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3

元力觉醒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广东工程师是不是要考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梅0429

已采纳

广东高级工程师一年考一次(1)有博士学位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2)有硕士学位者,获取中工资格后,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3)有本科学历者,获取中工资格后,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4)大学专科毕业,无法申报高级职称资料,建议进修本科学历;

广东工程师是不是要考试

136 评论(9)

chenjialu1988

这个问题博大呀,都不知道怎么下手,我怕你晕了!细分一点!我们先说助工,助工是可以直接评定的,只哟啊满足条件就可以了(大专2年,本科1年),这是大部分省份,具体的,你要问下北京人事局!但是现在有些专业的助工需要考试获得(重庆市现在的园林专业就需要考试获得),这个考试,只要专业知识(限助工)再来说说中级,高级!第一:职称可以考试获得,可以评审获得!考试:考专业知识+职称英语+计算机 评审:职称英语+计算机+评审考试的这种需要注意,一般的专业不是很多!需要问下人事局!看晕了没有?

311 评论(14)

小胖爱旅游

2022年广东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时间为2022年7月,每日安排一个考次,共4个考次。广东二级造价工程师采用机考模式,以计算机作答的方式组织考试,使用统一的考试系统在全省各考区远程、多地同步实施。

9:00—12:00 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4个专业)

14:00—16:30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

参加全部2个科目考试(报考级别为“考全科”)的考生必须在连续的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可办理资格证书。对于免考基础科目(报考级别为“免一科”和“增报专业”)的考生,必须通过专业科目方可办理资格证书或增项考试合格证明。

报名信息填报时间:2022年5月;网上缴费时间:2022年5月。报名统一在广东人事考试网进行。

报考人员填报信息前须仔细阅读《报考须知》。为防范人员跨地区流动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报考人员须选择现工作或居住所在地市进行报名,并如实填报其他信息。凡省直单位(单位名称冠“广东省”或在省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企业)、中央驻穗单位、驻穗部队单位人员,在网上报名时选择“广东省省直”;其他人员选择现工作或居住所在地市进行报名。

我省统一实行网上缴费,缴费成功即完成报名。逾期不缴费,视为放弃报名。报考人员完成报名后,已缴费用不予退还。收费标准按照粤发改规〔2019〕3号文规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科目按每人55元收取,《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科目按每人75元收取。

缴费成功的考生可于6月登录报名系统选择考次。其中,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2个专业的考生在7月3日参加考试,无需登录系统选择考次。

1、各考区每个考次均有考位数限额,先到先得。当某考次考生人数达到限额时,系统会提示“该考次已满额”,考生不能选择该考次。

2、考生选定考次后无法更改,请谨慎选择。逾期未选取考次的考生,由系统自动安排考次。

199 评论(13)

lostangelus

2022年环评工程师考试在5月28-29日,考试实行封闭2小时管理,开考5分钟后一律禁止入场,大家在考试当天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如果对考场所在地点不太熟悉,可以提前出门,以免影响参加考试。

5月28日

上午09:00—12:00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下午14:00—17:0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5月29日

上午09:00—12:0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下午14:00—17:00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1.备考不偏科

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复习重视书本的本来知识结构,书本要精练,要注意把握教材的整体,没有必要把握教材的所有知识点。

2.提高自制力

关于注册环评工程师的复习,如果想自学应对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的话,提高自制力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很强的自制力的话,注册环评工程师的的证书想拿到手肯定是比较难的。

3.教材目录是第一步

首先熟悉注册环评工程师教材的目录,明确前后因果关系,在脑中形成注册环评工程师的大概念。对知识点进行大致分类,在脑中形成大致的思维导图,开始读教材。看每一章,关注这一章在思维导图的哪里,和其他章有什么联系,最后把这个关系联系起来。

4.学会时间管理

复习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要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看问题、看知识点、多思考。通过时间看整个环评工程师知识系统,看概念,多记忆。学习环境对于我们考生来讲很重要。

5.利用好真题

注册环评工程师历年真题不仅要做,知识点分析也要结合起来。把在历年真题中遇到的点分类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每一个考试点,好好考虑什么样的问题类型是经常出的。

6.精读复习资料

注册环评工程师的复习资料不求多,但求精。网上流通的资料的重叠率太高。所以,选择你相信或信任的机构,看看他们提出的所有资料,研究一下,尽可能背诵。

238 评论(9)

相关问答