机械、液压、气动系统图的示意画法(机械零、部件的简化画法和符号 管路、接口和接头简化画法及符号 常用液压元件简化画法及符号)3.原理图(1)机械系统原理图的画法(2)液压系统原理图的画法(3)气动系统原理图的画法4.示意图5.尺寸、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标注(1)尺寸标注(2)公差与配合标注(基本概念 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方法)(3)形位公差标注6.表面质量描述和标注(1)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2)表面质量的标注符号及代号(3)表面质量标注的说明7.尺寸链二、工程材料1.金属材料(1)材料特性(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2)晶体结构(晶体的特性 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的结晶 金属在固态下的转变 合金的结构)(3)铁碳合金相图(典型的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 碳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4)试验方法(拉力试验 冲击试验 硬度试验 化学分析 金相分析 无损探伤)(5)材料选择(使用性能 工艺性能 经济性)2.其他工程材料(1)工程塑料(常用热塑性工程塑料 常用热固性工程塑料 常用塑料成型方法 工程塑料的应用)(2)特种陶瓷(氧化铝陶瓷 氮化硅陶瓷 碳化硅陶瓷 氮化硼陶瓷 金属陶瓷)(3)光纤(种类 应用)(4)纳米材料(种类 应用)3.热处理(1)热处理工艺(钢的热处理 铸铁热处理 有色金属热处理)(2)热处理设备(燃料炉 电阻炉 真空炉 感应加热电源)(3)热处理应用(轴类 弹簧类 齿轮类 滚动轴承类 模具类 工具类 铸铁、铸钢件 有色金属件) 三、产品设计1.新产品设计开发程序(1)可行性分析(市场调研 产品定位 可行性分析报告)(2)概念设计(设计要求 功能分析 方案设计 设计任务书)(3)技术设计(工作内容与要求 机械结构设计 设计计算说明书)(4)设计评价与决策(评价目标、准则 评价方法)2.机械设计基本技术要素(1)强度、刚度(2)结构工艺性设计(可加工性设计 可装配性设计 可包装运输的设计原则要点)(3)可靠性(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可靠性设计)(4)摩擦/磨损/润滑(摩擦定律 磨损定律 影响摩擦磨损的因素 减少摩擦与磨损的方法)(5)机械振动与噪声(基本概念 振动、噪声产生的根源与危害 防止和降低振动、噪声的策略措施)(6)安全性(安全设计的原则 防护设计)(7)标准化、通用化3.机械零、部件设计(1)机械传动及其零、部件(齿轮的功能特点及设计计算 轴的功能特点及设计 丝杠的功能特点及设计 带传动的功能特点及设计计算 减速器的功能特点及设计选用 调速器的功能特点及设计)(2)联接、紧固件(螺栓联接的功能特点与设计 键的功能特点与设计计算 销的功能特点与设计 联轴器的功能特点与设计计算 过盈联接的功能特点与设计)(3)操作调节与控制件(弹簧的功能特点与设计 离合器的功能特点与设计 制动器的功能特点)(4)箱体/机架件(箱体、机架的设计准则 箱体、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 箱体、机架的设计步骤)4.气动、液压的传动控制系统(1)常用气动、液压元件(控制阀 泵和马达)(2)气、液传动原理及系统设计(气动系统基本管路设计 液压系统基本管路设计)(3)常见故障诊断与维护(4)密封设计5.电气传动基础(1)电动机(直流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 同步电动机)(2)电气调速(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3)电气制动(直流电动机制动 异步电动机制动)(4)电动机的选用6.设计方法与应用(1)计算机辅助设计(概念 应用)(2)实用设计方法(工业造型设计 优化设计 人机工程 反求技术 模块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 快速原型制造)(3)现代设计方法(并行设计 智能设计 生命周期设计 绿色设计 创新设计) 四、制造工艺1.工艺过程设计 (1)工艺过程基本概念(生产过程 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工艺规程设计的依据、程序和主要问题(工艺规程设计的依据 工艺规程设计的程序 工艺规程设计中的主要问题)(3)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对象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目的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内容) (4)定位基准选择(基准的概念 精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 (5)工艺路线设计(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阶段的划分 加工顺序的安排 工序的合理组合) (6)加工余量确定(加工余量概念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 (7)工艺尺寸计算(工艺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基本的工艺尺寸链求解 综合的工艺尺寸链的图表计算法) (8)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工艺方案的评价原则 工艺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9)典型零件工艺设计示例(箱体件的加工工艺 主轴加工工艺 圆柱齿轮加工工艺)2.