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兜次鱼丸
《康复医学》试卷A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总分50 分) 1、 康复治疗学的内容不包括 A. 物理治疗 B. 作业治疗 C. 语言治疗 D. 手术治疗 2、 康复的最终目标是 A. 去除病因 B. 治愈疾病 C. 恢复健康 D. 回归社会 3、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 则是 A. 多练习健肢,来补偿患肢的不足 B. 多练习患肢,多使用患肢 C. 患肢多做抗阻运动,增加肌力 D. 固定患肢,限制患肢活动 4、 骨折的专有体征是 A. 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B. 畸形、异常活动、骨摩擦音 C. 疼痛、肿胀、感觉异常 D. 瘀斑、疼痛、肿胀 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由于 A. 运动过度 B. 使用活血药物 C. 活动太少 D. 血压太高 6、 昏迷患者为保持关节活动度可进行 A. 被动关节活动训练 B. 主动关节活动训练 C. 制动于功能位 D. 牵张训练 7、 脑性瘫痪最常用的神经促进技术为 A. Rood法 B . Bobath 法 C. Brunnstrom法 D. PNF法 8、 导致压疮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营养不良 B. 体重过大 C. 局部长时间受压 D. 感觉受损 9、 吞咽困难是 A. 将食物送入口中过程发生困难 B. 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的过程发生困 难 C. 自食物送入口中至食物进入胃部过 程中发生困难 D. 食物在食道梗阻 10.超声波治疗拇指关节扭伤,适宜选择的方法为 A.固定法 B. 移动法 C.水下法 D.透入法 11.肩周炎的最主要治疗方法是 A.推拿 B. 制动 C.功能康复训练 D. 红外线治疗 12.中风早期应预防的并发症是 A.压疮 B. 呼吸道感染 C.泌尿系统感染 D. 深静脉血栓 13.要取得康复医疗最佳效果的时机应是 A.伤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 B.出现功能障碍以后 C.抢救生命时 D.疾病的慢性阶段 14.超声波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何规律 A.固体>液体>气体 B.液体>固体>气体 C.气体>液体>固体 D.液体>气体>固体15.组成现代医学的四个方面是 A.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医学 B.老年、围生、临床、康复医学 C.保健、预防、临床、康复医学 D.基础、临床、预防、康复医学 16.早期偏瘫侧上肢呈迟缓性瘫痪时骨关节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骨折 B.骨质增生 C.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周围炎 D.骨质疏松 17.软组织扭伤的诊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有扭伤史 B.局部压痛、肿胀、活动受限 C.有时可见皮下水肿 D.X线有阳性发现 18.“爪”形手见于哪种神经损伤 A.腋神经 B.尺神经 C.桡神经 D.正中神经 19.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特点 A.发病率高 B.大多发生于青少年 C.病死率高 D.致残率高 20.下列哪一项是矫形鞋的基本作用 A.减轻疼痛 B.预防畸形的发展 C.消除关节活动 D.以上都对 21.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循环调节 B.血氧调节 C.心律调节 D.血压调节 22. 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不包括 A.呼吸训练 B.力量训练 C.耐力训练 D.爆发力训练 23.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泌尿系统感染 B.下肢深静脉血栓 31.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最佳组合是 A.温热疗法、被动及主动疗法、手法 B.温热疗法、主动运动、手法 C.冷疗、被动疗法、手法 D.冷疗、主动运动、手法 C.急性肾衰 D.胃肠道出血 24. 超声波接触移动法治疗时应以何种速度移动声头 A.1~2cm/A B.3~5cm/s C.3~5cm/min D.5~10cm/min 25.冷疗法是指什么温度范围的治疗 A.