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1

乐乐冰儿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消防工程师考试汇总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辛燃arzue

已采纳

【篇一】2021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考点汇总

1)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亦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隔墙和不低于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设置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消防控制室送、回风管的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4)消防控制室内严禁有与消防设施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

5)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

【篇二】2021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考点汇总

(1)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用同一界面显示建(构)筑物周边消防车道、消防登高车操作场地、消防水源位置,以及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建筑面积、建筑高度、使用性质等情况。

(2)应能显示消防系统及设备的名称、位置和动态信息。

(3)当有火灾报警信号、监管报警信号、反馈信号、屏敲信号、故障信号输入时,应有相应状态的专用总指示,在总平面布局图中应显示输入信号所在的建(构)筑物的位置,在建筑平面图上应显示输入信号所在的位置和名称,并记录时间、信号类别和部位等信息。

(4)应在10s内显示输入的火灾报警信号和反馈信号的状态信息,100s内显示其他输入信号的状态信息。

(5)应采用中文标注和中文界面,界面对角线长度不应小于430mm。

(6)应能显示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报警信息、故障信息和相关联动反馈信息。

【篇三】2021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考点汇总

(1)应能捋消防系统及设备的状态信息传输到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2)对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应能显示喷淋泵电源的工作状态;应能显示喷淋泵(稳压或增压泵)的启、停状态和故障状态,并显示水流指示器、信号阀、报警阀、压力开关等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消防水箱(池)最低水位信息和管网最低压力报警信息;应能手动控制喷淋泵的启、停;并显示其手动启、停和自动启动的动作反馈信号。

(3)对消火栓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应能显示消防水泵电源的工作状态;应能显示消防水泵(稳压或增压泵)的启、停状态和故障状态;并显示消火栓按钮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及位置等信息;消防水箱(池)最低水位信息和管网最低压力报警信息;应能手动和自动控制消防水泵启、停,并显示其动作反馈信号。

(4)对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应能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及故障状态;应能显示系统的驱动装置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并能显示防护区域中的“防火门(窗)、防火阀、通风空调等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应能手动控制系统的启、停,并显示延时状态信号、紧急停止信号和管网压力信号。

(5)对水喷雾、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水喷雾灭火系统、采用水泵供水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应符合自动灭火系统的要求;采用压力容器供水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应符合气体灭火系统的要求。

(6)对泡沫灭火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应能显示消防水泵、泡沫液泵电源的工作状态;应能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及故障状态;应能显示消防水泵、泡沫液泵的启、停状态和故障状态;并显示消防水池(箱)最低水位和泡沫液罐最低液位信息;应能手动控制消防水泵和泡沫液泵的启、停,并显示其动作反馈信号。

(7)对干粉灭火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应能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及故障状态;应能显示系统的驱动装置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并能显示防护区域中的防火门窗、防火阀、通风空调等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应能手动控制系统的启动和停止,并显示延时状态信号、紧急停止信号和管网压力信号。

(8)对防烟排烟系统及通风空调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电源的工作状态;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及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应能控制防烟排烟系统及通风空调系统的风机和电动排烟防火阀、电控挡烟垂壁、电动防火阀、常闭送风口、排烟阀(口)、电动排烟窗的动作,并显示其反馈信号。

(9)对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应能显示防火门控制器、防火卷帘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等动态信息;应能显示防火卷帘、常开防火门、人员密集场所中因管理需要平时常闭的疏散门及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防火门的工作状态;应能关闭防火卷帘和常开防火门,并显示其反馈信号。

(10)对电梯的控制和显示应符合下列要求:应能控制所有电梯全部回降首层,非消防电梯应开门停用,消防电梯应开门待用,并显示反馈信号及消防电梯运行时所在楼层;应能显示消防电梯的故障状态和停用状态。

(11)消防电话总机应符合下列要求:应能与各消防电话分机通话,并具有插人通话功能;应能接收来自消防电话插孔的呼叫,并能通话;应有消防电话通话录音功能;应能显示各消防电话的故障状态,并能捋故障状态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12)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应能显示处于应急广播状态的广播分区、预设广播信息;应能分别通过手动和按照预设控制逻辑自动控制选择广播分区、启动或停止应急广播,并在扬声器进行应急广播时自动对广播内容进行录音;应能显示应急广播的故障状态,并能捋故障状态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1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应能手动控制自带电源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主电工作状态和应急工作状态的转换;应能分别通过手动和自动控制集中电源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和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从主电工作状态切换到应急工作状态;受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的系统,应能将系统的故障状态和应急工作状态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的系统,应能将系统的故障状态和应急工作状态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14)消防电源监控器应符合下列要求:应能显示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工作状态和欠压报警信息;应能将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工作状态和欠压报警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消防工程师考试汇总

345 评论(11)

沸腾的苦丁茶

2022年一级消防工程师马上就要考试了,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为大家整理了消防工程师常考知识点,考生可以抓紧这最后的时间再记一记,帮助自己提高分数。

