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3

A喵是kuma酱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软件工程师上下班时间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芳菲七月

已采纳

信息时代,软件行业总是创造奇迹的先锋!一:软件工程师薪酬1、软件工程师高薪数据1)软件工程师荣 获“全美最佳差事”(美国《金钱》杂志 评选公布)2)中国“软件工程师”职位平均年薪接近十万元 (人民日报)3)“软件工程专业”以“6765元/月”高居《毕业三年后月薪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排行榜》的榜首(《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排行榜》)2、软件工程师何以高薪?1)以人为本的创造性工作2)核心竞争力在于软件开发团队水平,软件企业高薪稳定人才3)软件企业受国家税收政策支持,不需要支付重大设备成本,有能力支付高薪4)人才需求量大于“合格软件工程师供应量”3、软件工程师薪酬前景?1)软件行业的发展不受自然资源限制,人类的智慧、脑力是取之不尽的源泉2)人类科技发展史可谓“懒人发展史,用自动化减轻人类劳动负荷”,软件是自动化不可缺少的技术3)中国政府永远支持软件行业发展,因为中国是缺少自然资源的国家,保护国家安全也需要打赢信息化战争4)综合以上因素,普遍看好软件工程师薪酬前景二:软件工程师就业前景1、软件工程师求职前景?1)软件技术应用越来越广,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软件人才需求有增无减(可查阅《国家人才规划纲要》)2)学历教育培养的软件人才最大问题是“人才不适用”,急需教育改革,但改革的步伐明显跟不上技术进步周期(可查阅《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3)一边是软件人才需求增大,一边是软件专业大学生“不适用”,必然是“选择优秀职业教育机构学软件,求职前景灿烂!”2、软件工程师技术升迁?1)软件开发团队技术岗位:美术设计师、实施人员、测试人员、软件工程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分析师、系统分析师、需求分析师、架构师(比尔盖茨就是软件架构师)2)软件工程师经过1~4年的工作发展,可沿着技术方向一步步深入发展3)中国软件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高水平软件工程师成为竞相争聘的人才3、软件工程师管理升迁?1)软件技术管理干部岗位:开发组长、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事业部经理、技术总监或总工程师、首席信息官2)软件工程师在技术升迁的同时,完全可以实现职务的升迁3)软件技术+管理干部,已经是响当当的金领!三:工作环境1、软件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无烟雾、无粉尘、无噪音,软件工程师一生远离危及身体健康的职业病2、软件企业大都处于软件园区、高新开发区、高档写字楼。软件园区绿树成荫,溪流相映,环境优美3、软件工程师办公环境优雅,内设休息室、咖啡、茶点,软件工程师可以边听音乐边开发程序四:从业压力1、软件技术18个月的更新周期,需要软件人才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只要你身处软件工程师岗位,不抗拒技术进步,你就能跟上步伐2、软件工程师一直处在学习环境中,练就了快速学习的能力,对新生事物,新的开发语言反应快、学习快3、软件开发现在都是团队开发、敏捷开发,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也能集中资源来解决4、软件企业上下班时间较为灵活,根据不同的任务有的还可选择在家办公

软件工程师上下班时间

134 评论(11)

yangjiefox

“996”或成为互联网行业潜规则,绝大多数没有加班费

当前互联网行业景气度进入低谷,从事互联网的人待遇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为你详细的介绍。

当前互联网行业景气度进入低谷。在经济形势不好导致企业经营情况下滑之后,企业要做的就是开源节流,勒紧裤腰带过冬。直接裁员并不好听,利用"996"、"10、10、6"等用不支出额外成本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让受不了的低竞争力员工自己走人,却是个"办法"。

在58公司996工作制之后,近日,网络上频繁出现互联网公司鼓励员工加班,甚至自愿放弃带薪年假,春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随叫随到等爆料。事实上,据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互联网公司鼓励员工加班、甚至强迫员工加班已成惯例,尤其在创业公司连续工作的情况更加普遍。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公司加班多或是行业不景气的体现。

