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lentpri
(一)技术员 1.具有完成一般技术辅助性工作的实际能力。 2.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3.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在科普工作岗位上见习一年期满,经考察合格。 (二)助理工程师 1.具有完成一般性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2.能够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3.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在科普工作岗位上见习一年期满;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科普工作三年以上,经考察合格;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从事科普技术员工作四年以上。 (三)工程师 1.有独立策划、设计科普展教、制作、编排和研究工作的能力,能解决本专业范围内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3.有一定从事科普工作技术研究、设计策划的实践经验,能吸收、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在科普研究、设计、策划、实施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或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4.能够指导科普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 5.获得博士学位,经考察合格;获得硕士学位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从事科普助理工程师工作两年以上;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科普助理工程师工作四年以上。 (四)高级工程师 1.具有独立承担重要的科普研究课题,或主持策划大型的科普展教、编排、制作和组织大型的科普活动的能力,能解决本专业领域重要的技术问题。 2.有系统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3.有丰富的科普工作研究、策划和设计的实践经验,取得过具有实用价值或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设计成果,或发表过有较高理论水平的科普著作、论文。 4.能够指导工程师、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 5.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师工作两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从事工程师工作五年以上。
天生我翔2011
看你要走哪个方向了 工程师方向: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讲师方向: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另外,职称还有好多 如政工方向、研究员方向等等 具体选择哪个方向,需要你自己来确定 你今年可以申报工程师或讲师,都是中级职称
创兴门窗
、申报条件(常评的是以下两种职称):1.助理职称:(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2.中级职称:(条件不符可以联系老师帮忙协商解救)(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Mikewen126
考试条件:
1、中专毕业:在同专业或相近专业岗位上见习期满1年,可认定为技术员, 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可认定助理工程师。
2、大专毕业:在同专业或相近专业岗位上见习期满1年,可认定为技术员,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可认定为助理工程师。
3、大学本科毕业:在同专业或相近专业岗位上见习期满1年,可认定为助理工程师,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可晋升工程师(中级)。
考试时间:
每年组织二到三次集中考试,考生参加考试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报名方法:
报考人员须携带有效证件(身份证、护照)的原件和复印件,填写报名表,由考场人员将报名信息现场录入计算机。报考信息必须准确、完整,并经报考人员核对、签字确认(照片信息的采集,在入场考试前进行)。准考证在报名当场打印发放。
考试注意事项:
(1)应考人员必须在本年度内并在同一考点通过所有规定科目(模块)的考试,方可取得合格证书,否则成绩均作无效处理。首次考试的应考人员可根据考点的报名情况和本人意愿自行慎重选择考点。
(2)在乡镇所属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其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也作为必备条件之一。
(3)取得博士学位后三年内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可以免试。
(4)在境外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凭我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证明,回国三年内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可以免试。
(5)通过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中高级考试的,可以免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程师职称考试
艾利希尔
大专毕业后一年可以评技术员,再过一年可以评助工,之后再过四年可以评工程师,说白了就是比本科毕业多个技术员的过程,不过技术员和助工评不评对评工程师都没影响的,不过有了以上的职称还是有一点点小好处的,至少也算是有职称的哇!
yiyiling1221
与国家注册师考试不同,工程师、经济师、统计师、会计师、政工师不是靠考出来的,而由省人事厅、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通过评审出来的。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范围:
1、工程系列高级、中级、初级;
专业分为:地质、测量、采矿、选矿、冶炼、环保、化工、材料、分析、机械、电气、计算机、土建、质量等;
2、经济系列高级、中级、初级;
专业分为:工商管理、商业、人力资源、建筑、房地产等;
3、统计系列高级、中级、初级;
4、会计系列高级、中级、初级;
5、政工系列高级、中级、初级;
学历、任职年限和专业年限的条件见下表。
扩展资料
职称评定
正常申报条件
助理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中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八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高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工程师是职业水平评定(职称评定)的一种。其下,有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职称;其上有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职称。当然,这也只是对从事工程建设或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一种标定而已。
按职称(资格)高低,分为:研究员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中级)、助理工程师(初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程师
桠枫娇娇
(一) 基本条件 1、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热爱祖国,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结合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新信息,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应按有关规定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二) 申报评审各级工程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技术员(1) 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2) 具有完成一般技术辅助性工作的实际能力,在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指导下能完成一般技术辅助性工作或一般现场技术工作;(3) 非全日制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单位2年以上。2、 助理工程师(1) 能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2) 具有一定的组织工作和独立完成指定范围内的科技管理工作能力,或能完成一般技术研究、设计或现场技术、技术管理工作;(3) 中专毕业,从事技术员职务工作4年以上;(4) 非全日制大专毕业,从事技术员职务工作3年以上。3、 工程师(1) 较系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2) 能独立承担本专业较复杂的研究、设计工作或现场技术、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解决比较复杂的技术或技术管理的能力;任现职期间,参加过两项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作或技术管理、技术服务工作,并持有单位的有效证明;(3) 任现职期间,能结合本专业技术工作实践,独立撰写1篇学术论文或技术工作总结;(4) 能指导助理工程师工作和学习;(5) 或得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助理工程师职务工作4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助理工程师职务5年以上。 申报破格评审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除符合上述工程师(1)----(4)评审条件外,任现职期间还应符合下列具体条件中的任意一条:1、 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从事助理工程师5年以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 在正式出版发行的省级以上本行业刊物、大学本科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或大专学报独立发表3篇以上本专业学术论文;(2) 在设区市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个人本专业专著(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不含编辑出版);(3) 获国家或省级政府表彰的自学成才标兵。2、 不具备规定资历人员应达到规定学历要求,并从事助理工程师职务工作满3年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 承担并完成设区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大型项目、技术攻关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的主要专业技术负责人、关键技术攻关者(限前两名);(2) 获国家四等奖、省部三等奖或设区市(厅)级一等奖以上科技成果的主要贡献者(国家级限前5名,省级限前3名,设区市级限前2名);(3) 取得1项授权发明专利或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或取得授权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合计5项)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均限前2名)。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