零下100摄氏度 B.0摄氏度 C.0摄氏度至体温以下 D.零下100摄氏度以下 26.超短波疗法的作用特点是 A.在皮肤表面 B.在不同组织的界面上 C.与红外线相同 D.深部热作用 27.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康复的认识 A.康复是现代医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不只是康复医师的事 B.临床医师处在最有利最有效的早期康复阶段 C.临床医师不只是治病,也要为病人的功能负责 D.以上都是 28.以下哪一项不是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练习的主要治疗作用 A.减轻挛缩 B.保持肌肉的收缩 C.促进血液循环 D.增加患者对活动的意识 29.对下肢水肿的患者所采用的康复治疗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避免长时间站立 B.下肢由近心端向远心端的按摩 C.减少座位时双下肢的下垂 D.卧床休息时抬高下肢 30.为预防压疮的发生,进行体位变换时每次价格时间不得超过 A.1h B.2h C.3h D. 32.中风早期做患肢关节被动活动时,若不注意,最易造成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关节是 A.肘关节 B.髋关节 C.肩关节 D. 膝关节 3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特别要避免哪种体位 A.术肢过度伸直位 B.术肢过度屈曲位 C.术肢过度外展位 D.术肢过度内收内旋位 34.超声波的本质是 A.电磁波 B.机械震动波 C.声波 D.音频 35. 康复医学三大原则是 A.治病救命、增进健康、恢复功能 B.提高功能、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C.躯体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 D.预防为主、中西结合、综合治疗 36.国际分类法将残疾分为三类,即 A.残损、残疾、残障 B.躯体的、心理的、内脏的 C.轻度、中度、重度 D.感知觉的、运动的、精神的 37.痉挛的特点是 A.肌张力高 B.动作迟缓 C.偏瘫患者早期即应该采用抗痉挛体 位 D.以上均是 38.引起脑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A.高血压 B.脑血管畸形 C.颅内动脉瘤 D.白血病 39.屈髋关节的主要肌肉是 A.阔筋膜张肌 B.髂腰肌 C.臀大肌 D.臀中肌 40.病人平衡失调,站立时身体摇摆不稳,损伤部位为 A.小脑 B.脑干 C.大脑左半球 D.大脑右半球 41.下列哪类疾病可应用颈托 A.颈椎病 B.颈椎脱位 C.颈椎术后 D.以上都可 42.踝关节韧带损伤后多久可以进行按摩及关节主动活动 A.立即 B.伤后2~3d C.伤后2周 D.伤后1周 43.超声波发生的原理是由于声头晶体的什么效应 A.压力效应 B.后电效应 C.电压效应 D.机械效应 44.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转化为 A.声能 B.机械能 C.热能 D.电磁能 45.做直腿抬高实验检查时,当患者下肢抬到以下哪个角度以内出现疼痛时,即为支腿抬高实验阳性 A.50 B.60 C.70 D.80 46.颅脑损伤的手术目的不正确的是 A.抢救生命 B.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 C.减少伤残率 D.大脑功能重建 47.最常发生习惯性脱位的关节是 A.肩关节 B.膝关节 C.肘关节 D.腕关节 48.下列哪一项不是肩关节周围炎的主要功能障碍 A.肩痛 B.肌肉萎缩 C.肩部活动受限 D.手臂麻木 49.软组织急性扭伤24h内首选的物理治疗是 A.超短波 B.热敷 C.冷敷 D.红外线 50.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肢体强直、震颤、运动减少 B.多发性周围神经损伤,症状逐渐加重 C.肌张力可高可低,腱反射活跃或亢进 D.非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腱反射消失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总分10分) 1. 康复医学 2. 肌力 3. 骨折愈合 4. 吞咽障碍 5. 超声波疗法 三、 判断题(每题1分,总分10分) 1. 骨折早期应该完全固定制动,不能 进行康复训练 ( ) 2. 临床各科的各系统疾病在所有阶 段,都可以介入康复,介入愈早结局愈好。 ( ) 3. 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没有 评定就无法规划治疗评价疗效。 ( ) 4. 肌张力评定、肌力评定和关节活动 范围评定均属于运动功能评定。 ( ) 5. 平衡分级分为两级:静态平衡和动 态平衡。 ( ) 6.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应卧床,不能进 行康复运动。 ( ) 7. 脑出血患者自发病起21天内,需完 全卧床,不可进行任何的康复运动。 ( ) 8. 脊髓损伤患者,如在肛门指检是存 在肛门自主收缩,则为运动不完全损伤。 ( ) 9. 脑卒中患者常并发异位骨化。 ( ) 10. 软组织损伤急性期处理方法:制动、保护、加压、冰敷、抬高患肢。 ( ) 四、简答题(每题5分,总分30分) 1. 简述常见的康复治疗手段。 2. 简述骨折后的康复评定内容。 3. 简述脑卒中病人的早期(急性期) 康复。 4. 简述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期的康复训 练。 5. 康复医学形成的临床康复亚专业有 哪些? 6. 简述超声波疗法的治疗作用。 答案: 选择: 1-5:DDBAC 6-10: ABCBB 11-15: CBAAC 16-20:CDBBD 21-25:BAABC 26-30:DDBBB 31-35:ACDBB 36-40:ADABA 41-45:DBBCA 46-50:DADCA 名词解释: 1、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一个医学专科。 2、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 3、骨折愈合:是骨的连续性的恢复,最后完全恢复原有的骨结构和性能,是骨再生的过程。 4、吞咽障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吞咽器官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的把食物由口腔送到胃内已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 5、超声波疗法:应用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即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方法。 判断: 1、错 2、对 3、对 4、对 5、错 6、错 7、错 8、对 9、错 10、对 简答: 1、常见的康复治疗手段: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文体治疗、中国传统医学治疗、康复工程、康复护理、社会服务(任意答对5个即可) 2、骨折后的康复评定:1)骨折对位对线、骨痂形成情况检查 2)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3)肌力评定 4)肢体长度及周径测量 5)感觉功能评定 6)ADL能力评定 3、急性期康复 1)体位与患肢的摆放:定时翻身、良肢位摆放、偏瘫侧肩关节髋关节给予支撑 2)偏瘫肢体的被动活动:保持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肿胀僵硬,活动从近端到远端 3)床上活动:双手叉握上举、翻身、桥是运动 4)物理因子治疗:冰刺激、功能性电刺激、气压治疗、肌电生物反馈等 5)传统疗法:针灸、推拿 4、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期的康复训练: 肌力训练、垫上训练、坐位训练、转移训练、步行训练、轮椅训练、矫形器使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心理治疗、传统治疗 5、临床康复亚专业有:神经康复、骨骼肌肉康复、心肺康复、疼痛康复、儿童康复、产后康复等 6、超声波疗法的治疗作用:镇痛,解痉,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软化瘢痕,加速骨骼生长
傻兮兮的呆呆
康复治疗师的考试科目有: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考试题型有一、单选题二、共用备选答案题目(10-14道)三、共用案例分析题目(10-15道)(专业+实践)其中每科目100题,都是单选题。
汉口小霸王