事件

58同城"996"制度遭声讨

上周,58同城被爆出实行全员"996"工作制度,CEO姚劲波受到员工声讨。"996"工作制是指员工的工作时间为早9点到晚9点,一周上6天班。据称,58公司要求员工实行996工作制,不能请假,并且没有任何补贴和加班费。此外,公司下发该项通知并没有邮件正式通知,而是人力部门口头通知。58回应称,996是常规性动员,原因是9、10月业务流量大。与员工所称的强制性不同,58方面表示996并非强制。

随后,来自济南浪潮集团内部的"奋进者申请书"又引发了热议。该奋进者计划要求员工必须自愿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时,自愿放弃所有带薪年假,自愿进行非指令性加班。不仅如此,"奋进者"还要在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无条件加班,随叫随到。这项"996"加强版再度引发了对于互联网从业者工作制度的讨论。

现状

加班是互联网行业"潜规则"

事实上,"996"的说法并非58公司首创。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公司的部分部门实行该工作制。据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在互联网行业,员工普遍一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左右,软件开发等核心部门加班最为严重,"996"或者"10、10、6"是家常便饭,遇到新项目上线、系统更新等状况,几乎全部泡在公司。非核心的职能部门情况稍好,然而能够做到"准点下班"的也寥寥无几。

在调查中,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360、小米、滴滴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多位员工都表示"经常加班"。一位员工称,公司规定10点上班6点下班,但真正6点能下班的时候寥寥无几,也并没有听说过"加班费"这项福利。

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软件工程师表示,软件工程师几乎是互联网公司最为核心的职位,也是最为忙碌的职位。自己先后在多个互联网公司工作,几乎一致执行996或类似的工作政策,有时是公司要求,但大多数时候是压力太大、工作任务多所致,"事情太多做不完,不加班就完不成绩效"。

还有的称公司氛围也很重要,一些互联网公司鼓励全员加班。"记得刚入职,每天6点一过下班就我跑得快,结果领导找我谈了三次话!说我溜得太快,就算没事在公司学点东西也行……自那之后我再也没敢7点之前下过班"。可见,在互联网公司加班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

追访

创业公司加班是"365天"的常态

在调查中北青报记者发现,大型互联网公司加班最严重的是研发部门,其他职能部门的情况则好很多,例如市场、运营、公关等,是一种脉冲式的工作状态,只有在做项目等特殊情况时才有比较严重的加班。但是在创业公司或一些较小的互联网公司,加班则是一种"365天、全员式的"常态。

一名互联网创业公司负责软件开发的员工晒出自己近5个月的下班时间:4-6月,基本12点左右下班,因为项目是外包出去的,外包团队只能在他们下班后再来公司对接;7-8月,9点左右,这段时间产品较为稳定;8月中旬开始,每天10点后下班,因为老板说对现在的产品非常不满意,要求重新做一个新的产品出来,时间期限是一个月。他说,"我们实行严格的打卡制度,一天四次。晚上打完卡也走不了,还得继续干活,周末加班没有调休也没有加班工资。"

另一名创业公司早期合伙人表示,如果将工作当自己的事业来做,就会自愿加班。他称,"创业公司不能跟大公司比,我们一切都处于起步,也没太多钱,必须得比别人快才行。要是每个人正点上下班,那时间耗那么久却拿不出产品来,这帮人谁能养得起?"他坦言,创业公司基本上是以天为单位计算开销和收入,需要尽量节约成本,开发产品以获取投资。不过,选择创业公司的每个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是给自己奋斗,大家都心甘情愿"。

释疑

"弹性工作制"给加班找了更多借口

目前,许多互联网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所谓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制度,一般互联网公司要求上够9小时即可。但是看似人性化的制度,真的.可以给员工自由吗?