一、声强

1、水力警铃喷嘴处压力不应小于,且距水力警铃3m远处警铃声声强不应小于70dB。

2、防火卷帘启、闭运行的平均噪声不应大于85dB。

3、每个报警区域内应均匀设置火灾警报器,其声压级不应小于60dB;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其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4、消防应急广播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二、开启力

1、除特殊情况外,防火门门扇的开启力不应大于80N。

2、防火卷帘用卷帘门机应具有电动启闭和依靠防火卷帘自重恒速下降(手动速放)的功能。启动防火卷帘自重下降(手动速放)的臂力不应大于70N。

3、灭火器箱经测力计实测检查,开启力不大于50N。

三、偏差

1、防火卷帘装配完成后,帘面在导轨内运行应平稳,不应有脱轨和明显的倾斜现象。双帘面卷帘的两个帘面应同时升降,两个帘面之间的高度差不应大于50mm。

2、同一规格的灭火剂储存容器,其高度差不宜超过20 mm。同一规格的驱动气体储存容器,其高度差不宜超过10mm。

3、室内消火栓栓口中心距地面应为,特殊地点的高度可特殊对待,允许偏差±20mm。

4、消火栓箱消火栓的启闭阀门设置位置应便于操作使用,阀门的中心距箱侧面应为140mm,距箱后内表面应为100mm,允许偏差±5mm。箱体安装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mm。

四、喷头备用量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有备用喷头,其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每种型号均不得少于10只。

2、不同类型的火灾报警探测器应有10%但不少于50只的备品。

3、每次送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超过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总数量的1/4。超出时,应选择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替代,替代灭火器的灭火级别不应小于原配置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4、水喷雾灭火系统不同型号、规格的喷头的备用量不应小于其实际安装总数的1%,且每种备用喷头数不应少于5只。

5、细水雾灭火系统应按喷头的型号规格储存备用喷头,其数量不应小于相同型号规格喷头实际设计使用总数的1%,且分别不应少于5只。

五、防护等级

1、消防水泵控制柜设置在专用消防水泵控制室时,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0;与消防水泵设置在同一空间时,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

2、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以外的照明灯具,可选用非防爆型。罩棚下处于非爆炸危险区域的灯具,应选用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级的照明灯具。

3、隧道内设置的消防设备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

4、细水雾泵组的供水装置宜由储水箱、水泵、水泵控制柜(盘)、安全阀等部件组成,水泵控制柜(盘)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

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应有防护等级要求,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 4208-2008规定的IP30要求;且应符合其标称的防护等级的要求。安装在室内地面的消防应急灯具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 4208-2008规定的IP54,安装在室外地面的灯具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 4208-2008规定的IP67,且应符合其标称的防护等级。

六、安装间距

1、高位消防水箱外壁与建筑本体结构墙面或其他池壁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施工或装配的需要,无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安装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且管道外壁与建筑本体墙面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宜小于,设有人孔的水箱顶,其顶面与其上面的建筑物本体板底的净空不应小于。

2、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40m。墙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

3、市政消火栓距路边不宜小于,并不应大于。市政消火栓距建筑外墙或外墙边缘不宜小于。

4、建筑室内消火栓栓口的安装高度应便于消防水龙带的连接和使用,其距地面高度宜为;其出水方向应便于消防水带的敷设,并宜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或向下。

5、消火栓的启闭阀门设置位置应便于操作使用,阀门的中心距箱侧面应为140mm,距箱后内表面应为100mm,允许偏差±5mm。

6、除吊顶型喷头及吊顶下安装的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不应大于150mm。当在梁或其他障碍物底面下方的平面上布置喷头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同时溅水盘与梁等障碍物底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m,不应大于100mm。在梁间布置喷头时,应符合本规范条的规定。确有困难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550mm。 梁间布置的喷头,喷头溅水盘与顶板距离达到550mm仍不能符合条规定时,应在梁底面的下方增设喷头。密肋梁板下方的喷头,溅水盘与密肋梁板底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m,不应大于100mm。

7、直立式边墙型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且不宜大于150mm,与背墙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并不应大于100mm。水平式边墙型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且不应大于300mm。

8、报警阀组的安装应在供水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安装时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然后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报警阀组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报警阀组凸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安装报警阀组的室内地面应有排水设施。

9、信号阀应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

10、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与建筑其他弱电系统合用的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应集中设置,并应与其他设备间有明显间隔。

11、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点型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1/2。

12、点型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且应有明显的标志。

14、火灾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控制器类设备(以下称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

15、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探测器周围水平距离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最近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安装探测器时,宜居中安装。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安装间距的一半。

七、管径

1、消防水池进水管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DN100。

2、高位消防水箱进水管的管径应满足消防水箱8h充满水的要求,但管径不应小于DN32,进水管宜设置液位阀或浮球阀。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管径应满足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出水要求,且不应小于DN100。

3、水力警铃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其管径应为20mm,总长不宜大于20m。

4、短立管及末端试水装置的连接管,其管径不应小于25mm。

5、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的供气管道,采用钢管时,管径不宜小于15mm;采用铜管时,管径不宜小于10mm。

23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