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01

艾米莉郡主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消防工程师考试内容太多怎么办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百年帝国

已采纳

最重要的是先了解今年的考试大纲,每年考试都有不同范围内的知识点的变化,所以通过官方指定的教材去复习,更加全面、有的放矢!今年中国计划出版社已经发布考试教材改版的消息了。如果时间紧张,只买这一套教材就可以了!下面就是改版的消息:由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组织编写、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即将改版。此次改版,明确本教材一、二级消防工程师共用,同时将按照一级消防工程师和二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大纲及考查范围对教材内容进行清晰界定,方便考生根据需要进行学习。另外,根据最近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变化及考生反馈的意见,将对2021年版内容进行整体补充、完善、修订,以便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要,方便考生备考。

消防工程师考试内容太多怎么办

96 评论(15)

Magic侠女

消防工程师考试科目的考点知识数量多范围广,如果考生在学习时仅仅是单纯的读教材,而没有注意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那么自己即便付出了时间去学习,但是所学的知识只能算是书本的而不是自己的。在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阅读教材只是最为基本的工作环节,因为考生通过阅读教材只能学习到各个科目表面上的知识并不能真正掌握专业内容,而不能掌握自然记不牢忘得快。因此考生需要在阅读教材时,需要对自己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将教材中大量的专业化文字进行简化、提炼以及压缩后,使其变为自己的知识。由于做到这点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因此可以减缓遗忘速度不会出现边学边忘。

298 评论(14)

胖墩er猫

很高兴为您解答。三门课程中最简单的是《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其次是《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消防安全案例分析》则是建立在前两科的基础上再加一些规范规定,所以复习好坏的关键在于《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而《消防安全案例分析》又是通过考试的关键,在复习案例分析的时候又离不开技术实务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规范规程,因此复习顺序建议为技术实务→综合能力→案例分析。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233 评论(15)

大猪头.

记住基准数字,然后通过倍数关系、递增关系或递减关系去推导其他数字,一举可以拿下多个数字。

84 评论(9)

辉煌人生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消防工程师的复习计划,您可参考老师总结的经验方法:第一步、熟教材,划范围(3月)对于消防小白来讲,对那么厚的一本本教材不知如何下手,可以先听老师的精讲课件,听完后,对消防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考试的范围也有看清楚的认识。第一遍可以不用听案例分析这门课,因为这是知识的运用,没有知识储备,也谈不上运用。这个过程可以快速完成,不用去特别记忆和纠结什么东西。争取在1个月内完成。第二步、抓重点,懂原理(4-6月)(1)建筑防火与消防设施是消防考试的重点,这里的抓重点当然就是花时间去学好这两部分。对消防安全管理、性能化设计、消防法这些章节前期是可以不花许多时间去关注的,因为这些主要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牵涉到多么深奥的原理和理解,太早记忆考试时也会忘记。(2)建筑防火设计,直接从建规开始学,结合《13J-811改-建筑防火设计图集》对照看,也可以听相应建规的课件,建规学完后直接按照技术实务--综合能力--案例分析的顺序将建筑防火篇系统学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己做一下总结,也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公式、口诀便于后期记忆。这部分火灾危险性分类、建筑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安全疏散距离等表格是需要记忆的,也有相应的公式和方法,不在这里展开。(3)消防设施占真题半壁江山,重要程度不用多说,实务、综合的章节几乎都是一一对应的,对一个系统来说,两本教材讲的内容框架就是实务讲系统的分类、组成、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主要参数、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综合讲安装前检查、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系统维护,案例就是系统知识的运用。学习时建议根据系统并结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按模块合并学习。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外行,先听课件,自己看书要看懂是很花时间和精力的。第三步、做总结,多记忆(7-9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建筑防火和消防设施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掌握,现在我们需要把三本教材从头到尾地学习一轮。把松散的知识点整理,归类和串接,横向纵向建立一定的体系。按模块学习。第四步、多练习,会答题(10月)消防考试题目是灵活的,这就需要我们考前多练习,多模拟+做真题。这阶段的练习就不要去找一些基础的章节和填空式选择题做,选择一定深度和成套模拟题,按考试时间要求来进行模拟考试,每做完一套题,认真分析错题,做到举一反三。也可以把往年的真题拿出来认真做做,熟悉真题的题型和难度及思路。第五步、做准备,答真题(11月)考试前事先计划安排好吃饭、住宿的地方,准备工具、准考证,计算好考场距离、出发时间。小编很不能理解考试时迟到的人的,我只能认为你学的不够好,考试来只是为了感受下考试氛围和题型。不然怎么可能对自己这么不负责任,平时辛辛苦苦夜以继日地学习,奋战几百天,考试了还去掐这点时间。考试前一晚一定要核实下身份证、准考证、考点、2B铅笔、橡皮、手表等所需东西是否带全(考试时建议大家买个机械手表,淘宝20多块就可以买一个,考试时掌握时间非常重要,特别是案例)。早上出门前再检查一遍,试卷和答题卡发下来,不要急着做题,先把考试信息(姓名、准考证等)填写完整。放松心态去答题,不要受其他环境的影响。最后,祝愿您顺利通过考试哦。

124 评论(14)

晴天花生

一、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的情况1、甲、乙类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不应开设门、窗、洞口。2、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的区域。3、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当为高层建筑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4、人防工程的地下商店,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得开设门、窗、洞口,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分隔措施。5、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的机械式汽车库,当停车数量超过100辆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为多个停车数量不大于100辆的区域,但当采用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性楼板分隔成多个停车单元,且停车单元内的停车数量不大于3辆时,应分隔为停车数量不大于300辆的区域。口诀:甲乙库,住合建,车库一百,地商两万!二、的防火隔墙1、厂房内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量不应大于5m³。设置中间储罐的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和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2、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分控制室宜独立设置,当贴邻外墙设置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3、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的区域。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等方式进行连通,当采用防火隔间时,防火隔间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4、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机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³,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与发电机间分隔;确需在防火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5、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6、剧场等建筑的舞台与观众厅之间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7、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8、具备连续清灰功能,或具有定期清灰功能且风量不大于15000m³/h、集尘斗的储尘量小于60kg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可布置在厂房内的单独房间内,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和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口诀:丙类液体中间罐,甲乙分控贴邻建。防火隔间地下店,柴油机房储油间。避难设备管道边,剧场舞台观众面。避难走道墙与板,连续清灰除尘单。三、楼板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的区域。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等方式进行连通。3、除商业服务网点外,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当为高层建筑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4、汽车库不应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中小学校的教学楼,病房楼等组合建造。汽车库设置在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中小学校的教学楼,病房楼等的地下部分时,汽车库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中小学校的教学楼,病房楼等建筑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楼板完全分隔。口诀:两高地下汽车库,二时楼板需记住。

288 评论(9)

BuleS天之蓝

任何人都不可能记住全部知识点,所以要认清主次,优先记忆重点知识点。我们考试是为了过,拿证。把重点记住了就行太偏太难的直接放弃。记忆需要一定的方法。建议你看看陈帮主的最强大脑记忆法。方便记忆轻松拿分

22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