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表示,"我所在的公司,上班时间10点左右,美其名曰弹性工作制,其实大家都不会来太晚。而下班时间基本是在9、10点,一天工作时间比要求的多出好几个小时,但是没有办法。遇上我们的产品更新时候,大家更是要干好几个通宵,周末也不休息。"他表示,加班虽然不是公司强制要求,但是按照领导给委派的任务和时间截点,如果不加班根本做不完,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绩效、甚至团队进度,因此大家都会"被加班",工作时间是"10、10、6"。

一名互联网公司员工认为,"美其名曰的弹性工作制实际上给加班和通宵找了更多的借口。以前要打卡,统一规定早上9点多上班,考虑到第二天要早起,领导基本上8、9点就会让大家都回家;现在倒好了,弹性工作制不是可以晚来一会儿嘛,熬夜加班都变成了理所当然。"上述员工认为,弹性工作制下,会形成熬夜加班的恶性循环。

此外,互联网公司中有超过一半的公司有打卡上下班的考勤制度,其余的公司虽然没有打卡的习惯,但是在考勤问题上也并非自由。

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一名老员工向北青报记者表示,公司无需打卡,但大家不会无故迟到早退,并且加班很常见,因为"工作得有结果才行"。他说"不能保证工作时间就不能保证工作量啊。天天不在公司,能有结果吗?"他称,虽然不用打卡,但是领导的眼光是雪亮的,员工是否努力工作,直接关系到年终的考核。"我们公司每个团队每年都要考核,考核中有10%的硬性指标,规定有人必须是不合格,这样的人没奖金、没股票、不涨工资,如果太过分的话领导会直接让你走人,还有谁敢不好好干呢?"另一互联网公司员工也表示"基本上正常上班时间,活都做不完。根本不用打卡,少加几次班,就算放假了。"

关注

多数互联网公司没有加班费

互联网行业工资高、待遇好,是许多人的共识。根据艾瑞网的统计,去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多个城市的互联网行业员工,其平均薪资都过万,月薪万元以上的占25%,2万以上的占14%。月薪万元以上需求量最大的公司依次是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网易、360等。况且一些互联网公司按照13-15个月的月薪发放工资,成为了许多人所羡慕的"别人家的公司"。

不过在采访中,多数互联网公司员工表示加班并没有加班费。这就代表着员工每天工作10小时乃至12小时,如果其工资不变,其时薪就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例如某月薪万元的员工,按照22天工作制来说,日薪为681元,按照8小时工作制,其时薪是85元;然而按照12小时工作制,其时薪为56元。如果每周工作6天,每月工作26天,其日薪就是576元,"996"工作制下,其时薪就是48元,比正点下班的员工的85元时薪少了近一半。按照48元的时薪计算,其真实月薪为8460元,可见,互联网公司的高薪可以说是加班加出来的。

热点

公司"福利"变相鼓励加班

既然绝大多数公司都没有"加班费"一说,那么对于员工来说,加班有何好处呢?据统计,有些公司提供"餐补",如果加班到9点,公司会象征性地给发放15元的夜宵餐补;还有的公司提供"调休",如果加班到比较晚,或者周末加了班,可以选择一天补休。

还有的员工表示,公司以"福利"的形式变相鼓励加班。比如将免费晚餐的时间安排到7点,这就在无形中推迟了晚餐时间、延长了下午的工作时间;还有的公司开通快车企业账户,在晚上9点半之后用该账户打车且出发地是公司,才可以享受免费打车服务,这样有时加了一小会儿班的同事也会再多坐一会儿,撑到9点半才从公司走。这样就变相鼓励了员工加班。

影响

互联网公司频现猝死等事件

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互联网公司员工的生存状态堪忧。一名员工表示,"我从早上6点半起床,搭地铁到公司要1个小时,8点半上班,晚上基本都是22点半下班赶最后一班地铁,到家23点半,洗衣服吃饭冲凉时间除外,就算不做别的任何事,每天只能休息5个多钟!"

