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1

艾利希尔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电气工程师报考经历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35号小祁

已采纳

注册电气工程师报考如果需要工作证明之类,可以找下培训机构,很多培训机构都是可以提供的。注册电气工程师报名条件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方能报名参加专业考试。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只要符合下列条件,均可报考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或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1、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1)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1年。(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1年。2、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3年。(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4年。(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含相近专业在内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5年。(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6年。(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7年。(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8年。免考条件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6年。(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7年。(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含相近专业在内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8年。(4)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9年。(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10年。(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12年。(7)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15年。(8)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相应专业设计工作满30年。

电气工程师报考经历

315 评论(14)

梦朦胧6620

报考条件如下: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考试。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方能报名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符合《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十条的要求,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指电气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或相近专业(指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位学士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四)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2年。 (七)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 (八)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

146 评论(13)

一人一兀

四川省现在电气是评职称,分初级、中级、高级。初级的话学历要求是大专,工作经验大专是三年,本科一年,非建筑加两年。

333 评论(15)

小囡1234

为了准备好电气工程师的面试,我们需要提前了解面试的要求和形式,熟悉电气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准备好自我介绍和答辩材料,进行多次模拟面试,并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个人经历

我当初报考电气工程师的时候,都会先仔细看下面试的具体要求,因为这些要求没有看清楚的话,等到面试的时候恐怕会手忙脚乱。再通过面试要求来推测下面试官可能会询问的问题,有些可能会需要进行技术测试,而有些则是需要通过案例分析。

既然是报考电气工程师,那么就必须要有扎实的电路和电子基础知识,熟练的掌握各种电气设备的原理以及操作方法,还需要熟悉各种电气标准和法规等。所以,在面试前我都会复习下课程,或者是专门挑些课程来学习下,还会看下相关的技术论文。

通过这些前期的准备能够让我对面试更加的有信心,当然了,平时也会找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学或者是朋友帮忙,让朋友出一些考题我来回答,回答完之后看下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然后再加以改正或者是巩固相应的知识点。

在面试的时候,我一般也会准备好自我介绍还有答辩材料,毕竟这都是展现自己能力和经验的关键,也是很重要的。在面试的时候,面对面试官提出的问题,自己可以很轻松的应对,比如当面试官询问你为什么会从事这份工作或者是认为你有什么缺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诚实客观的回答,当然了也不需要过度的诚实,缺点可以简单的说下,没必要说的很详细。

后来,经过面试之后,我也大概的知道自己的面试结果,或者是看到面试官的表情后就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让面试官满意。不管如何,在面试之前只要准备充足,在面试的时候就不会担心,调整好心态面对面试,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就是最棒的。

二、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1、了解面试的内容和形式

在准备面试前,我会先查看面试的具体要求,包括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等等。对于不同公司和岗位,面试的要求和形式都可能不同,有的可能需要进行技术测试,有的则可能需要进行团队协作或案例分析等。因此,在面试前了解面试的具体要求和形式非常重要。

2、熟悉电气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电气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电路和电子基础知识,掌握各种电气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还需要熟悉各种电气标准和法规等。我通常会通过复习课本、学习课程、查看电气工程师的招聘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论文等方式,来学习和熟悉这些知识和技能。

3、准备好自我介绍和答辩材料

在面试中,自我介绍和答辩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是展示自己能力和经验的关键。我通常会提前准备好自己的简历、成绩单、项目经历等材料,并且对自己的经验和技能进行深入思考,以便在面试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实力。

4、多进行模拟面试

模拟面试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熟悉面试的形式和内容,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我会找一些朋友或者同学模拟面试官,让他们提出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然后自己进行回答和思考。

8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