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1)工艺装备及其类型(工艺装备 工艺装备的类型) (2)工艺装备选择的依据(工艺方案 工艺规程 工序要求与设备 本企业的现有工艺装备条件 各类工艺装备的标准、订购手册、图册及使用说明书等)(3)工艺装备的选择与设计的原则(4)工艺装备选择的程序(5)工艺装备设计程序(6)工艺装备设计(或选择)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7)工艺装备的验证(工艺装备验证的目的 验证的范围 验证的主要内容 验证的方法)3.车间平面设计 (1)车间生产设备布置原则(2)产品种类与生产分析(按产品(或流水线、生产线)的设备布置方案 按工种(或专业化)的设备布置方案 成组(或单元)设备布置方案)(3)车间设备的布置方式(机群式布置 流水线布置)4.切(磨)削加工 (1)切(磨)削加工基本知识(基本概念 金属切削率 切削力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 切削加工方法与特点 经济加工精度) (2)车削(常用车削方式 典型车削加工表面类型 车床类型与适用范围 典型的车削加工(非数控车削方法) 新的车削技术) (3)铣削(常用铣削方式 典型铣削加工表面类型 铣床类型与适用范围 典型零件表面的铣削 超精铣削) (4)磨削(常用磨削方式 典型磨削加工表面类型 主要磨床类型与适用范围 典型零件表面磨削) (5)影响切(磨)削加工质量的因素和改进措施(工艺系统方面的因素 工艺过程的因素 环境因素 提高切削加工质量的原则措施) (6)切削用量的选择 (7)切削用的工夹具(机床夹具 切削刀具)5.特种加工 (1)特种加工方法与特点 (2)电火花加工(电火花成形加工 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过程 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 影响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质量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特点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过程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设备 线切割加工的主要工艺质量指标 影响工艺经济性的因素与分析) (4)激光加工(激光加工原理、特点和分类 激光加工设备 激光打孔 激光切割) (5)超声加工(超声加工的原理与特点 超声加工设备 超声加工工艺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超声加工的应用)6.铸造 (1)铸造及其特点(铸造工艺基础 铸造工艺设计 铸造工艺文件) (2)砂型铸造(造型材料 铸铁件铸造 铸钢件铸造 铜、铝合金铸件铸造) (3)金属型铸造(铜合金铸件 铝合金铸件) (4)压铸(压铸件的结构 压铸合金 压铸机)(5)熔模铸造(熔模铸件的结构 熔模铸造的工艺参数 模型壳的特点及应用)(6)铸造工艺装备(模样 模板 芯盒 砂箱)7.压力加工 (1)压力加工及其分类(压力加工的涵义和特点 压力加工的分类与应用) (2)锻造(自由锻 模锻) (3)冲压(冲压加工的特点 冲压工艺分类 冲压工艺的应用要求) (4)影响锻压加工质量的因素及其提高的措施 (5)压力加工用的工艺装备(冲压模设计 热锻模设计 胎模结构设计 快速经济制模技术)8.焊接 (1)焊接方法和特点(熔焊工艺基础 弧焊电源及其特性 焊接工艺) (2)电弧焊(手弧焊及其设备 埋弧焊) (3)氩弧焊 (4)气焊(气焊与气割设备选用 气焊工艺参数的选择 气焊工艺参数的选择) (5)焊接工艺装备(焊接用夹具 焊接辅助加工装置 焊接操作机)9.表面处理 (1)表面处理的特点和分类(表面处理特点 表面工程技术分类) (2)涂装技术(涂装材料 涂装工艺与装备 涂膜干燥 典型产品涂装 涂膜质量的评价) (3)热喷涂技术(常用热喷涂工艺分类和热喷涂技术特点 热喷涂工艺流程 热喷涂工艺方法 热喷涂材料 热喷涂技术的应用 热喷涂涂层质量评定) (4)电镀(电镀的实施方式 电镀的工艺过程 影响镀层质量的因素 电镀种类及应用 电镀层质量评价)10.装配(1)基本知识(组装、部装、总装 装配单元、基准零件与基准组件、基准部件 装配精度 影响装配质量的主要因素) (2)装配尺寸链及装配方法(装配尺寸链 装配方法) (3)装配方法类型及其选择(完全互换装配法 部分互换装配法(亦称大数互换装配法) 选择装配法 修配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 (4)典型部件装配(滚动轴承部件装配 圆柱齿轮传动部件装配) 五、管理/经济1.安全/环保(1)设备维护保障(保养)与安全操作(设备的维护保障(保养) 加工和起重机械的安全 机器人、数控机床和自动生产线的安全技术)(2)常见劳动安全与卫生防范(防火、防爆 防触电和静电 防噪声)(3)环境保护(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技术 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 清洁生产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介绍)2.与职业相关的道德、法律知识(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3)机械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4)财务及税务制度(会计基本制度 财务三表 税种、税率)(5)知识产权法(基本知识 专利法 商标法 著作权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6)现代企业制度相关法律(公司法 合同法 招投标法 生产许可制度)(7)WTO规则和政府产业政策(历史和我国的承诺WTO基本原则WTO的四大宗旨 反补贴与反倾销 加入WTO对我国社会的影响)3.