日前艾瑞咨询联合多个互联网公司员工所做的睡眠质量调查显示,超过23点才上床,平均睡眠时间为小时,低于成年人睡眠时长7-8小时的标准建议;员工经常加班,员工反映压力很大。互联网公司员工存在严重睡眠问题,存在不良睡眠行为习惯,最终的结果反映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质量不好。

据统计,互联网企业员工每周平均加班天数为天,BAT最高平均天,70%员工加班到晚上9点以后;在工作压力方面,的BAT员工认为工作压力较大,高于其他行业38%的平均水平。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频现员工猝死事件,关于互联网公司"过劳死"的争议一直存在。2005年9月18日,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猝死,年仅38岁;2011年底,久游市场总监刘俊因病去世;2012年9月,西山居一年仅25岁员工猝死于办公室内;2014年9月1日,去哪儿宣布,年仅28岁的女员工小鲁因急病抢救治疗无效去世,她在几天前晕倒在公司卫生间;2016年6月29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下班回家途中,于地铁站内突然晕倒,后经抢救无效去世。

长时间熬夜、劳动时间过长、透支身体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现状,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声音

过度加班的做法涉嫌违反《劳动法》

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加班现状,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余超律师对北青报记者表示,过度加班和不支付加班费的做法都涉嫌违反《劳动法》。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加班需要与劳动者协商,最多每天不能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并且加班必须要支付加班费,平日加班为工资的150%,休息日加班为工资的200%。若公司随意延长劳动者工年时间,安排周末加班,以及不支付劳动者加班报酬,那么就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财经观察

"996"折射出互联网行业不景气

一名58员工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和几位公司员工都认为公司出台该政策事实上是变相裁员。"这么高强度的工作时间,不给补贴,还不允许请假,这不就是逼着我们自己走吗?"他认为,如果是公司裁员的话,需要支付一定赔偿,而员工自己提出离职的话,会为公司省下相应费用。另一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员工称,互联网公司只适合年轻人待,因为"老了就干不动了"。

上述员工表示,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早期给老员工非常优厚的福利待遇,包括每年的分红、股票,前几年又急速扩张,招聘了大量年轻人,这样就造成公司中年轻人干活多、拿钱少,中层吃老本、不干活的情况,大量增加了公司成本;现在一些公司高层意识到这一问题,希望以类似996工作制的方式逼走一部分拿钱不干活的中层老员工。

有分析认为,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整个互联网行业不景气的事实。互联网评论家葛甲称,"当前互联网行业景气度进入低谷。在经济形势不好导致企业经营情况下滑之后,企业要做的就是开源节流,勒紧裤腰带过冬。直接裁员并不好听,用不支出额外成本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让受不了的低竞争力员工自己走人,却是个极好的办法。"

互联网评论家阑夕也表示,"在一个公司里面,非常上进的人一般不会在这个时候辞职,但是那些平时就比较懈怠的人可能就受不了要辞职,企业就能比较鸡贼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用付出额外成本地来裁掉一批员工,重新整合公司的战斗力。"

340 评论(11)

