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5

非飞卖品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中国工程师进入非洲的时间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3820421534茜

已采纳

中国帮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了跨越两国的 坦赞铁路。详细——坦赞铁路是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是东非交通动脉。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迄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1970年10月动工兴建,1976年7月全线完成。沿线地形复杂,线路需跨越裂谷带。由中国、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三国合作建成。为赞比亚、马拉维等内陆国家提供新的出海通道。中国先后派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5.6万人次,高峰期间有1.6万中方人员在现场施工。坦赞铁路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该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长1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该铁路穿越坦赞部分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桥梁和隧道地基土质为淤泥、流沙,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群居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全线建桥梁320座,总延长米为16520米;隧道22座,总延长米8898米;兴建车站93个;建设房屋总面积37.6万平方米。该项目于1968年5月开始进行勘测设计,1970年10月正式开工,1976年7月全部建成移交。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1.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铁路建成后,交由坦赞两国组成的铁路局共管。其后,为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营,中国继续提供无息贷款,予以技术合作援助,并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管理或提供咨询。截止1999年底,累计派出专家近3000人次。坦赞铁路建成后,成为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为赞比亚出口铜提供了一条新的、可靠的出海通道,打破了当时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封锁,保证了赞比亚的主要收入来源。2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铁路沿线涌现了不少新兴城镇,成为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这条铁路也为支援南部非洲的民族解放斗争发挥了积极作用。尼雷尔高度评价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卡翁达总统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把坦赞铁路誉之为“自由之路”、 “南南合作的典范”。

中国工程师进入非洲的时间

208 评论(8)

心赏198808

胡介国,1948年出生于上海市普陀区,从小到大一直与兄弟姐妹跟随母亲在上海生活。胡介国的父亲早年经香港,去尼日利亚发展,并在尼国与人开设当地最大的纺织加工厂,在当地享有很好的声誉。

1962年,胡介国进入上海的百年老校晋元中学读书。和许多“老三届”一样,他下过乡,成为1972年毕业的第一届工农兵学员,毕业后,进入上海南海中学教书,做了英语教师。

1975年,父亲写信给他,希望他能到尼日利亚来帮他打理生意。3年后,胡介国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尼日利亚,他笑着说,当时自己像“被绑架到了非洲一样”。

父亲想让他来经营棉纺织业,但他对这个不感兴趣。“我更喜欢对着人,而不是机器。”他更希望依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份事业。

因为胡介国在中国学的是英语专业,语言上不成问题,他就到尼日利亚一家五星级宾馆的餐厅做助理经理。勤勉敬业的性格使胡介国很快脱颖而出,担任了酒店总经理。后来,酒店股东因为对他的管理能力和敬业精神十分欣赏,送给他股份,胡介国也从一个打工仔成为股东。

1983年,胡介国到加拿大学了4年的酒店管理专业。学成之后,他并没有留在环境优越的加拿大,而是再次回到了尼日利亚。经过认真的市场分析,胡介国感觉酒店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决定投资建造酒店。

1997年,胡介国投资500万美元在拉各斯建了一家大酒店——金门大酒店,这家酒店虽然只有6层楼,却是尼日利亚最豪华的酒店之一,酒店门口一对汉白玉的石狮子标明了这是一家中餐酒店。酒楼装饰用料考究,工艺精湛,成为尼国标志性建筑和餐饮中心,目前仍是非洲最好的餐馆。尼日利亚的很多政府官员经常来这里吃饭,包括总统、外交部长、文化部长等都成为了他的好朋友。

在金门大酒楼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同时,胡介国又先后投资建造了千禧饭店、金鸿建筑集团公司等。

此后,胡介国在尼日利亚的生意逐渐扩大,涉及房地产开发、建材业等等。建立了以金门大酒店为龙头的综合性、多产业的企业集团,集餐饮、旅游、建筑、装潢、建材生产、机械加工、木器加工、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股份公司。资产总额达几亿美元,职工总数达3万余人,中国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师级技术人员达150人。

从1998年开始,胡介国开始帮助中国企业进入非洲。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在尼日利亚承建的铁路改造维修项目,历程达3000公里,合同金额达亿美元,就是在胡介国出面帮助下谈成的,是当时中国在非洲承建的最大项目。2004年7月,尼日利亚总统特任命胡介国为总统顾问,负责中小企业发展事宜。

1999年,胡介国得知,尼日利亚政府有一个给山区建学校的工程。胡介国心想,既然是小学,就算赔钱也得干。胡介国以公司的名义向银行融资两亿多人民币,帮助尼日利亚拉各斯贫民区兴建了4所九年制中小学,每所学校可以容纳3000多人。学校建成后,尼日利亚总统和我国驻尼日利亚使馆有关负责人都参加了剪彩仪式,尼日利亚总统向胡介国颁发国家荣誉奖章。

选。“这么潮湿的地方建水泥房子很难,地基打了十几米还要继续往下打,但打得更深,意味着成本更高。”

当时,政府给的工期是一年,而且校址都在深山里的热带雨林。但胡介国和工人们加班加点,吃、住都在工地上,用了6个月时间就把4所学校建成了。

这个工程,他亏了2亿奈拉(尼日利亚货币),折合成人民币大约3000万元。“不过这钱亏得好。通过这个工程,我打出了一个好名声。”从此以后,他再也不用找别人要工程,政府会把上好的工程送上门来。