工程经济(1)经济学基本概念(需求 供给 供给和需求平衡 市场 市场经济 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2)成本分析(成本的分类 量—本—利之间的关系 量—本—利分析)(3)价值工程(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实施价值工程的基本程序 产品功能分析 产品功能评价 提出改进设想 分析与评价方案 试验,检查,评价效果)4.管理(1)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重要性和工作性质 管理的基本职能)(2)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所有制 两权分离 企业财产组织形式 公司治理结构)(3)生产率分析与提高(生产率 方法研究 时间研究 熟练曲线)(4)物流基础(物流及其系统的基本概念 制造企业的物流系统 常用物料搬运设备的特点及选用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5)现场管理(5S活动 定置管理)5.管理创新(1)制造模式的变化和先进制造模式(制造模式从大量生产开始 成组技术、数控技术和单元制造——多品种成批生产的解决方案 当代的先进制造模式)(2)MRP/MRPⅡ/ERP(MRPMRPⅡERP)(3)精益生产(准时制(JIT)生产 看板管理)(4)项目管理(项目及项目管理概念 项目管理三要素和目标 项目管理的过程和内容)(5)灵捷制造(灵捷制造战略产生背景 灵捷制造战略的基本概念 企业灵捷化案例) 六、质量管理/质量控制1.质量管理/质量保证(1)质量/产品质量(质量定义 产品质量和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的形成与质量职能及职责)(2)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含义 质量管理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3)ISO 9000族标准与质量体系(ISO 9000族标准的产生与发展ISO 9000族标准的构成与内容 质量保证和质量体系建立)(4)质量认证(质量认证的类型 产品质量认证 质量体系认证)2.过程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概念(2)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工具(统计分析表 排列图 因果图)(3)统计过程控制工具(直方图 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Cp控制图)(4)相关分析(相关图(散点图)法 回归方程法 相关分析在质量控制中的用途)3.计量与检测(1)产品制造中的计量与检测(2)几何量测量(测量基准 长度测量用的器具 角度测量器具 形状测量器具)(3)机械量测量(力、重量的测量 力矩的测量 位移测量 转速测量 振动测量)(4)其他物理量测量(温度测量 压力测量 噪声测量)七、计算机应用1.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1)微机的构成及种类(2)常用微机的结构性能特点(十六位微机(8086/8088CPU)的结构性能特点 八位微机(Z80CPU)的结构性能特点 单片机的结构性能特点I/O接口及存储器的扩展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3)微机软硬件的选用原则2.计算机仿真(1)仿真的基本概念(2)计算机仿真的发展和意义(3)计算机仿真的一般过程(4)仿真在CAD/CAPP/CAM系统中的应用3.计算机数字控制(CNC)(1)CNC控制程序编制基础(CNC加工程序编制的内容及步骤 普通程序格式及典型程序代码)(2)CNC程序编制方法(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 手工编程举例 程序语言方法自动编程流程及APT编程简例普通程序格式)(3)直线插补与圆弧插补4.CAD/CAPP/CAM/CAE(1)CAD/CAPP/CAM的基本概念(2)CAD/CAPP/CAM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流程(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4)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5)计算机辅助制造(CAM)(6)CAD/CAPP/CAM的应用状况(7)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八、机械制造自动化1.机械制造自动化发展及其技术内容分类2.加工作业自动化(设备自动化)(1)刚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普通的自动化机床 组合机床刚性自动线)(2)柔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数控机床 加工中心)3.物流自动化(1)物流概念和功能(2)物流自动化设备分类(上、下料/装卸自动化设备 传输/搬运自动化设备 存储自动化设备)4.信息流自动化(1)信息涵义与信息流/信息系统(2)信息源(3)信息采集/输入(4)信息处理(5)信息传输与交换(6)信息存储5.管理自动化(1)管理含义及其自动化基础(2)MRP-Ⅱ6.常见的机械制造柔性自动化系统(1)DNC系统(2)FMC(柔性加工单元)(3)柔性自动线(FTL)(4)FMS(柔性制造系统)(5)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