baicaitee909

6:50 :起床洗漱,收拾约25分钟后出门。7:20 :到达离公寓约300m的单位职工食堂,花10分钟吃早饭。单位的食堂会在每周的工作日时间内供应一日三餐,菜品种类多、价格略贵,味道嘛,确实不敢恭维。8:00 :从食堂步行约25分钟,赶在8点之前到达工位并刷指纹签到。(特别说明一下,因为做材料的工艺车间建在离单位行政办公区较远的一个地方,因此每天上下班步行算是锻炼身体了。)电脑开机后第一件事是打开内网首页,浏览一下最近两日的“所内要闻”,并重点关注一下“所内公告栏”,这里会有一些信息通告,比如每季度的“质量技术评审会”、所内组织的“课题立项会”等一些重要会议通知。浏览完信息后会跟同事进行确认,跟同事进行工作交接。9:00 :换上单位统一的工作服,带上自己的工艺记录本,去车间生产线。因为目前的岗位是材料工艺师,因此在生产一线呆的时间比较多,与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多接触的过程中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去的第一个地方是车间库房,昨天刚到了一批炭纤维,是准备投入下个型号生产的原材料,需要去现场确认一下原材料的批号和数量,与库房管理员做好核对工作。看完原材料后再去针刺工艺组,这个工艺组主要负责炭纤维预制体的针刺制备。与现场工作的工人们再次确认了针刺工艺参数和预制体的规格与数量,并与他们探讨了针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针刺时是否有炭纤维滑移、针刺不均匀、刺针受损变形等现象的出现。个人能处理的问题就会与其他技术人员协调合作并在现场解决了,遇到本人不能解决的就做好工艺记录,写下工人和技术员对该问题的想法,并准备尽快找资历更深的工艺员探讨解决方案。10:40 :做完上述的工作,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回到自己的工位上,接杯热水并稍作休息。接到部门领导电话,通知本人下午去行政办公楼第三会议室参加一季度的保密工作学习,并催问了情报课题的开展情况。个人申请的情报课题就是对本领域某一前沿技术的文献调研活动,需要写出文献综述。由于本单位是国家一级保密单位,内部所有电脑均不能连接互联网,因此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查阅的相关文献和撰写的文献综述需要通过一个“网络中转机”导入到内网电脑上。办理这个资料的导入还需要在内网中填写电子申请单,并由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导入,流程是复杂了些,但是也能看出来做好保密工作真的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职责。11:05:在走廊里碰到了课题组的老

182 评论(8)

小蟠桃儿

做智能产品的研发 一般情况下,嵌入式研发工程师没有加班,正常休息,一周五天制,一天7小时

210 评论(15)

猪猪爱吃草

现场异常问题的处理是工程师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各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工程师们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过查看分析,首先给出临时解决方案,后续再通过设计变更等方式给出问题的长久解决方案。看,车身工艺工程师王瑞正在部件车间检查努力克服工作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工厂工艺工程师的工作主要包括新订单首车的技术指导、设计问题的反馈与沟通、首车报告以及作业文件的输出、现场异常问题的处理、工艺纪律巡查、提案改善的提出、标准化以及班组改善的推广等等。现场异常问题的处理是工程师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各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工程师们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过查看分析,首先给出临时解决方案,后续再通过设计变更等方式给出问题的长久解决方案。看,车身工艺工程师王瑞正在部件车间检查车架的推力杆座、处理前围骨架的异常。在首车指导和每天的工艺巡查中都会发现一些设计问题,工程师通过与设计部门的沟通,给出处理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工程师还会通过提案改善等方式优化工艺,最终提高生产效率。车身工艺工程师任中杰正在焊装车间与品质以及操作工沟通设计问题的处理意见和建议,并耐心的讲解。除此之外,对车间员工的培训以及检查也是工程师的工作内容之一。工厂实行外包,车间员工的流动性大,这样及时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关键工序员工的培训以及检查,提升了车间员工作业水平和品质意识,大大减少了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保证了车辆的品质,同时也保证了车辆在节点前及时交付。涂装车间工艺工程师朱周龙正在检查操作工作业文件以及工艺卡片知识。新订单的首车指导是工程师们最忙的时候,每到一个新订单的首车,工程师们都是加班加点,通宵达旦的指导首车。底盘车间由于涉及底盘和电器两个系统,是整个首车生产过程中最复杂的。指导首车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工程师们痛并快乐着,到首车下线的那一刻,可以看见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那一刻,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下图为底盘电器工艺工程师马跃春正在底盘车间指导后舱低压电器的安装,并检查搭铁点打磨有无遗漏,打磨位置处紧固搭铁线后有无防腐处理,搭铁线安装是否牢固。

17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