以下是我们从康复治疗师题库中精选的十道题,供各位同学练习测试。1. 下列关于椎体承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腰椎骨截面上的载荷比颈、胸椎要大 B. 腰椎椎体主要承受压缩性载荷 C. 椎体骨密质较厚,主要由骨松质构成 D. 椎体是椎骨受力的主体 E. 椎体的抗压强极限约为5~7MPa 【答案】C 【解析】椎体呈圆柱形,内部充满骨松质,表面的骨密质较薄。 2.股四头肌使膝关节( )。 A. 屈 B. 伸 C. 回旋 D. 外展 E. 内收 【答案】B 【解析】膝关节的屈肌有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伸膝的主要肌肉是股四头肌。当膝关节处于屈位时,有一定的旋转能力。旋内运动由半膜肌、半腱肌、缝匠肌股薄肌和肌参与。旋外运动由股二头肌完成。 3.对脊髓被膜和脊膜腔描述错误的是( )。 A. 脊髓被膜共分三层 B. 脊髓被膜由外向内第二层是脊髓蛛网膜 C. 软脊膜位于脊髓被膜最外层 D. 硬脊膜与椎管骨膜间的腔隙为硬膜外隙 E. 硬脊膜和脊髓蛛网膜腔隙为硬膜下隙 答案】C 【解析】脊髓上端平枕骨大孔并连于延髓下端终于第1腰椎下缘(小儿平第3腰椎),向下以终丝附于尾骨背面。脊髓表面被覆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为硬脊膜、脊髓蛛网膜和软脊膜。各层膜间及硬脊膜与椎管骨膜间均存在腔隙,由外向内依次有硬膜外隙、硬膜下隙和蛛网膜下隙。 4. 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对( )。 A.第1腰椎棘突 B. 第2腰椎棘突 C. 第3腰椎棘 D. 第4腰椎棘突 E. 第5腰椎棘突 【答案】D 【解析】髂骨构成髋骨上部,分为肥厚的髂骨体和扁阔的髂骨翼。髂骨体构成髋臼的上2/5。髂骨翼上缘肥厚,形成弓形的髂嵴。两侧的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约平齐第4腰椎棘突,是计数椎骨的标志。 5.限制髋关节过度后伸的韧带是( )。 A. 髂股韧带 B. 股骨头韧带 C. 骶结节韧带 D. 骶棘韧带 E. 耻股韧带 【答案】A 【解析】关节囊韧带有髂股韧带、股骨头韧带、耻股韧带、坐股韧韧带、轮匝带等。其中,髂股韧带可限制大腿过度后伸,对维持直立姿势具有重要意义;耻股韧带可限制大腿的外展及旋外运动;坐股韧带可限制大腿的旋内运;轮匝带可约束股骨头向外脱出。 6. 在生理范围内,前负荷与肌张力的关系为( ) A. 初长度愈大、肌张力愈大 B. 适宜初长度,肌张力最大 C. 初长度与肌张力呈双曲线 D. 反比关系 E. 二者没有任何关系 【答案】B 【解析】前负荷是指肌肉收缩前已存在的负荷,它与肌肉的初长度关系密切,初长度是指肌肉收缩前在前负荷作用下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的初长度与肌张力成正变关系,但是超过该范围则呈反变关系。即在初长度增加的开始阶段,增加初长度能使肌张力相应增大;但如果初长度增加超过某一点时,再增加初长度,肌张力;不会增大反而会减小,在该点时产生的肌张力最大,称为最适初长度。肌肉处于最适初长度时收缩产生的张力最大,收缩速度最快,做功的效率也最高。 7. 细胞外液又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其占体重的百分比各为( ) A. 血浆量约占体重的35%,组织间液量约占15% B. 血浆量约占体重的50%,组织间液量约占15% C. 血浆量约占体重的15%,组织间液量约占30% D. 血浆量约占体重的5%,组织间液量约占15% E. 血浆量约占体重的25%,组织间液量约占15% 【答案】D 【解析】细胞外液分为血浆、组织间液和淋巴液。其中,血浆量约占体重的5%,组织间液量约占15% 8. 最具有耐力特性的肌纤维类型是( ) A. I 型 B. II a型 C. II b型 D. III型 E. Ⅳ型 【答案】A 【解析】一般将肌纤维分为3种类:I型或慢氧化型纤维,又称红肌,收缩和舒张的时间长,比较抗疲劳。Ⅱ型纤维可分为II a、II b型两种。又称白肌。①肌肉低强度反复收缩时,线粒体的质和量增加,能量释放酶和电子传送能力提高,肌纤维稍有增粗,以红肌纤维改变为主,肌肉的耐力增加。②力量运动时,肌肉横截面积增大,以白肌纤维为主,蛋白合成能力增强,分解降低,线体数量相对减少,无氧代谢能力增强,肌肉单位时间内的爆发力增大。因此最具有耐力特性的肌纤维是I型。 9. 对于一个脊柱功能单位来说,在侧方、前方剪应力作用、轴向压缩及屈曲运动时,主要的负重部位是( )。 A. 相邻的椎体 B. 椎弓 C. 椎间盘 D. 椎间关节 E. 韧带 【答案】C 【解析】椎间盘功能有:保持脊柱的高度;联结椎间盘的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有一定的活动度,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压力;对纵向负荷起缓冲作用;维持后方关节突间一定的距离和高度,保持椎间孔的大小;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故在侧方、前方剪应力作用、轴向压缩及曲运动时,主要的负重部位是椎间盘。 10.关于力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力施加于物体所产生的绕轴转动的作用称为力矩 B. 力矩的大小也称为扭力 C. 力矩的方向由左手螺旋法则确定 D. 手指弯向力所指的转动方向时,拇指指向力矩的方向 E. 任何力对于不在力作用线上的任意点都会产生力矩 【答案】C 【解析】力矩的方向由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