投资建学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得人心。校舍建成后,胡介国明显感觉到,当地人对他的好感倍增,“学生们知道学校是中国人建的,中国人和非洲人的友好种子就代代相传。”

2004年7月,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委任胡介国担任总统特别经济顾问,负责帮助尼日利亚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他开始频繁地往来于亚非之间。

胡介国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中非商会副会长。这家由中国商务部等3家机关牵头成立的商会,宗旨是希望帮助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走入非洲。

2005年4月,胡介国陪同尼日利亚总统访问中国。访问期间,尼总统奥卢塞贡·奥巴桑乔先后走访三峡大坝、南京等地的大型企业与重点工程,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经贸合作项目。

在胡介国的热心引荐和悉心安排下,中国一大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纷纷落户尼日利亚。他还准备在当地建造一个大型工业园,以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进驻。

随着胡介国在尼日利亚民众心目中威信的提高,当地人推举他做酋长。在尼国,民间推举一个外国人为酋长尚属首次。

因为胡介国的突出贡献,2001年,胡介国被尼日利亚大酋长埃米尔封为一个部落的酋长。

授勋仪式当天,胡介国身着尼日利亚当地传统服饰,头戴具有特殊意义的小帽,长老用树枝在他身上洒下香水,他从几位酋长手中接过了酋长任命书,身边当地民众载歌载舞。他也成为非洲首位华人酋长。

作为酋长,胡介国有不少特权,他拥有有关部门特批的由他全权指挥的近百人的武装警卫队,这些人员由胡介国亲自挑选,但工资由当地政府负担。他还能以酋长的身份和政府谈判为同胞争取更多的权益。由于尼日利亚实行酋长终身制,胡介国也是终身酋长,以酋长的身份和政府谈判。

谈到当选酋长的原因,胡介国说: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不断提高,我现在不但是酋长,还是总统的顾问,中小企业发展的顾问,尼日利亚人感到他们要发展,就要走中国的路,特别是要发展中小企业;第二,他们感到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他们还提出‘今天的中国就是明天的尼日利亚’这样的口号,他们要向中国学习,他们要引进中国的技术,还希望中国人到他们那儿去投资。”

如今,6万多名尼日利亚华侨华人,没人不知道胡介国这位华人酋长。每当遇到有关中国人的问题,只要当地相关部门觉得棘手或难以处理时,他们首先会给胡介国打电话。

但胡介国认为,华人融入当地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很多人只是把这里当作短期赚钱的地方,把自己当做过客。他说:“华人企业要在这里做大做强,必须融入当地社会。”

112 评论(9)

oo888888oo

1967年,中国不顾自身经济困难,援助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修建了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简称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长1860公里。2006年北京时间10月31日凌晨,中国承建非洲最长的现代化铁路,被认为是为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献上了一份贺礼。 拉各斯至卡诺新建铁路项目全长1315公里,它连接了尼日利亚乃至西非最大的城市拉各斯和首都阿布贾。除卡杜纳到阿布贾的160公里线路外,其余全部为双线铁路,铺轨总里程达2730公里。线路设计为全立交、全封闭,并采用全自动闭塞微机连锁系统,共设有25个车站和2个机车车辆维修工厂。设计行车时速150公里,全部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建设。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标的最大项目,也是继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非洲承建的线路最长、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铁路大通道。

229 评论(11)

威武的灰姑娘

非洲比北京时间晚5至9个小时。中国用的是北京东8区的时间,这样来算中国晚上七点非洲应该是11点到14点之间。

107 评论(11)

圓滿如意妹

中国帮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了跨越两国的 坦赞铁路。详细——坦赞铁路是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是东非交通动脉。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迄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1970年10月动工兴建,1976年7月全线完成。沿线地形复杂,线路需跨越裂谷带。由中国、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三国合作建成。为赞比亚、马拉维等内陆国家提供新的出海通道。中国先后派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5.6万人次,高峰期间有1.6万中方人员在现场施工。坦赞铁路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该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长1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该铁路穿越坦赞部分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桥梁和隧道地基土质为淤泥、流沙,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群居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全线建桥梁320座,总延长米为16520米;隧道22座,总延长米8898米;兴建车站93个;建设房屋总面积37.6万平方米。该项目于1968年5月开始进行勘测设计,1970年10月正式开工,1976年7月全部建成移交。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1.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铁路建成后,交由坦赞两国组成的铁路局共管。其后,为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营,中国继续提供无息贷款,予以技术合作援助,并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管理或提供咨询。截止1999年底,累计派出专家近3000人次。坦赞铁路建成后,成为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为赞比亚出口铜提供了一条新的、可靠的出海通道,打破了当时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封锁,保证了赞比亚的主要收入来源。2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铁路沿线涌现了不少新兴城镇,成为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这条铁路也为支援南部非洲的民族解放斗争发挥了积极作用。尼雷尔高度评价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卡翁达总统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把坦赞铁路誉之为“自由之路”、 “南南合作的典范”。希望点个赞

29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